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倫西亞

西班牙城市

瓦倫西亞巴倫西亞語València發音:[vaˈlensia];西班牙語:Valencia發音:[baˈlenθja];又譯巴倫西亞華倫西亞)是西班牙第三大城市、第二大海港,位於西班牙東部沿岸地區,是港口和工業城市,市區人口約81萬人,外加週邊市鎮共158萬人口。它是瓦倫西亞自治區瓦倫西亞省的首府。2008年3月在該市路易斯普格體育館舉辦了第12屆世界室內田徑錦標賽。瓦倫西亞在每年3月舉行法雅節。瓦倫西亞與巴塞隆拿馬德里薩拉戈薩等都市有鐵路及高速巴士相連。

瓦倫西亞
València
瓦倫西亞城市景觀
瓦倫西亞城市景觀
瓦倫西亞旗幟
旗幟
瓦倫西亞徽章
徽章
瓦倫西亞在西班牙的位置
瓦倫西亞
瓦倫西亞
瓦倫西亞在西班牙的位置
坐標:39°28′00″N 0°22′30″W / 39.46667°N 0.37500°W / 39.46667; -0.37500
國家 西班牙
自治區 巴倫西亞
瓦倫西亞省
成立時間公元前137年
政府
 • 類型市長-議會制政府
 • 行政機構瓦倫西亞市政府
 • 市長María José Catalá (PP
面積
 • 城市134.65 平方公里(51.99 平方英里)
海拔15 公尺(49 英尺)
人口(2010) INE
 • 城市809,267人
 • 密度6,010人/平方公里(15,566人/平方英里)
 • 市區1,175,000至1,564,145
 • 都會區1,705,742至2,300,000
居民稱謂valencià (m), valenciana (f)
valenciano (m), valenciana (f)
時區CET (GMT +1)
 • 夏時制CEST (GMT +2)(UTC
郵編46000-46080
ISO 3166-2ES-V
網站http://www.valencia.es
瓦倫西亞

地名

拉丁語中巴倫西亞原名是 Valentia [wa'lentia][1],是「強壯」、「活力」的意思。在摩爾人占領時期被叫作 Al-Balansi。經過變音,在西班牙語和巴倫西亞語中分別演變成 Valencia [ba'lenθja] 和 València。在加泰羅尼亞中部地區,València 的發音是 [bə'łεnsjə],而在巴倫西亞語中(加泰羅尼亞西南部),也可以讀成 [va'lensja]。

歷史

古代

最近發現了公元前4世紀和公元前3世紀的考古遺蹟。這些是該地區人類存在的最古老證據。最近的研究表明,瓦倫西亞及其周邊地區,今天被納入城市領域,是陶瓷商業路線的一部分。

瓦倫西亞是西班牙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因為它是由大約2000名羅馬定居者在公元前138年,即6月10日領事加萊庫斯英語Decimus Junius Brutus Callaicus命名為Valentia Edetanorum西班牙語Valentia Edetanorum。這是一座古典的羅馬城市,它位於海邊的一個戰略要地,這是一個橫跨奧古斯塔道的河島,連接着現在的安達盧西亞貝提卡)和帝國首都(羅馬)。這座古城的主要中心位於目前的聖母廣場周圍。

在公元前75年龐貝塞多留之間的戰爭中,瓦倫西亞市被摧毀,直到大約50年後才再次重建。經過這段被遺棄的時期之後,這座城市早在一世紀就恢復了人口,並開始建造大型基礎設施工程,這使這座城市在1世紀中葉經歷了一個城市高速增長的時期。進入3世紀,瓦倫西亞經歷了一個新的衰落時代。最後,在羅馬帝國的最後幾年,即4世紀,這座城市開始形成一個原始的基督教社區。

中世紀

西哥特王國

幾個世紀後,恰逢日耳曼人的第一波浪潮和帝國政府留下的權力真空,當地教會接管了這座城市,基督教禮拜建築正在取代舊的羅馬寺廟。隨着拜占庭於554年入侵半島西南部,這座城市變得具有戰略意義,在其中建立了西哥特軍事特遣隊。625年拜占庭人被驅逐後,一個黑暗的階段開始了,歷史上鮮為人知,考古學幾乎沒有記錄,這似乎證明了城市生活的基調非常低。

在西哥特時代,它是天主教會的主教座,托萊多大主教區的選舉權,包含西班牙教區的前迦太基西班牙

穆斯林統治期

711年穆斯林征服後的階段是這座城市的一個黑暗時期,沒留下太多的信息。儘管如此,眾所周知,阿卜杜拉赫曼一世科爾多瓦第一位埃米爾)下令摧毀這座城市,儘管幾年後,阿卜杜拉赫曼一世的兒子阿卜杜拉·巴蘭西在瓦倫西亞地區實行了某種自治。他下令在城市郊區建造一座豪華的宮殿,即Russafa,這是同名社區(Ruzafa)的起源,但除此之外還沒有發現其他遺址。

這座城市最大的繁榮始於(11世紀)的泰法諸國,其中之一是瓦倫西亞。這座城市隨着時間的推移而發展,在阿布德·阿齊茲(11世紀)時期,建造了一堵新的城牆,其中的遺蹟遍布老城區(Ciudad Vieja)。卡斯蒂利亞貴族羅德里戈·迪亞斯·德·比瓦爾(征服者熙德)進入瓦倫西亞,在1094年至1102年間,這座城市掌握在基督教軍隊手中,在瓦倫西亞建立了一個獨立的領地(Señorío de Valencia)。在熙德去世後,他的妻子希梅娜成為瓦倫西亞的夫人,在她的女婿拉蒙·貝倫格三世的幫助下,成功地保衛了這座城市一段時間。但在1102年5月,由於無法保衛公國,熙德的家人和人民在阿方索六世的幫助下離開了瓦倫西亞,在此之前他們選擇摧毀和燒毀這座城市。因此在次日,瓦倫西亞再次被伊斯蘭信仰的阿爾摩拉維德人征服。

阿爾莫拉維德政權的衰落恰逢新的北非王朝阿爾摩哈德王朝的崛起,該王朝從1145年開始控制了半島,儘管瓦倫西亞和穆爾西亞的君主伊本·馬爾達尼什英語Abū ʿAbd Allāh Muḥammad ibn Saʿd ibn Mardanīsh阻止他們進入瓦倫西亞,但在1171年這座城市最終落入北非人手中。

基督教收復失地

 
海梅一世入城式

1238年,海梅一世軍事修會的幫助下征服了這座城市。基督教勝利後,穆斯林人口被驅逐,這座城市被分配給那些參與征服的人,這一點在分配組織書英語Llibre del Repartiment (Valencia)上得到了證明。海梅一世授予這座城市新的法律,即瓦倫西亞皮書英語Furs of Valencia(Furs),多年後將其擴展到整個瓦倫西亞王國。從這一刻起,這座城市開始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一個新的社會和一種語言攜手並進,為今天所知的瓦倫西亞人民奠定了基礎。

根據這座城市投降時的數據,瓦倫西亞王國內有12萬穆斯林、6.5萬基督徒和2000名猶太人,由於投降和他們達成的協議,瓦倫西亞人能夠在他們的土地上繼續生活。因此,根據開羅大學的阿拉伯歷史學家侯賽因·莫內斯的說法,這些是扎揚英語Zayyan ibn Mardanish國王在將城市鑰匙交給海梅一世時說的話:

這座城市在14世紀中葉經歷了嚴重的困境。一方面,1348年的黑死病和隨後幾年連續發生的流行病使人民喪生,另一方面,發生了一系列戰爭和起義,如聯盟戰爭、公民反抗瓦倫西亞領導的君主製作為王國首都的過度行為,以及與卡斯蒂利亞的戰爭,這迫使人們迅速豎起一堵新的城牆,兩次(1363年和1364年)遏制卡斯蒂利亞的襲擊。這些年中,占領這座城市的三個宗教社區(基督徒、猶太人和穆斯林)之間的共存相當矛盾。

其中猶太人定居在拉馬爾街周圍,在經濟和社會上都取得了進展,他們的社區正在逐步擴大邊界,代價是鄰近的教區縮減。就他們而言,征服後留在這座城市的穆斯林被安置在當今的摩森索雷爾市場旁邊的桑給巴爾。1391年,一群不受控制的暴徒襲擊了猶太社區,導致該社區實際上消失了,其成員被迫皈依基督教。1456年,一場公眾騷亂再次襲擊了莫雷利亞,儘管其後果不那麼重要。

瓦倫西亞的黃金世紀

15世紀是這座城市經濟、文化和藝術鼎盛時期。本世紀還出現了人口增長,使瓦倫西亞成為阿拉貢王國人口最多的城市。當地工業(以紡織品為首)取得了巨大的發展,絲綢工業產生了重要的經濟活動。在這個時候,還創建了支持商業運營的市政銀行Taula de Canvis。15世紀末,瓦倫西亞絲綢交易廳成立。這座城市成為一個吸引了來自歐洲各地商人的商業購物中心。

這種經濟繁榮反映在藝術和文化層面。在這段時間裡,該市一些最具象徵意義的建築矗立起來,如塞拉諾塔(1392年)、絲綢交易廳(1482年)、米格雷特鐘樓和道明會修道院的國王小教堂。在繪畫和雕塑方面,弗拉門戈和意大利的趨勢對魯伊斯·達爾茂英語Lluís Dalmau貢薩洛·佩雷斯英語Gonzalo Pérez達米亞·佛曼特英語Damià Forment等一些藝術家產生了影響。在文學方面,在阿方索宮廷的保護下,由奧西亞斯·馬爾希、羅伊格·德·科雷拉或伊莎貝爾·德·維萊娜英語Isabel de Villena等作家共同創作的書面作品蓬勃發展。大約在1460年,朱亞諾·馬托雷爾寫了《騎士蒂朗》,這是一部創新的騎士小說,影響了從塞萬提斯莎士比亞等許多後來的作家。同樣在這個時候,在1499年至1502年間,瓦倫西亞大學以普通研究院的名義成立。

近代

哈布斯堡王朝

 
日耳曼人和平,馬塞里奧·翁塞塔畫作

在發現美洲之後,歐洲經濟轉向大西洋,地中海貿易衰弱。儘管與卡斯蒂利亞建立了王朝聯盟,但地中海的開發仍掌握在阿拉貢的王室手中,即瓦倫西亞人、加泰羅尼亞人馬略卡人,而征服和開發美洲是卡斯蒂利亞的專屬事務。面對這一點,瓦倫西亞陷入了一場嚴重的經濟危機,這場危機很快就表現為德國人的叛亂英語Revolt of the Brotherhoods(1519-1522年),這是一場反對貴族的社會起義,他們在1519年的瘟疫流行中逃離了這座城市。起義貴族受到了王后日爾曼妮·德·富瓦的殘酷鎮壓,這意味着卡洛斯一世專制集權的加速。

 
從瓦倫西亞格拉烏驅逐摩爾人,佩雷·奧羅米格畫作,1616年

17世紀,隨着1609年摩爾人和猶太人被驅逐,危機加劇,他們占王國人口的近三分之一。日益占主導地位的貴族的權力導致王國的毀滅和1613年坎維斯監獄的破產。在所謂的加泰羅尼亞起義(1640-1652年)期間,瓦倫西亞用民兵和金錢合作支持費利佩四世的事業,這導致了一段經濟困難時期,來自西班牙其他地區的部隊抵達,經濟困難加劇。

波旁王朝

隨着西班牙繼承戰爭(1702-1709年)的結束,這座城市的衰落達到了頂峰,這意味着瓦倫西亞王國的政治和法律獨立。阿爾曼薩戰役(1707年4月25日)後,費利佩五世下令廢除瓦倫西亞法院,作為對王國向奧地利查理六世提供支持的懲罰。根據新基本法令,西班牙國家法院在瓦倫西亞執行管轄權。

瓦倫西亞王國的首都改成奧里韋拉,這是對這座城市的侮辱。費利佩五世下令會見紅衣主教路易斯·德·貝盧加英語Luis Antonio Belluga y Moncada總督,鑑於奧里韋拉作為一個宗教、文化和政治中心與穆爾西亞(他另一個總督府和教區的首府)關係密切,他反對改變首都。因此,鑑於他對奧里韋拉市的仇恨,他在繼承戰爭期間不斷攻擊和掠奪奧里韋拉市,他離開了瓦倫西亞總督府進行抗議,費利佩五世最終將首都改回瓦倫西亞。

隨着瓦倫西亞自治權利的廢除,以及王國及其首都遵守卡斯蒂利亞的法律和習俗,市政政府的職位不再是選舉產生的,而是由君主直接任命的,通常由外國貴族擔任。瓦倫西亞不得不習慣於成為一個被占領的城市,駐紮在道明會修道院旁邊的城堡(Ciudadela)和其他建築中的部隊,如同絲綢交易廳被改建成一個軍營,直到1762年。

現代

19世紀

 
從聖庇護五世修道院俯瞰瓦倫西亞市

19世紀始於西班牙與法國葡萄牙英國的戰爭。但正是獨立戰爭對瓦倫西亞本土,特別是作為首都的瓦倫西亞的影響最大。

在西班牙與拿破崙軍隊的戰爭中,也被稱為法蘭西人戰爭(Guerra del Francés),瓦倫西亞的第一場戰鬥發生在1808年6月28日。在夸特和塞拉諾斯的塔樓里仍然可以看到大炮。1812年1月8日,經過長時間的圍困,這座城市落入絮歇元帥指揮下的部隊手中。占領一直持續到1814年戰爭結束。當地軍隊投降後,法國人在瓦倫西亞推動了一些改革,1812年夏天約瑟夫一世將法院遷往瓦倫西亞時,瓦倫西亞一度成為西班牙首都。

隨着法國人的撤離,埃利奧英語Francisco Javier de Elío將軍在瓦倫西亞組織了一場軍事起義,這場起義有助於恢復費爾南多七世的王位,並開始專制的六年(1814-1820)。在接下來的幾年裡,由於1812年西班牙憲法(別名加的斯憲法)的訂立,在所有超過法律規定的最低鄰里人數的人口中組建市政局,包括魯薩法和格拉奧西班牙語Grao (Valencia)在內的城鎮,一些靠近瓦倫西亞市中心的許多學校法律地位混亂。

1850年至1851年間,維森特·羅德里格斯·德拉安西納和法爾科·德·貝拉奧查加是市長,也是市政慈善機構的負責人,是瓦倫西亞銀行英語Banco de Valencia(成立於1900年)的發起人和瓦倫西亞飲用水協會(成立於1846年)的主任。在伊莎貝拉二世統治期間,瓦倫西亞公爵的頭銜授予了拉蒙·馬里亞·納爾瓦埃斯將軍,但這只是一個沒有任何管轄權的貴族頭銜。

 
瓦倫西亞啟動拆除舊城牆工程

1840年代城市引入了天然氣照明,不久之後,街道開始鋪設鵝卵石,由於市議會缺乏資源,這項工作持續了幾年。1850年安裝了飲用水網絡,1882年該市引入了電力系統。這些年來,這座城市的發展得到了鞏固,許多舊城牆被拆除。

1860年,該市有140,416名居民。1858年,建築師塞巴斯蒂安·蒙萊昂·埃斯特萊斯西班牙語Sebastián Monleón y Estellés、安東尼諾·桑喬和蒂莫泰奧·卡爾沃設計了瓦倫西亞城市擴張的總體項目,該項目規定拆除城牆,以擴建城市(第二個版本制定於1868年)。這兩個項目都沒有獲得最終批准,但它們是該市增長的基礎。自1866年以來,該市的舊城牆全部拆除,以促進其城市擴張。

 
1885年瓦倫西亞的雪景

在1873年的邦州革命期間,瓦倫西亞聯邦州(7月19日宣布,8月7日解散)成立,附近地區的大多數城市都加入了該州。1894年,瓦倫西亞藝術圈西班牙語Círculo de Bellas Artes de Valencia成立。

20世紀和21世紀

在20世紀,瓦倫西亞仍然是西班牙的第三大人口中心,因為在整個世紀中,瓦倫西亞的人口增加了兩倍,從1900年的213,550人增加到2000年的739,014人。

同樣,在20世紀,瓦倫西亞也是該國第三大工業和經濟中心,這要歸功於1900年瓦倫西亞銀行的成立、城市擴張的發展、中央市場哥倫布市場的建設以及1921年完成的北站的建設等重要里程碑。此外,新世紀初的瓦倫西亞還舉辦了一場大型活動,即1909年的瓦倫西亞地區展覽英語Valencia Regional Exhibition,模仿了在世界其他城市舉行的國家和世界展覽。這一活動由瓦倫西亞商業協會,特別是其主席托馬斯·特雷諾爾推動,並得到政府和王室的支持,因為它由阿方索十三世主持開幕。

 
1937年意大利軍團空軍轟炸瓦倫西亞

1936年11月6日,處於內戰中的西班牙,瓦倫西亞在政府總理弗朗西斯科·拉爾戈·卡巴列羅的手中成為西班牙第二共和國的首都。1937年5月17日,政府移交給內格林,同年10月31日,共和國政府遷到巴塞羅那

1937年1月13日,法西斯意大利海軍的一艘船對瓦倫西亞市進行了自共和國政府入駐以來的第一次正式炮轟。從這一天起,轟炸加劇,並多次發生,戰爭結束時對瓦倫西亞市進行了442次轟炸。這些轟炸造成2831人受傷,847人死亡,但死亡人數估計更高,因為現有的數據只是佛朗哥政府承認的數據。

 
1957年瓦倫西亞大洪水

1957年瓦倫西亞大洪水英語1957 Valencia flood後,在城市郊區為這條河建造了一條新的河床,因此舊河床可以變成一個娛樂和景觀區。60年代初,經濟開始復甦,由於移民以及重要的城市基礎設施工程的實施,瓦倫西亞的人口開始急劇增長。

 
瓦倫西亞的現代建築

隨着民主的到來,前瓦倫西亞王國地區建立瓦倫西亞自治區,並在其自治規約中規定首都為瓦倫西亞。儘管如此,1981年2月23日晚,發生一次政變企圖,在瓦倫西亞,海梅·米蘭斯·德爾·博什英語Jaime Milans del Bosch領導了政變,但失敗了。民主促進了瓦倫西亞語言和文化的恢復,儘管無法避免圍繞符號的一些社會緊張局勢(稱為瓦倫西亞之戰,西班牙語:Batalla de Valencia)。

在民主化之後的頭25年裡,瓦倫西亞取得了巨大的發展,主要是由於聖地亞哥·卡拉特拉瓦費利克斯·坎德拉英語Félix Candela等主持修建的音樂宮、國會大廈、地鐵、藝術與科學城等標誌性建築。由於這些建築,以及老城區(Ciutat Vella)的逐步修復,這座城市每天都吸引着越來越多的遊客。

地理

位置

巴倫西亞市位於歐洲西南部伊比利亞半島東部的地中海瓦倫西亞灣沿岸,胡卡爾河圖里亞河兩條河流形成的巨大沖積平原上。[2]

方位 市鎮
北部 貝特拉羅卡福爾特戈德利亞布爾哈索特蒙卡達阿爾法拉德爾帕特里亞爾卡比納萊薩邦雷波西米蘭韋利塔韋爾內斯夫蘭克斯阿爾沃賴阿馬薩馬格雷利馬薩爾法薩爾穆塞羅斯阿爾維克塞奇阿爾瓦拉特德爾索雷利斯福伊奧斯梅利亞納阿爾馬塞拉
東部 地中海
南部 皮卡尼亞派波爾塔塞達維阿爾法法爾馬薩納薩卡塔羅哈阿爾瓦爾西利亞索利亞納蘇埃卡
西部 帕特爾納夸爾特德波夫萊特米斯拉塔克西里韋利亞

氣候

瓦倫西亞在柯本氣候分類法中屬於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Csa[3]。冬季較為溫和,持續時間短;夏季炎熱乾燥,持續時間長。[4][5]

瓦倫西亞1981–2010年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平均高溫 °C(°F) 16.5
(61.7)
17.3
(63.1)
19.6
(67.3)
20.8
(69.4)
23.4
(74.1)
27.1
(80.8)
29.7
(85.5)
30.2
(86.4)
27.9
(82.2)
24.3
(75.7)
19.8
(67.6)
17.0
(62.6)
22.8
(73.0)
日均氣溫 °C(°F) 11.9
(53.4)
12.7
(54.9)
14.6
(58.3)
16.2
(61.2)
19.0
(66.2)
22.9
(73.2)
25.6
(78.1)
26.1
(79.0)
23.5
(74.3)
19.7
(67.5)
15.3
(59.5)
12.6
(54.7)
18.4
(65.1)
平均低溫 °C(°F) 7.1
(44.8)
7.8
(46.0)
9.7
(49.5)
11.5
(52.7)
14.6
(58.3)
18.6
(65.5)
21.5
(70.7)
21.9
(71.4)
19.1
(66.4)
15.2
(59.4)
10.8
(51.4)
8.1
(46.6)
13.8
(56.8)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37
(1.5)
36
(1.4)
33
(1.3)
38
(1.5)
39
(1.5)
22
(0.9)
8
(0.3)
20
(0.8)
70
(2.8)
77
(3.0)
47
(1.9)
48
(1.9)
475
(18.7)
平均降水天數(≥ 1 mm) 4.4 3.9 3.6 4.8 4.3 2.6 1.1 2.4 5.0 5.0 4.3 4.8 46.3
月均日照時數 171 171 215 234 259 276 315 288 235 202 167 155 2,696
數據來源:Agencia Estatal de Meteorología[6][7]

人口

根據西班牙國家統計局的2013年的數據,巴倫西亞大都市區有人口1,550,885人。[8]大都市區主要由巴倫西亞市和其周圍市鎮組成。其中米斯拉塔等一些市鎮完全被城市環繞。根據2013年的數據,較大的衛星城有:多倫德西班牙語Torrente (Valencia)(80,759人)、帕特爾納(67,159人)、米斯拉塔(43,775人)和布爾哈索特(38,148人)。[8]

瓦倫西亞歷史人口變化圖 (1787 - 2018年)
來源:INE[9][10]

在整個20世紀,瓦倫西亞市的人口增加了3倍半,其中30年代和60年代間人口增長幅度最大。到了90年代,人口趨於穩定。之後的一段時間,由於出生率下降和農村人口外流等原因,人口出現了一定波動。在21世紀初,大量外國移民湧入西班牙,這種移民活動在2008 - 2012年的經濟危機後開始趨於穩定。[11]

經濟

這裡除了豐富的農作物流通之外,也從附近礦山上開採着大量的辰砂。瓦倫西亞也是重要的工業都市,有半導體工廠。

交通

外部交通

公路網

經過瓦倫西亞的主要高速道路有:A-3A-7等。

標識 線路
  瓦倫西亞 -   - 夸爾特德波夫萊特 -   - 馬尼塞斯 -   - 切斯特 - 雷克納 - 比利亞爾戈爾多德爾卡夫列爾 - 莫蒂利亞德爾帕蘭卡爾 - 比利亞魯維奧 - 阿爾甘達-德爾雷伊 - 聖歐亨尼婭 -   - 馬德里
  勒佩爾蒂 (法國) - 巴塞羅那 - 未建 - 塔拉戈納 - 未建 - 拉波夫拉托爾內薩 - 普斯索爾 - 帕特爾納 -   - 瓦倫西亞 -   - 西利亞 - 拉爾庫迪亞 - 哈蒂瓦 - 阿爾科伊 - 希霍納 - 阿利坎特 - 埃爾切 - 奧里韋拉 - 穆爾西亞 - 阿爾梅里亞 - 阿德拉 - 莫特里爾 - 內爾哈 - 馬拉加 - 阿爾赫西拉斯
  法國 - 拉洪克拉 - 赫羅納 - 巴塞羅那 - 塔拉戈納 - 普斯索爾 -   - 西利亞 -   - 阿爾赫梅西 - 甘迪亞 - 阿利坎特 - 克雷維連特 - 卡塔赫納 - 貝拉, 馬拉加 - 瓜迪亞羅西班牙語Guadiaro
    - 薩貢托 - 特魯埃爾 - 薩拉戈薩 - 韋斯卡 - 未建 - 哈卡 - 未建 - 松波爾特西班牙語Somport - 波城 (法國)
    - 索利亞納 - 蘇埃卡 - 庫列拉 - 法瓦拉德拉里韋拉 - 克塞拉科 - 克塞雷薩 - 甘迪亞 - 貝尼薩 - 阿利坎特 - 聖波拉 - 皮拉爾德拉奧拉達達
    - 夸爾特德波夫萊特 - 馬尼塞斯 - 瓦倫西亞機場
   瓦倫西亞 -   - 厄薩雷爾西班牙語El Saler - 蘇埃卡
    - 普斯索爾  - 阿爾沃賴阿 -   - 瓦倫西亞
    - 普斯索爾  - 薩貢托港西班牙語Puerto de Sagunto
  瓦倫西亞港西班牙語Puerto de Valencia -   - 克西里韋利亞 -   - 米斯拉塔 -   - 馬尼塞斯 - 帕特爾納 -  
   /  - 西利亞 - 貝尼帕雷利 - 阿爾瓦爾 -   - 卡塔羅哈- 馬薩納薩 - 阿爾法法爾 - 塞達維 -   -瓦倫西亞
    - 帕特爾納 -   -   - 布爾哈索特 - 瓦倫西亞
    - 瓦倫西亞 - 帕特爾納 -   - 布爾哈索特 - 戈德利亞
  瓦倫西亞 -   - 布爾哈索特 - 帕特爾納 -  - 聖安托尼奧德韋納赫韋爾 - 萊利亞納 - 拉波夫拉德瓦利沃納 - 利里亞卡西諾斯- 阿爾索維斯波村- 洛薩德洛維斯波 - 阿德穆斯
  瓦倫西亞 -   - 皮卡尼亞 - 阿拉夸斯 -   - 多倫德西班牙語Torrente (Valencia)
  瓦倫西亞 -   - 貝內圖塞爾 - 派波爾塔 - 阿爾法法爾 - 馬薩納薩 - 卡塔羅哈 - 阿爾瓦爾 -  

航空

鐵路

該市市區有五個火車站,其中最重要的是瓦倫西亞北站,可通往巴塞隆納

市內交通

捷運

以市中心為轉運站,有連接到瓦倫西亞機場

地鐵

事故

2006年7月3日,巴倫西亞市地鐵發生高速出軌事故。[12]該事故造成43人死亡,另有47人受傷。

文化

 
巴倫西亞藝術科學城L'Hemisfèric天文館

景點

足球

瓦倫西亞足球俱樂部西班牙甲組足球聯賽的一支球隊,1919年創立。

友好城市

瓦倫西亞於下列城市是友好城市[13]

圖集

參考資料

  1. ^ «Toponimia». Gran Enciclopedia Temática de la Comunidad Valenciana. Ciencias. editorial Prensa Valenciana. 2009.(西班牙文)
  2. ^ Piqueras Haba, Juan (1999). El espacio valenciano, una síntesis geográfica. Gules. ISBN 9788486330071.(西班牙文)
  3. ^ Guía resumida del clima en España [Summarized guide of the climate in Spain]. AEMET. [7 November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9) (西班牙語). 
  4. ^ Alejandro Pérez Cueva. Atlas climático de la Comunidad Valenciana 1ª. Valencia: Generalitat Valenciana: 205. 1994. ISBN 84-482-0310-0. 
  5. ^ M. Kottek; J. Grieser; C. Beck; B. Rudolf; F. Rubel. World Map of the Köppen-Geiger climate classification updated. Meteorol. Z. 2006, 15 (3): 259–263 [22 April 2009]. doi:10.1127/0941-2948/2006/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02). 
  6. ^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Agencia Estatal de Meteorología
  7. ^ Valores climatológicos extremo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Agencia Estatal de Meteorología
  8. ^ 8.0 8.1 INE. Ayuntamiento de Valencia , 編. Padrón de habitantes 2013. Municipios del área metropolitana de Valencia. 2013 [2018-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3). 
  9. ^ INE. www.ine.es , 編. INE: Datos de 1857 a 2010. 2010 [2018-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05). 
  10. ^ José Moñino y Redondo, I conde de Floridablanca. Censo español executado de orden del rey comuicada por el Conde de Floridablanca en el año de 1787.. INE. 1787. 
  11. ^ J. BATISTA. Vocento , 編. El número de inmigrantes cae por primera vez tras 16 años de constante incremento. 2011-04-05 [2018-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5). 
  12. ^ 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 (編). 《新民周刊》, 第 26-52 期. 新民周刊社. 2006: 第9頁 [2018-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2).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Municipality of Valencia: ciudades hermanadas con Valencia. [2008-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9).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