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四平戰役

第二次国共内战中的一场战役

第二次四平戰役,也稱二戰四平四平街保衛戰,是第二次國共內戰中東北國民革命軍東北民主聯軍發生的戰役

四平戰役 (1946年)
四平戰役的一部分

戰役中的東北民主聯軍九二式重機槍陣地
日期1946年4月4日-5月18日
地點
結果 國軍擊敗東北民主聯軍,占領四平長春,將其追趕過松花江林彪退守公主嶺
參戰方
中華民國 新一軍
中華民國 新六軍(欠第207師
中華民國 第71軍
中華民國 第52軍第195師
中華民國 第60軍第182師
東北民主聯軍第1、2、3、7師
東北民主聯軍第3、7(欠9旅)縱隊
東北民主聯軍保安第1、359旅
指揮官與領導者
中華民國 蔣中正(戰略)
中華民國 白崇禧
中華民國 杜聿明
中華民國 孫立人
中華民國 廖耀湘
毛澤東(戰略)
林彪
高崗
黃克誠
傷亡與損失
6,868
被俘1,770人,根據中共第四野戰軍戰史。另據國軍四平長吉會戰戰鬥詳報:『「此戰含追擊作戰陣亡官兵1,363人,負傷2,496人;失蹤606人。」』
8,000餘人
25,000餘重傷,根據中共第四野戰軍軍戰史。另據國軍四平長吉會戰戰鬥詳報:「打死民主聯軍26,146人,傷56,306人。

戰前部署

1945年9月9日,日本正式投降。10月30日,蔣介石任命杜聿明東北保安司令長官,調遣經過對日作戰的中國遠征軍及其它國軍精銳進軍東北,這些國軍大部分美式裝備,經過美軍訓練[1]。31日,來到東北的八路軍新四軍部隊和當地的東北抗日聯軍等整編為東北人民自治軍(後稱東北民主聯軍),已經6年半沒帶過兵的林彪任司令[2][3]

10月23日,中共中央指示東北局:「竭盡全力,霸占全東北。」[4]高崗說:「『溝子(股溝)』靠着蘇聯,只要把臉面前海上陸上幾個口子一堵,東北就是我們的了!」。11月21日,林彪表示不同意見:「應準備放棄錦州以及以北二三百里讓敵拉長分散後,再選弱點突擊」,毛澤東指示林彪「死守四平,寸土必爭」,「化四平為馬德里」,林彪回電表示執行中央決定「進行大規模的殲滅戰」[3][5][6]

1945年11月,東北局領導人彭真和林彪發生意見分歧,林彪不顧彭真的反對,採納黃克誠的意見放棄城市,率部撤出瀋陽綏中興城錦西等地。當天,蘇聯軍隊就將中長鐵路以及沿線城市全部移交給了國軍。1945年底,國共美三方開始和平談判,中共中央對於東北的戰略決策趨向和平解決。11月28日,毛澤東代表中共中央起草《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的指示,建議建立根據地,整訓部隊,建立地方武裝,以備翌年春天的決戰。1946年1月10日,國共代表張群周恩來在《關於停止國內軍事衝突的命令和聲明》上簽字,國共雙方達成停戰協議,時間定為1月13日24時。1月26日中共中央致電東北局《中央關於目前東北工作的方針問題給東北局的指示》:「……我黨目前對東北的方針,應該是力求和平解決,力求國民黨承認我黨在東北一定合法地位的條件下與國民黨合作,實現民主改革,和平建設東北,在目前國際國內形勢下,只有這個方針才是正確的」「……在軍事上我應採取完全防禦的姿態,不應有任何進攻挑釁的行為,在完全防禦的有理的條件下來擊敗蔣軍的進攻。」[7]

1946年3月13日,蘇聯軍隊從四平撤出。3月17日,中共調集軍隊1萬餘人攻克四平市,擊斃守軍500餘人,俘獲國民政府遼北省主席劉翰東及其各廳、處官職人員150餘人和警察總隊官兵3000餘人,遼北省政府頃刻瓦解。此為「一戰四平」。

從3月18日開始,國軍分兵三路同時向南、向東、向北推進。3月19日,四平外圍戰鬥打響。南路新六軍主力由台安以南之新開河向遼陽進攻;北路新一軍沿中長路兩側北進,並於3月24日占領鐵嶺;東路第五十二軍從瀋陽沿渾河兩岸向撫順進攻。3月25日,中共釋放劉翰東徐鼐等遼北省政府要員。劉翰東等人經海參崴於27日飛赴錦州。在中共軍調代表的堅持下,國、共、美三人軍事會議(美方馬歇爾回國述職,由吉倫中將代表)於3月27日在重慶簽訂了《調處東北停戰的協議》。 軍調部派出3個停戰小組到東北調停。蔣介石限令新一軍在調停開始前的4月2日攻占四平。

經過

4月2日後,熊式輝梁華盛前進指揮新一軍七十一軍,由開原瀋陽法庫向四平進攻,東北民主聯軍主力於四平以南地區實施運動防禦。4月7日,新一軍新38師在興隆泉、柳條溝一線鑽進了新四軍三師八旅、十旅、獨立旅和山東第一師的伏擊圈,損失了800餘人,此即興隆泉戰鬥。同樣在4月7日這天,新一軍第50師在進攻朝陽堡時也遭到了三師第十九團猛烈反擊,一天之內傷亡了400餘人。[8]新一軍在昌圖縣以北進攻無望,梁華盛要求東北行轅增援,被熊式輝撤換為鄭洞國擔任前進指揮。鄭洞國4月10日到開原縣的前進指揮所,請求調來了第52軍第195師,把前進指揮所由昌圖前推至雙廟子,部署為:

  • 新一軍:繼續沿中長鐵路進攻四平;以第50師為第一梯隊,一度攻入四平市區,被殲滅兩個營後,改以新30師主攻,新38師從老四平出擊四平市西北迂迴助攻。但新30師顧慮重重,正面無進展形成對峙。
  • 七十一軍(欠第88師):進攻八面城老四平
  • 第52軍第195師:擔任預備隊,在新一軍與七十一軍之間前進,隨時準備策應兩軍。

4月15日,東北民主聯軍在金家屯以外大窪殲滅七十一軍第87師先頭團,並將全師擊潰,殲滅4300多人,師長黃炎南逃。即「大窪戰鬥」。當晚共軍撤出,4月16日國軍進駐大窪

東北民主聯軍兩個團保衛四平市區:萬毅部隊五十六團負責鐵道東;馬仁興保安第一旅一團負責鐵道西,防禦陣地東面自鐵道,西面至海豐屯。一戰四平之後,保安第一旅旅部在路西區電業大樓成立四平衛戍司令部,馬仁興(保一旅旅長)為司令員,劉瑞森(遼西一地委書記)為政委,鄧忠仁(遼西二分區副司令)、左葉(遼西二分區副司令)為副司令員,楊驥(保一旅政治部主任)為政治部主任,黃雲波(保一旅參謀長)為參謀長,王玉峰(遼西二分區參謀長)為參謀處長。

東北民主聯軍於4月17號正式開始四平保衛戰。4月18日新一軍向四平西南和南郊的海方屯(海豐屯)、泊羅林子(玻林子)、南北鴨泡湖、西北郊的三道林子制高點等陣地發動了猛烈進攻。東北民主聯軍在四平市只能像以前「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一樣打陣地防禦戰,未能發揮運動戰優勢。國軍沒有想到東北民主聯軍會堅守四平,逐次添加兵力進攻亦使進攻效率未能達到最高。20日,國防部長白崇禧抵四平前線,明白東北民主聯軍意在堅守,遂集中各方向部隊迂迴圍攻四平。4月20日新一軍50師調集一百門大小火炮,向玻林子陣地猛烈轟擊4天。4月24日,新一軍新38師加強了炮兵火力,共軍陣地上一天內落下3000餘發大口徑炮彈。

4月28日,中共中央電示「堅守在四平的指戰員,政工人員;為和平民主,你們堅守四平甚為英勇,特傳令嘉獎。望你們再接再勵,堅守到最後勝利。把四平變成『馬德里』。」。5月1日,中共中央電示林彪:「蔣介石已拒絕馬歇爾、民盟和我黨三方面同意的停戰方案,堅持要打到長春。因此我們必須在四平、本溪兩處堅持奮戰,將兩處頑軍打得精疲力竭,消耗其兵力,挫折其銳氣……那時便可能求得有利於我之和平。力戒輕敵,每站必須集結全力打敵一點,以期必勝」。

蔣中正通過軍調部提出東北停戰和平條件:「哈爾濱共管,長春、瀋陽歸國府」。杜聿明認為先解決本溪,才能全力北攻四平。令新到的六十軍接替滇軍六十軍接替五十二軍守護錦州到鞍山、海城的交通線;集中新六軍(欠青年軍207師)、71軍88師等5個師的兵力於1946年4月28日第三次進攻本溪,並占領本溪。隨即令五十二軍作為預備隊調四平前線;新六軍北上;七十一軍也整補完畢。

隨着戰役形勢發展,林彪判斷杜聿明有可能把新六軍從本溪前線調來,暫時放棄對南滿的進攻,決定把三縱隊從南滿調到開原、昌圖側翼,阻擊新六軍北上;參加解放長春的楊國夫的第七師,開赴公主嶺、四平;在北滿大後方剿匪的三五九旅開四平;萬毅七縱守塔子山,山東七師與新四軍七旅守三道林子北山,山東一、二師與新四軍三師其他部隊在四平以西對付七十一軍。

5月15日,國軍分為右、中、三路發起總攻:

  • 右路新六軍軍長廖耀湘指揮新6軍第14師、第22師和七十一軍之第88師、五十二軍第195師,沿開原至西豐及開原至葉赫兩條公路前進,向四平以東進攻。在蓮花街遭到民主聯軍第三縱隊截擊,但新六軍發揮摩托化優勢,以小部隊與共軍膠着,大部隊乘600輛卡車北進,衝破了第三縱隊防線,進入四平東側,相繼占領西豐縣城四梅鐵路上的平崗車站,隨後西進於5月17日18時占領哈福車站、火石嶺,從而與中路第50師聯手猛攻四平制高點海拔400米的塔子山。廖耀湘軍長帶領精銳新編第6軍向東迂迴攻擊四平,65團在威遠堡打垮了東北民主聯軍第三縱隊主力,連連攻破阻擋的守軍,占領重要高地塔子山[8]
  • 中路新一軍3個師正面攻擊。僅有第50師進攻258高地有進展。
  • 左路七十一軍的87師、91師兩個師向四平以西攻擊,威脅側翼。數次進攻均無進展
  • 第60軍182師擔任四平以南的護路任務。在進攻中,廖耀湘的新6軍等部進攻最為得力。

5月17日,見勢不妙的林彪向中央發電要求全線撤退,並下令「塔子山儘可能再支持一天」。當晚林彪獲悉哈福車站失守後,下令「塔子山守軍最少明天要頂半天,不惜一切犧牲」。林彪叫來陳沂陳正人(東北民主聯軍總政主任)草擬發給全軍指戰員的關於四平撤退的通令。林彪果斷決定,山東七師於三道林子北山,新四軍七旅於四平東南高地掩護全線撤退。

5月18日入夜,遲遲得不到毛撤軍指令的林彪命令各部隊當晚24時前撤出四平。林電示中央:

敵本日以飛機大炮坦克掩護步兵猛攻,城東北主要陣地失守,無法挽回,守城部隊處於被敵切斷的威脅下,現正進行退出戰鬥。

林彪發出電報沒得到命令即自行下令撤軍,次日毛澤東「補」了同意撤退的電報[6]


東北民主聯軍於5月18日晚撤出四平前線陣地。5月19日國軍進入四平市區。經過32個日夜的四平保衛戰結束。5月19日上午,保一旅第一團第三營在蔡家車站與國軍打了一仗,掩護其他部隊通過東遼河,隨後撤向小城子

戰後

共軍的統計數據,四平保衛戰歷時31天,殲滅國軍1萬7千餘人,其中新一軍損失6,000餘人,七十一軍87師大部被殲,91師4個營被打垮;五十二軍196師傷亡三分之一以上。東北民主聯軍總傷亡1.5萬人,其中西滿四個旅及地方部隊傷亡7,000左右,新四軍三師第7、10旅連排幹部換了三次,部分營級幹部換了三次。

四平撤守後,5月19日毛澤東電示,要求東北局林彪立即布置保衛長春:「長春衛戍部隊應立即開始布置守城作戰,準備獨立堅守一個月,不靠主力援助,而我主力則將在敵人兩側及遠後方行動。」羅榮桓抱病於5月19日趕到范家屯,參見東北局范家屯會議。羅榮桓明確表態不贊成守長春,並說:長春、吉林都是大城市,不利於防守,防線又寬,現在部隊打得很疲勞,如果守長春,敵人從梅河口沿奉吉線插到吉林市,就會把我們的後方打得稀爛,不但長春守不住,非退到西滿蒙古大沙漠不可,贊成撤出長春,一直退到松花江以北。彭真林彪周保中蕭勁光等與會的東北局領導人聽取了羅榮桓的意見後一致同意撤出長春。會後,林彪繼續留在范家屯指揮部隊撤退,羅榮桓、彭真等回到長春,組織北方局機關由鐵路退往哈爾濱。

然而,毛澤東不同意東北局退往哈爾濱,還按原定的守長春的想法來給東北局下達任務。5月23日,毛澤東電令彭真、林彪,要東北局守往長春和公主嶺:

(一)望堅守公主嶺。
(二)如公主嶺不能守,應堅守長春,以待談判。
(三)立即部署公主嶺及長春的守備。

(四)我們正在南京談判讓出長春,交換別的有利條件,但必須守住長春,方利談判,否則不利。

但此時東北局不守長春、直退哈爾濱已付諸行動了。林彪和彭真於當日分別給毛澤東回電如實匯報實際情況。林彪稱:

我軍自四平防線撤出後,連日一面抗擊敵人,一面進行轉移。白天受敵機轟炸,行軍多在夜間,部隊甚疲憊,被敵人切斷掉隊甚多,目前無法組織兵力進行戰鬥。已令各部如遇敵時,則向敵進路的側面轉移,避免單獨決戰。現具體敵情及各部具體情況,均無法得知,我電台正在轉移中。

彭真在回電中稱:

長春方面幅員廣大,周圍地勢平坦,我兵力不足,不可能固守。為避免被迫作戰,我們(東北局)決定撤出長春。我們昨夜退出,現已抵哈爾濱,林仍率主力在前線指揮。

國軍決策層,在東北視察的參謀總長白崇禧代表蔣介石的意見提出:只要打下四平,與共產黨的談判就有了面子,不必再北進長春。而杜聿明堅持要打長春,認為奪取四平後如果不乘勢前進,必將前功盡棄,因為共軍擴充非常迅速,國軍卻不能儘量補充,現在停戰是對共軍有利;還認為攻占長春等地有把握。最終杜勸說白崇禧同意了按原計劃繼續打下去,白本人則飛往南京向蔣介石請示。

東北民主聯軍在撤退中大量出現逃兵,作戰科長王繼芳攜帶大批文件投奔國軍,向國軍泄露了東北民主聯軍的實際情況,使杜聿明一改以往謹慎用兵的做法,下決心調動其精銳部隊以機械化為先導,分兵狂追北撤的民主聯軍,甚至企圖將民主聯軍截留在松花江南岸加以殲滅。

右路國軍第52軍一部於5月21日占領西安縣城(今遼源市)。國軍5月21日占領公主嶺,5月22日占領范家屯,5月23日占領長春、海龍、德惠、農安。此後又沿長吉鐵路占領九台、永吉。第88師一部沿松花江直撲小豐滿發電廠。一擧佔領長春、吉林以下七十多個城鎮,為國共內戰中的吉長之役。蔣介石描述:「共匪當時潰敗的情況,及其狼狽的程度,實與其在贛南突圍(中共稱為「長征」)逃竄時的慘狀,只有過之而無不及[9]

東北民主聯軍5月下旬撤退的局勢非常嚴峻。羅榮桓回憶說:「從長春撤退到哈爾濱時思想很混亂,全軍無所措手足。無政府無紀律現象非常嚴重。各人搞各人的,各人抓各人的。有些同志把新招編來的偽滿軍隊和新繳獲來的武器,看成是自己的,不去充實和補充主力。這樣的部隊雖然有武器,但是很不鞏固。敵人一進攻,散的散,叛變的叛變,給我們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黃克誠5月24日向中央致電報告:

從我所了解的東北部隊部分情況及地方情況和我對今後作戰意見略報如下:


(一)從三月下旬國民黨進攻起,到長春撤退,我軍除南滿外,總傷亡1.5萬人,僅西滿四個旅及一部地方部隊傷亡達7,000左右,七、十旅連排幹部大部換了三次,部分營級幹部亦換三次,團級幹部傷亡尚小,有些部隊元氣受到損傷,不經整訓已難作戰。
(二)部隊從四平撤退尚有計劃,長春撤退則已有些混亂。西滿四個旅,一個旅到北滿,一個旅到東滿,兩個旅到西滿,其他各部情況不明。部隊非常疲勞,有些戰士撤退時走不動,不願跟走;幹部因長期支持着,亦極倦怠。
(三)幹部中一般情緒不高,特別是營以下幹部一般有很大厭戰情緒,傷愈後不願歸隊。比較好的則要求到地方工作,壞的很多逃跑、作生意、作手工,有些幹部則裝病到後方。這些現象是抗戰八年所未有,主要是由於後方工作太差。但幹部在長春撤退前逃跑尚少,在戰場上一般均積極勇敢。
(四)地方工作在西滿只有法庫、康平、昌圖。通遼幾縣比較普遍的有初步基礎,其他各縣除縣城外,鄉村中有些則有了點工作,有些則完全沒有工作。土匪問題尚未解決,長、哈、齊占領後,西滿散匪達五萬以上,進剿很難消滅,滅竄則做了。因為集中兵力在四平,亦無較多部隊進剿,地方武裝有部分尚不鞏固。地方工作進展遲緩,是由於時間短、幹部少、土匪多及幹部戀着城市不肯下鄉。工作作風亦有毛病等。分配土地農民情緒很高,但提得較遲,一時難普遍開展。故從西滿說,我們尚無廣泛的、有組織的群眾基礎。


(五)整個軍隊與地方幹部,除一部先進者外,一般渴望和平而厭戰。從承德來之幹部,幾無願在鄉村工作者,都要求到長春、哈爾濱去。軍隊幹部則很多要求休養,做後方工作,做地方工作。一般的戰士艱苦精神比之內戰與抗戰時代都差了很多。
在目前情況下,我們的作戰方針不能死守城市。……應以消滅敵人為主,應避免被動的守城戰,採取主動的殲敵。而目前爭取一個時間來整理部隊,恢復疲勞,提高士氣,剿清土匪,發動鄉村群眾為最有利。待敵分散後作戰,即失掉一些城市,這樣做亦較穩妥。

5月26日,東北局向中央匯報民主聯軍情況並請示今後作戰方針:「東北我軍經長期苦戰,主力甚為疲憊。敵已占四平至長春線及鄭家屯、西安海龍線。我西滿、北滿甚為空虛。同時東、西、北滿土匪尚未剿清,今又乘虛彌起,現敵向我軍前進,我甚難作有力抵抗。今後作戰方針,請中央指示。」 5月27日,毛澤東復電東北局:「目前軍事方針,除以一部與敵保持接觸,給以擾亂及破路外,主力應不怕喪失地方,脫離並遠離敵人,爭取時間休整補充。外交方針已告恩來,我方讓步至長春雙方不駐兵為止,此外一概不能再讓,美蔣要打由他們打去,要占地由他們占去,我方絕不承認他們的打與占為合法。總之東北是未了之局,我黨必須準備長期鬥爭,最後總是要勝利的。 」

5月29日林彪在給吉遼軍區領導人的電報中說:你們炮兵團的直屬隊,及一門榴彈炮,共500多人,其中大部分為革命的韓國人,另有十餘日本人,因未接到你們撤退命令,在吉林附近被敵機械化步兵追上,全部被俘。此為我軍進入東北,惟一的被殲的事實。5月30日,林彪致電東北局指出:「我在吉林附近渡江部隊被敵機械化部隊切斷,有四個團未渡江來。該四部無電台、無地圖、無群眾的引路報信,並在土匪的擾亂下將遇到很多困難。而且渡江之諸部隊建制皆不完全,逃亡與疲憊現象極嚴重。」5月31日,黃克誠向中央發電匯報:「毛主席:東北情況很混亂,很難阻止敵人占齊齊哈爾哈爾濱,假使退出哈齊,能取得和平停戰,則堅決退出求得停戰,來整理內部,以求再起,時機緊急,請考慮。」6月1日,彭真、羅榮桓、高崗致饒伍葉周並中央的電報中說:我軍自四平撤至公主嶺附近時,敵以多路平行縱隊各附汽車坦克向我追擊,其受我抵抗之路則停止,而他路則進行包圍,飛機進行放肆轟炸,故被割斷我部隊甚多,至今尚存數團,數個營,數個連,落在敵後面,尚不知去向。6月1日,林彪在給中央周張譚的電報中說:「準備游擊放棄哈爾濱。」6月2日,東北局在給「中央並林」的電報中說:「我們準備放棄哈爾濱」,「我已告辰兄準備退出」。6月2日林彪又一次致電東北局指出:被敵隔斷尚未找得之部隊,梁興初缺一個團,羅華生部缺一個營,萬毅部缺四個營。萬部減員最大,有的團只剩得半數。

林彪撤退到舒蘭後舊患病復發病倒。不過中共在東北也做了局部反擊,5月底鞍海戰役中六十軍第184師2700餘人在海城起義。6月初東北民主聯軍在拉法、新站戰鬥中獲勝,阻止了國軍深入延邊的勢頭。

東北國軍「戰略受政略影響,專注重城市及交通線之占領,忽略殲滅共軍主力」[10]。國民政府應美國總統特使喬治·馬歇爾的強烈要求,結果蔣介石極有爭議的下了六月停戰令停止追擊,錯過了國共內戰中影響雙方最終命運的機會。6月國共雙方在南京的談判沒有取得任何進展。6月下旬開始國共雙方重點轉移至中原戰場,至10月中旬,東北雙方一直無大戰事[11][12]

參考來源

  1. ^ 《東北三年解放戰爭軍事資料》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區司令部 編,1949年10月,196頁。
  2. ^ 林彪簡介,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檢索日期2009年11月2日[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 3.0 3.1 《雪白血紅》張正隆,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8月,ISBN 978-7-5065-1048-6。第8章「獨霸東北」。
  4. ^ 《東北解放戰爭大事記》丁曉春、戈福祿、王世英 編,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7年7月,ISBN 7-80023-007-4,第15頁。
  5. ^ 《雪白血紅》第9章「最後一戰」。
  6. ^ 6.0 6.1 *《雪白血紅》第10章「四平不平」。
  7. ^ 《文史精華》月刊2013年第二期《彭真、林彪在東北局》。
  8. ^ 8.0 8.1 《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軍事歷史研究部 編,軍事科學出版社,2000年,ISBN 7-80137-315-4,卷「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役戰鬥總覽」。
  9. ^ 《蘇俄在中國:中國與俄共三十年經曆紀要》蔣介石,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第3版,第十八節存档副本. [2013-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5). 
  10. ^ 《四戰四平》四平市博物館 編,1985年,第1集,第20頁。
  11. ^ 《雪白血紅》第12章「又一聲『撤』之後平」。
  12. ^ 《雪白血紅》第11章「春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