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君主列表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此條目在對應語言版為高品質條目。 (2022年2月7日) |
漢朝皇帝是中國第二個朝代的最高統治者; 漢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 年)是繼秦朝(公元前221年-前206年)之後、三國(公元220年-265年)之前的朝代。按照慣例,漢朝分為西漢(公元前202年至公元9年)和東漢(公元25年至220年)兩個時期。
漢皇帝 | |
---|---|
帝國君主 | |
詳情 | |
開國君主 | 太祖高皇帝劉邦(建立西漢) 世祖光武皇帝劉秀(建立東漢) 烈祖昭烈皇帝劉備(建立蜀漢) |
末代君主 | 孝平皇帝劉衎(西漢末任皇帝) 孺子劉嬰(未登基,西漢滅亡) 孝愍皇帝劉協(東漢滅亡) 孝懷皇帝劉禪(蜀漢滅亡) |
建立 | 前202年2月28日(西漢) 25年8月5日(東漢) 221年5月15日(蜀漢) |
終結 | 9年1月10日(西漢) 220年11月25日(東漢) 263年12月23日(蜀漢) |
居所 | 長安城(西漢) 洛陽城(東漢) 成都府(蜀漢) |
中國君主列表 | |||||||||
---|---|---|---|---|---|---|---|---|---|
傳說時代 | |||||||||
夏 | |||||||||
商 | |||||||||
周 | 西周 | ||||||||
東周 | 春秋 | ||||||||
戰國 | |||||||||
秦 | |||||||||
漢 | 西漢 | ||||||||
新 | |||||||||
東漢 | |||||||||
三國 | 曹魏 | 蜀漢 | 孫吳 | ||||||
晉 | 西晉 | ||||||||
東晉 | 十六國 | ||||||||
南 北 朝 |
宋 | 北魏 | |||||||
齊 | |||||||||
梁 | 西魏 | 東魏 | |||||||
陳 | 北周 | 北齊 | |||||||
隋 | |||||||||
唐 | |||||||||
五代十國 | 遼 | 西夏 | |||||||
宋 | 北宋 | ||||||||
南宋 | 金 | ||||||||
元 | |||||||||
明 | |||||||||
清 |
漢朝由農民起義領袖漢高帝劉邦(公元前202 -前195年)建立,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是漢武帝(公元前141-前87 年),在位 54年。該王朝曾被前攝政王莽的新朝短暫打斷,但他在公元23年10月6日的叛亂中被殺[1]。
本表主要列出漢高帝劉邦建立的「西漢」政權君主、光武帝劉秀建立的「東漢」政權,及追尊未實際統治、不被廣泛承認的君主。
生前在位統治全國的西漢皇帝(共14位)
肖像 | 廟號 | 諡號 | 名諱 | 在世時間 | 在位時間 | 年號 | 年號使用時間 | 陵寢 |
---|---|---|---|---|---|---|---|---|
- | - | 王莽 | 前45年-25年 | 9年-23年 | 始建國 | 9年-13年 | 王莽墓 | |
天鳳 | 14年-19年 | |||||||
地皇 | 20年-23年 |
肖像 | 廟號 | 諡號 | 名諱 | 在世時間 | 在位時間 | 年號 | 年號使用時間 | 陵寢 |
---|---|---|---|---|---|---|---|---|
- | 淮陽武順王 (東漢光武帝諡) |
劉玄 | ?-25年 | 23年3月11日-25年 | 更始 | 23年-25年 | 霸陵 |
廟號 | 諡號 | 姓名 | 在世時間 | 在位時間 | 年號 | 年期 | 陵寢 |
---|---|---|---|---|---|---|---|
- | - | 劉盆子 | 10年—? | 25年—27年 | 建世 | 25年—27年 | 劉盆子墓 |
廟號 | 諡號 | 姓名 | 在世時間 | 在位時間 | 年號 | 年期 | 陵寢 |
---|---|---|---|---|---|---|---|
- | - | 公孫述 | ?-36年12月24日 | 25年-36年12月24日 | 龍興 | 25年-36年 | 公孫述墓 |
稱號 | 姓名 | 在位時間 |
---|---|---|
西平王、漢皇帝 | 盧芳 | 25年-30年 |
生前在位統治全國的東漢皇帝(共14位)
肖像 | 廟號 | 諡號 | 名諱 | 在世時間 | 在位時間 | 年號 | 年號使用時間 | 陵寢 |
---|---|---|---|---|---|---|---|---|
世祖 | 光武皇帝 | 劉秀 | 前6年-57年 (62歲) |
25年-57年[註12] (31年236天) |
建武 | 25年-56年 | 原陵 | |
建武中元 | 56年-57年 | |||||||
顯宗 | 孝明皇帝 | 劉莊 | 28年-75年 (47歲) |
57年-75年 (18年160天) |
永平 | 58年-75年 | 顯節陵 | |
肅宗 | 孝章皇帝 | 劉炟 | 57年-88年 (30-31歲) |
75年-88年 (12年217天) |
建初 | 76年-84年 | 敬陵 | |
元和 | 84年-87年 | |||||||
章和 | 87年-88年 | |||||||
穆宗 (190年獻帝劉協除廟號)[註13] |
孝和皇帝 | 劉肇 | 79年-106年 (26-27歲) |
88年-106年 (17年310天) |
永元 | 89年-105年 | 慎陵 | |
元興 | 105年 | |||||||
- | - | 孝殤皇帝 | 劉隆 | 105年-106年 (1歲) |
106年 (220天) |
延平 | 106年 | 康陵 |
- | - | 清河孝王 (漢安帝諡) |
劉慶 | 78年-106年 | 79年-82年 (皇太子) 82年-106年 (清河王) |
- | - | 甘陵 |
- | 孝德皇[註14] (漢安帝追諡) | |||||||
- | 恭宗 (190年獻帝劉協除廟號) |
孝安皇帝 | 劉祜 | 94年-125年 (30-31歲) |
106年-125年 (18年221天) |
永初 | 107年-113年 | 恭陵 |
元初 | 114年-119年 | |||||||
永寧 | 120年-121年 | |||||||
建光 | 121年-122年 | |||||||
延光 | 122年-125年 | |||||||
- | - | - | 劉懿[註15] | ?-125年 | 125年 (206天) |
延光 | 125年 | - |
- | 敬宗 (190年獻帝劉協除廟號) |
孝順皇帝 | 劉保 | 115年-144年 (28-29歲) |
125年-144年 (18年285天) |
永建 | 126年-132年 | 憲陵 |
陽嘉 | 132年-135年 | |||||||
永和 | 136年-141年 | |||||||
漢安 | 142年-144年 | |||||||
建康 | 144年 | |||||||
- | - | 孝沖皇帝 | 劉炳 | 143年-145年 (1-2歲) |
144年-145年 (148天) |
永嘉 | 145年 | 懷陵 |
- | - | 孝質皇帝 | 劉纘 | 138年-146年 (7-8歲) |
145年-146年 (1年142天) |
本初 | 146年 | 靜陵 |
- | - | 河間孝王 (漢順帝諡) |
劉開 | ?-131年 | 90年-131年 (河間王) |
- | - | 樂成陵 |
- | 孝穆皇[註14] (漢桓帝追諡) | |||||||
- | - | 蠡吾先侯 (漢順帝諡) |
劉翼 | ?-140年 | 130年-140年 (蠡吾侯) |
- | - | 博陵 |
- | 孝崇皇[註14] (漢桓帝追諡) | |||||||
- | 威宗 (190年獻帝劉協除廟號) |
孝桓皇帝 | 劉志 | 132年-167年 (35-36歲) |
146年-167年 (21年177天) |
建和 | 147年-149年 | 宣陵 |
和平 | 150年 | |||||||
元嘉 | 151年-152年 | |||||||
永興 | 153年-154年 | |||||||
永壽 | 155年-158年 | |||||||
延熹 | 158年-167年 | |||||||
永康 | 167年 | |||||||
- | - | 孝元皇[註14] (漢靈帝追諡) |
劉淑 | ?-? | - | - | - | 敦陵 |
- | - | 孝仁皇[註14] (漢靈帝追諡) |
劉萇 | ?-? | - | - | - | 慎陵 |
- | 孝靈皇帝 | 劉宏 | 156年-189年 (32-33歲) |
168年-189年 (21年88天) |
建寧 | 168年-172年 | 文陵 | |
熹平 | 172年-178年 | |||||||
光和 | 178年-184年 | |||||||
中平 | 184年-189年 | |||||||
- | 弘農懷王[註15] (獻帝劉協諡) |
劉辯 (廢為弘農王) |
176年-190年 (13-14歲) |
189年 (136天) |
光熹 | 189年 | 弘農懷王墓 | |
昭寧 | 189年 | |||||||
- | 孝愍皇帝[註16] (蜀漢昭烈帝劉備諡) |
劉協 (魏文帝曹丕降封山陽公) |
181年-234年 (53歲) |
189年-220年 (31年57天)被迫禪位 |
永漢 | 189年 | 禪陵 | |
中平[註17] | 189年 | |||||||
初平 | 190年-193年 | |||||||
- | 孝獻皇帝 (魏明帝曹叡諡) |
興平 | 194年-195年 | |||||
建安 | 196年-220年 | |||||||
延康 | 220年 |
蜀漢
肖像 | 廟號 | 諡號 | 名諱 | 在世時間 | 在位時間 | 年號 | 年號使用時間 | 陵寢 |
---|---|---|---|---|---|---|---|---|
曹丕代漢稱帝,劉備以漢室宗親承繼漢祚 | ||||||||
烈祖 (漢趙光文帝劉淵追尊)[參1] |
昭烈皇帝[參2] | 劉備 | 161年 -223年6月10日 |
221年5月15日 -223年6月10日 |
章武 | 221年-223年 | 惠陵 | |
- | 安樂縣思公 (晉武帝司馬炎諡)[參3] |
劉禪 (曹魏降封安樂縣公) |
207年-271年 | 223年6月10日-263年12月23日 | 建興 | 223年-237年 | 安樂思公墓 | |
延熙 | 238年-257年 | |||||||
- | 孝懷皇帝 (漢趙光文帝劉淵追諡)[參4] |
景耀 | 258年-263年 | |||||
炎興 | 263年 | |||||||
劉禪降曹魏,漢亡 |
漢朝地方割據政權和少數民族政權
時間軸
圖例:
注釋
- ^ 「太公」為秦漢年間對老年男子的通用尊稱,一般認為劉太公不是其真名
- ^ 司馬遷的《史記》中尊稱劉邦為漢高祖,後世多因循之。然而《史記》亦明確指出,實際廟號為漢太祖。
- ^ 漢高帝劉邦的生年一說為前247年。
- ^ 秦朝用《顓頊曆》,以十月歲首,即十月至下一年的九月為一年。前207年十月-前206年九月為一整年。漢初,採用開國將領、學者北平文侯張蒼之議,以漢仍屬水德,仍沿用秦《顓頊曆》如故。至漢武帝採用《太初曆》始改正朔和服色。所以史家以一般以前207年十月為漢元年十月。
- ^ 漢朝(包括蜀漢)除開創之君漢高帝、漢光武帝和漢昭烈帝外,所有皇帝的諡號前都有一個「孝」字,意喻強調孝治天下,如漢文帝的諡號可作孝文皇帝或孝文帝。
- ^ 6.0 6.1 漢文帝之前是漢高后掌權,期間有兩位傀儡少帝前少帝和劉弘,但不被漢朝官方視為正統皇帝。實質上漢文帝才是漢朝官方承認的正式繼任的漢朝皇帝。
- ^ 漢武帝即位初未建年號,只是每六年一改元。至元鼎年間方才使用年號。《史記》卷十二《孝武本紀》:「其後三年,有司言元宜以天瑞命,不宜以一二數。一元曰建元,二元以長星曰元光,三元以郊得一角獸曰元狩雲。」辛德勇觀點則認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七個年號為後來史家追記。
- ^ 漢宣帝之前是昌邑王劉賀,過繼予昭帝為子。劉賀即位僅27日就被霍光以上官太后名義廢黜。
- ^ 《後漢書·祭祀志》:至十九年……上可涉等議,詔曰:「以宗廟處所未定,且祫祭高廟。其成、哀、平且祠祭長安故高廟。其南陽舂陵歲時各且因故園廟祭祀。園廟去太守治所遠者,在所令長行太守事侍祠。惟孝宣帝有功德,其上尊號曰中宗。」
- ^ 僅被尊為「皇」,而非「皇帝」。《漢書補註·宣元六王列傳·定陶共王劉康》,官本載劉康諡號為共皇帝而毛本未見「帝」字。
- ^ 劉嬰為皇太子,號孺子。王莽攝政,稱攝皇帝 。王莽稱帝後,劉嬰被廢為定安公。
- ^ 更始三年(25年)六月,光武帝劉秀在河北稱帝,改更始三年為建武元年,史家一般以這一年六月作為兩漢分界線。
- ^ 《後漢書》卷9:是歲,有司奏,和、安、順、桓四帝無功德,不宜稱宗,又恭懷、敬隱、恭愍三皇后並非正嫡,不合稱後,皆請除尊號。制曰:『可。』
- ^ 14.0 14.1 14.2 14.3 14.4 僅被尊為「皇」,而非「皇帝」。
- ^ 15.0 15.1 前少帝劉懿、後少帝劉辯在位時間不滿一年便被廢,且擁立其即位並掌握實權的外戚集團均被清除,通常不視作正統皇帝。
- ^ 蜀中盛傳劉協退位後被曹丕殺害,漢中王劉備遂為其恭上諡號,而實際上劉協於234年逝世於封地。
- ^ 漢獻帝永漢元年十二月,董卓以獻帝名義下詔,廢除光熹、昭寧、永漢三年號,復稱中平六年。
參考文獻
來源
- de Crespigny, Rafe. Chronology Part II: Later Han.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Later Han to the Three Kingdoms (23–220 AD). Leiden: Koninklijke Brill. 2006. ISBN 978-90-04-156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