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瑪斯·坎貝爾
湯瑪斯·坎貝爾(1777年7月27日 – 1844年6月15日)是一位蘇格蘭詩人。他是波蘭之友文學協會的創辦人之一,也是提議成立倫敦大學的其中一位知名人士。
湯瑪斯·坎貝爾 | |
---|---|
出生 | 蘇格蘭格拉斯哥 | 1777年7月27日
逝世 | 1844年6月15日 法國濱海布洛涅 | (66歲)
國籍 | 蘇格蘭 |
創作時期 | 1790年代-1840年代 |
簽名 |
他的代表作是撰寫於1799年的《希望之樂》(英語:The Pleasures of Hope)。它是一首以英雄雙行體寫成的說教式詩歌。此外,他亦創作了多首愛國戰爭歌曲,包括《你的英國水手》(英語:Ye Mariners of England)、《戰士之夢》(英語:The Soldier's Dream)、《霍亨林登》(英語:Hohenlinden) ,以及於1801年寫成的《波羅的海之戰》(英語:The Battle of the Baltic)。[1]
早年生活
湯瑪斯·坎貝爾在1777年出生於格拉斯哥高街,在十一個兄弟姊妹中排行最小。他的先世出身於馬可維坎貝爾家族,父親亞歷山大·坎貝爾(1710年─1801年)是阿蓋爾奇南地區最後一任領主的兒子,母親瑪格麗特(1736年生)則是克雷格尼什-坎貝爾家族的後人。瑪格麗特的外祖父羅伯·森遜是一位著名的軍械士。[2]
1737年亞歷山大·坎貝爾前往維珍尼亞法爾茅斯經商,因參與煙草貿易而致富。然而,他的生意在美國革命中蒙受大約二萬英鎊的損失。湯瑪斯的一些兄長沒有跟隨父親返回英國,其中一人更迎娶了帕特里克·亨利的一個女兒。[3]
湯瑪斯的父母都是富有智慧的人。亞歷山大·坎貝爾是托馬斯·里德的密友(這是湯瑪斯·坎貝爾名字的由來),而瑪格麗特也對文學和音樂有高尚的愛好。湯瑪斯·坎貝爾在格拉斯哥高中及格拉斯哥大學接受教育,並曾獲得古典學和韻文的獎項。1795年,他曾往蘇格蘭高地西部地區當補習老師[1],並在遊覽馬爾島時寫下了《格連那拉》(英語:Glenara)及《烏林勳爵千金的歌謠》(英語:Ballad of Lord Ullin's Daughter)等作品。[4]
1797年,坎貝爾前往愛丁堡大學修讀法律。他仍然以補習及寫作(由《英國詩人》的編輯羅伯特·安達臣協助)的方式為自己賺取生活費。他在愛丁堡認識的同伴包括華特·史葛爵士、亨利·布魯爾姆勳爵、法蘭西斯·傑佛瑞勳爵、湯馬斯·布朗、約翰·萊頓、詹姆斯·格雷厄姆等。這段日子為他創作《負傷騎兵》(英語:The Wounded Hussar)、《華萊士輓歌》(英語:The Dirge of Wallace)及《給三位女士的信》(英語:Epistle to Three Ladies)等作品帶來了靈感。[4]
事業
1799年,在威廉·華茲華斯和塞繆爾·泰勒·柯勒律治發表了《抒情民謠集》(英語:Lyrical Ballads)之後,托瑪爾出版了《希望之樂》。它是一首說教式、雙行體的詩歌,所用的體裁、修辭迎合當時的品味,內容亦包括當時深入人心的話題,包括法國大革命、瓜分波蘭以及黑奴問題。這首詩歌甫出版即大受歡迎,但坎貝爾此後心力交瘁,沒有繼續創作。他在次年(1800年)出國旅遊時,也沒有明確的目的地。他先造訪居於漢堡的里弗德里希·戈特利布·克洛普施托克,然後到了雷根斯堡。在坎貝爾抵達該地三天後,法國軍隊就攻佔了它,坎貝爾進入當地一所蘇格蘭修道院避難。他的一些作品,如《霍亨林登》(英語:Hohenlinden)、《你的英國水手》(英語:Ye Mariners of England)以及《戰士之夢》(英語:The Soldier's Dream),都是在德國之旅寫成的。當年冬天,他在阿爾托納渡過,並遇到了一位名為安東尼·麥凱恩(英語:Anthony McCann)的愛爾蘭流亡者。麥凱恩的遭遇促使坎貝爾寫下了《艾琳的流亡》(英語:The Exile of Erin)。[5]
當他準備撰寫一首有關愛丁堡的史詩(名為《北方女王》,英語:Queen of the North)時,英國與丹麥開戰。坎貝爾迅即返國, 不久寫下《波羅的海之戰》(英語:Battle of the Baltic)。回到愛丁堡後,他獲介紹認識明托伯爵,並獲聘用為伯爵駐倫敦的秘書。1803年,第二版的《希望之樂》面世,坎貝爾為其作品增加了一些章句。
同樣在1803年,坎貝爾與他的一位第二代表親瑪蒂達·冼佳亞結婚,並在倫敦定居。他在輝格黨人、尤其是在荷蘭大樓成員之中很受歡迎。然而,他的收入並不豐厚。1805年,政府向坎貝爾支付200英鎊的津貼,但坎貝爾夫婦也因財政問題需要遷居倫敦市郊的薛登林。在這段時間,坎貝爾受聘於倫敦星報,為它翻譯外國的新聞。
1809年,坎貝爾發表了《懷俄明的葛楚德》(英語:Gertrude of Wyoming)。它是一篇以愛德蒙·史賓賽的風格寫成的敘事史詩,描述了賓夕法尼亞的懷俄明谷,以及1779年在那裏發生的戰役。他創作這篇詩歌時,進展緩慢且時常挑剔作品,使最終的作品略嫌累贅。法蘭西斯·傑佛瑞在寫給坎貝爾的信中提到:[6]
“ | 您的膽怯、挑剔,或者其他不當的表現,將使您的靈感不能光明正大和有力地發放。您實在需要將抑制、精煉您的情感,使它變得柔和,直至您把至少一半的自然和莊嚴琢走。請相信我:直至您把您身上一些粗糙的珍珠去除前,世人永不會明白您是一位何等偉大和富創造力的詩人。 | ” |
1812年,坎貝爾在倫敦的皇家研究院發表了一系列有關詩歌的演說。與此同時,華特·史葛爵士促請坎貝爾參加愛丁堡大學的文學院院長遴選。1814年,坎貝爾前赴巴黎,並在那裏認識了奧古斯特·威廉·施萊格爾、喬治·居維葉以及其他法國文人。次年,他領到了4000英鎊的遺產,從而紓緩了財政壓力。此後,他撰寫了《英國詩歌選輯》(英語:Specimens of the British Poets),並於1819年發行了它。這部著作選輯了許多詩人的作品,卷首並有一則序言,裏面的評論被認為甚具價值。1820年,坎貝爾接下了《新月刊》(英語:New Monthly Magazine)的編輯職位,同年再一次造訪德國。1824年,坎貝爾發表了關於家庭生活的詩作《西奧多尼》(英語:Theodric),但詩作並不成功。
晚年
他在成立倫敦大學的過程中曾作出重大貢獻。他曾前往柏林考察德國的教育制度,並向布魯爾姆勳爵提交建議,獲得其採納。1826年,他擊敗了華特·史葛爵士,獲選為格拉斯哥大學校監,任期三年。1830年,他退任了《新月刊》編輯,而在次年他創辦了《大都會雜誌》,但並不成功。
他在代表作《希望之樂》中用了很大篇幅為波蘭人發聲,而對俄羅斯鎮壓波蘭革命,他感同身受。他在一封書信中寫道:「波蘭日夜縈繞我心」,而他對波蘭的同情使他成為了波蘭之友文學協會的會員。
1834年,他前往巴黎和阿爾及爾,寫下了《南國來的信》(英語:Letters from the South,1837年出版)。他晚年產量減少或與個人的不幸遭遇有關。其妻子於1828年去世,而兩人所生的兒子,一個在5歲夭折,另一個則被診斷為瘋癲(直到湯瑪斯去世後才被斷為正常)。[7]他本人也因健康漸漸惡化而減少露面。
參考文獻
- ^ 1.0 1.1 公有領域出版物的文本: Chisholm, Hugh (編). Campbell, Thomas.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1. 本條目包含來自
- ^ William Beattie. 1. Life and Letters of Thomas Campbell [湯瑪斯·坎貝爾的生活與書信] 1. 1850 (英語).
- ^ Darrin Lythgoe. Campbell of Kirnan, Argyll. [2015-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3) (英語).
- ^ 4.0 4.1 Thomas Campbell. Poemhunter. [2015-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0) (英語).
- ^ William Beattie. 13. Life and Letters of Thomas Campbell [湯瑪斯·坎貝爾的生活與書信] 1. 1850 (英語).
- ^ William Beattie. 24. Life and Letters of Thomas Campbell [湯瑪斯·坎貝爾的生活與書信] 1. 1850 (英語).
- ^ 7.0 7.1 Greg Campbell. Thomas "The Poet" Campbell. Find a Grave. 2011-01-07 [2015-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4) (英語).
外部連結
- 英國國家檔案館里相關的資料 湯瑪斯·坎貝爾 (英文)
- 湯瑪斯·坎貝爾的作品 - 古騰堡計劃 (英文)
- 互聯網檔案館上與湯瑪斯·坎貝爾有關的作品 (英文)
- 來自湯瑪斯·坎貝爾的LibriVox公共領域有聲讀物 (英文)
- 「詩人角」網站上與湯瑪斯·坎貝爾有關的作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