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布里克凝視

電影攝影中,庫布里克凝視(英語:Kubrick stare)是一種塑造精神失常角色的方法,[2]即是演員低頭至眉線以下,並且向鏡頭傾頭。[3]演員一般通過這個方法預示「激烈的事情」。[1]庫布里克凝視經常由斯坦利·庫布里克使用,因而得名,但其他在他前後的導演也採用過這個手法。[4]它獲《每日電訊報》評為「最容易辨識的電影鏡頭之一」。[4]此術語由電影攝影師道格拉斯·米爾索姆英語Douglas Milsome在描述《發條橘子》(1971年)中亞歷克斯的臉部表情時創造出來。[5]

馬爾科姆·麥克道威爾(飾亞歷克斯)在《發條橘子》做一個庫布里克凝視。Far Out英語Far Out (website)說麥克道威爾幾乎能通過此注視「察覺出觀眾的存在」。[1]

電影評論家認為庫布里克凝視能打破第四面牆,向觀眾產生恐懼。羅比·科林英語Robbie Collin說一些臉部結構合適的演員更容易做出庫布里克凝視。[6]

描述和使用

庫布里克凝視即是演員低頭至眉線以下,向鏡頭傾頭[3],有時還會奸笑。[7]它一般渲染角色的精神失常,也能預示「激烈的事情」即將發生[1]。庫布里克凝視獲《每日電訊報》評為「最容易辨識的電影鏡頭之一」。[4]

此術語源於斯坦利·庫布里克發條橘子》(1971年)的攝影。根據馬爾科姆·麥克道威爾所述,庫布里克拍攝這部電影時,讓麥克道威爾在某個場面聽貝多芬的音樂,然後要求他作出反應。嘗試數次後,他們一致採用某種表情。[1]2014年,麥克道威爾談到這件事:

(庫布里克)說:「我要大聲放貝多芬的合唱交響曲,看看你會做什麼。」我試着做各種表情——別忘了我也要表現出吸了毒之後的那種亢奮。然後我露出這種微笑,他竟然笑出聲了。他大笑是因為我朝上看,有點失神,而且嘴巴有點扭曲。他一開始笑,我們就知道我們中了,要用這個表情了。因為我們要拍喜劇,挑明說吧。我唯一要做的是在開頭鏡頭再做那個表情。[8]

電影攝影師道格拉斯·米爾索姆英語Douglas Milsome稱之為「庫布里克凝視」,即是此術語的起源。[5]庫布里克覺得麥克道威爾的凝視十分扣人心弦,於是把它放在《發條橘子》的海報上。[6]此後,庫布里克在幾乎所有電影中廣泛運用此技巧,[1]尤其是《烈血焚城》(1987年)和《閃靈》(1980年)。[9]

其他導演和演員也依賴此手法表達精神錯亂。[1]亞弗列·希治閣在《驚魂記》(1960年)結尾採用與庫布里克凝視類似的表情。[10][1] 它出現於《沉默的羔羊》(1991年)、《怵目驚魂28天》(2001年)和《蝙蝠俠》(1989年)。特別的是,希斯·萊傑在《黑暗騎士》(2008年)飾演小丑時,因為多次運用這種凝視,所以這個角色與此技巧產生緊密關聯。[9]另外,在《微笑》(2022年)中,女主角被一個多臉靈體纏繞,而它一直對她露出庫布里克凝視。[11]

評價和分析

 
有效的庫布里克凝視可以「入侵人心」。[12]

根據雅各·拉岡有關拍攝凝視的理論,《Far Out英語Far Out (website)》的艾梅·費里爾認為庫布里克凝視能打破虛構世界和讀者世界的隔閡,令觀眾更投入作品。[1]同樣,馬修·米利亞說演員作出這種凝視時,會讓觀眾認為他在穿過第四面牆,直看觀眾。他稱這個技巧「入侵人心」又「令人擔憂」。[12]Slate》指這個表情可能是最能產生恐懼的指導技巧。[9]同樣,《每日電訊報》說這種凝視可以增強觀眾的不安。[4]

延斯·凱爾高-克里斯蒂安森在分析《全金屬外殼》中步兵派爾的庫布里克凝視時,[13]說低眉和微笑看似在互相矛盾,能同時表示喜悅和憤怒。他又補充,不尋常的凝視有時很可怕,因為人類會靠眼睛分析表情。[2]

每日電訊報》的羅比·科林英語Robbie Collin認為,無論演員的演技如何,只要他的臉部結構天生就有「威脅感」,他就能有效做出庫布里克凝視。[6]他指傑克·尼科爾森似乎時時刻刻都在露出庫布里克凝視,[4]因為他「眉毛下斜,嘴唇捲曲」。[6]在《芙莉歐莎:瘋狂麥斯傳奇篇章》(2024年)的評價中,瑪諾拉·達吉斯說安雅·泰勒-喬伊眼睛大,向上看的時候能突顯眼白,所以很適合做庫布里克凝視。[14]

在《發條橙》的評論中,電影評論家羅傑·埃伯特認為亞歷克斯本為不顧道德標準的人物,攝影師從上面拍攝卻會掩蓋他的罪惡,反而渲染他的「雄心壯志」。[15]他也在《全金屬外殼》的評價中批評庫布里克濫用這種技巧,覺得這樣做會「完全預測之後的事情,削弱一部分的緊張感」。[16]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Ferrier, Aimee. The meaning behind the trademark Stanley Kubrick stare. Far Out. 2023-03-22 [2024-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29) (美國英語). 
  2. ^ 2.0 2.1 Kjeldgaard-Christiansen, Jens. What Is Creepiness, and What Makes ChatGPT Creepy?. Leviath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in English. 2024-03-22, (10): 3 [2024-06-29]. ISSN 2446-3981. doi:10.7146/lev102024144284 .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9) (英語). 
  3. ^ 3.0 3.1 Knight, Chris. The story behind Toy Story 3. The Vancouver Sun. 2010-11-06: 73 [2024-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26). 
  4. ^ 4.0 4.1 4.2 4.3 4.4 Collin, Robbie. Why Trump's 'Kubrick Stare' mugshot is straight out of the horror film playbook. The Daily Telegraph. 2023-08-25 [2024-06-29]. ISSN 0307-123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6) (英國英語). 
  5. ^ 5.0 5.1 Colombani, Elsa (編). A Critical Companion to Stanley Kubrick. Critical Companions to Contemporary Directors. Lanham, MD: Lexington Books. 2020: 154. ISBN 978-1-7936-1376-9. OCLC 1181843953. 
  6. ^ 6.0 6.1 6.2 6.3 Collin, Robbie. We Can't Take Our Eyes Off Them. 每日電訊報. 2016-09-03. 
  7. ^ Anderson, Tess. Kubrick v. King: who reigns supreme?. Portland State Vanguard. 2013-04-25: 8 [2024-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26). 
  8. ^ Labrecque, Jeff. Malcolm McDowell on Stanley Kubrick: An all-too-human artistic genius. Entertainment Weekly. 2014-11-29 [2024-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9-07) (英語). 
  9. ^ 9.0 9.1 9.2 Swinney, Jacob T. A Supercut of the Kubrick Stare, the Scariest Expression in the Movies. Slate. 2015-04-28 [2024-06-29]. ISSN 1091-233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29) (美國英語). 
  10. ^ Hove, Andrew. Battis, Jes; Johnston, Susan , 編. Mastering the Game of Thrones: Essays on George R.R. Martin's A Song of Ice and Fire. Jefferson, North Carolina: McFarland & Company, Inc., Publishers. 2015: 259. ISBN 978-0-7864-9631-0 (英語). 
  11. ^ Loughrey, Clarisse. Smile review: A single, creepy grin isn't enough to sustain an entire horror movie. The Independent. 2022-09-29 [2024-07-04] (英語). 
  12. ^ 12.0 12.1 Melia, Matthew. Stanley Kubrick at the Interface of film and television. Essais. Revue interdisciplinaire d』Humanités. 2018-07-01, (Hors-série 4): 195–219 [2024-07-04]. ISSN 2417-4211. doi:10.4000/essais.64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29) (英語). 
  13. ^ Bedingfield, Will. Why we're destined to sympathise with anti-heroes like the Joker. Wired. [2024-09-08]. ISSN 1059-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9-08) (美國英語). 
  14. ^ Dargis, Manohla. 'Furiosa: A Mad Max Saga' Review: A Lonely Avenger. The New York Times. 2024-05-15 [2024-06-30].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17) (美國英語). 
  15. ^ Ebert, Roger. A Clockwork Orange. RogerEbert.com. 1972-02-02 [2024-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1) (英語). 
  16. ^ Ebert, Roger. Full Metal Jacket. RogerEbert.com. 1987-06-26 [2024-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4)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