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儉
楊儉(495年—542年2月1日至542年3月1日之間),字景則,恆農郡華陰縣(今陝西省華陰市)人,出自弘農楊氏越公房,北魏、西魏官員。
生平
楊儉虛齡二十一歲時喪母,虛齡三十歲時喪父。楊儉儀容壯美,有才幹德行。孝昌年間,楊儉以奉朝請為起家官,兼領侍御史,不久轉任員外散騎侍郎,仍兼領侍御史,後升任鎮遠將軍、頓丘郡太守。還沒來得及述職,元顥啟奏魏孝明帝請求讓楊儉跟隨自己的軍隊出征。建義初年,楊儉兼任給事黃門侍郎,沒多久出任左將軍、太府少卿。元顥攻入洛陽,任命楊儉出任撫軍將軍。魏孝莊帝奪回洛陽後,楊儉被廢黜在家。不久楊儉出任散騎常侍、都督潁州諸軍事、潁州刺史。散騎常侍、使持節、都督潁州諸軍事、潁州刺史,任期到後回朝出任征南將軍、金紫光祿大夫。永熙年間,楊儉出任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北雍州諸軍事、衛將軍、北雍州刺史,在任期間行政寬厚仁惠,各族百姓都得以安定。永熙三年(534年),魏孝武帝西遷關中,楊儉出任侍中、驃騎大將軍。大統元年(535年),楊儉代理東秦州刺史,加使持節、當州大都督。大統二年(536年),楊儉加儀同三司,仍為驃騎大將軍、東秦州刺史。大統三年(537年),楊儉回朝參與了討伐高歡的沙苑之戰,以功封夏陽縣開國侯,食邑八百戶。大統七年(541年),楊儉兼任大丞相府諮議參軍,外任都督東雍華二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華州刺史。大統八年(542年)正月,楊儉因病在華州習仙里去世,虛歲四十八。丞相宇文泰親臨哭吊,西魏文帝詔令贈予使持節、雍華二州諸軍事、華州刺史、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開國侯並如故,諡號安侯,同年三月丁酉朔六日壬申(542年4月6日)葬於華陰之原[1][2][3]。
家庭
祖父
- 楊育,北魏散騎常侍[4]
父親
兄弟姐妹
- 楊暄,北魏輔國將軍、諫議大夫、臨貞忠公
- 楊穆,西魏持節、安西將軍、都督并州諸軍事、并州刺史、澄城靖侯
- 楊寬,北周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總管梁興等十九州諸軍事、梁州刺史、華山元公
- 楊稚,北魏員外散騎侍郎
夫人
- 河南羅氏,保定三年十二月十四日(564年1月13日)在長安去世,虛歲四十八[4]
子女
參考資料
- ^ 《魏書·卷五十八·列傳第四十六》:穆弟儉,寧遠將軍、頓丘太守。建義初,除太府少卿。尋為華州中正,加左將軍。儉與元顥有舊,及顥入洛,受其位任。莊帝還宮,坐免。後以本將軍潁州刺史,尋加散騎常侍、平南將軍,州罷不行。普泰初,除征南將軍、金紫光祿大夫。永熙中,以本將軍除北雍州刺史,仍陷關西。
- ^ 《周書·卷二十二·列傳第十四》:儉字景則。偉容儀,有才行。魏正始中,起家侍御史,加奉朝請,遷員外散騎侍郎。孝昌中,除鎮遠將軍、頓丘太守。未及述職,元顥啟請隨軍。建義初,兼給事黃門侍郎、左將軍、太府少卿。元顥入洛,授撫軍將軍。孝莊反正,廢於家。尋拜散騎常侍、都督潁州諸軍事、潁州刺史。建明中,加征南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孝武初,除衛將軍、北雍州刺史。政尚寬惠,夷夏安之。孝武西遷,除侍中、驃騎將軍。大統初,以本官行東秦州事,加使持節、當州大都督。從破齊神武於沙苑,封夏陽縣侯,邑八百戶。七年,領大丞相府諮議參軍,出為都督東雍華二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華州刺史。八年,卒於家。贈本官,諡曰靜。
- ^ 《北史·卷四十一·列傳第二十九》:穆弟儉,字景則,偉容儀,有才行。位北雍州刺史,政尚寬惠,夷夏安之。後從破齊神武於沙苑,封夏陽縣侯,位開府儀同三司、華州刺史。卒,諡靜。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吳鋼主編. 《全唐文补遗 千唐志斋新藏专辑》.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6: 442–444. ISBN 7-80736-085-2 (中文(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