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侍堯(?—1788年11月20日),字欽齋,原隸正藍旗漢軍,後屬漢軍鑲黃旗人,二等伯李永芳四世孫。清朝封疆大吏伯爵。歷任尚書總督等,兩度犯下死罪,乾隆帝不忍殺他,卒諡恭毅

李侍堯

簡介

乾隆八年,以蔭生授印務章京

十七年(1752),熱河副都統。

二十年,升工部侍郎

二十二年,代理鶴年兩廣總督。二十四年,奉旨接替陳弘謀擔任兩廣總督。

二十六年,擢戶部尚書

二十八年,授湖廣總督,加太子太保

二十九年,回任兩廣總督。三十二年,襲二等昭信伯

三十八年,拜武英殿大學士

四十二年,遷雲貴總督;翌年,暫在軍機處行走,不久還總督本任。

四十五年,雲南糧儲道海寧揭李貪縱,乾隆帝錢灃和珅徹查,擬斬監候;翌年,甘肅爆發撒拉族蘇四十三起義,阿桂督師,特旨「予侍堯三品頂戴、孔雀翎,赴甘肅治軍事」;旋甘肅冒賑案事發,陝甘總督勒爾謹獲罪,命李攝總督

四十九年,撒拉族田五起義未定,上責「玩延怯懦」,遭革職,命「隨軍效力督餉」;福康安至軍,發侍堯「玩愒貽誤諸罪」諸罪,狀擬斬立決,帝仍從寬改斬監候。五十年,再次復起,署正黃旗漢軍都統,旋署戶部尚書,又署湖廣總督

五十二年,臺灣林爽文事件爆發,調閩浙總督,次年與福康安、海蘭察協力平亂,雖有縱容柴大紀貪汙情事[1],但仍因調度有功,襲伯爵。五十三年十月廿三(1788年11月20日)卒,諡恭毅

清史稿評:「侍堯短小精敏,過目成誦。見屬僚,數語即辨其才否。擁幾高坐,語所治肥瘠利害,或及其陰事,若親見。人皆悚懼。屢以貪黷坐法,上(乾隆帝)終憐其才,為之曲赦。」

家人

  • 太高祖李永芳,明末清初將領。隔旗同族李思忠
  • 高祖一等昭信伯巴顏。高祖伯祜拜(胡拜);其曾孫貴州巡撫李本,著有《爝火錄》三十卷。
  • 曾祖釋迦保。
  • 祖父一等伯李天保。祖母那拉氏(父正黃旗滿洲、著名詞人納蘭明珠;母宗室氏,英親王阿濟格之女)。
  • 父戶部尚書勤恪公李元亮。母了氏(李侍堯母了氏的真實姓氏未知,只是以其父康熙朝歸化副都統了圖的名字為氏)
  • 兄弟簡恪公李奉堯,娶愛新覺羅氏(父鑲紅旗輔國公九如(亦九成,字拙庵),兩廣總督李侍堯和九如公門下人廣東巡撫託恩多(孫氏,見第一歷史檔案,托恩多輔國公九如門下人抬入鑲紅旗滿洲,廣東巡撫託恩多和兩廣總督李侍堯同作《廣東府志》序,兩人共同奏摺較多)共事多年好友,九如公系曹雪芹好友敦誠的伯父;先祖英親王阿濟格即努爾哈赤第十二子。阿濟格犯事,後裔曾被貶,如宗室綽克託及後裔九如、璐達、敦誠、敦敏曾和託恩多(孫氏)同屬鑲紅旗滿洲包衣第三參領第一佐領下人,託恩多父塞亨額(孫氏)曾為該佐領-《欽定八旗通志》)。其子毓文。
  • 妹嫁副都統(石)祥泰,(石)祥泰襲一等子,先後任佐領、散秩大臣、鑲白旗漢軍副都統。其高祖石廷柱、曾祖和碩額駙石華善、祖石文炳、叔石慶德、父石觀音保、弟三泰、長福(根據人名權威資料(石)祥泰人物關係以及第一歷史檔案館乾隆二十三年奏摺散秩大臣副都統兼佐領祥泰、乾隆二十四年奏摺祥泰病故伊弟長福來京);乾隆四十六年,時任陝甘總督李侍堯奏請是否迴避其妹夫原任副都統(石)祥泰的胞侄時任甘肅鎮標右營游擊哈明阿。(軍機處檔031396)
  • 原配妻愛新覺羅氏(父宗室訥穆珠,先祖阿拜 (清朝)即努爾哈赤第三子)。繼妻浙江山陰籍陳氏。
  • 子毓靈?。妻索綽絡氏(父內務府正白旗滿洲德隆,胞叔乾隆丁巳科進士德保 (清朝))。
  • 子毓秀,二等昭信伯、杭州將軍。妻郡君愛新覺羅氏(父簡恪親王豐訥亨,祖父簡勤親王奇通阿)。
  • 子毓岱,歷任貴州、湖北、江西、廣西巡撫。其女李氏繼配嫁鑲黃旗滿洲章佳氏培成(父福同,祖父文恪公慶桂,曾祖雍正元年(1723)癸卯恩科進士、文華殿大學士文端公尹繼善)。
  • 女李氏,分別嫁宗室永珠(父諴密郡王弘暢,祖父諴恪親王允祕即康熙帝二十四子),宗室景煌(父奉恩輔國公嵩椿,先祖費揚武、莊親王舒爾哈齊),鈕祜祿氏瑞徵(姑母鈕祜祿氏封乾隆帝之順貴人),乾隆己酉恩科探花劉鳳誥(籍江西萍鄉)。
  • 隔旗族叔:正黃旗漢軍李據德。故宮058791檔案顯示李侍堯奏下屬知縣邱奇的岳父原任參領兼戶部郎中正黃旗漢軍人李據德是自己隔旗族叔是否應該迴避。此支李氏一族地位尊崇,與滿洲宗室有多重婚姻。李據德祖上李思忠長子榮祖(滿名立都),娶宗室鑲黃旗滿洲固山額真拜音圖(努爾哈赤異母弟巴雅拉次子)之女。 李氏與皇室貴戚佟氏則為世代姻親。李思忠娶佟氏,吏部尚書正藍旗都統佟盛年之姐,李思忠長女嫁廣東總兵官佟國璽。李懷忠之子懋祖,李顯祖之子李鍵、李鏞,李耀祖之子李錦,李光祖之子李鈺,李慶祖之子李清鎧,李鐸之子李據德等,均娶佟氏女。李懋祖孫女則嫁給福建巡撫佟國鼎的孫子佟鉅。李氏與馬佳氏大學士圖海、覺羅氏內弘文院吏部尚書伊圖、內大臣席爾根、伊爾根覺羅氏大學士伊桑阿、蘇完瓜爾佳氏著名五大臣費英東之子刑部尚書索海、納喇氏吏部尚書馬希納、富察氏鑲黃旗都統征南大將軍富呢雅漢、赫舍哩氏內大臣索額圖、葉赫那拉氏大學士明珠等滿洲顯貴,均有婚姻關係。

世爵承襲

 
 
 
 
 
 
 
 
 
 
 
三等子
李永芳
始封
 
 
 
 
 
 
 
 
 
 
 
 
 
 
 
 
 
 
 
 
 
 
 
 
 
 
 
 
 
 
 
 
 
 
 
 
 
 
 
 
 
 
 
 
 
 
 
 
 
 
 
 
 
 
 
 
 
 
 
 
 
 
 
 
 
 
 
 
 
 
 
 
 
 
 
 
 
 
 
 
 
 
 
 
 
 
 
 
 
 
 
一等男
李率泰
男爵始封
 
 
剛阿泰
 
一等伯
巴顏
伯爵始封
 
 
 
 
 
 
 
 
 
 
 
 
 
 
 
 
 
 
 
 
 
 
 
 
 
 
 
 
 
 
 
 
 
 
 
 
 
 
 
 
 
 
 
 
 
 
 
 
 
 
 
 
 
 
 
 
 
 
 
 
 
 
 
 
 
 
 
 
 
 
 
 
 
 
 
 
一等男
李正宗
男爵一次襲
 
 
 
一等伯
李繩宗
伯爵四次襲
 
 
 
一等伯
釋迦保
伯爵一次襲
 
 
 
 
 
 
 
 
 
 
 
 
 
 
 
 
 
 
 
 
 
 
 
 
 
 
 
 
 
 
 
 
 
 
 
 
 
 
 
 
 
 
 
 
 
 
 
 
 
 
 
 
 
 
 
 
 
 
 
 
 
 
 
 
 
 
 
 
 
 
 
 
 
 
 
 
 
 
 
 
 
 
 
一等男
李淑德
男爵二次襲
 
一等男
李淑明
男爵三次襲
 
一等昭信伯
李淑忠
伯爵五次襲
 
 
 
一等伯
長生
伯爵二次襲
 
一等伯
祈天保
伯爵三次襲
 
 
 
 
 
 
 
 
 
 
 
 
 
 
 
 
 
 
 
 
 
 
 
 
 
 
 
 
 
 
 
 
 
 
 
 
 
 
 
 
 
 
 
 
 
 
 
 
 
 
 
 
不詳
 
 
 
 
 
 
 
 
 
 
 
 
 
 
 
李元亮
 
 
 
 
 
 
 
 
 
 
 
 
 
 
 
 
 
 
 
 
 
 
 
 
 
 
 
 
 
 
 
 
 
 
 
 
 
 
 
 
 
 
 
 
 
 
 
 
 
 
 
 
 
 
 
 
 
 
 
 
 
 
 
一等男
靈保
男爵四次襲
 
 
 
 
 
 
 
 
 
 
 
 
一等昭信伯
李侍堯
伯爵六次襲
 
 
 
一等昭信伯
李奉堯
伯爵七次襲
 
 
 
 
 
 
 
 
 
 
 
 
 
 
 
 
 
 
 
 
 
 
 
 
 
 
 
 
 
 
 
 
 
 
 
 
 
 
 
 
 
 
 
 
 
 
 
 
 
 
 
 
 
 
 
 
 
 
 
一等男
李仁源
男爵五次襲
 
 
 
 
 
 
 
 
 
 
二等昭信伯
毓秀
伯爵八次襲
 
毓岱
 
二等昭信伯
毓文
伯爵九次襲
 
 
 
 
 
 
 
 
 
 
 
 
 
 
 
 
 
 
 
 
 
 
 
 
 
 
 
 
 
 
 
 
 
 
 
 
 
 
 
 
 
 
 
 
 
 
 
 
 
 
 
 
 
 
 
 
一等男
李瑞增
男爵六次襲
 
 
 
 
 
 
 
 
 
 
 
 
錫齡
 
錫純
 
 
 
 
 
 
 
 
 
 
 
 
 
 
 
 
 
 
 
 
 
 
 
 
 
 
 
 
 
 
 
 
 
 
 
 
 
 
 
 
 
 
 
 
 
 
 
 
 
一等男
哈豐阿
男爵七次襲
 
 
 
 
 
 
 
 
 
 
 
 
 
 
 
 
 
 
二等昭信伯
承壽
咸豐間襲
 
 
 
 
 
 
 
 
 
 
 
 
 
 
 
 
 
 
 
 
 
 
 
 
 
 
 
 
 
 
 
 
 
 
 
 
 
 
 
 
 
 
 
 
 
 
 
 
一等男
德英額
男爵八次襲
 
 
 
 
 
 
 
 
 
 
 
 
 
 
 
 
 
 
 
 
 
 
 
 
 
 
 
 
 
 
 
 

[1]

延伸閱讀

[]

 清史稿·卷323》,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參考文獻

官銜
前任:
陳弘謀
兩廣總督
乾隆二十三年-乾隆二十六年
(1758年-1761年)
繼任:
蘇昌
前任:
李元亮
戶部漢尚書
乾隆二十六年四月壬辰-乾隆二十八年五月甲戌
(1761年5月27日-1763年6月28日)
繼任:
劉綸
前任:
蘇昌
兩廣總督
乾隆二十九年-乾隆三十年
(1764年-1765年)
繼任:
楊廷璋
前任:
楊廷璋
兩廣總督
乾隆三十二年-乾隆四十二年
(1767年-1777年)
繼任:
楊景素
  1. ^ 《清史稿》卷一百七十,表十,諸臣封爵世表三,一等伯;卷一百七十一,表十一,諸臣封爵世表四,三等子;卷一百七十二,表十二,諸臣封爵世表五上,一等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