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政(1098年—1157年),字直夫原州臨涇(今甘肅鎮原)人,南宋初年抗金名將。

生平

宣和末年應募為弓箭手,靖康初年,因拒夏人,稍知名。建炎間,從吳玠擊金人,九戰九捷。累功至武顯郎(武階,第三十七階,從七品)。紹興元年(1131年)五月,金軍攻打箭笞關,吳玠派楊政擊敗金軍,斬千戶一員,酋長兩員,遷右武大夫(武階,第十四階,從六品)。十月,金軍集結,號稱十萬,吳玠與之相持,派楊政出戰,士卒無不以一百,一日與金軍十次交戰,後出奇兵斷金軍糧道,金軍因缺糧退兵,楊政乘勢率兵掩殺,俘獲萬戶及首領三百餘人、甲士八百六十人,功拜恭州刺史(階官,從五品)。二年(1132年),金軍合步騎兵數千立寨於魚龍川口,楊政率兵大破之,升隴州團練使(階官,從五品),知方山原(今陝西隴縣西南)。三月,金人大軍來襲,楊政率兵破之。選知鳳州(今鳳縣東北)。三年(1133年),金軍攻打饒風關,楊政隨吳玠參與饒風關之戰。六月,進明州觀察使(階官,正五品)、知慶陽府兼節製成鳳州軍事。四年(1134年),金將撒離喝裒精兵十萬,欲取道仙人關入蜀,至上奢田。吳玠築壘於關外,政曰:「此地為蜀厄塞,當堅守,時出奇擊之。」吳玠用其言。金人變態多端,楊政隨機應之,連日百餘戰。敵帥督戰益急,政命卒以神臂弓射之;又選甲士千餘出山谷,斷其兵,使不得進退;又出敵不意,夜斫其營。敵遂遁去,追至河池而還。十月,授龍衛神衛四廂都指揮使(軍職,從五品)、環慶路經略安撫使(差遣)、同統制關外軍馬。十二月,授武康軍承宣使(階官,正四品)。[1]五年(1135年)二月,金軍南渡淮河侵宋,川陝宣撫副使吳玠在西北呼應東南抗金,派楊政與定國軍承宣使、統制關外軍馬吳璘率軍北上攻克秦州,擊敗金國援軍,安撫百姓,秋毫無犯。楊政升任涇原路經略安撫使,兼環慶利州路安撫使。八年(1138年),宋金第一次和議,次年(1139年)合議成,金以陝西地歸宋,楊政得以迎回家屬。六月,四川宣撫使吳玠去世。七月,楊政為熙河蘭鞏路經略安撫使、知熙州事(今臨洮)。十年(1140年)三月,移知興元。五月,金軍從河東渡黃河攻占陝西大片地區,楊政率軍在鳳翔府城南寨和寶雞擊敗金軍;又與吳璘聯合在鳳翔府附近抗擊金軍。六月,授節鉞,拜武當軍節度使(階官,從二品)、侍衛親軍步軍司都虞侯(軍職,從五品)。

十年(1140年),徙利州,又徙興元府,金人逾盟,楊政獻迎敵之策,川陝宣撫副使司都統制,都統制司置於興元府,楊政兼知興元府事、利州路安撫使,破金人於鳳翔城南砦,獲戰馬數百匹。十一年(1141年),宋金紹興和議後,高宗召楊政回臨安府,入見奏事詳明,高宗贊之。十三年(1143年),還鎮,加檢校少保,賜田五十頃。十四年(1144年)九月,利州路分為東、西兩路,楊政改兼利州東路安撫使,屯駐興元府。十八年(1148年)五月,撤銷四川宣撫使司,楊政任興元府駐扎御前諸軍都統制。二十一年(1151年),拜太尉(武階,第一階,正二品)。二十七年(1157年)二月卒,年60,贈開府儀同三司(文階,第一階,從一品),賻銀帛千匹兩,諡號襄毅,封其妻永寧郡夫人南氏為崇國夫人。

家族

  • 曾祖:楊諒,贈太子太保
  • 曾祖母:任氏、贈河陽郡夫人
  • 祖:楊榮,贈太子太傅
  • 祖母:雷氏,贈武陵郡夫人
  • 父:楊志,終官修武郎、贈太子太師
  • 母:程氏,封感義郡太夫人、贈高密郡夫人
  • 兄:楊元,承節郎
  • 兄:楊信,承信郎
  • 弟:楊仲,武義大夫,閤門宣贊舍人,行營右護軍右部正將
  • 妻:侯氏,贈通義郡夫人
  • 妻:南氏,累封同安郡夫人、崇國夫人
  • 子:楊廈,成忠郎
  • 子:楊庥,成忠郎
  • 子:楊賡,忠訓郎、閤門邸侯、利州路第五將正將

注釋

  1. ^ 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録》卷八三

延伸閱讀

[]

 宋史·卷367》,出自脫脫宋史

參考資料

  • 宋史》卷367《楊政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