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勃羅·畢卡索

西班牙藝術家(1881-1973)

巴勃羅·魯伊斯·畢卡索(西班牙語:Pablo Ruiz Picasso西班牙語發音:[ˈpaβlo piˈkaso];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西班牙著名的藝術家、畫家雕塑家、版畫家、舞台設計師、作家和前法國共產黨黨員,出名於法國,和喬治·布拉克同為立體主義的創始者,是20世紀現代藝術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遺作逾兩萬件。畢加索、馬塞爾·杜象亨利·馬蒂斯是三位在二十世紀初期開始造型藝術革命性發展的藝術家,在繪畫、雕塑、版畫及陶瓷上都有顯著的進展。在西班牙與薩爾瓦多·達利胡安·米羅被稱為西班牙後三大藝術家。[2][3][4][5]

巴勃羅·畢卡索
Pablo Picasso
1953年的畢卡索在米蘭
出生Pablo Diego José Francisco de Paula Juan Nepomuceno María de los Remedios Cipriano de la Santísima Trinidad Ruiz y Picasso[1]
(1881-10-25)1881年10月25日
西班牙王國馬拉加
逝世1973年4月8日(1973歲—04—08)(91歲)
 法國濱海阿爾卑斯省穆然
死因酒精含量過多
墓地 法國羅訥河口省沃韋納爾格沃韋納爾蓋城堡英語Château of Vauvenargues
43°33′15″N 5°36′16″E / 43.554142°N 5.604438°E / 43.554142; 5.604438
國籍 西班牙
教育程度何塞·路伊思·布拉斯可英語José Ruiz y Blasco(父親)
皇家聖費爾南多美術學院
知名於繪畫雕塑、版畫、陶瓷、舞台設計、文學
知名作品生命》(1903)
馬戲演員之家》(1905)
》(1932)
亞維農的少女》(1907)
格爾尼卡》(1937)
哭泣的女人》(1937)
朝鮮大屠殺》(1951)
運動立體主義超現實主義
配偶歐嘉·科克洛瓦英語Olga Khokhlova
(1918-1955;妻逝)
雅奎琳·羅克英語Jacqueline Roque
(1961-1973:夫逝)
獎項列寧和平獎(1962)
簽名

早期

1881年10月25日,畢加索生於西班牙王國安達魯西亞自治區馬拉加市聖母贖虜廣場(Plaza de la Merced,又名梅爾塞德廣場)15號[6],是何塞·路伊思·布拉斯可西班牙語José Ruiz y Blasco(José Ruiz y Blasco)和瑪莉亞·畢卡索·羅培茲西班牙語María Picasso López(María Picasso y López)的第一個孩子。畢卡索受洗後,被授以教名巴勃羅·迭戈·何塞·弗朗西斯科·德保拉·胡安·內波穆塞諾·馬里亞·德洛斯雷梅迪奧斯·西普里亞諾·德拉桑蒂西馬·特立尼達·魯伊斯-畢卡索(西班牙語:Pablo Diego José Francisco de Paula Juan Nepomuceno María de los Remedios Cipriano de la Santísima Trinidad Ruíz y Picasso[7],一連串的教名代表對多位聖徒與親戚的敬意,另外按照西班牙人的命名習慣加上分別父母親的姓氏「路伊茲和畢卡索(Ruiz y Picasso)」。畢卡索的父親也是一位畫家,專攻自然素描鳥類等動物,一生擔任工藝學校的藝術教授和當地美術館館長。

畢卡索很小的時候就展現了對繪畫的熱情與能力。根據他母親的說法,畢卡索第一個學會說的話是「皮茲、皮茲」,是西班牙語「鉛筆(lápiz)」的簡短發音。七歲時,畢卡索的父親開始正式地訓練他學習人物素描油畫。畢卡索父親是思想傳統的教授,他深信模仿大師的作品、素描石膏像與人體模特兒是每個畫家必要的訓練。於是,畢卡索一心一意的專注於藝術上,因此忽略了課業。

1891年,由於父親當上了一所美術學校的教授,畢卡索一家搬到了拉科魯尼亞省。他們在拉科魯尼亞待了將近四年。一次偶然,父親發現畢卡索對他未完成的鴿子素描塗色,在仔細觀察畢卡索的筆法後,畢卡索的父親深深覺得他十三歲的兒子已經超越了他,並發誓從此不再繪畫。

 
畢卡索出生時所在的房子,西班牙馬拉加

1895年,畢卡索七歲的妹妹孔奇塔(Conchita)死於白喉,這件事成了畢卡索一生中的陰影,畢卡索一家搬到了巴塞隆納。後來,父親說服學校讓畢卡索參加跳級考試,而畢卡索在一星期內完成了一般學生需要一個月完成的考試,當時年僅十三歲的畢卡索獲得了評審委員會的極度肯定。父親在家附近租了一個小房間讓畢卡索獨自工作,並一天內多次檢查畢卡索的畫作,這使得父子經常爭吵。

畢卡索的父親和叔父決定把畢卡索送到西班牙一流的藝術學校學習:馬德里皇家聖費爾南多美術學院。1897年,十六歲的畢卡索第一次獨自一個人出發前往馬德里。然而,在註冊後,畢卡索卻因沒辦法接受正式、規規矩矩的教育,而停止上學。畢卡索轉而到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欣賞可敬的藝術家的作品,像是迪亞哥·委拉斯蓋茲弗朗西斯科·戈雅弗朗西斯柯·德·蘇巴朗的作品。畢卡索特別崇拜埃爾·格雷考,他的特色,像是拉長的肢體、醒目的顏色、神秘的面容,都深深地影響著畢卡索的畫風。

個人生活

 
1908年的畢卡索

結束了在馬德里的進修後,1900年,畢卡索隻身前往歐洲藝術首府巴黎旅行。他在巴黎遇見了當地記者兼詩人馬克斯·雅各布。雅各幫助人生地不熟的畢卡索了解、學習當地的語言與文學作品,並成了畢卡索的第一位巴黎友人。那時正是巴黎最嚴寒的日子,畢卡索常需要燒掉自己的作品來取暖。

1901年,畢卡索前往馬德里。在馬德里的頭五個月,畢卡索的朋友弗朗西斯科·德阿西斯·索萊爾(Francisco de Asís Soler)為兩人在《青年藝術》雜誌找到了份工作,索勒負責撰寫文章,而畢卡索則負責刊物的插圖,大部分是恐怖的漫畫以及憐憫窮人的作品。他們參與的第一份刊物於1901年3月31日出版,同時,畢卡索開始在畫作簽下Picasso,取代原先的簽名Pablo Ruiz y Picasso。

20世紀初,畢卡索來往巴塞隆納巴黎之間工作。1904年,在一場暴風雨當中,畢卡索遇見了波希米亞模特兒費南德·奧利弗並相戀,畢卡索因而開創了玫瑰時期,並有多幅關於她的畫作。在獲得一些聲望與機會後,費南德因相處不好離開了畢卡索,再加上父親過世,使得畢卡索非常沮喪,認識了被他稱為「伊娃·谷維」的瑪賽兒·漢伯特。畢卡索在立體派時期創作了許多對伊娃表示愛意的作品。然而,1915年,伊娃不幸病逝,畢卡索因此十分傷心。

1918年夏季,畢卡索迎娶了謝爾蓋·達基列夫劇團的芭蕾舞女演員歐嘉·科克洛瓦。畢卡索在羅馬為劇團設計芭蕾舞劇《Parade》的服裝時結識了歐嘉,婚後兩人到比亞里茨附近的別墅度蜜月,並有了一個兒子保羅。

1936年7月西班牙發生內戰,畢卡索畫了《佛朗哥之的夢與謊言英語The Dream and Lie of Franco》來批評西班牙國民軍領袖弗朗西斯科·佛朗哥政府的行為。1937年,在佛朗哥的要求下,納粹德國空軍轟炸了格爾尼卡。為了紀念這場災難,畢卡索畫了巨幅大作《格爾尼卡》,展示於巴黎舉行的萬國博覽會英語Exposition Internationale des Arts et Techniques dans la Vie Moderne中。1949年他的作品《和平鴿》被選為國際和平會議海報。

畢卡索是一位共產主義者,他反對聯合國和美國參與朝鮮戰爭[8]。1962年,畢卡索獲得列寧和平獎[9]

藝術生涯

藝術是個謊言,但卻是一個說真話的謊言。

畢加索的作品通常被分為4個時期。時期的名稱尚有爭議,大致為「藍色時期」(1901年-1904年)、「粉紅色時期」(1904年-1906年)、「 黑人時期」(1907年-1924年)和「晚期」(1946年-1972年)。

早期

畢卡索從小便接受父親的訓練,並有着驚人的進步,這點可以從兩所畢卡索博物館館藏的畢卡索早期作品中瞧出端倪。1893年間,畢卡索早期作品裡的稚氣逐漸消逝,1894年,畢卡索可以說是正式開始了他的畫家生涯。1890年中期,畢卡索的畫作流露出濃濃的傳統現實主義畫風,《第一次聖餐》(The First Communion,1896年)便是此時的代表作,此幅畫顯示出年紀輕輕的畢卡索已經能處理高難度的細節[10]。同一年,十四歲的畢卡索畫了《姑媽佩帕的肖像畫》(Portrait of Aunt Pepa),肖像畫裡的生動、精神讓胡安-埃杜阿爾多·西爾洛特(Juan-Eduardo Cirlot)曾讚嘆道,「毫無疑問的,整個西班牙藝術史裡最棒的畫作之一」。

1897年,畢卡索的現實主義畫風受到了象徵主義影響,在一系列的風景畫作品中,配上毫不自然的紫、綠色調,便是畢卡索的現實主義時期(1899年-1900年)的特色。此時期畢卡索的作品受到羅塞蒂史丹林(Steinlen)、土魯斯-羅特列克愛德華·蒙克等人的影響,融合了他欽佩的畫家埃爾·格雷考的特色,而產生了畢卡索獨特的現代畫風。

藍色時期

畢卡索受到在西班牙孤單的旅行與他的朋友卡洛斯·卡薩吉馬斯的自殺影響,使得藍色時期(1901年-1904年)期間的畫作常顯現出陰鬱的感覺。此時期的畫作以藍與藍綠的色調為主,極少使用溫暖的顏色。藍色時期開始的確切時間據推測可能是在西班牙1901年的春季,也有可能是1901年下半在巴黎的日子。在這段時間,畢卡索創作了許多描繪著骨瘦如柴的母親與孩子的作品,用色陰暗,並有時以娼妓乞丐作為主題。在卡薩吉馬斯死後,1901年秋季,畢卡索畫了幾幅他的畫像,並於1903年完成了生平最憂鬱的作品《生命》(La Vie),現收藏於克里夫蘭美術館。憂鬱的情緒並蔓延到了知名的蝕刻作品《儉樸的一餐》(The Frugal Repast,1904年)上。該作品描繪著一對看不見的男人與看得見的女人,兩人皆身形消瘦,坐在一張老舊桌子前。畢卡索的藍色時期常使用「失明」這個題材,像是《盲人的晚餐》(The Blindman's Meal,1903年,收藏於大都會博物館)、《賽樂絲汀娜》(Celestina,1903年)等都是藍色時期的代表。

玫瑰時期

1904年,畢卡索在巴黎遇見了一位為雕塑家藝術家工作的模特兒費南德·奧利弗(Fernande Oliver),與其墜入愛河,而開啟了玫瑰時期(又名粉紅色時期,1904年-1906年)。畢卡索受到與費南德之間的甜蜜關係影響,而大量使用鮮明、樂觀的橘、粉紅色系,題材多描繪馬戲團的人們、雜技表演者、丑角與賣藝者,這成了畢卡索的個人特色之一。而1904年被視為是藍色時期與玫瑰時期之間的過渡期。

黑人時期

1906年畢卡索初次看到黑人的雕刻,受到莫大的感動。黑人原始、大膽、強烈的造型,給畢卡索很大的刺激。1907年亞維農的少女畫作,成為他創造立體派風格的里程碑。畢卡索的立體派,基本上不是純美學的,是走向理性的、抽象的,將物體重新構成,組合,帶給人更新、更深刻的感受。

晚期

西班牙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因反抗佛朗哥領導的極右翼西班牙國民軍法西斯主義,主要居住在法國巴黎。1944年盟軍擊退德國解放巴黎後加入法國共產黨。畢加索反對美國聯合國軍介入朝鮮戰爭[8][11]。1962年,畢卡索獲得列寧和平獎[9]

去世

畢加索於1973年4月8日在法國穆然心力衰竭肺水腫去世,享壽九十二歲。當時,他與妻子傑奎琳正招待友人前來晚餐,畢卡索過世前所說的最後一句話是:「為我乾杯吧,為我的健康乾杯,你知道我已經沒辦法再喝了[12]。」他沒有立下遺囑,死後,畢卡索葬在法國南部的沃夫納格斯堡的庭園,傑奎琳阻止畢卡索的兒女克勞德與帕洛瑪出席葬禮,並在此後不准他們接近畢卡索的遺產[13]。1986年,傑奎琳以手槍自殺,享年六十歲[14]

2004年5月,畢卡索早期作品《拿着煙斗的男孩》以1.04億美元的價格結標,刷新了1990年文生·梵谷一幅畫作8250萬美元的拍賣紀錄,成為世界上最昂貴的畫作之一

家庭

父母

配偶

兒女

藝術形象

年份 影視作品 飾演演員
1981年 哆啦A夢》之名畫調查機(名畫しらべ機 ) 藤みねお(配音)
2018年 世紀天才 安東尼奧·班達拉斯

相關人物

參考文獻

  1. ^ Daix, Pierre. Picasso, 1900–1906: catalogue raisonné de l'oeuvre peint. Editions Ides et Calendes. 1988: 1–106 (法語). 
  2. ^ Green, Christopher, Art in France: 1900–1940,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77, 2003 [10 February 2013], ISBN 030009908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4) 
  3. ^ Searle, Adrian. A momentous, tremendous exhibition. Guardian (UK). 7 May 2002 [13 Februar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7). 
  4. ^ Trachtman, Paul. Matisse & Picasso. Smithsonian (Smithsonianmag.com). February 2003 [13 Februar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08). 
  5. ^ Duchamp's urinal tops art survey. news.bbc.co.uk. 1 December 2004 [10 Decem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27). 
  6. ^ Isabel Cámara Guezala; Rafael Martín Delgad. El encuentro del pasado y el futuro. Diario Sur. [2010-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02). 
  7. ^ Pierre Daix, Georges Boudaille, Joan Rosselet, Picasso, 1900-1906: catalogue raisonné de l'oeuvre peint, Editions Ides et Calendes, 1988. [2016-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1). 
  8. ^ 8.0 8.1 David Hopkins, After modern art: 1945–2000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 15. ISBN 0-19-284234-X978-0-19-284234-3
  9. ^ 9.0 9.1 Pablo Ruiz Picasso (1881–1973) | Picasso gets Stalin Peace Prize | Event view. Xtimeline.com. [3 Februar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19 March 2012).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stali」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10. ^ 《第一次聖餐》(The First Communion,1896年)的詳細解說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09-06.
  11. ^ Picasso A Retrospective, Museum of Modern Art, edited by William Rubin, copyright MoMA 1980, p. 383
  12. ^ 名人的遺言:畢卡索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07-07.
  13. ^ The Rich Die Richer and You Can too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William D. Zabel著,1996年John Wiley and Sons出版,11頁。ISBN 0-471-15532-2
  14. ^ Picasso's Family Album,麥克·金摩曼著,紐約時報

外部連結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