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武器

奇蹟武器(德語:Wunderwaffe)是一個德國用語,用來指納粹德國國民教育與宣傳部二戰中致力吹捧的一系列高性能兵器,其中大部分仍停留在圖紙構想上,一部分雖然成功地實用化並投入實戰,但因投入時間過晚而無法挽回戰局。[1]比如著名的V系武器英語V-weapons,由於其較早研發而得以大量投入戰場,特別是針對倫敦安特衛普的戰鬥中。

V-1導彈
V-2火箭
V-3炮
一枚在佩內明德V-2火箭
一架現藏於聖地牙哥航空航天博物館英語San Diego Air and Space MuseumHo 229戰鬥機

在1942年後,感受到戰況膠著的納粹德國,開始宣傳這些強大的武器或可扭轉戰局之說法,試圖穩定民心。[2]事實上研製這些先進武器,一般需要長時間的設計、測試,德軍想在戰爭結束前就將其投入戰場的設想就顯得不太現實,一些匆忙投入戰場的先進武器(如豹式戰車XXI級潛艇)也因生產前的測試不足或建造過程規劃不當,使其表現令德國軍方與領導層皆感到失望。[3]歷史學家麥克·J·紐菲爾德英語Michael J. Neufeld對此指出,「所有無論未投入或已投入戰場的武器,其最終結果皆乃:帝國浪費了大量資金與技術(並為此殺害了許多強迫性勞工、奴工),藉以開發、生產出幾乎無戰術、戰略優勢的奇特武器」。[4]儘管如此,仍有少數武器被證實成效甚豐,並對戰後的設計生產產生巨大影響。

至今德語仍然保留這個詞彙,但意義卻是指那些浮誇不實,試圖解決所有問題的萬靈丹。 [5]

陸軍

槍械

裝甲車

防空車輛

反坦克武器

超重型戰車

  • 七號獅式戰車:停留在設計階段的超重型坦克,重90噸,備有一門105毫米大砲。於1942年被取消生產,並由鼠式取代。
  • 八號戰車鼠式:為超重型坦克,重180噸,備有兩門分別為128毫米與75毫米的大砲。原計劃生產五輛,然最終只有兩輛可駕駛原型車。唯一的倖存車輛目前展於庫賓卡坦克博物館。
  • 陸地巡航者P. 1000老鼠:停留在設計階段的超重型坦克,重一千噸,備有兩門280毫米加農砲、一門128毫米反坦克炮、8門20毫米高射炮與兩挺15毫米重機槍。於1943年被取消生產。
  • E-100超重型坦克:計劃中的超重型坦克(為E系坦克中最重的),重140噸,備有128毫米或150毫米大砲。只有一輛原型車的底盤完工,後來英國人繳獲之並進行評估後,於1950年代被報廢。

偵查坦克

  • 球狀坦克英語Kugelpanzer:一種原形球狀偵查/電纜維修坦克,有著一段未知的歷史。其在1945年被運往日本期間被蘇聯繳獲,目前展於庫賓卡坦克博物館。
  • VK 1602豹式戰車:計劃中的偵查坦克,只生產了一輛「武裝運輸車」之模型。

火炮

海軍

航空母艦

戰艦

U艇

遠洋U艇

濱海U艇

航空潛艦

空軍

活塞引擎戰鬥機

噴射引擎/火箭推進戰鬥機

滑翔機

直升機/旋翼機

飛彈

軌道戰術武器

  • 銀鳥英語Silbervogel:次軌道火箭轟炸機,類似於火箭飛船。
  • 太陽光束英語Sun gun:位於軌道上的拋物面反射鏡,旨在將陽光聚集在地球表面上的特定位置。

裝備

據稱

軸心國類似發展

日本

羅馬尼亞

匈牙利

  • 44M塔斯戰車英語44M Tas:該國試圖仿造黑豹、虎二坦克之嘗試,共生產了兩台不完整原型車,其中一台擁有完整的車體。[9]

另見

參考文獻

  1. ^ Willy Ley, "V-2: Rocket Cargo Ship" Astounding Science Fiction, May 1945, repr. Famous Science-Fiction Stories: Adventures in Time and Space, (ed. J. Francis McComas, Raymond J. Healy, [1946], 1957), p. 359.
  2. ^ Tooze 2007,第611頁.
  3. ^ Tooze 2007,第612–618頁.
  4. ^ Neufeld, Michael. The Myth of the German "Wonder-Weapons". Smithsonian National Air and Space Museum. 13 April 2020 [19 April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18). 
  5. ^ Willy Ley, "V-2: Rocket Cargo Ship" Astounding Science Fiction, May 1945, repr. Famous Science-Fiction Stories: Adventures in Time and Space,(ed . J. Francis McComas, Raymond J. Healy, [1946], 1957), p. 359.
  6. ^ Mark Axworthy, London: Arms and Armour, 1995, Third Axis, Fourth Ally: Romanian Armed Forces in the European War, 1941–1945, pp. 235–237 and 149
  7. ^ Mark Axworthy, London: Arms and Armour, 1995, Third Axis, Fourth Ally: Romanian Armed Forces in the European War, 1941–1945, pp. 228–235
  8. ^ Mark Axworthy, London: Arms and Armour, 1995, Third Axis, Fourth Ally: Romanian Armed Forces in the European War, 1941–1945, p. 265
  9. ^ Dénes Bernád, Charles K. Kliment, Helion and Company, Magyar Warriors: The History of the Royal Hungarian Armed Forces 1919-1945, Volume 1, p.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