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爾·奧熱羅

卡斯蒂廖內公爵夏爾·皮埃爾·弗朗索瓦·奧熱羅(法語:Charles Pierre François Augereau, duc de Castiglione;1757年10月21日—1816年6月12日),法國元帥[1]

夏爾·皮埃爾·弗朗索瓦·奧熱羅

早年生活

奧熱羅1757年10月21日出生於巴黎,是一位巴黎人水果攤主的兒子。1774年17歲時在卡拉賓騎兵參軍。他曾在俄羅斯軍隊、普魯士軍隊(1786年)和那不勒斯軍隊(1787年)中服役,但因多次擅離職守而被開除軍籍。後他在德勒斯登成為了一個著名的擊劍者和決鬥者。但他因在爭吵後殺害一名官員而必須逃回法國。法國大革命爆發後,他熱切的擁護革命,於1790年加入國民自衛軍,1791年加入僱傭軍性質的「德意志軍團」,擔任參謀與訓練等職務。1793年被指控犯有叛國罪而被捕,但旋即獲釋,進入第十一輕騎兵團,並於6月26日獲上尉軍銜。1793年12月23日,所部全部轉屬東俾里牛斯軍團。1794年8月13日,他已經晉升為中校,並因贏得菲格拉斯之戰(11.17-20)和羅薩斯包圍戰(11.21-1795.2.3)的勝利,以擊退西班牙軍入侵聞名。

法國大革命戰爭期間

1795年奧熱羅轉入意大利軍團任少將師長,義大利戰役期間,奧熱羅證明他是一個優秀的師級指揮官,義大利軍團指揮官拿破崙對他的評價是:「有著堅毅的性格,且精力充沛。熟捻於戰事且受周遭的人愛戴。」奧熱羅隨拿破崙遠征皮埃蒙特倫巴第,在1796年4月13日,奧熱羅率領9千餘人的部隊擊敗奧地利普羅維拉將軍的獨立旅,攻占了險要的米里希摩峽谷,並在14日迫使普羅維拉投降。8月5日的卡斯蒂廖內之戰中,受命與塞呂里耶師一起對奧地利維爾姆澤元帥的左翼進攻,由於其堅決頑強的作戰受到了拿破崙的盛讚和獎賞。11月15日他更是在阿爾科萊戰役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日後《阿科萊橋上的波拿巴》這幅以拿破崙為中心的英雄式畫作為世人熟知,但事實上另一幅繪製奧熱羅持旗站在橋頭鼓舞軍心的畫作,完成時間要早於前者。 義大利戰役期間,奧熱羅與布律納產生嫌隙,奧熱羅平時肆意地吹噓功勞也讓其他將領感到不快。

第一次反法同盟戰爭結束後,他奉命帶着繳獲的60面軍旗回到巴黎,將其奉獻給督政府。這位號稱法蘭西第一擊劍能手和最善戰師師長的將軍很受歡迎,隨後受命為維羅納的軍事總督。

為了推翻由保王黨控制的議會,奧熱羅奉拿破崙命令回到巴黎協助政變,1797年7月成為巴黎第十七軍區司令,督政府遂任命有強烈雅各賓派色彩的奧熱羅發動果月政變。1797年9月4日奧熱羅將包括皮什格魯將軍和巴泰勒米督政官在內的大批保王黨人投進監獄。但改選出來的督政府只任命他為萊茵軍團司令,然而奧熱羅並不適合擔任高階指揮官,他時常無視上級命令,且熱衷於搶掠。在1799年11月9日的霧月政變中,時為500人議員的奧熱羅起初堅決反對政變,因此在拿破崙掌權後,被派遣從事外交領事,1800年在德國、1801年在荷蘭任低職,又被迫於1801年10月退休。

拿破崙戰爭期間

 
奧熱羅元帥胸像。

1803年9月,奧熱羅重回軍隊,負責指揮在大西洋港口貝央和布列斯特的戰鬥。1804年5月19日被授予帝國元帥稱號。1805年8月30日被任命為第七軍(14000人)軍長,他的部隊作為後方預備隊,因此未能參與烏爾姆戰役奧斯特里茨戰役。1806年10月14日,率部趕至耶拿參加會戰,並擔任左翼,與普魯士南翼部隊交戰,全殲三個薩克森旅。

在1807年2月8日參加埃勞戰役,指揮中央部隊負責主攻,然而奧熱羅當天發起高燒,只能將自己固定在馬匹上指揮。其部隊因為突然間的暴風雪而迷失方向,被處於順風位置的俄軍炮火居高臨下地轟擊而損失慘重,期間更是被來自後方友軍炮火誤擊,他指揮的第七軍基本失去戰力,其中14團全軍覆沒,奧熱羅失去坐騎,本人也受了重傷,因此回到其莊園長期休養,過往的活力已消磨殆盡。1808年3月19日被封為卡斯蒂廖內公爵半島戰役期間奧熱羅於1809年10月被派到西班牙代替洛朗·古維翁-聖西爾元帥指揮第七軍,但因圍攻赫羅納不力,而被麥克唐納元帥取代。1810年4月12日被皇帝召至德國指揮第十一軍(50000人)。1812年侵俄戰爭期間,擔任柏林及法蘭克福的總督及後勤補給司令。1813年戰役期間,他指揮第十一及第十六軍,並親率後者參加了瑙姆堡之戰(10.9)。萊比錫戰役(10.16-19)期間,奧熱羅負責守衛南方數個村莊,抵禦奧軍猛烈攻勢。

在1814年戰役期間,任里昂軍團司令,3月21日在幾乎沒遭遇戰鬥的情況下放棄里昂波旁復辟後,他於4月16日歸附王朝,命令手下士兵改用波旁王朝的白色徽章,並公開譴責拿破崙是一個犧牲無數士兵性命的暴君。6月4日成為貴族院成員[2],6月21日任里昂第十九軍區司令,11月26日任卡昂第十四軍區司令。1815年3月,拿破崙從厄爾巴島歸來時,奧熱羅於3月22日呼籲其士兵效忠拿破崙,但因為其1814年的表現被拿破崙視作背叛,於4月10日從元帥名單上除名,百日王朝期間未得到委任。[3]百日王朝結束後,重新進入貴族院。因拒絕參加審判米歇爾·內伊元帥的軍事法庭[4],遂退役回到沙托城堡的莊園。並於1816年6月12日卒於斯地,享年59歲。

參考文獻

引用

  1. ^ Michel Cadé, « Augereau (Charles, Pierre, François) », in Nouveau Dictionnaire de biographies roussillonnaises 1789-2011, vol. 1 Pouvoirs et société, t. 1 (A-L), Perpignan, Publications de l'olivier, 2011, 699 p. (ISBN 9782908866414)
  2. ^ Pairs de France : AUGEREAU Charles-Pierre-François, maréchal duc de Castiglione. senat.fr. [2022-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3. ^ Napoléon & Empire Charles Pierre François Augereau (1757-1816). napoleon-empire. [2022-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6). 
  4. ^ AUGEREAU, PIERRE-FRANÇOIS-CHARLES. napoleon.org. [2022-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