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斯特·魯斯卡

恩斯特·奧古斯特·弗里德里希·魯斯卡(德語:Ernst August Friedrich Ruska,1906年12月25日—1988年5月27日),德國物理學家電子顯微鏡的發明者,1986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恩斯特·魯斯卡198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Ernst Ruska
恩斯特·魯斯卡
出生1906年12月25日
海德堡
逝世1988年5月27日
 德國柏林
居住地德國
國籍 德國
母校慕尼黑工業大學
柏林工業大學
知名於電子顯微鏡
獎項 諾貝爾物理學獎 (1986年)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物理學
機構弗里茨·哈伯研究所
博士導師馬克斯·克諾爾

生平

恩斯特·魯斯卡生於海德堡,是德國東方學家、科學歷史學家和教育家尤利烏斯·魯斯卡(Julius Ruska)的兒子,恩斯特·魯斯卡的弟弟赫爾穆特·魯斯卡(Helmut Ruska)是醫生,也是電子顯微鏡的先驅之一。

魯斯卡在海德堡讀完中學後,1925年起在慕尼黑工業大學學習電子學,1927年轉到柏林工業大學,1933年完成論文《關於電子顯微鏡的磁性鏡頭》(Über ein magnetisches Objektiv für das Elektronenmikroskop)並獲得博士頭銜。

由於電子顯微鏡的商業化開發不是大學研究所的任務,研究所的儀器也無法達到這個要求,魯斯卡開始在電子光學的工業界尋求新的發展。他於1933年至1937年在柏林電視機股份公司(Berliner Fernseh AG)的研發部門工作,負責電視機接收發送管和帶二級放大器的光電池的開發。在此期間,他同博多·馮·博里斯(Bodo von Borries)開始試探性地開發高分辨率的電子顯微鏡。1936年底1937年初,他們在西門子公司的電子顯微鏡工業研發工作實現了這一目標,在柏林設立了電子顯微鏡實驗室,並於1939年研發出了第一台能夠批量生產的「西門子-超顯微鏡」。

在研發「西門子-超顯微鏡」的同時,他和弟弟赫爾穆特·魯斯卡及其同事開始了它的應用,尤其是在醫學和生物學領域。為了使得它能夠迅速地使用在各個領域,他們建議西門子公司建立一所電子顯微鏡研究所,1940年建成後直至1944年底,這個研究所共發表了約200篇不同專業領域的文章。

二戰後,魯斯卡為西門子公司重建了在柏林的電子光學實驗室,使得1949年起重新開始生產電子顯微鏡,有超過1200家的各國研究所使用他們的產品。除此之外,魯斯卡開始更多地在科學研究所工作,以加大對電子顯微鏡的物理學研究。1947年8月至1948年12月在德國科學學會醫學和生物學研究所工作,1949年1月起接手馬克斯·普朗克協會弗里茨·哈伯研究所(Fritz-Haber-Institut)的電子顯微鏡部門,直至1974年底退休,這個部門在1957年成為獨立的電子顯微鏡研究所,並以魯斯卡的名字命名,魯斯卡也在此前的1955年辭去了西門子公司的工作。

1944年魯斯卡在柏林工業大學獲得大學任教資格,1949年成為柏林自由大學的教授,1959年起也在柏林工業大學任教,直至1971年,教授電子光學基礎和電子顯微鏡技術,發表科學文章超過100篇。

1988年,恩斯特·魯斯卡在柏林逝世,葬於其弟弟赫爾穆特·魯斯卡在柏林的墓旁。

研究

魯斯卡是電子顯微鏡技術的開拓者之一,1931年4月7日,他和馬克斯·克諾爾(Max Knoll)成功用磁性鏡頭製成第一台二級電子光學放大鏡,實現了電子顯微鏡的技術原理,基於磁場會因電子帶電而偏移的現象,使得通過鏡頭的電子射線能夠像光線一樣被聚焦,當時被稱為「超顯微鏡」。因為電子的波長遠小於光線的波長,因此電子顯微鏡的分辨率明顯優於光學顯微鏡

魯斯卡與工程師博多·馮·博里斯一起完善了他的電子顯微鏡發明,1938年至1939年起投入批量生產。

榮譽

魯斯卡獲得過眾多的獎項,是多個科學學會的榮譽會員。

1970年被授予「保羅·埃爾利希和路德維希·達姆施泰特獎」(Paul-Ehrlich-und-Ludwig-Darmstaedter-Preis)。1986年與掃描隧道顯微鏡的發明者格爾德·賓寧海因里希·羅雷爾一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2005年11月24日起,柏林工業大學物理研究所的一座以魯斯卡的名字命名。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