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昌
張立昌(1939年7月16日—2008年1月10日),河北南皮人,天津冶金工業學校畢業,步入仕途後在北京經濟函授大學經濟管理專業取得大專學歷。1966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共第十二、十三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四、十五、十六屆中央委員,第十六屆中央政治局委員。曾任中共天津市委書記,任職期間口碑甚差,常遭到天津市民的調侃和諷刺,後調任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副組長[1]。2008年1月10日,張立昌在天津病逝,終年68歲[2]。
張立昌 | |
---|---|
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 | |
任期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 | |
任期 2002年11月15日—2007年10月22日 | |
總書記 | 胡錦濤 |
中國共產黨天津市委員會書記 | |
任期 1997年8月22日—2007年3月25日 | |
總書記 | 江澤民 → 胡錦濤 |
前任 | 高德占 |
繼任 | 張高麗 |
天津市人民政府市長 | |
任期 1993年6月20日—1998年5月30日 | |
書記 | 高德占 |
前任 | 聶壁初 |
繼任 | 李盛霖 |
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副組長 | |
任期 2007年4月14日—2008年1月10日 與黃菊、曾培炎同時在任 | |
組長 | 溫家寶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中國河北省南皮 | 1939年7月16日
逝世 | 2008年1月10日 中國天津市 | (68歲)
政黨 | 中國共產黨 |
母校 | 天津市第四十二中學、天津冶金工業學校 |
早年經歷
張立昌19歲時,考入天津冶金工業學校學習。1960年畢業後,張立昌一直工作在天津。他先是被分配到「天津無縫鋼管廠」工作;歷任廠團委副書記、動力科科長等職;到「文化大革命」開始的時候,27歲的張立昌已經是「天津無縫鋼管廠」的副廠長了。在文革中,張立昌受到衝擊,先是被下放勞動,接着是被降職為車間主任,後又調任廠基建科科長。直到1972年,張立昌才重新獲得使用,並升任廠長兼廠黨委副書記。
從政經歷
進入政界
改革開放以後,中共不斷提拔培養中青年幹部。而正是在這一大背景下,張立昌進入了中共天津市委、市政府所選定的提拔幹部的名單中。1980年6月,在胡啟立出任天津市市長的兩個月後,時年41歲的張立昌因為尚屬年富力強、專業對口,以及在「文革」中沒有參與「造反」的政治表現,被提拔為天津市冶金工業局副局長。1982年5月,李瑞環接替了胡啟立的天津市市長的職務,並繼續執行幹部年輕化的政策。於是,1983年7月,張立昌晉升為天津市冶金工業局局長;一年後,又調任天津市經委副主任;不久,就晉升為主任。1985年9月,張立昌和吳邦國、李長春、吳官正、賀國強、劉雲山等人一起被增補為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
「紮根」天津
1985年10月,張立昌被任命為天津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兼任市委工業工委書記;1989年9月,升任中共天津市委副書記、副市長,兼市口岸委主任;1993年6月正式當選天津市市長。五年後,張立昌又升任中共天津市委書記[3]、市人大常委會主任[4]。張立昌任職中共天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工作二十年。2002年11月,在中共十六屆一中全會上,他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成為黨和國家領導人。
張立昌離職前,天津爆出了數件震動全國的腐敗案。原天津檢察長李寶金因受賄和挪用公款於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李寶金情婦王小毛亦被判刑。2007年3月,中共中央決定張立昌不再兼任天津市委書記、常委、委員的職務;調往中央出任國務院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的副組長。其被調離天津的消息一經發出,引發天津市民的熱議和歡慶,當天市區多個地方出現反常的放鞭炮等慶祝現象。2007年6月3日,張立昌剛剛從天津離職後天津市政協原主席宋平順身亡。中共中央紀委經過調查稱,宋平順道德敗壞,包養情婦;濫用手中權力,為情婦謀取巨額不正當利益,將其開除出黨。事發後,中國官方媒體則說,宋平順的貪腐長達10年,身為天津一把手的張立昌也難逃其咎。
2007年10月22日,張立昌在中共十七屆一中全會後卸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表明68歲的張立昌已經「退居二線」。2008年1月10日晚22時20分,張立昌因病逝世,終年68歲。消息傳出當天,天津市大街小巷再次傳出鞭炮聲,同時大量市民吃「喜面」以慶祝,致使麵條旺銷[來源請求]。1月16日,官方在天津為他舉行了喪禮和追悼儀式,習近平、王剛、李源潮、令計劃等受中央委託到天津市殯儀館送別並慰問其親屬[5]。
執政情況
政績
- 在其主導下,天津市在1990年代做出工業東移的戰略,並提出「三五八十」的計劃,力爭十年基本建成濱海新區,為日後濱海新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和中國的第三增長極做出了準備工作。
- 主導海河綜合開發工程,為日後海河兩岸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問題
- 張立昌執政天津的10餘年,是天津自近代發展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後經濟發展最為緩慢的時期,直接導致天津老百姓在其執政期間工資和生活水平低,對市政府頗多怨言。直至張立昌被調離天津後,天津市的經濟增長才重新開始高速增長,經濟增速連續多年位於全國第一。
- 在其將天津市全市財政收入大量投入到濱海新區建設的情況下,造成天津市中心城區固定投資減少,市容面貌在九十年代滑坡。
- 在其執政下天津市政府裙帶關係嚴重,貪污腐敗、徇私枉法現象不絕,官商勾結受到庇護,其在任和剛離任時曾發生永基非法集資案、天津地鐵腐敗案、李寶金落馬案件、王小毛案件、宋平順自殺事件等一些列大案要案,貪污腐敗、徇私枉法等現象直至其下台才稍有改善。2004年3月15日,曾有1000多名來自天津的民眾在北京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門前打出「打倒張立昌,打倒大惡霸宋平順!」的橫幅表示對永基非法集資案的處理方式的不滿。
語錄
在天津市一次反腐工作會議上,張立昌曾說:「天津市有腐敗的現象,但是沒有腐敗的官員。」[6]此語一出引發社會各界的熱議和嘲諷。不久便爆發天津市檢察長李寶金及情婦王小毛被捕,市政法委書記、政協主席宋平順自殺等一系列腐敗案件。
評價
與曾主政天津的李瑞環不同,張立昌在天津執政期間的口碑之差難以形容,對於張立昌的評價,大體上可以用「官褒民貶」來形容,尤其在民間惡評如潮,調侃諷刺之語不勝枚舉。
官方評價
官方對其的評價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卓越的黨的工作領導者」[7]。
民間評價
張立昌在天津執政期間的口碑之差難以形容,其調出天津和逝世之時曾引發天津市民燃放鞭炮、吃喜面慶祝的狂潮。[來源請求]同時天津當地流傳着大量諷刺張立昌的民謠。
- 天津民謠稱「兩順一昌,唬弄中央」(一作「糊弄中央」;「兩順」指2007年6月3日畏罪自殺的前天津政法委書記、政協主席宋平順和2015年2月13日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雙開的公安局長武長順)[8]。
- 「張立昌,給碗湯」以諷刺其執政時期,天津市下崗職工多、失業率高、工資水平低。
- 另有一則民謠稱張立昌有個「三不走:百姓轟不走,中央調不走,閻王爺叫不走。」[來源請求]亦是對其實施的「三步走」政績工程的諷刺。
- 天津民眾還有一則「四大張」的民謠用於調侃張立昌,即「天津四大張:泥人張,果仁張,崩豆張,瞎話張」。在天津原有的「三大張」基礎上最後加上的一個「瞎話張」指的就是張立昌,把他和天津幾個著名特產放在一起,凸現了天津市民的幽默與無奈。天津電視台在2000年時曾現場採訪一名天津兒童京劇演員,詢問其天津的「三大張」有哪些,該名兒童面對鏡頭竟公開說出了「瞎話張」。
- 因天津市第一殯儀館位於北倉,天津還有一則民謠「張立昌進北倉,天津人民奔小康」,表達出天津市民對張立昌的不滿。而張立昌2008年病故後,遺體確實在天津市第一殯儀館火化。[9]
- 天津另有一則民謠「張立昌,真能幹,要把天津變成縣」,用以諷刺其在位期間天津發展緩慢。
- 張立昌停職後不到半年即病情惡化死亡。病逝消息傳出後,當天天津市區內有市民燃放鞭炮慶祝,亦有大量市民吃喜麵慶祝,當天很多超市、市場的麵條一度脫銷。[來源請求]
傳聞
家庭
參考文獻
引用
- ^ 張立昌兼任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副組長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7-11-23.
- ^ 中共天津市委原書記張立昌逝世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天津北方網
- ^ 张立昌任天津市委书记. [2023-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22).
- ^ 张立昌当选天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盛霖当选天津市市长. [2023-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22).
- ^ 张立昌同志遗体昨日火化(图). [2022-0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5).
- ^ 评论:“天津有腐败现象,但没有腐败官员?”. [September 3,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4).
- ^ 中共天津市委原書記張立昌逝世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新華網,2010年11月28日查閱
- ^ 天津書記張立昌病逝 官褒民貶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10年11月27日查閱
- ^ 张立昌同志遗体在天津火化. 新聞聯播 (中國中央電視台). 2008-01-16 [2015-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2).
- ^ 张高丽看望市级老同志. 北方網. [2012-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8).
來源
- 書籍
- 宗海仁:《第四代》,香港:明鏡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外部連結
中國共產黨職務 | ||
---|---|---|
前任: 高德占 |
中國共產黨天津市委員會書記 1998年-2007年 |
繼任: 張高麗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職務 | ||
前任: 聶璧初 |
天津市人民政府市長 1993年-1998年 |
繼任: 李盛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