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士安(938年—1005年),原名畢士玄,為避宋朝始祖趙玄朗諱,改名士安。字仁叟,一字舜舉代州雲中人(今山西代縣、一說山西大同[1]。生於晉高祖天福三年(938年),卒於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年六十八,謚文簡,有文集三十卷[2]乾德四年(966年)登進士第,累遷至知制誥、翰林學士[2]。景德元年,畢士安任參知政事,不久,又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3]。畢士安因為文章佳、人品好,在宋太宗前得到眾臣的推舉。另外,他也曾向宋真宗推薦過寇準,後兩人同任宰相。由於當時契丹多次進犯邊境,為鼓舞前線將兵的士氣,兩人一起商量對策,終於促成真宗御駕親征駕澶淵一事[4]

參考資料

  1. ^ 「士安」本名「士元」,以「元」犯王諱遂改焉,據《宋史.卷二百八十一.列傳四十》。字舜舉,據北宋.曾鞏《隆平集》。
  2. ^ 2.0 2.1 據北宋.曾鞏《隆平集》。
  3. ^ 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改官制前,參知政事即副相,同平章事即宰相,據《宋史.卷二百八十一.列傳四十》。
  4. ^ 參閱南宋.朱熹、李幼武《宋名臣言行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