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晶理論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20年4月29日) |
結晶理論是一個概念,由法國作家司湯達於1822年提出,它描述了這種過程或心理變態,其中新戀的無魅力特徵轉化為閃爍的美感性鑽石。根據司湯達的話:「我所說的「結晶」是從所有呈現自身的事物中發現的心智運作,即所愛的物體具有一些新的完美。」[1]
術語的由來
1818年夏天,司湯達與他的朋友和同事蓋拉爾迪夫人在薩爾茨堡附近的哈萊因鹽礦旅行。在這裡,他們發現了鹽結晶的現象,並將其用作人類關係的隱喻。
「在鹽礦中,臨近冬季結束,礦工將把一棵無葉的樹枝扔到一個廢棄的礦場中。兩三個月後,礦工們發現,浸入鹽的水浸透了樹枝,然後在樹枝退去時變干,礦工們發現樹枝上覆蓋了一層閃亮的晶體。最細的樹枝不超過山雀的爪子,上面布滿了無窮無盡的小晶體,這些晶體閃爍得令人眼花繚亂。原來的小樹枝已不再可識別;它已經成為非常有趣的兒童玩物。當陽光明媚,空氣乾燥時,哈雷因的礦工便抓住了向準備下山的旅行者提供鑲滿鑽石的樹枝的機會。」 [2]
術語背後的故事
在一次進入500英尺深的薩爾茨堡礦山的特殊旅程中,司湯達和蓋拉爾迪夫人認識了一位精明的巴伐利亞軍官,隨後更加入了他們的公司。很快,警官開始受到蓋拉迪夫人的吸引。根據斯坦德哈爾的說法,這名軍官在視覺上愛上了她。在軍官的講話中,瘋狂的程度在每時每刻都在增加,最令司湯達印象最深的是,就是軍官如何看待這位女性的完美之處,這些完美之處在司湯達的眼中幾乎是看不見的。例如,他開始讚美蓋拉爾迪夫人的手,但事實是她的手在她童年時就被天花刻上了痕跡,並且仍然有一些疹子的疤痕而且褐色的。[2]
斯坦德爾推理道:「我該如何解釋自己所見?」他想知道: 「我在哪裡可以找到比較方式來說明我的想法?」 就在那一刻,赫拉迪夫人正在玩弄礦工送給她漂亮的樹枝,上面布滿了由鹽所形成的晶體。在 陽光明媚的時候(八月三日),小鹽稜鏡閃閃發光,就像在明亮的宴會廳中最好的鑽石一樣。斯坦達爾從這次觀察中提出了他的「結晶」概念,並開始向蓋拉迪夫人解釋,由此她開始很好奇為甚麼沒有意識到這位軍官對她的痴情。
他對她說:「貴族的風度以及他從未見過你給這個年輕人所帶來的影響,恰恰與對您握在手中的那支小鵝耳櫪屬支葉的結晶很相似。到了冬季,剝去樹葉的葉子鋪上了鑽石肯定是令人眼花繚亂的,但在某一些時候仍然可以看到樹枝的真面目。」 也就是說,「從這個年輕軍官的想象中可以看出 , 這個情況是對蓋拉爾迪的忠實代表。」
因此,根據斯坦德哈爾所說,當人們開始對一個人產生興趣的那一刻,人們不再看待他或她的真實面貌,而是把一個人想像成他認為的一個人去看他們。 根據這個比喻,人們看到了新生的興趣所產生的美不勝收的幻想。這種幻覺類似於漂亮的鑽石,實質上裡面隱藏了無葉的角樹分支,只有墜入愛河的人的眼睛才能感知到。
結晶過程
斯坦達爾將新戀愛中的「愛的誕生」描述或比較為與羅馬之旅相似或相似的過程。 以此類推, 博洛尼亞市代表冷漠 ,羅馬代表完美的愛情:
「當我們在博洛尼亞時,我們完全無動於衷;我們不會以任何方式去關心或者欣賞我們也許有一天會與之瘋狂的人;但實情是我們的想象力更傾向於高估他們的價值。」 總之,在博洛尼亞,「結晶」尚未開始。當旅程開始時,愛就離開了。一個人離開博洛尼亞,爬上亞平寧山脈 ,然後去羅馬。 根據斯坦德哈爾的說法,這次離職與一個人的意願無關。這是一個本能的時刻。 這一變革性過程從整個過程的四個步驟開始:
- 欽佩 –人們讚嘆所愛的人的品質。
- 承認 –承認獲得對方的認可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
- 希望 –一個人獲得了所愛的人的愛。
- 喜悅 –人們高估對方的美麗和優點。
如上所示,在旅程或結晶過程中,司湯達在一張紙牌的背面詳細說明了蓋拉迪夫人在薩爾茨堡鹽礦之旅中的講話。
應用領域
心理學家多蘿西·滕諾夫(Dorothy Tennov)將這一過程描述為一種轉變過程。在這種轉變過程中,通過心理事件和神經系統重構來結晶所愛的人的特徵,從而誇大了對方的特徵,從而很少或根本沒有注意對方根本無這種特徵。 [3] 她用此基礎上為她「純愛對象」的描述,相關的概念如迷戀。
參見
參考文獻
- ^ De l'amour, Paris, 1822
- ^ 2.0 2.1 Stendhal. On Love.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822. ISBN 0-14-044307-X.
- ^ Tennov, Dorothy. Love and Limerence. Maryland: Scarborough House. 1979. ISBN 0-8128-23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