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陽昭和王朱豪㙷(1430年—1510年),明朝廢遼王朱貴烚嫡長子,母王妃曹氏。[1][2][3]

生平

早年

朱貴烚與嬖婢游氏生子(後來的朱豪坨),想讓游氏主家事,將王妃曹氏的服飾全奪取了給游氏,又將曹妃和朱豪㙷(此時尚無賜名,被稱為「朱貴烚長子」)母子囚禁在其他房間,朱豪㙷好幾次幾乎喪命。[2]

朱貴烚被廢後全家看守父親遼簡王朱植墓園,由四弟朱貴𤊐襲封遼王,即遼肅王。正統十一年(1446年)九月,朱豪㙷擅離祖墳想進京,遼王府和防守荊州衛官上報。明英宗命湖廣三司及巡按御史調查,回奏朱貴烚自稱子女成年、居所狹隘、貧窮無以度日,長子才想入京陳訴請求恩典和進學,別無他故。英宗寫信給遼肅王,敕令荊州府衛,令審查朱貴烚子女成年者,由王府主婚,與誠實的軍民之家通婚,在荊州城內給宅第,仍令王府官卒對朱貴烚子女防守如前,避免他們結交無賴,再犯罪過。[4]

正統十三年(1448年)四月,朱豪㙷與弟弟朱豪坨同時獲賜名。[5]

遼肅王奏稱朱豪㙷故意違背禮法,在荊州衛命人護送其入京。朱豪㙷也奏稱遼肅王屢次迫害自己母子,並與曹氏奏稱遼肅王將朝廷原撥與使用的軍旗盡數奪去在遼王府務工,自己屢次求取反被非禮凌虐。景泰三年(1452年)八月,明代宗下敕書命令朱豪㙷痛改前過,敬順尊長;也敕令遼肅王:雖然朱貴烚獲罪被廢,但子孫仍是宗室,需要憐憫,此次姑且不追究,望遼肅王改正,否則按祖宗之法懲治。[6]

景泰四年(1453年)五月,朱豪㙷的五叔庶人朱貴煊妻李氏奏稱自己祿米一千石,其中只有三百石是本色,不夠使用,請求按朱豪㙷例提供五百石本色,獲准。[7]景泰五年(1454年)五月,給朱豪㙷弟妹歲祿八百石。[8]景泰七年(1456年)九月,朱豪㙷奏弟妹四人都成年了卻貧窮不能婚配,詔准按三叔庶人朱貴燮子女例,每人賜彩段四表里、首飾、銀二十兩、豬羊各四以助成婚。[9]

明英宗復位後,天順元年(1457年)四月特封朱豪㙷為輔國將軍。[10]九月,給朱豪㙷歲祿八百石,本色全支一年,此後米鈔各半;因朱豪㙷奏請,封朱豪坨為奉國中尉。[11]但朱豪坨為人淫暴,屢次和娼女在家私通,虐使下人乃至捶打至死,辱罵曹妃與朱豪㙷,用巫蠱詛咒,又曾經毆打其母游氏,事發後被判為死罪,天順七年(1463年)正月被廢為庶人守祖墳。[2]

成化五年(1469年)二月,朱豪㙷和隰川王府鎮國將軍朱仕堊、朱仕𡍫、交城王府輔國將軍朱奇洸都請求用儀從二十人換校尉五人,明憲宗命各換三人。[12]

封王

朱豪㙷屢次請求承襲父親襲封遼王前的封爵長陽王,不獲准。堂兄遼靖王朱豪墭引用弋陽、永和二王復封的例子為他請求。成化十一年(1475年)二月,憲宗考慮到朱貴烚獲罪時朱豪㙷還年幼,命他襲封。因朱貴烚獲罪時長陽王印已被沒收,憲宗命有司賜給他。[13]十二年(1476年)九月,命駙馬都尉周景、王增、蔡震、安順伯薛珤、南寧伯毛文、清平伯吳璽、廣寧伯劉瓘為正使,中書舍人吳璠、吏部郎中馮遵、戶部郎中劉濟、刑部郎中徐演、禮部員外郎沈熊、兵部員外郎王昭、工部員外郎韓紳為副使,持節冊封朱豪㙷為長陽王,夫人周氏進為長陽王妃。[1][14][15]

朱豪㙷妹寧福鄉君的儀賓楊綱向遼靖王借了二百兩銀子,過期不還,被遼靖王怒而杖責,便與鄉君圖謀上奏揭發遼靖王的不法行為,經調查,大部分是誣告,小部分屬實。成化十四年(1478年)十二月,楊綱得贖罪,革去冠帶。夫婦與遼王府因此結怨。[16]湖廣鎮守太監王定等奏寧福鄉君與楊綱擅出府城,想入京奏事,已令人勸阻回府。又因為華陽王朱申鍷與弟弟鎮國將軍朱申䤧因小忿擅自入京,成化十六年(1480年)二月,憲宗戒諭諸王及儀賓不要赴京陳情,敕令各王府以後有事上奏只許派人。[17]

成化十九年(1483年)十一月,寧福鄉君入京奏稱兄長已封為長陽王,自己也應該進封縣主,但堂侄遼惠王朱恩鑙因懷恨不為轉奏。憲宗下旨追究其擅離本府、遼惠王不轉奏及其與長史等官、府衛官、守門官軍不阻止鄉君出城的罪責,將鄉君遣返,命有司處理鄉君的請求,禮部認為其應該進封。[18]二十一年(1485年)五月,遼惠王提出當時寧福縣主獲罪應該連累本府長史和教授一併治罪,獲准。[19]寧福縣主守寡後,又親自找巡撫官,請求監利縣空地,回到監利就不回去了。遼惠王上報,同年八月,憲宗下詔稱縣主不遵禮法,命朱豪㙷令內使將縣主鎖在屋內晝夜防守、遼惠王也時常遣人巡視。[20]

正德五年(1510年),朱豪㙷薨。正德九年(1514年),嫡長子朱恩鈉襲封。[1]

影響

岳陽王府奉祀輔國將軍朱均鍠奏請襲封岳陽王。禮部尚書耿裕等稱朱豪㙷首開輔國將軍進封郡王的例子,祖訓並無此例,且朱豪㙷是以子繼父,朱均鍠卻是請求以侄繼伯。弘治三年(1490年)十月,明孝宗駁回朱均鍠請求。[21]

評價

家庭

妻妾

  • 王妃周氏

子孫

  • 嫡長子長陽安靖王朱恩鈉,景泰七年(1456年)五月賜名[22]
  • 嫡次子鎮國將軍朱恩鍝,天順三年(1459年)十月賜名[23],弘治五年(1492年)二月革歲祿三分之二[24]
    • 嫡子輔國將軍朱寵洛,弘治二年(1489年)十月賜名[25]
  • 嫡三子朱恩𨫾,天順八年(1464年)十二月賜名[26]
    • 嫡長子輔國將軍朱寵淂,弘治二年(1489年)十一月賜名[27][28]
      • 第一子朱致㭿[27]
    • 嫡次子輔國將軍朱寵淮,弘治四年(1491年)二月賜名[29]
      • 第一子朱致榿[27]
      • 第二子朱致椂[27]
    • 嫡三子輔國將軍朱寵漯,弘治十四年(1501年)七月賜名
      • 第一子朱致杹[27]
    • 嫡四子輔國將軍朱寵漬,弘治十四年(1501年)七月賜名[30]
    • 嫡五子輔國將軍朱寵滓,弘治十八年(1505年)二月賜名[31]
  • 子鎮國將軍朱恩䤶,弘治五年(1492年)二月革歲祿三分之二[24]
  • 子鎮國將軍朱恩鏚,正德十三年(1518年)四月在世[32]
    • 嫡長子輔國將軍朱寵渥,弘治五年(1492年)十月賜名[33]
    • 嫡次子輔國將軍朱寵涂,弘治十四年(1501年)七月賜名[30]
    • 嫡三子輔國將軍朱寵漂,弘治十八年(1505年)二月賜名[31]
    • 子輔國將軍朱寵滋[27]
    • 子輔國將軍朱寵瀕[27]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明史》卷一百一·表第二·諸王世表二
  2. ^ 2.0 2.1 2.2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三百四十八》
  3. ^ 《弇山堂別集》卷035
  4.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四十五》
  5. ^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六十三》
  6. ^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二百十九》
  7.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二百二十七》
  8.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二百四十一》
  9. ^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七十》
  10. ^ 《禮部志稿》卷079
  11.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二百八十二》
  12.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六十三》
  13.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三十八》
  14.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五十七》
  15. ^ 《明史》作成化十年(1474年)事,此從《明實錄》。
  16.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八十四》
  17. ^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二百》
  18.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二百四十六》
  19.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二百六十五》
  20. ^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二百六十八》
  21. ^ 《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之四十四》
  22. ^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六十六》
  23. ^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三百八》
  24. ^ 24.0 24.1 《大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之六十》
  25. ^ 《大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之三十一》
  26. ^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十二》
  27. ^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嘉靖]荊州府志卷五
  28. ^ 《大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之三十二》
  29. ^ 《大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之四十八》
  30. ^ 30.0 30.1 《大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七十六》
  31. ^ 31.0 31.1 《大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之二百二十一》
  32. ^ 《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六十一》
  33. ^ 《大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之六十八》
前任:
朱貴烚
明長陽國國王
1475年-1510年
繼任者:
子安靖王朱恩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