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憲法第五條

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第五條提出了對美國憲法進行修改的程序,這一程序就是提出並通過憲法修正案。根據這一條,修正案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式提出:

  • 國會在兩院三分之二議員認為必要時;
  • 根據各州三分之二州議會的請求,召開制憲會議提出。

而批准的方法同樣也有兩種:

採用哪種批准方式,得由國會提出建議。任何得到批准的修正案就會成為憲法的一部分並生效。

內容文本

The Congress, whenever two thirds of both Houses shall deem it necessary, shall propose Amendments to this Constitution, or,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egislatures of two thirds of the several States, shall call a Convention for proposing Amendments, which, in either Case, shall be valid to all Intents and Purposes, as Part of this Constitution, when ratified by the Legislatures of three fourths of the several States or by Conventions in three fourths thereof, as the one or the other Mode of Ratification may be proposed by the Congress; Provided that no Amendment which may be made prior to the Year One thousand eight hundred and eight shall in any Manner affect the first and fourth Clauses in the Ninth Section of the first Article; and that no State, without its Consent, shall be deprived of its equal Suffrage in the Senate.

  • 譯文:國會在兩院三分之二議員認為必要時,應提出本憲法的修正案,或根據各州三分之二議員的請求,召開制憲會議提出修正案。不論哪種方式提出的修正案,經各州四分之三州議會或四分之三州制憲會議的批准,即實際成為本憲法的一部分而發生效力;採用哪種批准方式,得由國會提出建議。(但1808年以前制定的修正案,不得以任何形式影響本憲法第一條第九款第一項和第四項[1]);任何一州,不經其同意,不得被剝奪它在參議院的平等投票權[2][3]

修正案的提出

「認為必要時」,聯邦國會兩院(即聯邦眾議院聯邦參議院)可以「提出本憲法的修正案」。這意味着只要投票時出席的議員滿足法定人數(根據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第一條第五款,出席「議員過半數,即構成議事的法定人數」)且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投票贊成即可提出修正案。而並不一定要是兩院所有成員都出席投票[4]。換言之,按如今(2018年)第115屆聯邦國會英語115th United States Congress的情況(435名聯邦眾議員,100名聯邦參議員),理論上最少只需要有146名聯邦眾議員和34名聯邦參議員同意即可提出憲法修正案。至今所通過的全部27條憲法修正案都是以這種方式提出的。

另外一種提出修正案的方法,即由「各州三分之二州議會的請求,召開制憲會議提出」,不過這種方法還從來沒有被使用過。

批准

聯邦國會正式提出憲法修正案後,也有兩種批准方式,均是由四分之三的州來批准。比較常見的是由州立法部門(即州議會)批准,目前的27條修正案中,有26條是通過這種方式批准的。只有用來廢除第十八條修正案第二十一條修正案是由州制憲會議批准的。

雖然從技術上憲法修正案必須要在四分之三的州批准後才能生效,但在實際操作中,許多修正案在得到州批准前就已經成為法律,州的批准只是一個形式。比如說各州一致批准的權利法案、廢除奴隸制第13條修正案、有關平等法律保護和正當程序的第14條修正案、給予非裔男性美國公民選舉權的第15條修正案以及保證女性選舉權的第19條修正案均屬這種情況[5]。而第27條修正案則創下了批准過程耗時最長的紀錄,該修正案於1789年9月25日由聯邦國會提出,直到202年後的1992年5月7日才得到四分之三的州批准生效,比其它所有的修正案批准所花費時間的總和還要長。

參見

注釋

  1. ^ 刮弧內這一部分內容已經過時不再發生效力
  2. ^ 任東來; 陳偉; 白雪峰; Charles J. McClain; Laurene Wu McClain. 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 中國法制出版社. 2004年1月: 569. ISBN 7-80182-138-6. 
  3. ^ 李道揆. 美国政府和政治(下册). 商務印書館. 1999: 775–799. 
  4. ^ Johnny H. Killian, George A. Costello, Kenneth R. Thomas (編), Article V. Mode of Amendment (PDF),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941, 2004, 108th Congress, 2d session, Senate, no. 1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06) , citing the National Prohibition Cases, 253 U.S. 350, 386 (1920).
  5. ^ Chin, Gabriel J. & Anjali Abraham (2007), "Beyond the Super-Majority: Post-Adoption Ratification of the Equality Amendmen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rizona Legal Studies Working Paper No. 32-07.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