大眾哲學

《大眾哲學》是1936年出版的艾思奇著作的一本簡明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通俗讀本,共有24篇,主要包括唯物主義、認識論和辯證法三個方面的內容。出版後在中國形成了較廣泛的社會影響。[1]

歷史

艾思奇於1932年從日本回到上海,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開始從事馬克思主義的宣傳活動。1934年,經中國左翼社會科學家聯盟安排,艾思奇進入《申報》流通圖書館指導部,參與副刊「讀書問答」欄目工作,開始嘗試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和通俗語言來解釋當時社會上發生的各種問題,做革命理論的宣傳、啟蒙工作,廣受歡迎。1934年10月,為了更好地滿足讀者的需求,「讀書問答」專欄停刊,另辦《讀書生活》雜誌,由李公朴任主編,柳湜艾思奇夏征農任編輯。由於刊物緊貼現實生活,內容生動活潑,受到廣大讀者的好評,成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通俗化的重要陣地。艾思奇承擔了「哲學講話」欄目的大部分稿件,後來,艾思奇等人又發起成立了讀書出版社,繼續進行革命理論的宣傳工作。1936年1月,艾思奇將他發表於《讀書生活》雜誌上的系列文章匯集成冊出版,取名為《哲學講話》。《哲學講話》的出版,使馬克思主義哲學走出了神聖的殿堂,走向了人民大眾,成為他們的思想武器,引導無數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該書很快被國民黨查禁,艾思奇又把書名改為《大眾哲學》繼續出版。

參考文獻

  1. ^ 樊憲雷:「《大眾哲學》: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成功範例」,《黨的文獻》201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