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藥與老婦

毒藥與老婦》(英語:Arsenic and Old Lace)是一部1944年上映的美國黑色喜劇電影,由法蘭克·卡普拉執導,加里·格蘭特主演,由朱利葉斯·J·愛普斯坦和菲利普·G·愛普斯坦根據約瑟夫·凱瑟林的同名舞台劇改編。[3]

毒藥與老婦
Arsenic and Old Lace
基本資料
導演Frank Capra
監製Frank Capra
Jack L. Warner
編劇朱利葉斯·J·愛潑斯坦[*]
菲利普·G·艾普斯坦[*]
Joseph Kesselring[*]
劇本Julius J. Epstein
Philip G. Epstein
原著Arsenic and Old Lace
1941 play
Joseph Kesselring作品
主演Cary Grant
配樂Max Steiner
攝影Sol Polito
剪輯Daniel Mandell
製片商華納兄弟
片長118 minutes
產地United States
語言English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
  • 1944年9月1日 (1944-09-01)(New York City)[1]
  • 1944年9月23日 (1944-09-23)(USA)
發行商Warner Bros.
預算$1,164,000[2]
票房$4,784,000[2]
各地片名
中國大陸瘋狂世界(天津)
香港瘋狂世家

因為加里·格蘭特的檔期關係,卡普拉早在1941年完成了這部電影,但直到1944年,原版舞台劇不再在百老匯上演時再上映。主角莫蒂默·布魯斯特這個角色原本是打算由鮑伯·霍伯飾演的,但其與派拉蒙影業的合約令他無法參演。 在得知格蘭特有意擔任這個角色之前,卡普拉也考慮過選用傑克·本尼或隆納·雷根布利斯·卡洛夫在原版舞台劇飾演「長得很像卡洛夫」的角色喬納森·布魯斯特,但因為拍攝期間舞台劇還在上演而無法再次扮演這個角色,改由雷蒙德·馬西飾演。[4][Note 1] 電影的配角演員包括普瑞絲西拉·蘭恩、傑克·卡森、愛德華·艾沃瑞特·霍頓和彼得·羅。

約瑟芬·赫爾和吉恩·阿黛爾分別飾演艾比和瑪莎·布魯斯特兩姐妹。赫爾、阿黛爾和約翰·亞歷山大(飾泰迪·布魯斯特)都是1941年原版舞台劇的演員,重新擔任相應的角色。為了進行拍攝,三人缺席了八個星期的舞台劇版演出,但卡洛夫因為是舞台劇版的投資者和賣點而無法抽身。整部電影用了八個星期拍攝,只花費了200萬預定成本中的120萬來製作。

劇情

居住在紐約布魯克林區的布魯斯特家族是五月花號 殖民者的後代。他們家裡的牆上掛滿了出色早先們的肖像畫。

 
吉恩·阿黛爾、約瑟芬·赫爾和加里·格蘭特。

莫蒂默·布魯斯特 (加里·格蘭特),一個多次貶低婚姻是一種「古老迷信」的戲劇評論家和作家,愛上了隔牆牧師鄰居的女兒,伊萊蓮·哈珀(普瑞絲西拉·蘭恩)。 兩人在萬聖節當晚註冊結婚。 其後伊萊蓮去了她父親的家為了密月打包行李,而莫蒂默則回去了住著養育了他的兩位姨姨,艾比 (約瑟芬·赫爾) 和瑪莎 (吉恩·阿黛爾) 的家族古屋。與她們同住的另一位外甥,泰迪 (約翰·亞歷山大),是一個堅信自己是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的人。每次他上樓梯時都會模仿羅斯福著名的聖胡安山戰役,大喊「衝啊!」再衝上樓梯。

在找他為下一本書而寫的便箋時,莫蒂默突然發現窗椅中藏了具屍體。驚慌失措之下,他假定了泰迪的精神病終於令他殺人了。但艾比和瑪莎則很輕鬆地解釋著,這是她們為了解決孤獨老人痛苦的「服務」。 她們在屋外貼了張「有房出租」的公告去吸引受害者,然後在跟對方閒聊期間給他們一杯加了砷、馬錢子鹼和「一點點氰化物」的接骨木果酒。 之後把屍體交給以為那些是興建巴拿洞運河時的黃熱病死者的泰迪埋在地下室。

當莫蒂默還在理解到底在發生什麼事的時候,他多年前離家出走的哥哥喬納森 (雷蒙德·馬西) 與他的酒鬼同伴,整形醫生赫爾曼·愛因斯坦 (彼得·羅) 來到了。喬納森是個在逃避警方追捕的連環殺人犯,並正在就如何處理他的上一位受害者的屍體而煩惱。 為了逃過警方的追捕,喬納森的臉曾被愛因斯坦醫生整形過,但因為手術時醫生喝醉了,以致於他的臉被改得像布利斯·卡洛夫化學怪人裡的打扮。[Note 2] 喬納森其後發現了他兩位姨姨的殺人秘密,並提出把他的上一位受害者也埋在地下室裡。但艾比和瑪莎強烈反對這個計劃,因為她們認為她們的受害者是「正直」的君子,而喬納森的受害者是陌生的「外國人」。同時,喬納森宣布他打算殺了莫蒂默。

為密月打包完成的伊萊蓮開始等得不耐煩,但同時很關心莫蒂默為了控制場面所做的各種奇怪行為:他嘗試暗示一個來巡邏的警察,殺人犯喬納森在屋內。在當事人不配合的情況下,阻止他姨姨們進一步的「服務」,以及嘗試完成送泰迪去精神病院所需要的文件。期間,他向伊萊蓮表示因為他家族的精神病史,他果然還是不能娶她。

經過一連串事件和打鬥後,喬納森最終被逮捕了,愛因斯坦醫生在簽了泰迪的入院申請書之後也藉機逃了。而艾比和瑪莎則堅持要與泰迪一起去住精神病院。在離開之前,兩人告訴莫蒂默,他其實不是布魯斯特家族的人:他的母親是布魯斯特家的廚師,而他的父親是移民船上的船廚。在得知自己的正常人血統後,他與伊萊蓮熱吻,把她抱起來之後大喊「衝啊!」,向他們的密月出發。[6]

解釋

原版舞台劇是由一個德國移民家庭的兒子以及一間和平主義的門諾派大學的前教授約瑟夫·凱瑟林在充滿反戰氣氛的三十年代所寫。[7] 研究卡普拉的學者馬修 C. 岡特認為這個故事潛在的主題是探討美國歷史中由 (布魯斯特家族所追求的)能夠做任何事情的自由 和 美國本身血腥的立國歷史 所產生的衝突。[8]

演員

評價

本片上映當時獲得一致好評。 《紐約時報》 的評價總結了絕大多數的影評意見,「總結來說,昨天上映的華納電影《毒藥與老婦》簡直有趣得可怕!」。 綜藝 的影評寫道,「有著朱利葉斯·J·和菲利普·G·愛普斯坦所寫的壓縮版劇本和卡普拉本身的導演技巧,卡普拉的版本完美捕捉到原版的色彩和風格」。 影評期刊哈里森報告形容本片是:「一場很有娛樂性的鬧劇,應該會在年度票房榜有所斬獲。」。 紐約客的約翰·拉德納評價本片「幾乎與舞台劇版一樣好笑。」

本片上映25年後, 查爾斯·海厄姆和喬爾·格林伯格在四十年代好萊塢一書中寫到,「法蘭克·卡普拉拍出了一部略為誇張和不夠輕鬆版本的《毒藥與老婦》。」。[10]

本片受到美國影藝協會的以下肯定:

票房

根據華納兄弟的記錄,本片的本地票房為283萬6000美元,而外地票房為194萬8000美元。

廣播劇

《毒藥與老婦》在1946年11月25日在演員公會劇場中被改編成廣播劇,由布利斯·卡洛夫和艾迪·艾伯特主演。其後再次在1948年1月25日在福特劇場中再次被改編。

參見

參考資料

註解

  1. ^ As stated in an episode of This Is Your Life, Karloff was actually an investor and a producer of the stage play who received royalties whenever it was performed.[5]
  2. ^ The self-referential joke highlights Karloff's portrayal of the character in the Broadway production.[5]

引文

  1. ^ Movie Review - Arsenic and Old Lace. The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2, 1944 [February 26,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3). 
  2. ^ 2.0 2.1 Warner Bros financial information in The William Shaefer Ledger. See Appendix 1, Historical Journal of Film, Radio and Television, (1995) 15:sup1, 1-31 p 25 DOI: 10.1080/01439689508604551
  3. ^ McGilligan 1986, p. 170.
  4. ^ Atkinson, Brooks. "Review: Arsenic and Old Lace." The New York Times,January 11, 1941.
  5. ^ 5.0 5.1 Nixon, Rob. "The big idea behind Arsenic and Old Lac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Turner Classic Movies. Retrieved: June 25, 2012.
  6. ^ "Arsenic and Old Lace Synopsis." gbproductions.org. Retrieved: October 24, 2009.
  7. ^ See Keith L. Sprunger, "Another Look: Joseph Kesselring, Bethel College, and the Origins of Arsenic and Old Lace, Menonnite Life (May, 2013).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4-02-24.
  8. ^ Gunter 2012, pp. 49–5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9. ^ All credits: "Credits: Arsenic and Old Lace."[永久失效連結] Turner Classic Movies. Retrieved: June 25, 2012.
  10. ^ Higham and Greenberg 1968, p. 161.
  11. ^ AFI's 100 Years...100 Laughs (PDF).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2016-08-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6-22). 
  12. ^ AFI's 100 Years…50 Heroes and Villains (PDF).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2019-05-0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11-04). 
  13. ^ AFI's 100 Years...100 Movie Quotes (PDF).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2019-05-0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6-24). 

參考書籍

  • Capra, Frank. Frank Capra, The Name Above the Title: An Autobiography.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71. ISBN 0-306-80771-8.
  • Gunter, Matthew C. The Capra Touch: A Study of the Director's Hollywood Classics and War Documentaries, 1934-1945. Jefferson, North Carolina: McFarland & Company, 2012. ISBN 978-0-7864-6402-9.
  • Higham, Charles and Joel Greenberg. Hollywood in the Forties. London: A. Zwemmer Limited, 1968.
  • McGilligan, Pat, ed. Backstory: Interviews with Screenwriters of Hollywood's Golden Age. Berke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ISBN 0-520-05689-2.
  • Stout, Kathryn and Richard. Movies as Literatur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Wilmington, Delaware: Design-A-Study, 2002. ISBN 978-1-8919-7509-7 (Study questions on the plot, pp. 41–46.),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