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匿語,又稱迦太基語腓尼基布匿語,是一種在古迦太基使用的語言,現已滅絕。在語言學上,布匿語與腓尼基語同屬於閃米語族迦南諸語

布匿語
區域突尼斯摩洛哥阿爾及利亞伊比利亞半島南部、利比亞馬爾他
語言滅亡1世紀
語系
早期形式
腓尼基語
  • 布匿語
文字腓尼基字母
語言代碼
ISO 639-3xpu
語言學家列表xpu

歷史

約前800年左右,腓尼基人遷到北非建立古迦太基之後,腓尼基語與當地柏柏爾語融合,發展成布匿語。古迦太基強大後,一度流行於北非地中海諸島嶼。前146年,古迦太基被古羅馬攻滅之後,布匿語的使用開始式微,並於大約公元600年左右消亡。

字母

與腓尼基語一樣,布匿語也使用腓尼基字母拼寫。不過,與腓尼基語不同的是,布匿語只有20個字母:

布匿語字母表[1]
字母 名稱 轉寫 音位 腳註
 
𐤀
Alp
後為Alf
ʾ /ʔ/ 有時也用於標示元音
 
𐤁
Bet b /b/
 
𐤂
Gaml g /g/
 
𐤃
Delt d /d/
 
𐤄
He h /h/ 在羅馬人的影響下往往被忽略,在但在特定的迦太基詞彙中仍然被使用
 
𐤅
Waw
後為Wow
w /w/ 有時也被用作標示元音"u"
 
𐤆
Zen z /z/ 在少部份名字中發作"sd",例如"Hasdrubal"讀作"/ʕazrubaʕl/","heze"讀作"esde"(意思是「這個」,用於一些布匿語方言),但大部份文獻寫作簡單的"s",例如"zut"寫作"syt"("這個",晚期布匿語)
 
𐤇
Het /ħ/ 其後很少跟"a, e, i, o, u"這些元音。在晚期布匿語中,Het發音被弱化,在碑文中常常被Alf代替
 
𐤈
Tet /tˤ/
 
𐤉
Yod y /j/ 有時也用於標示元音"i",但往往在外國人名中
 
𐤊
Kap
後為Kof
k /k/ 在拉丁語轉寫中,詞末的Kof常常被擦音去口音化為[χ];在轉寫中,使用"h"而不是常用的"ch"
 
𐤋
Lamda l /l/
 
𐤌
Mem m /m/
 
𐤍
Nun n /n/
 
𐤎
Semka s /s/
 
𐤏
Eyn
後為En
ʿ /ʕ/ 在晚期布匿語中,往往用於元音"a"和"o",多用於外國的拉丁人名
 
𐤐
Pey
後為Fey
p
後為f
/p/
後為/f/
在晚期布匿語和晚期腓尼基語中,"p"被擦音化為"f"(前3世紀)
 
𐤑
Sade /ṣ/ 拉丁文獻寫作"st",有時寫作"ts",但如赫梯呂底亞伊特拉斯坎文獻一樣,在拉丁文和古希臘文文獻中往往代表"s"
 
𐤒
Qop
後為Quf
q /kˤ/
 
𐤓
Rosh
後為Rush
r /r/
 
𐤔
Shin š /ʃ/
 
𐤕
Taw t /t/

腳註

  1. ^ 1976: A Grammar of Phoenician and Punic. Munich: Beck. ISBN 3-406-007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