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端島聯邦教化所
終端島聯邦教化所(Federal Correctional Institution, Terminal Island)是一所位於洛杉磯聖佩德羅終端島預留點的男子監獄。
洛杉磯的另外一所聯邦監獄是位於洛杉磯市中心的洛杉磯都市拘留中心。兩個地點均為美國聯邦監獄局管理。其西部辦公室位於加州斯托克頓市。2005年囚禁人數將近1200人。
聯邦監獄產業公司(美國聯邦政府設立的企業)在終端島上使用囚犯為勞動力從事公用財產的機械修理、產品復原、輪胎製造等工作。
著名囚犯
姓名 | 編號 | 現狀 | 細節 |
---|---|---|---|
羅伯特·安格頓 | 13831-179 | 2010年入刑於終端島。[1] | 他曾對體育賽事進行賭博投注。他曾因謀殺了他的妻子被州法院指控,但罪名不成立。他還被認定犯有逃稅和護照欺詐。 |
艾迪·本克爾 | 達斯汀·霍夫曼曾經常參觀終端島,以此確保本克爾的監獄小說「No Beast So Fierce」得以完成,而這後來成為霍夫曼比較成功的電影《暗夜心聲》(Straight Time)的劇本來源。 | 後來成為演員(電影《落水狗》)和編劇。 | |
薩爾瓦多·「比爾」·伯南諾 | 他在終端島服滿了刑期。緊接着他釋放之後,他的弟弟小喬伊(兩個都是臭名昭著的黑手黨首領「香蕉喬伊」的兒子)轉移到那裡完成其從1972年到1975年的刑期。 | 蓋伊·特利茲(Gay Talese)的黑手黨暢銷書「Honor Thy Father」中馬里奧·普佐的「教父」邁克爾·柯里昂的原型。 | |
艾爾·卡彭 | 他在阿爾卡特拉斯島服滿了聯邦重罪判決的刑期後,在1939年被判為期一年的輕罪判決並轉移到終端島聯邦教化所。[來源請求] | 芝加哥著名黑幫老大 | |
The Port Chicago 50 | 1944年11月至1946年1月在此服刑。 | 50名因在芝加哥港兵變被判入刑的美軍非裔水手 | |
查爾斯·曼森 | 從1956年初到1958年末,他因盜竊一輛51年版Mercury轎車而被監禁。在1961年,查爾斯·曼森因設法兌現政府支票先被判在華盛頓州的麥克尼爾島監禁,但最終在1966年回到終端島。而後他在1967年被釋放,但他向釋放他的官員表示自己並不想離開。[來源請求]目前,他正在科克倫州立監獄中服刑終身監禁。 | 曼森家族首腦,及Tate-LaBianca連環謀殺案主謀。 | |
Lynette Fromme | 經卡爾斯維爾聯邦醫療機構許可,於2009年9月14日保外就醫。現居於紐約州Marcy。 | 前曼森家族成員 | |
蒂莫西·利里 | 1974年被關押於此。巧合的是,他的的死敵,前聯邦調查局探員Gordon Liddy因為作為尼克松總統水門事件中的領導人物,被定罪後也同時拘押於此。 | 前哈佛大學教授,著名的LSD迷幻藥大師 | |
傑佛瑞·麥當勞 | 兩次在特米諾島監獄服刑。第一次在1979年謀殺罪名成立後。第二次在1982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下令推翻謀殺罪名不成立的判決後。現在在馬里蘭州坎勃蘭聯邦監獄服刑。 | ||
安東尼·帕內斯 | 曾在1989年,被FBI逮捕在此關押六個月,因為他捲入與英國政府有關的吉尼斯股票交易欺詐。 | ||
約翰·德羅寧 | 1982年3月29日釋放。2005年3月19日去世。 | 德羅寧汽車公司董事長 | |
愛德華·莫利西 | 206年底從特米諾島釋放。愛德華·莫利西因為使用教會資金洗錢而被判刑。[來源請求] | 牧師瑪麗·馬寧·莫里西(Mary Manin Morrissey)的丈夫(她是生活充實中心的創始人)。 | |
布萊恩·歐德雅 | [來源請求] | 加拿大毒販,《嗨:一個大麻毒販的自白》(HIGH: Confessions of a Pot Smuggler)一書的作者。 | |
亨利·希爾 | [來源請求] | 電影《盜亦有道》[2]中的主線角色 | |
利茲·若內 | [來源請求] | John Waters製作的電影《Desperate Living》的作者及演員 | |
貝利·米克 | 1995年釋放出獄,現居於加州聖地亞哥。 | 著名股票操作人及ZZZZ Best公司造假案中的首席執行官。 | |
布蘭特·R·維克斯 | 按美國聯邦上訴法院第九司法區2008年3月27日的命令,於2009年1月6日釋放出獄等候上訴結果。 | 軍事承包商及藍島·甘寧漢賄賂醜聞中的主要人物。 | |
安妮塔·奧黛 | 著名爵士歌手 |
參考
- ^ Locate a Federal Inmate: Robert Nicholas Angleton. Federal Bureau of Prisons. 2010 [2010-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9).
- ^ The Real Goodfella, Channel 4, April 25,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