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害管制

損害管制(英語:damage control),全稱「艦艇損害管制」,簡稱「損管」,是長期使用於商船、航運業和海軍對於可能危害船舶沉沒的情況下的緊急控制。它也可以運用在其他領域,解釋如下。

1941年12月7日上午9:25損害管制:美國海軍內華達號在遭受日軍的炸彈和魚雷攻擊後燃燒中呈暫時擱淺狀態,一條港口拖輪在其一側,幫助撲滅火災
美國海軍損管隊員正在練習管道修補技術

舉例:

  • 管道或者由指水線以下船體的破裂
  • 觸礁或由於對碼頭的硬靠泊所造成的損害
  • 炸彈以及爆炸做造成的損害

術語也用於項目管理以及在其他一些情況下用來描述任何處理將會危及之前所作努力及成果的問題的行動。除此之外,在政治以及媒體行業,它常指相應地信息封鎖或者由政治顧問代理對事件做出回應。

使用措施

維護和演習

損害管制所指的不僅僅是在傷者所使用的設備方面的知識。

損害管制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演習。

常見的損管設備包括PHARS(Portable Hydraulic Access Rescue System,便攜式液壓訪問救援系統),PECU(Portable Exothermic Cutting Unit,便攜式自散熱切割機)以及其他一些手持設備。

當代著名事例

  • 2000年美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科爾號也門水域中遭到基地組織恐怖份子炸彈襲擊,左舷被炸穿,幸得損管人員的努力搶修下,成功送回美國進行維修。

另見

政治用語

其他

外部連結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損害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