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庫語

科爾庫語(Korku;Kurku,Muwasi[4])是南亞語系蒙達語族的一個語言,使用者主要位於印度中央邦馬哈拉施特拉邦,使用人口約72萬,該語言是南亞語系中位於最西邊的語言,被周圍達羅毗荼語系語言的使用者包圍。

科爾庫語
कोरकू
區域印度 (中央邦, 馬哈拉施特拉邦)
族群科爾庫人
母語使用人數
727,133, 73% 民族人口 (2011 普查)[1]
語系
南亞語系
文字天城文(巴爾博德文)[2]
語言代碼
ISO 639-3kfq
Glottologkork1243[3]
ELPKorku
印度蒙達語族語言的分布,科爾庫語在最西端印度中部

科爾庫人還與尼哈利語人群密切相關,他們中的許多人傳統上住在科爾庫村內。[5]科爾庫語使用人數約有70萬人,主要分布在中央邦南部肯德瓦縣哈爾達縣比圖爾縣霍桑賈巴德縣,以及馬哈拉施特拉邦北部三個縣(錢德拉布爾縣Rajura、Korpana兩個錢德拉布爾縣Gadchandur附近的Manikgarh pahad區域)(阿姆勞蒂縣布爾達納縣阿科拉縣)。

「Korku」來自Koro-ku(-ku為有生後綴),Koro「人,科爾庫社區成員」(Zide 2008)。[6]

語言社會

2011年印度人口普查報告稱,科爾庫語使用人數有約727133人,依印度政策是非官方語言[7]科爾庫語被UNESCO列為「脆弱」語言,是最不受關注的瀕危語言等級。[8]大多數成年男性都是印地語的雙語者,或是通曉印地語和當地達羅毗荼語的多語者(Zide 2008: 156)。識字率[9]

最近的歷史中,科爾庫語的使用受到較大語言,特別是印地語的嚴重影響。一些科爾庫語人群在提高其方言的生存能力方面取得了相對成功,特別是溫迪亞山脈的Potharia科爾庫人。[10]

方言

Zide (2008:256)列出科爾庫語東西兩種方言,西部方言下還有少量次方言,其中Lahi口音的雙數消失了。

Glottolog則列出四種:[11]

  • Ruma (Korku)
  • Bondoy
  • Bouriya
  • Mawasi

地理分布

科爾庫語分布在下列地區(Zide 2008:256):

音系

元音

科爾庫語有10個元音,可長可短(如/aː/),還有一個只能為短的中元音/ə/。[12]

前元音 央元音 後元音
閉元音 i iː u uː
中元音 e eː ə o oː
開元音 a aː

輔音

科爾庫語輔音十分豐富。[12]科爾庫語如同許多印度語言那樣區分塞音清、濁、送氣。

唇音 齒齦音 捲舌音 硬顎音 軟齶音 聲門音
塞音 p pʰ t tʰ ʈ ʈʰ c cʰ k kʰ ʔ
b bʱ d dʱ ɖ ɖʱ ɟ ɟʱ g gʱ
擦音 s
鼻音 m n ɲ h
近音 l ɭ j
閃音 ɾ ɽ

詞尾所有塞音都不除阻。[12]

形態句法

科爾庫語是一種高度黏着語後綴發達。其有後置介詞,格系統,陰陽性系統,三個數。動詞短語可以很複雜;其他語言中通過助動詞和前置介詞表達的功能在科爾庫語中可以通過後置介詞來表達。

語序

科爾庫語和其他蒙達語族一樣,展現嚴格的主賓謂語序[13]

主語 賓語 謂語
iɲɟ dukanaʈen saːkaɾ sasaːba
超市-從 帶來.會
「我會從超市帶糖回來的」

形容詞可充當不及物動詞,少數情況下,中心詞前會出現一個單獨的詞。[4]

數詞 形容詞 名詞
ɖiɟaʔ apʰai kenɖe simku
他/她的 3
「他/她的3隻黑雞」

詞法

科爾庫語名詞分兩有生性與無生性,還依幾種格變形。

科爾庫語有生名詞分三個:單數、雙數、複數,無生名詞則罕見標數。[12][2]

konɟe-Ø

女兒

konɟe-kiɲ

兩個女兒

konɟe-ku

許多女兒

koɾo

koɾokiɲ

兩個人

koɾoku

許多人

siʈa

siʈakiɲ

兩條狗

siʈaku

許多條狗

科爾庫語中,句子中的論元(如施事受事等)功能是通過名詞的格來表達的。此外,漢語中通過介詞表達的意思(如「從、向、與」之類)也需用格表達。[12][4]

標記 例子[4] 功能
主格 ɖiɟ

「他/她」

siʈa

「狗」

主語
-與格 -kʰe(ʔ) ɖiɟkʰeʔ

「他/她」(賓格)

siʈakʰeʔ

「狗(賓語)」

(非)直接賓語
屬格 -a(ʔ) ɗiʄ

「他/她的」

ɟikɽa

「豪豬的...」

領屬
方位格 -en uɾagen

「房子裡」

Nagpuɾen

「在那格浦爾」

時空位置
共格 -gon/-gella konɟegon

「與女兒」

陪伴
工具格 -ten kolomten

「用筆(寫)」

憑藉
向格 -ʈae Acalpurʈae

「向阿察爾浦爾」

朝向某處的動作
離格 -(a)ten uɾagaten

「從房子」

時空來源

另外,科爾庫語經常在動詞上標記直接賓語,這是典型蒙達語族特徵。[4]下面的句子中,複數動詞/senɖawkʰen/上的後綴/eɟ/表示是其他人被允許去的。

主語 賓語 謂語
iɲɟ ɖikʰeʔ senɖawkʰen-eɟ
他/她(賓語) 允許.去-obj
「我讓他/她」去了

代詞

人稱代詞[14][12]

科爾庫語的數與性系統因人稱而異。第一人稱代詞分三個數,還區分包含式和排除式。第二人稱代詞只分數,第三人稱代詞則分性,以及有生名詞的數。

 
1 包含式 iɲɟ alaŋɟ abuɲ
排除式 aliɲɟ ale
2 aːm apinɟ ape
3 有生 ɖic ~ in ɖikinɟ ɖiku
無生 ɖiː

指示詞

指示詞不僅分距離(「這裡、那裡」),還分性與數。漢語只分遠近,而科爾庫語則分五個程度的遠近(「非常近」「近」「遠」「非常遠」),精確定位某處時是第五種。引用錯誤:<ref>標籤有衝突或無效的屬性

親屬詞

據性別和輩分不同,往往有不同的稱呼,如/bawan/「大舅子」/kosɾeʈ/「侄子」。下表後綴為-/ʈe/的詞指別人的家庭成員,/kon/是「我兒子」,/konʈe/在對話中表示談到別人的兒子,例如/ɖukriaʔ konʈe/「老太太的兒子」。[12]

直系親屬[12]
anʈe / maːj
baːʈe / aba
女兒 konɟaj / konɟeʈe
兒子 kon / konʈe
妹妹 bokoɟe / bokoɟeʈe
哥哥 ɖaj / ɖajʈe
弟弟 boko
成對的家庭成員
家長 anʈebaːʈe
孩子們 baːlbacca
妻兒 konkuɟapaj
母子 ajomkokoɲa
父子 baːkokoɲa
兄弟姐妹 bombuku
姻親(妻子一方)[12]
妻子 ɟapaj
大姨子 ɟiɟikaɲkaɾ(ʈe)
小姨子 bewanɟe(ʈe)
大小姨夫 saɽgi(ʈe)
大舅子 baːw(ʈe)
小舅子 bawan(ʈe)

書寫系統

科爾庫語以天城文巴爾博德體書寫,這種文字也用於書寫馬拉地語[2]

註釋

  1. ^ Statement 1: Abstract of speakers' strength of languages and mother tongues - 2011. www.censusindia.gov.in. Office of the Registrar General & Census Commissioner, India. [2018-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6). 
  2. ^ 2.0 2.1 2.2 Sebeok, Thomas Albert (編). Current Trends in Linguistics. Walter de Gruyter. 1971: 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7 December 2014). 
  3. ^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編). Korku. Glottolog 2.7.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4. ^ 4.0 4.1 4.2 4.3 4.4 Anderson, Gregory D. S. (2015). Munda Languages. Taylor and Francis. ISBN 978-1-317-82886-0. OCLC 907525916.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2」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5. ^ Nihali
  6. ^ Cust, R. N. "Grammatical Note and Vocabulary of the Language of the Kor-ku, a Kolarian Tribe in Central India."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no. 2 (1884): 164 - 179.
  7. ^ Sengupta, Papia. "Endangered Languages: Some Concerns."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 no. 32 (2009): 17-19.
  8. ^ Korku. UNESCO Atlas of the World's Languages in danger. UNESCO. [2018-03-18] (英語). 
  9. ^ Korku. 民族語. [2022-0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5). 
  10. ^ Fuchs, Stephen. "Thirty Korku Dancing Songs." Asian Folklore Studies. no. 1 (2000): 109-140.
  11. ^ Glottolog. [2021-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1).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Nagaraja, K.S. Korku language : grammar, texts, and vocabulary. Tokyo: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s and Cultures of Asia and Africa, Tokyo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1999. ISBN 4872977459. OCLC 1035920730. 
  13. ^ Anderson, Gregory D. S. The Munda verb : typological perspectives.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2007: 19. ISBN 978-3-11-092425-1. OCLC 607263871. 
  14. ^ Anderson, Gregory D. S. Oxford Research Encyclopedia of Linguistics: Munda Languag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03-29 [2021-03-23]. ISBN 978-0-19-938465-5. doi:10.1093/acrefore/9780199384655.013.37. 

延伸閲讀

  • Anderson, Gregory D. S. (ed.), The Munda languages. Routledge Language Family Series 3.New York: Routledge. ISBN 0-415-32890-X.
  • Nagaraja, K. S. (1999). Korku language: grammar, texts, and vocabulary. Tokyo: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s and Cultures of Asia and Africa, Tokyo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 Zide, Norman H. (1963). Korku noun morphology. [Chicago: South Asian Languages Program, University of Chicago.
  • Zide, Norman H. (1960). Korku verb morphology. [S.l: s.n.]
  • Zide, Norman H. (2008). "Korku". In Gregory D. S. Anderson (ed.), The Munda languages, 256–298. Routledge Language Family Series 3. New York: Routledge. ISBN 0-415-32890-X.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