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閘船,是一種小型帆船的類型,為傳統戎克船的改裝版本,大約於1550年在澳門發展起來,結合了東西方帆船設計的優點。英國商人於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將其引入英資商隊,引發第二次鴉片戰爭亞羅號就是一艘老閘船。

一艘戎克船(左)和一艘老閘船(右),攝影於1936年印度尼西亞桑布島附近。
"Picture of a lorcha model in the Macau Museum, 2011"
2011年澳門博物館的老閘船模型。

歷史

這種船舶類型於1550左右,在澳門被首次建造。[1]老閘船排水量小,航速比傳統大型帆船更快,需要更少人手,建造維修也較簡易。有見於這種船舶的航速相當快,英國商人亦於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將其引入英資商隊。

在以往泰國曼谷,當地一種老閘船會被用於搬運稻米湄南河的出海船舶上。[2]

頭頓沉船

頭頓沉船是一艘沉入崑崙群島附近的老閘船,其年代可追溯至1690年。[3]

老閘船(香港)

這種中式船是香港的漁船,也是香港標誌和旅發局標誌

參看

注釋和參考文獻

  1. ^ Skene's Elements of Yacht Design, 8th Edition 1973, Francis S. Kinney, Page 164.
  2. ^ Mast & Sail in Europe & Asia: Chapter 11. [2016-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5). 
  3. ^ Excavation of an oriental vessel of c. 1690 off Con Dao, Vietnam (PDF).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utical Archeology. 1992, 21.3: 221–24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6-13).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