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漢城戰役

第三次漢城戰役,韓國方面稱1·4後退韓語:1·4 후퇴1·4 後退),是朝鮮戰爭第三次戰役的一部分。中國人民志願軍對聯合國軍發起進攻,一舉突破聯合國軍防線,渡過漢江,占領韓國首都漢城,並繼續向南追擊。聯合國軍被迫撤退到北緯三十七度線。這也是中國軍隊近代以來首次武裝占領他國首都。

第三次漢城戰役
朝鮮戰爭的一部分

聯合國軍從B防線撤到D防線
日期1950年12月31日-1951年1月8日
地點
結果 中國人民志願軍朝鮮人民軍重新占領漢城
參戰方

聯合國軍

中國人民志願軍
 北韓
指揮官與領導者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馬修·李奇微
尼德·阿爾蒙德
白善燁
張都暎[1]
巴塞爾·科德英語Basil Coad[2]
托馬斯·布羅迪英語Thomas Brodie
Kriengkrai Attanand[3]
毛澤東
彭德懷
韓先楚
李權武
參戰單位

美國第8集團軍

志願軍第13兵團

朝鮮人民軍

兵力
美國 136,525人
12,269人
未知
約170,000人
傷亡與損失
美國 481人傷亡[5]
300人傷亡[6]
9人傷亡[7]
約5,800人傷亡[8]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約2,700人傷亡[8]

背景

聯合國軍的防禦計劃

第二次戰役後,聯合國軍撤至三八線及其以南地區轉入防禦,對朝鮮戰爭的最終目標出現意見分歧。

12月14日,美國決定擴大徵兵計劃,加緊軍工生產,增強軍事力量。12月23日美國第8軍團司令沃爾頓·華克車禍身亡,26日美國陸軍副參謀長馬修·李奇微接任。他一上任就表示一旦實力允許便立即恢復攻勢。

12月29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電令聯合國軍總司令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以保存聯合國軍力量為主,進行逐次防禦作戰。12月31日,李奇微命令其部隊防衛一條從臨津江到三八線的總戰線,如被迫放棄陣地,則有秩序地按照調整線實施後撤。

為此,聯合國軍在橫貫朝鮮半島250公里正面和60餘公里縱深內,組成兩道基本防線:第一道西起臨津江口,經汶山里沿三八線至東海岸的襄陽;第二道西起高陽,經議政府、加平、春川、自隱里至東海岸的冬德里。此外,在第二道防線至北緯37度線之間,還準備了三道機動防線。其部署特點是:置韓國國軍於第一線,美、英軍於第二線,並大部集結於首爾周圍及漢江南北地區之交通要道上,能守則守,不能守則隨時準備撤退。

此時,聯合國軍的總兵力為34萬餘人,基本防線的兵力為13個師另3個旅約20餘萬人。此外,美國第10軍英語X Corps (United States)(轄美軍第3第7步兵師英語7th Infantry Division (United States)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師)在大田大邱釜山地區整頓,並轉歸美國第8軍團統一指揮。

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進攻計劃

聯合國軍向三八線敗退時,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於12月13日致電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要求志願軍克服和忍受一切困難,協同朝鮮人民軍打過三八線。他指出:目前美、英各國正要求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停止於三八線以北,以利其整軍再戰。因此,中國人民志願軍必須越過三八線。如到三八線以北即停止,政治上會有很大的不利。

據此,彭德懷決心集中中國人民志願軍6個軍實施進攻,在朝鮮人民軍3個軍團的協同下,突破聯合國軍的三八線既設陣地防線,尋機殲敵,爾後再進行休整,準備春季攻勢。根據聯合國軍轉入防禦後戰線縮短、兵力集中的情況,確定此次作戰採取穩進的方針,首先集中兵力殲滅臨津江東岸迄北漢江西岸地區第一線韓國國軍,如發展順利即相機占領漢城,如發展不順利即適時收兵。

此時,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第一線部隊有31萬餘人,其部署是:以志願軍第38、第39、第40、第50軍並加強炮兵6個團組成志願軍右縱隊,由志願軍副司令員韓先楚指揮,在高浪浦里至永平地段突破,向東豆川、漢城方向實施主要突擊,並分別從兩翼向七峰山、仙岩里迂迴,斷敵退路,殲滅當面韓國國軍第6、第1師,得手後向議政府方向發展勝利。

以志願軍第42、第66軍並加強炮兵1個團組成志願軍左縱隊,由第42軍軍長吳瑞林、政治委員周彪指揮,在永平(不含)至馬坪里地段突破,分別向中板里、濟寧里方向實施突擊,以主力殲滅韓國國軍第2師一部,得手後向加平、清平里方向擴張戰果,切斷漢城、春川間的交通;另以1個師向春川以北佯攻,牽制韓國國軍第5師,策應朝軍第2、第5軍團南進。

朝鮮人民軍第1軍團主力於東場裡以東向汶山方向佯攻,配合志願軍右縱隊作戰,並保障其右翼安全;第2軍團(欠2個團)、第5軍團1個師,於戰役發起前越過三八線,在洪川東南隱蔽集結,準備配合正面進攻;第5軍團主力和第2軍團2個團由楊口、麟蹄間突入,向洪川方向進攻,配合志願軍左縱隊作戰。

為達成戰役的突然性,志願軍各部隊從180公里外向作戰地區隱蔽開進,主力在戰役發起前一周開始秘密占領進攻出發陣地。同時,將戰役發起時間選在1950年除夕。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把戰線推進至37度線附近地區。

戰況

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的突破

 
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攻入漢城獨立門

1950年12月31日17時,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按預定計劃,經短促的炮火準備後,全線發起進攻。志願軍右縱隊在朝鮮人民軍第1軍配合下,迅速突破韓國國軍防禦陣地。第39軍第116師僅用13個小時就突過臨津江,前進12至15公里。該軍第117師擔任縱隊的右翼迂迴任務,美軍預先在三十八度線與三十七度線之間構築了五道防線。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不顧傷亡慘重沿途打破韓國國軍五次攔阻,於1951年1月1日晨突入防禦縱深15公里。 1日中午,李奇微下令美軍撤到漢城橋頭堡,堅決阻擊敵軍追擊,韓軍撤到防線C。[9]

戰至2日中午,志願軍右縱隊和朝軍第1軍團推進到坡州里、仙岩里、七峰山及議政府東北一線,突入敵軍防禦縱深達15至20公里。志願軍左縱隊突破後,擔任迂迴任務的第42軍第124師,不顧敵機威脅,堅持晝間作戰,沿途進行大小戰鬥十餘次,於1日12時前出到濟寧里以南地區,切斷了韓國國軍第2師退路;擔任正面攻擊的第66軍主力,至2日先後占領修德山、上南淙、下南淙地區,在第124師協同下,殲滅了該地區的韓國國軍第2、第5師各一部,斃傷俘3,200餘人。隨後左縱隊乘勝發展進攻,占領加平、春川。

朝鮮人民軍第2軍團主力、第5軍團第12師向洪川、橫城、原州方向攻擊前進,第12師31日晨進至洪川西南新垈里地區、威脅韓國國軍後方,迫使其第3師南撤。至1月2日,韓國國軍扼守的第一道防線全面崩潰,首爾正面吃緊,美、英軍東部翼側完全暴露。李奇微為避免十幾萬部隊擁擠在漢江北岸背水作戰,便下令全線撤退,只以小部隊在漢城以北高陽、道峰山、水落山一線進行掩護,打算阻止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繼續進攻。

1月3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轉入追擊作戰。志願軍右縱隊第50軍在高陽以北碧蹄里擊退美軍第25步兵師1個營的抵抗後,進至高陽以南佛彌地截斷了英軍第29旅退路,並於當晚全殲該旅皇家奧斯特來福槍團第1營及1個坦克中隊,繳獲和擊毀坦克31輛。第39軍在議政府西南回龍寺與美軍第24步兵師英語24th Infantry Division (United States)第21團遭遇,殲其一部,後又在議政府以西釜谷里殲英軍第29旅2個連。

第38、第40軍追至議政府東南水落山地區,擊潰美軍第24步兵師第19團。左縱隊第42軍主力和第66軍1個師分別由加平、春川渡過北漢江向洪川方向追擊。朝鮮人民軍第2、第5軍團則繼續在洪川、橫城地區截擊韓國國軍。

聯合國軍撤出漢城

 
中國人民志願軍慶祝佔領漢城
 
1950年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攻入後的漢城

由於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的進攻,聯合國軍於1月3日15時開始撤離漢城。1月4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9、第50軍及朝鮮人民軍第1軍團各一部進占漢城。

1月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50軍及朝鮮人民軍第1軍團主力渡過漢江,繼續追擊,第50軍於果川、軍浦場殲美軍空降第187團和土耳其旅各一部。志願軍右縱隊其餘3個軍在漢城東北地區集結待命。第50軍7日進占水原、金良場裡;朝鮮人民軍第1軍團在1月8日殺到三十七度線,割裂了韓國國軍第1師與第6師的聯繫,並收復仁川港。第38軍第114師擔任縱隊的左翼迂迴任務,於1日12時突入防禦縱深20公里,占領七峰山,但在與第117師構成合圍前,韓國國軍第6師大部已乘隙逃走。志願軍左縱隊1月4日占領洪川、陽德院裡後,第42軍繼續追擊,於1月6日進占砥平里,並在橫城西北梨木亭殲美軍第2步兵師一部,1月8日攻占驪州、利川。

與此同時,朝鮮人民軍第2、第5軍團占領橫城、原州。1月8日,聯合國軍在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打擊下,撤至北緯37度線附近的平澤、安城、堤川、三陟一線。鑑於聯合國軍後撤似有計劃進行,可能誘使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深入後實施反擊,也為避免前進過遠而陷於不利地位,彭德懷決定停止追擊,戰役遂告結束。

在聯合國軍撤退途中發生了國民防衛軍事件,超過9萬韓國士兵在徒步向後方撤退時因饑寒而死。

結果

中國人民志願軍朝鮮人民軍跨過北緯38度線重新占領漢城,並將戰線推進到北緯37度線附近地區。

腳註

  1. ^ Chae, Chung & Yang 2001,第242頁.
  2. ^ Appleman 1990,第63頁.
  3. ^ Ministry of Patriots and Veterans Affairs 2010,第119頁.
  4. ^ Ministry of Patriots and Veterans Affairs 2010,第72頁.
  5. ^ Ecker 2005,第74頁.
  6. ^ Appleman 1990,第71頁.
  7. ^ Coulthard-Clark 2001,第262頁.
  8. ^ 8.0 8.1 Zhang 1995,第132頁.
  9. ^ Mossman 1990,第191-192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