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語歷史

9世紀時,古諾斯語開始分化為古西諾斯語(挪威和冰島)和古東諾斯語(瑞典和丹麥)。12世紀,丹麥和瑞典的方言開始分化,到13世紀變為古丹麥語和古瑞典語。所有這些語言在中世紀都受到了中世紀低地德語的強烈影響。

古諾斯語

 
10世紀古諾爾斯語和其它相近語言的分布:
   古西諾爾斯語
   古東諾爾斯語
   古哥特蘭語
   克里米亞哥特語
   其它日耳曼語族中和古諾爾斯語有互通性的語言

8世紀時,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共通日耳曼語——原始諾斯語發生了一些變化,並演變為古諾斯語。這種語言開始經歷新的變化,但並沒有傳播到整個半島,產生了古西諾斯語(挪威和冰島)和古東諾斯語(丹麥和瑞典)兩種方言。

瑞典境內的古東諾斯語又稱「盧恩瑞典語」,丹麥境內的又稱「盧恩丹麥語」,但直到12世紀,兩種方言都沒有顯示出任何差別。它們都用盧恩字母書寫。不同於古弗薩克文寫的原始諾斯語,古諾斯語使用的是只有16個字母的後弗薩克文。由於盧恩字母數量有限,有些字母被用於表示不同的音素,例如表示元音u的字母也用於o、ø、y,表示i的也用於e。

將古東諾斯語和古西諾斯語分開的變化是雙元音æi(古西諾斯語ei)單化為e,如stæin>sten。這可見於盧恩銘文中,舊的寫作stain,新的寫作stin。還有一個變化是au變為ø,如dauðr>døðr。這一變化在盧恩銘文中表現為從tauþr變為tuþr。此外,øy(古西諾斯語ey)也單化為ø,如古諾斯語表示「島」的詞。

自12世紀起,丹麥方言開始與瑞典方言產生分歧。這些創新從丹麥不均勻地擴散開來,形成一系列同言線,範圍從西蘭島斯韋阿蘭

古瑞典語

 
《西約特蘭法》複製品,西約特蘭一部法典(1280年代),是最早的以拉丁字母寫就的瑞典語文本之一。

古瑞典語指的是中世紀的瑞典語,始於1225年。這一時期以拉丁文書寫的最重要的文獻包括最古老的省法典《西約特蘭法》,其中有可以追溯到1250年左右的文段。這一時期的主要影響來自天主教會和各種僧院的穩固建立,引入了許多希臘語拉丁語借詞。隨着13世紀末、14世紀初漢薩同盟的崛起,中世紀低地德語的影響變得越來越大。漢薩同盟為瑞典的商業和行政管理提供了大量德語移民。許多人成為了瑞典中世紀社會中相當有影響力的成員,並帶入他們母語中的詞彙。除了戰爭、貿易和管理等領域的借詞外,一般的語法後綴甚至連詞都是借來的。幾乎所有航海術語也都是從荷蘭語借來的。

早期中世紀瑞典語和現代瑞典語有着明顯的不同,它有更複雜的系統,系統尚未經過簡化。名詞形容詞代詞和特定的都要依4種格變形;除現代就有的主格屬格外,還有與格賓格。性系統與現代德語比較像,有陰陽中三性。大多數陽性和陰性名詞後來合併為同一個性別。動詞系統也更複雜:它有虛擬語氣和祈使語氣之別,此外還要據人稱和數變化。到16世紀,口語和世俗文學中的格和性系統很大程度上已經簡化為現代瑞典語的兩格兩性系統。直到18世紀,古屈折變形在高級散文中仍然很常見,在一些方言中保留到20世紀初。

北歐國家拉丁文字體的一個過渡性變化是將字母組合「ae」寫作æ或a',也因人和地區而異。「aa」的組合也相似地變成了aa,「oe」變成oe。這三個字母後來演變為ä、å、ö。

現代瑞典語

 
《古斯塔夫·瓦薩聖經》首頁(1541)。標題譯為漢語後,大意是「瑞典語聖經,印於烏普薩拉,1541」。

現代瑞典與始於印刷機的出現和歐洲宗教改革。新君主古斯塔夫·瓦薩上台後,下令將《聖經》翻譯為瑞典語。《新約》譯成於1526年,完整的聖經譯本完成於1541年,這一版也被稱作《古斯塔夫·瓦薩聖經》。這一譯本非常成功、具有深遠的影響,隨着歷次版本修訂,直到1917年,一直是最常見的《聖經》譯本。主要譯者是Laurentius Andreæ和勞倫丘斯·彼得里奧勞斯·彼得里兄弟。

瓦薩譯本通常被認為是新舊之間的合理妥協:雖然沒有堅持當時的口語,但在古形的使用上也沒有過分保守。[1]這是邁向更一致的瑞典語正字法中的關鍵一步,它確立了元音å、ä、ö的寫法,並用ck代替kk,使其更容易與丹麥語聖經相區分,這也許是由於兩國間持續的競爭而有意為之。三位譯者都來自瑞典中部,這被普遍認為是在聖經譯本中增加了特定的瑞典中部方言特徵。

雖然看起來似乎聖經翻譯為正字法開創了一個非常有力的先例,但在本世紀餘下的時間裡,拼寫實際上變得更加不一致。直到17世紀,大約是在第一批語法書寫的時候,人們才開始討論拼寫問題。拼寫的爭論一直持續到19世紀初,直到19世紀後半葉,正字法才形成公認的標準。

這一時期大寫字母沒有被標準化。它取決於作者和他們的背景。受德語影響的作者將所有名詞大寫,而其他作者則更少地大寫。由於印刷《聖經》時使用的是哥特體,所以也不一定能看出哪些字母是大寫的。這種字體一直使用到18世紀中期,後來逐漸被拉丁文字體(通常是安提瓜體)取代。

現代瑞典語時期一些重要的語音變化有:部分複輔音逐漸變為/ɧ/;/g、k/在前元音前軟化為/ʝ、ɕ/。濁齒擦音/ð/濁軟顎擦音/ɣ/被強化為對應的塞音/d、g/。

當代瑞典語

 
奧古斯特·斯特林堡,常被認為是瑞典現代文學創始者

包括今日瑞典語的時期被稱作nusvenska(「當代瑞典語」)。隨着青世紀最後幾十年瑞典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不斷深化,一批新的學者開始在瑞典文學中嶄露頭角。許多作家、學者、政治家和其他公眾人物對正在產生的新的民族語言產生了巨大影響,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是奧古斯特·斯特林堡(1849–1912)。

正是在20世紀,一種共同的、標準化的民族語言開始為所有瑞典人所使用。正字法終於穩定下來,到1906年的拼寫改革時,除了一些小的偏差外,幾乎完全統一。除了常見於書面語的動詞的複數形式和稍微不同的語法,這種語言與今天的瑞典語完全一致。複數動詞形式在正式場合(尤其是書面語)中的使用不斷減少,直到1950年代,複數動詞形式最終正式消失,甚至所有官方文件都不見蹤跡。

瑞典語一個非常重要的變化出現於1960年代,即所謂「你改革」。在此之前,稱呼相同或更高社會地位的人用的一般是稱謂+姓氏。herr「先生」、fru「女士」或fröken「小姐」只在與職業、學術頭銜或軍銜不明的陌生人初次交談時可被接受。聽者最好以第三人稱的方式稱呼,這使得社會成員之間的口語交流更加複雜[來源請求]。20世紀初,人們試圖用Ni(標準第二人稱複數代詞)取代對頭銜的堅持,這對應法語vous和德語Sie,但最終未獲得成功。Ni最終變為一種略顯傲慢的「你」,用於稱呼社會地位較低的人。隨着20世紀五六十年代瑞典社會的自由化和激進化,這些社會階級區分變得不那麼重要,du在官方和正式場合也成為標準。

少數語言

 
以前居住着「沿海瑞典人」的愛沙尼亞島嶼地圖

以前在愛沙尼亞有講瑞典語的社區,特別是在波羅的海沿岸的島上(希烏馬島薩雷馬島沃爾姆西島)。瑞典語少數民族在議會中有代表,並有權在議會的辯論中使用母語。18世紀初,波羅的海地區被俄羅斯占領之後,約1千名講瑞典語的人被迫遷往烏克蘭,並建立了自己的村莊加馬爾文斯克比(「老瑞典村」)。村中一些老人仍講瑞典語,且過瑞典節日。不過這種方言很可能面臨滅絕。[2]

在愛沙尼亞,一二戰之間,剩餘的少量瑞典語社區得到了很好的對待。以瑞典語為主體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以瑞典語為行政語言,瑞典-愛沙尼亞文化也出現上升勢頭。然而,大多數講瑞典語的人在二戰結束後逃回了瑞典,當時愛沙尼亞被併入蘇聯。現今,只有少數人還說瑞典語。

參考

  1. ^ Pettersson, Gertrud. Svenska språket under sjuhundra år: en historia om svenskan och dess utforskande. Lund: Studentlitteratur. 1996: 151. ISBN 978-91-44-48221-7 (瑞典語). 
  2. ^ 根據《國家百科全書》svenskbyborna詞條,截至1994年,在這個村莊登記了的瑞典人數量為116人;但據Svenskbyborna協會的數據,母語為瑞典語的人數接近20人。可參見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5-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