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
生平
金兵入侵,李道與其兄李旺聚眾歸附東京留守宗澤,後李旺因事被宗澤所殺,李道繼領其眾。宗澤死後,隸屬於武義大夫、忠州刺史、閤門宣贊舍人襄陽府鄧隨郢州鎮撫使桑仲,官至武義郎、閤門宣贊舍人、鎮撫使司同副統制。紹興元年(1131年)三月,知隨州事。二年(1132年)三月,桑仲為知郢州事霍明所殺。閏四月,道聞之,與知鄧州事李橫共率軍縞素圍郢州,城中乏糧,攻甚急,霍明奔德安府。五月,偽齊聞桑仲死,遣通直郎張珖持敕書至隨州招李道,道不受,執來使押解宋廷,詔嘉獎。偽齊穆楷兵犯隨州,道大破之。六月,為武德郎、鄧隨州鎮撫使兼知鄧州事,道懼怕李橫,不敢上任,是月,與李橫合兵圍攻德安府。八月,圍攻德安府不克退兵。詔以不受偽檄,進二官,授武義大夫。十二月,李橫出兵北上,敗偽齊於楊家店,軍至汝州城下,守將武德大夫彭玘以城降,汝州克復,偽齊右武大夫、和州防禦使、添差鄭州兵馬鈐轄牛皋反正,偽齊知虢州事董震響應武翼郎、閣門宣贊舍人、權河南府鎮撫使翟琮。三年(1133年)正月,依舊知隨州。是月,翟琮與董震率山寨部眾入潼關,翟琮率部入西京,擒偽齊河南尹孟邦雄。李橫相繼收復潁川軍與長葛縣,兵至潁昌府,偽齊京西北路安撫使趙弼固守,橫領兵急功之,當日破城。劉豫遣先鋒將董先拒之,先出城殺掠數百人,率數百騎奔翟宗軍,拜為鎮撫使司都統制。東至鄭州,西至京兆府、北至黃河、諸州軍皆克復。三月,領榮州團練使。是月,武功大夫、袁州防禦使、京西招撫使、神武左副軍統制李橫傳檄諸軍以收復東京,數日克復潁昌府,偽齊以李成所部兩萬人迎戰,金國遣左都監宗弼援之,敗牛皋部於東京西北羊馳岡,李橫等以無甲敗走,潁昌府再陷。四月,諸軍退至汝州,道招降偽齊知唐州事胡安中。七月,諸軍退至襄陽府。北伐失利,偽齊南侵。十月,鄧州淪陷,李橫以軍糧不繼棄襄陽府,李道聞訊棄隨州,郢州遂陷落。道退至江州,與蔡唐州信陽軍鎮撫使牛皋等申狀江南西路安撫制置大使趙鼎與鎮南軍承宣使、江南西路兼舒蘄州制置使岳飛,願歸岳飛指揮,改任選鋒軍統制。
四年(1144年)五月,李道參與岳飛第一次北伐。六月,率軍收復唐州。七月,襄陽六郡克復,充唐鄧郢州襄陽府都統制。五年(1135年)五月,錄襄漢之功,受賜金束帶。後繼領復州防禦使、果州觀察使。岳飛第四次北伐時,李道守襄陽府,累官至中侍大夫、武勝軍承宣使。十三年(1143年)六月,改任鄂州駐紮御前前軍統制。二十四年(1154年)五月,遷一官。武岡軍猺人楊再興聚眾反宋,李道破其眾,擒楊再興及其二子。二十五年(1155年)正月,以收捕楊再興之勞,落階官,授保寧軍承宣使,加龍衛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後改授鎮南軍承宣使。三十年(1160年)四月,為荊南府駐紮御前前軍、右軍統制。十二月,代太尉、武泰軍節度使劉錡任荊南府御前諸軍都統制,擊敗入犯金兵,焚燒金國將領劉士萼的舟船。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罷為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荊湖北路安撫使兼馬步軍都總管、知荊南府事。乾道二年(1166年)四月,知鄂州事莫濛、程逖、司馬倬奏其所為乖謬,政出胥吏,妄用經費,專意營私,盜賊群起,不即擒捕,以輒恃戚里,敢爾妄作罷免。後為荊湖北路馬步軍副都總管,死後追贈慶遠軍節度使。七年(1171年)七月,贈太尉,諡忠毅。紹熙元年(1190年)二月,贈太師。其女為慈懿皇后,因女貴,先後追封為和王、福王。
家族
- 祖:李泰,特贈太保,特追封永王、衛王
- 祖母:劉氏,特贈崇國唐國衛國夫人
- 父:李能,秉義郎、贈吉州刺史、特贈太傅,特追封信王、鄭王
- 母:趙氏,碩人,特贈信國周國秦國夫人
- 妻:張氏,魏國夫人,特贈秦國夫人、魯國夫人
- 子:李范,閤門宣贊舍人,特贈金州觀察使
- 子:李籌,閤門宣贊舍人,特贈宜州觀察使
- 子:李嚴,忠訓郎,特贈利州觀察使
- 女:李氏,平涼郡夫人、封成國夫人、適武節郎、閤門宣贊舍人霍漢臣
- 女:李氏,安化郡夫人、封信國夫人、適武經郎馬煥
- 女:李氏,彭原郡夫人、封崇國夫人、適忠訓郎士廉
- 女:慈懿皇后
- 孫:李孝友,右武郎、帶御器械、干辦皇城司
- 孫:李孝純,右武郎
- 孫:李孝斌,終官忠訓郎、贈文州刺史
- 孫女:李氏,適奉議郎、充點檢瞻軍激賞酒庫所干辦公事韓松
- 曾孫:李瑜,修武郎
- 曾孫:李粲,修武郎
延伸閱讀
[編]
參考資料
- 《宋史》外戚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