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班 (教育模式)

少年班是針對早慧少年的一種特殊教育模式,隨着時代發展,少年班已經轉而泛指有組織招收非應屆低齡考生的高校自主招生制度。

中國大陸的少年班始於1978年,在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的建議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建了少年班[1]

1985年1月26日,在鄧小平的支持下,教育部決定,在中國科大的經驗上,批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華中工學院、南京工學院、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復旦大學、吉林大學、浙江大學等12所重點高等院校開辦少年班, 擴大少年班的試點。

這13所高校中的10所由於種種原因相繼停辦少年班,目前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東南大學仍在招生。

2017年開始,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也開始籌備以「英才班」的形式,面向數學和物理學科,重新開始招收少年班。

2018年,根據中網辦發文[2016]4號《關於加強網絡安全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意見》,東南大學、四川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開始籌備招收網絡空間安全少年生。

2022年,西湖大學以民辦高校的身份以「創新班」的形式招收少年生。

雖然1985年批准的少年班大多已經停辦,但13所高校中的許多吸取了教訓與經驗,在少年班的基礎上陸續進行改革試點,這些少年班或少年班同期的探索產物,大多演變成為了至今仍聞名遐邇的本科生榮譽學院。

仍在招生

(1978 —— 至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975年8月15日,中國科學院核心小組副組長李昌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向中國科學院現狀匯報上第一次提出試辦「理科中學」的想法並於10月23日以中科院的名義在向國務院提出了辦好中國科大的七點請示中正式提出,然而因為「文化大革命」的影響,該提案僅一個月便無疾而終。

1977年10月20日,江西冶金學院(今江西理工大學)教師倪霖致信時任國家科委主任方毅,向他推薦13歲的高二學生寧鉑,同時期還有上海市的沈宇和遼寧瀋陽的牧青被推薦,11月3日,方毅批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對寧鉑進行考察。

1977年11月19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派出學識豐富的教師去有關省、市,對被推薦的智力超常少年進行調查和考核。

1977年12月22日,中國科大時任黨委書記武汝揚任組長的中國科大招生領導小組召開工作會議,討論對這三位少年的安排方案,其中第一次提出了試辦預科班的想法。

1977年12月30日,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昌同意了籌辦預科班的想法

1978年1月16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正式向中國科學院呈交《關於試辦預科班的報告》,1月27日,中科院發科發人字0117號文《同意你校試辦預科班》,批准該報告。

1978年2月2日,中國科大向教育部呈交《關於追加一九七七屆新生招生名額的請示報告》並獲批准,3月6日,中國科大將預科班正式更名為少年班。

1978年3月8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招收首屆21名少年班學生,該屆(78-3)少年班為預科性質。

1978年7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向各省、市、自治區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下發《關於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招生的通知》,同意少年班繼續招生,同時明確「少年班招生的考試(包括筆試、口試)、評卷以及錄取工作,都由中國科技大學辦理」。

1978年7月15日,第一期少年班預科結業,7月31日,中國科大專門向中科院、教育部呈交《關於少年班學生待遇問題的請示報告》,在此之後第一期少年班學生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大學生。

1978年10月9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正式招收67名本科性質少年生(78-10),此後未間斷招生。

1979年,招生方法改革為學生參加當地的全國統一理科高考,優等者作為初選對象,然後再派老師赴各地進行複試,根據德、智、體全面考核的原則,擇優錄取。

1984年4月,成立少年班管理委員會。

1985年9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針對成績優異的應屆高考考生,仿照少年班模式開辦了「教學改革試點班」(又稱零零班)。

1986年,首次將初選考生集中在學校進行複試,並增添了心理測試,複試由老師講授新的大學課程並當場進行測驗,該選拔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包括「創新試點班」)。

2008年,原少年班管委會(系級建制)升格為少年班學院,至今仍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本科生最高榮譽學院。

2010年,開辦「創新試點班」,開始招收高二學生。

2022年,「教學改革試點班」的招生模式由依照高考分數錄取更改為對全校本科生入學後進行二次選拔。

(1985 —— 至今)西安交通大學

1985年,西安交通大學招收首屆30名少年班學生,歸屬拔尖人才培養辦公室。招收初中學生,採用預科+本+碩培養形式,以西安交通大學附屬中學江蘇省蘇州中學[2]天津市南開中學[3]杭州市高級中學[4]作為預科培養基地,此後未間斷招生。

2016年,西安交通大學合併少年班、錢學森工科試驗班[5]、侯宗濂醫學試驗班[5]、數學試驗班[6]、物理試驗班[6]、化學生物試驗班[7]和計算機試驗班[7],組建錢學森學院,至今仍是西安交通大學本科生最高榮譽學院。

(1985 —— 至今)南京工學院(1988年更名為東南大學)

1985年,南京工學院招收首屆32名少年班學生,歸屬基礎學科部管理,此後未間斷招生。

1987年,少年班改由無線電系管理。

1995年,東南大學成立強化班,將少年班學生併入,與應屆優秀新生統一管理。

1996年,強化班升格為系級單位。

2004年2月,東南大學成立吳健雄學院,原強化班更名為電類強化班,後成立機械動力強化班[8]、高等理工實驗班[9]、吳健雄工科試驗班[10],至今仍是東南大學本科生最高榮譽學院。

2019年,根據中網辦發文[2016]4號《關於加強網絡安全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意見》,東南大學開始招收網絡空間安全少年生,2023年開始停止招生。

(2019 —— 至今)四川大學

2019年,根據中網辦發文[2016]4號《關於加強網絡安全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意見》,四川大學開始招收網絡空間安全少年生,首屆招收3名少年班學生。

(2022 —— 至今)西湖大學

2022年,西湖大學招收首屆本科生,首屆僅招收面向高二與應屆考生的「創新班」,首屆招收60名學生(少年生人數暫缺)。

重新啟動

(1985 —— 2004?,2018年重啟)北京大學

1985年,北京大學招收首屆少年班學生,後停止招生。

2018年,北京大學開辦數學英才班,招收高二年級考生(2022年起亦招收應屆考生),首屆招收20名少年生。

2022年,北京大學開辦物理學科卓越人才培養計劃,招收初三至應屆考生,首屆招收61名學生(少年生人數暫缺)。

(1985 —— ?,2018年重啟)清華大學

1985年,清華大學招收首屆少年班學生,後停止招生。

2018年,清華大學開辦丘成桐數學英才班,招收高二與應屆考生,首屆招收9名少年生。

2021年,清華大學開辦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招收初三至應屆考生,實行本碩博連讀培養,首屆招收69名學生(少年生人數暫缺)。

2021年4月20日,清華大學成立求真書院,將丘成桐數學英才班和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統一管理。

已經停辦

(1985 —— 2000)上海交通大學

1985年,上海交通大學招收首屆26名少年班學生,同年亦免高考招收150名應屆直升試點班學生。

2001年8月13日,上海交通大學宣布自本年起,停止招收少年班學生。

試點班後幾經演變,於2010年成立上海交通大學致遠學院,至今仍是上海交通大學本科生最高榮譽學院。

(1985 —— 1996)華中工學院(1988年更名為華中理工大學,2000年更名為華中科技大學)

1985年,華中工學院招收首屆23名少年班學生。

1995年,華中理工大學成立數理提高班,將少年班學生併入,由電子與信息工程系統一管理。

1996年,華中理工大學在多地考察研究後,決定停辦少年班,1996屆為最後一屆招收的少年生。

2008年9月6日,華中科技大學成立啟明學院,合併包括數理提高班在內的校級創新實驗班,後增設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驗班[11],強基計劃實驗班[4],本碩博實驗班[4],至今仍是華中科技大學本科生最高榮譽學院。

(1985 —— 1996?)吉林大學

1985年,吉林大學招收首屆20名少年班學生,後停止招生。

(1985 —— 1992)武漢大學

1985年,武漢大學招收首屆30名少年班學生。

1992年,武漢大學少年班停辦,1992屆為最後一屆招收少年生。

(1985 —— 1990)南京大學

1985年,南京大學成立少年部,招收首屆58名少年班學生。少年生在少年部學習2年,不分文理和專業,三年級開始確定專業,分流到全校各院系學習。

1989年,南京大學基於少年部成立基礎學科教學強化部,分為理科強化班與文科強化班(1989/1995—2012屆招生,此後停辦),1990年南京大學少年部招收最後一屆少年生。

1998年更名為基礎學科教育學院,2006年更名為匡亞明學院並一直招生至今,至今仍是南京大學本科生最高榮譽學院。

(1985 —— 1986)北京師範大學

1985年,北京師範大學招收首屆少年班學生,在1986年招收第二屆後停止招生。

(1985 —— 1985)復旦大學

1985年,復旦大學招收首屆115名少年班學生,第二年即將學生分流,不再保留少年班,同時少年班停止招生。

(1985 —— ?)浙江大學

1985年,浙江大學招收首屆少年班學生,後停止招生。

1984年,浙江大學亦免高考招收32名應屆混合班學生。

混合班後幾經演變,於2000年成立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至今仍是浙江大學本科生最高榮譽學院。

注釋

  1. ^ 具體始末見1.1.1
  2. ^ 2004年
  3. ^ 2013年
  4. ^ 4.0 4.1 4.2 2020年
  5. ^ 5.0 5.1 2007年成立
  6. ^ 6.0 6.1 2009年成立
  7. ^ 7.0 7.1 2016年成立
  8. ^ 2004年8月
  9. ^ 2007年8月
  10. ^ 2016年9月
  11. ^ 2014年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