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罕(英語:Wakhan District,有時拼寫為Vakhan波斯語واخان‎,羅馬化Vâxân普什圖語واخان‎,羅馬化:Wāxān塔吉克語Вахон),是阿富汗帕米爾庫什喀喇崑崙地區崎嶇多山的部分。瓦罕區巴達克山省一個區

瓦罕走廊

地理

 
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邊界沿線的瓦罕及周邊地區

位於阿富汗的最東北部。它包含阿姆河奧克蘇斯河)的源頭,是從塔里木盆地巴達克山的旅行者的古老走廊。[1]

直到1883年,瓦罕河包括整個噴赤河帕米爾河的河谷,以及瓦罕河被稱為的噴赤河上游。 [2]1873 年英國俄羅斯之間的一項協議通過在噴赤河帕米爾河劃定兩國的勢力範圍來分裂瓦罕。 [3]從那時起,瓦罕這個名字現在普遍用來指代兩條河流以南的阿富汗地區。歷史悠久的瓦罕北部現在是塔吉克斯坦戈爾諾-巴達赫尚自治省的一部分。

進入 瓦罕 的唯一道路是從Ishkashim英語Ishkashim經過Langar英語Langar,_BadakhshanQala Panja英語Qalʽeh-ye_PanjehSarhadd英語Sarhadd的一條崎嶇小路。路徑從道路的盡頭通向Wakhjir Pass ,這是一個通往中國的山口,對旅行者不開放。

瓦罕的西部,位於Ishkashim英語IshkashimQala Panja英語Qalʽeh-ye_Panjeh之間,被稱為下瓦罕,其中包括噴赤河河谷。瓦罕河帕米爾河及其支流的山谷,以及它們之間的地形,被稱為上瓦罕。

上瓦罕的東端被稱為帕米爾結,喜馬拉雅山脈天山山脈喀喇崑崙山脈崑崙山脈興都庫什山脈的交匯處。 帕米爾結以西是小帕米爾,這是一個寬闊的 U 形草地山谷,長 100 公里,寬 10 公里,[4]其中包含卡克馬同提尼湖,該湖東側的高原沼澤湖群是阿克蘇河(Aksu或Aq Su)、穆爾加布河或巴爾坦格河的源頭 。小帕米爾的東端是托克滿蘇河谷,封閉的托克滿蘇達坂(4,827米)從那裡通向中國。大帕米爾佐庫里湖以南 60 公里長的山谷,佐庫里湖流入帕米爾河,注入瓦罕河,位於小帕米爾的西北部。

分隔兩座帕米爾高原的山脈被稱為尼古拉斯山脈。 [5]尼古拉斯山脈以西,在大帕米爾高原和瓦罕河下遊河谷之間,是瓦罕山脈,它的最高峰在Koh-e 帕米爾(6,320 m) 。

該地區的道路上有供奉伊斯瑪儀穆斯林的小神龕,並裝飾有「特殊的石頭、捲曲的野山羊和羊角」,這是瑣羅亞斯德教信仰中純潔的象徵,在伊斯蘭教到來之前曾出現在該地區。 [6]

瓦罕走廊

 
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之間的瓦罕

瓦罕連接到中國的塔什庫爾干塔吉克縣,通過所謂狹長的條形的瓦罕走廊,分隔塔吉克斯坦戈爾諾-巴達赫尚,和巴基斯坦開伯爾-普什圖省吉爾吉特-伯爾蒂斯坦

瓦根基河英語Wakhan_River發源於瓦根基達坂的西部,是瓦罕河的河源,往西流經走廊在布扎依貢巴德(Baza'i Gonbad), 匯合源出卡克馬同提尼湖西側的布扎依達里亞河(Boza'i Darya,也稱小帕米爾河) ,稱瓦罕河

瓦罕河Sarhadd英語Sarhadd出峽谷,然後在37°01′0″N 72°40′30″E / 37.01667°N 72.67500°E / 37.01667; 72.67500與發源於佐庫里湖帕米爾河河匯合,西流至Qala Panja英語Qalʽeh-ye_Panjeh後,稱噴赤河

噴赤河西流經Langar英語Langar,_Badakhshan然後在Ishkashim英語Ishkashim流出瓦罕走廊改往北流,在經過塔吉克斯坦山地巴達赫尚自治州首府霍羅格匯合其支流貢特河,在Rushon英語Rushon附近匯合其主要支流巴爾坦格河。然後它轉向西南,再曲折西流,匯合瓦赫什河後,稱阿姆河

在南部,走廊與興都庫什山脈的高山接壤,穿過Broghol pass英語Broghol passIrshad Pass英語Irshad Pass和廢棄的Dilisang Pass英語Dilisang Pass[7]巴基斯坦

歷史

  從歷史上看,瓦罕幾千年來一直是一個重要的地區,因為它是中亞西部和東部的交匯處。

西瓦罕(休密修)在公元 1 世紀初被第一個「大貴霜」 Kujula Kadphises征服,是形成原始貴霜王國核心的五個西侯或公國之一。 [8]

直到 1883 年,瓦罕一直是噴赤河帕米爾河兩岸的公國,由世襲統治者 ( mir ) 統治,首都位於Qila-e Panja英語Qila-e Panja[9]它通常是巴達克山的一個支流,但在 1750 年代,當清朝 征服準噶爾汗國時,他們也最終征服了瓦罕和Shughnan英語Shughnan[1] 浩罕汗國最終在1830 年代從清朝手中奪取了瓦罕和Shughnan英語Shughnan[1]

被阿富汗征服

1873 年英國和俄羅斯之間以及 1893 年英國和阿富汗之間的協議通過使噴赤河和帕米爾河成為阿富汗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的邊界,有效地分割了瓦罕的歷史區域。 [3]在其南側, 1893 年的杜蘭線協議標誌着英屬印度和阿富汗之間的邊界。這留下了一條狹長的土地作為兩個帝國之間的緩衝區。在 1880 年代(1880-1895[10]),在英國的壓力下,阿富汗 阿布杜爾·拉赫曼汗 加強阿富汗對瓦罕的統治。[11]

近代史

1949年,當毛澤東完成共產黨對中國的接管時,邊界被永久關閉,封鎖了有2000年歷史的商隊路線,將走廊變成了死胡同1979 年 12 月蘇聯入侵阿富汗時,他們占領了瓦罕,並在Sarhadd英語Sarhadd和其他地方建立了強大的軍事哨所。為了方便進出,他們在Gaz Khan英語Gaz Khan加茲汗附近的Prip建造了一座橫跨帕米爾河的橋梁。然而,該地區並沒有看到戰鬥。 [12]

2010 年,據報道瓦罕是和平的,沒有受到阿富汗其他地區戰爭的影響[13]

人口統計

瓦罕人口稀少。總人口估計約為 10,600 人。 [12]瓦罕人吉爾吉斯人是瓦罕的主要民族。它的大多數居民講 Vakhi或瓦罕語(x̌ikZIK),以及屬於稱為Vakhi族群或瓦罕人 。游牧的吉爾吉斯人牧民生活在海拔較高的地區。 [14]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2003 年的一份報告,瓦罕居民飽受教育匱乏、貧困、健康不佳、糧食不安全和鴉片成癮的困擾。 [12]

瓦罕人

2003 年,Wakhan 的 Wakhi 人口為 9,444 人。[12]幾乎所有人都信奉什葉派伊斯瑪儀派信仰,其中一些人講瓦罕語[14] 瓦罕人還居住在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和中國與瓦罕相鄰的幾個地區。

瓦罕人在河谷從事農業,在海拔較高的夏季牧場放牧牲畜。

該地區伊斯蘭教的主要教派是伊斯瑪儀派,比該國普遍實行的嚴格伊斯蘭教形式溫和得多。在瓦罕河西部河口的城市Ishkashim英語Ishkashim,需要更嚴格的遵守。該地區長期以來一直被阿富汗中央政府忽視。人們很窮,許多人是住在蒙古包里的傳統牧民,缺乏基本的服務。Aga_Khan_Development_Network英語Aga_Khan_Development_Network等非政府組織對該地區產生了興趣。由 Greg Mortenson英語Greg Mortenson創立的Central Asia Institute英語Central Asia Institute已經在該地區建造了 11 所學校。 [13]

從事徒步登山的遊客絡繹不絕。 [13]

BBCAlastair Leithead英語Alastair Leithead於 2007 年 12 月 26 日發表了一篇關於 瓦罕 的半小時專題報導,特別關注外籍英國醫生Alexander Duncan英語Alexander Duncan的工作,為這個人跡罕至的地區提供了重要的擴展媒體報導。[15]他還報導了該地區的帕米爾節。[16]

吉爾吉斯人

2003 年瓦罕的吉爾吉斯人口為 1,130 人,全部位於瓦罕東部。 [12]吉爾吉斯人是遜尼派哈納菲穆斯林。

1916 年在中亞鎮壓突厥斯坦解放組織反抗俄羅斯統治的叛亂,導致許多吉爾吉斯人後來移居中國和阿富汗。大多數吉爾吉斯難民定居在阿富汗的瓦罕地區。

直到 1978 年,瓦罕的東北部(大帕米爾和小帕米爾)居住著大約 3,000-5,000 名吉爾吉斯人。[17][18] 1978 年,幾乎所有吉爾吉斯斯坦居民在四月革命後逃往巴基斯坦。他們向美國駐白沙瓦領事館申請了 5,000 份簽證,以便在阿拉斯加(與瓦罕走廊氣候和溫度相似的地區)重新定居,但他們的請求被拒絕了。與此同時,難民營的高溫和不衛生的條件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殺死吉爾吉斯斯坦難民。土耳其當時處於凱南·埃夫倫將軍的軍事政變統治之下,介入並於 1982 年將整個群體重新安置在土耳其凡湖地區。凡湖上埃爾吉斯區的烏盧帕米爾村(或吉爾吉斯語中的「大帕米爾」)被給予他們,其中 5,000 多人仍然居住今天。紀錄片《死羊的 37 種用途——帕米爾柯爾克孜人的故事》取材於這些吉爾吉斯人在新家中的生活。

來自阿富汗瓦罕地區的吉爾吉斯人於 1970 年代移居巴基斯坦。其中近1100人被土耳其接納在烏盧帕米爾村(或吉爾吉斯的「大帕米爾」)定居,這是他們在凡省的安置村。 [19]

在蘇聯占領阿富汗之後,一些吉爾吉斯人於 1979 年 10 月返回瓦罕。 [9]

旅遊

 
瓦罕 塔吉克斯坦一側的一名遊客正在查看信息板

近年來,瓦罕 已成為冒險徒步旅行者的目的地,一些旅遊公司提供前往該地區的旅行。[20] BBC 記者約翰·辛普森英語John_Simpson_(journalist) (John Simpson )推薦該地區作為度過美好且相對安全的假期的地方。[21] BBC節目主持人凱特·漢布爾英語Kate_Humble( Kate Humble)報導說該地區風景優美,人民友好。[22]整個瓦罕在 2014 年被指定為受保護的瓦罕國家公園英語Wakhan_National_Park

流行文化

瓦罕在Greg Mortenson英語Greg Mortenson的著作Stones into Schools英語Stones into Schools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這本書講述了在阿富汗瓦罕一個吉爾吉斯人的布扎依貢巴德村建造學校的故事。這個故事的事實準確性在強·克拉庫爾的電子書三杯欺騙英語Three_Cups_of_Deceit中受到強烈質疑。

參考

  • 戈登,TE 1876。世界屋脊:講述穿越西藏高原到俄羅斯邊境和帕米爾奧克蘇斯河源的旅程。愛丁堡。埃德蒙斯頓和道格拉斯。轉載:成文出版社。台北。 1971 年。
  • 科凱斯爾,彼得。阿富汗吉爾吉斯人和吉爾吉斯斯坦吉爾吉斯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變化。亞洲人種。 2013 年,卷。 14,第 4 期,第 407-433 頁。ISSN 1463-1369國際標準期刊號 1463-136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在線的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Shahrani, M. 納齊夫。 (1979)阿富汗的吉爾吉斯人和瓦基人:適應封閉邊界和戰爭。華盛頓大學出版社。帶有新序言和結語的第 1 平裝本(2002 年)。ISBN 0-295-98262-4國際標準書號 0-295-98262-4
  • Stein, Aurel M. 1921a。 Serindia:中亞和中國最西部勘探詳細報告,5 卷。倫敦和牛津。克拉倫登出版社。轉載:德里。動力巴納西達斯。 1980.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斯坦·奧雷爾 M. 1921。 「中國遠征帕米爾高原和興都庫什山脈,公元 747 年」。 1923 年的印度古董。來自:www.pears2.lib。 Ohio-state.edu/FULLTEXT/TR-ENG/aurel.htm。上次修改時間為 1997 年 6 月 24 日。 1999 年 1 月 13 日檢索。
  • 斯坦·奧雷爾 M. 1928。最內陸亞洲:中亞、甘肅和伊朗東部勘探的詳細報告,5 卷。克拉倫登出版社。轉載:新德里。宇宙出版社。 1981 年。
  • 斯坦·奧雷爾 M. 1929。亞歷山大的印度河之路:印度西北邊境探險的個人敘述。倫敦。再版,紐約,Benjamin Blom,1972 年。

外部連結

注釋

  1. ^ 1.0 1.1 1.2 Iloliev, Abdulmamad. THE MIRDOM OF WAKHĀ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DOWNFALL AND PARTITION (PDF). 2021 [2021-09-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7-05). 
  2. ^ Hermann Kreutzmann (2005): The Significance of Geopolitical Issues for Development of Mountainous Areas of Central Asi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Map at p.12
  3. ^ 3.0 3.1 International Boundary Study of the Afghanistan-USSR Boundary (198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y the US Bureau of Intelligence and Research英語Bureau of Intelligence and Research
  4. ^ Aga Khan Development Network (2010): Wakhan and the Afghan Pami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3
  5. ^ Pamir and Wakhan Geography. Juldu.com. [2012-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6. ^ Isaacson, Andy. Pamir Mountains, the Crossroads of History. The New York Times. 17 December 2009 [5 Januar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7). 
  7. ^ The pass was crossed by a couple in 1950 and by a couple in 2004. See J.Mock and K. O'Neil: Expedition Repor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8. ^ Hill, John E. 2004. The Western Regions according to the Hou Hanshu. Draft annotated English transl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hapter 13
  9. ^ 9.0 9.1 Hermann Kreutzmann (2003) Ethnic minorities and marginality in the Pamirian Knot (PDF). [2012-09-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3). 
  10. ^ O. Mirzo, WAKHAN, Khuroson, Khujand, 2018, p.74
  11. ^ * Library of Congress – Country Study of Afghanistan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2-07-12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Wak.p65 (PDF). [2012-09-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8-16). 
  13. ^ 13.0 13.1 13.2 Wong, Edward. In Icy Tip of Afghanistan, War Seems Remote. The New York Times. 27 October 2010 [28 Octo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7). 
  14. ^ 14.0 14.1 Shahrani, M. Nazif. (1979)
  15. ^ Leithead, Alastair. Doctor on call in Afghanistan. BBC News. 11 September 2007 [2012-09-27]. 
  16. ^ Pamir Times. Pamirtimes.wordpress.com. 20 November 2007 [2012-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5). 
  17. ^ FACTBOX-Key facts about the Wakhan Corrido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uters. 12 June 2009
  18. ^ Mock and O'Neil, Expedition Report (2004). Mockandoneil.com. [2012-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30). 
  19. ^ EurasiaNet. Turkey: Kyrgyz Nomads Struggle To Make Peace With Settled Existence. Eurasiareview.com. 20 May 2012 [2012-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7). 
  20. ^ Sleight, Christopher Tourism plan for Afghan mountain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5 February 2010
  21. ^ Jamieson, Emma BBC's John Simpson recommends: Trek Afghanista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7 February 2010
  22. ^ Humble, Kate, War and peace: Kate Humble treks into Afghanistan, Independent on Sunday, 6 February 2010 [25 Jul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