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斯特·皮爾遜
萊斯特·鮑爾斯·「邁克」·皮爾遜,PC,OM,CC,OBE(Lester Bowles "Mike" Pearson,1897年4月23日—1972年12月27日),是第14任加拿大總理,1957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皮爾遜擔任總理期間推行多項重要改革,如引進全民保健、學生貸款計劃和加拿大退休金計劃,創設加拿大勳章,以及成立皇家雙語及雙文化委員會,並倡議把加拿大國旗從英國紅船旗改為以楓葉為主的設計。
萊斯特·皮爾遜 Lester Bowles Pearson | |
---|---|
第14任加拿大總理 | |
任期 1963年4月22日—1968年4月20日 | |
君主 | 伊利沙伯二世 |
前任 | 約翰·迪芬貝克 |
繼任 | 皮耶·杜魯道 |
官方反對黨領袖 | |
任期 1958年1月16日—1963年4月22日 | |
君主 | 伊利沙伯二世 |
前任 | 路易斯·聖勞倫特 |
繼任 | 約翰·迪芬貝克 |
第8任對外事務國務部長 | |
任期 1948年9月10日—1957年6月20日 | |
總理 | 威廉·萊昂·麥肯齊·金 |
前任 | 路易斯·聖勞倫特 |
繼任 | 約翰·迪芬貝克 |
第2任加拿大駐美國大使 | |
任期 1944年—1946年 | |
總理 | 威廉·萊昂·麥肯齊·金 |
前任 | Leighton McCarthy |
繼任 | H. H. Wrong |
第8任聯合國大會主席 | |
任期 1952年 | |
前任 | Luis Padilla Nervo |
繼任 | 維賈雅·拉克希米·潘迪特 |
加拿大國會下議院阿爾戈馬東選區議員 | |
任期 1948年10月25日—1968年4月23日 | |
前任 | 湯瑪士·法誇爾 |
繼任 | 無(選區被解散)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1897年4月23日 加拿大安大略省紐頓布魯克 |
逝世 | 1972年12月27日(75歲) 加拿大渥太華 |
墓地 | 加拿大魁北克省韋克菲爾德麥克拉倫公墓 |
政黨 | 加拿大自由黨 |
專業 | 外交官 |
宗教信仰 | 衛理公會 |
生平
早年生活
皮爾遜於1897年在安大略省紐頓布魯克鎮(現多倫多市一部分)出生。1913年,他從咸美頓市的咸美頓中學畢業,同年在多倫多大學的維多利亞學院展開大學生活[1]。
參與一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爆發後,皮爾遜加入多倫多大學救傷隊成為一位護理員。1915年,他加入加拿大軍隊救傷隊,職責為擔架手,軍階為二等兵,後來升至中尉,任內曾派駐埃及和希臘。1917年,皮爾遜轉至英國陸軍飛行隊(當時加拿大還沒有自己的空軍),擔任空軍中尉。然而,他於飛行訓練期間發生意外並受傷,再於1918年在倫敦街頭被巴士撞傷,因此被送回家養傷。他在空軍的飛行教練有感「萊斯特」一名與飛行員的形象不符,因此為他另改「邁克」一名。自此,皮爾遜在公開場合和官方文件中保持使用「萊斯特」一名,但親友卻一律稱呼他為「邁克」[2]。
兩戰之間
一戰結束後,皮爾遜重返校園,並於1919年從多倫多大學取得文學學士學位。他其後從馬西基金獲取獎學金,並往牛津大學的聖約翰學院就讀,於1923年取得二等榮譽學士學位,再於1925年取得文學碩士學位。學成後他返回加拿大,在多倫多大學任教歷史,並為多大的加式足球隊和男子冰球隊擔任教練。1925年,他與多大學生瑪利安·穆迪結婚,兩人育有女兒派翠西亞和兒子傑弗里[3]。
外交官
皮爾遜於1927年參與加拿大外交部招聘考試,並以優異成績獲取錄[3]。他於1930年代末派駐倫敦,並成為加拿大駐英國高級專員公署的副高級專員,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負責協調軍事補給和難民安置等事宜[3]。他於1941年至1942年間在渥太華短暫出任外交部助理副部長[4],再於1942年6月調往加拿大駐美國大使館[4]。他於1945年正式出任加拿大駐美大使,到1946年9月為止[3][5],在建立聯合國和北約組織的歷程中擔當重要角色[6]。他更差點成為聯合國首任秘書長,但因蘇聯否決而未能成事[3]。
隨著二戰告終,時任加拿大總理威廉·萊昂·麥肯齊·金曾嘗試羅致皮爾遜加入他的團隊。然而,皮爾遜卻不認同麥肯齊·金的處事作風,因此謝絕麥肯齊·金的邀請[7]。皮爾遜待麥肯齊·金宣佈退休後才加入政壇。
踏入政壇
1948年,路易斯·聖勞倫特接替麥肯齊·金出任加拿大自由黨黨魁和加拿大總理,並任命皮爾遜為對外事務部(即外交部前身)部長。當時皮爾遜不是國會議員;聖勞倫特遂委任代表安大略省阿爾戈馬東選區的國會下議員湯瑪士·法誇爾為加拿大國會上議院議員,以騰空該議席讓皮爾遜參與補選。皮爾遜在補選順利勝出,躋身國會下議院。[8]
蘇伊士危機
埃及於1956年7月26日宣佈國有化蘇伊士運河,為蘇伊士危機寫下序幕。英國、法國和以色列再於同年10月尾與埃及爆發武裝衝突。隨著形勢急轉直下,皮爾遜決定向聯合國提議籌組維持和平部隊,於11月初與其團隊商討建議,並拉攏各方的支持。聯合國大會於11月7日通過1001號決議案,組織並派遣一支緊急部隊往埃及執行維持和平任務。英法部隊於1956年末撤離埃及,而以色列部隊則於1957年春季撤退。他於1957年末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以表揚他在這次危機中的貢獻。[9]
自由黨黨魁
自由黨於1957年聯邦大選中失利,以7席之差敗給保守黨,從執政黨變成在野黨。皮爾遜雖然保住自己的議席,但也失去其內閣部長地位。聖勞倫特於1958年告別政壇,而皮爾遜則於同年舉行的黨團大會中當選自由黨新任黨魁。[10]
另一方面,以少數政府姿態執政的保守黨於1958年初解散國會,觸發九個月內第二場聯邦大選。皮爾遜首度以黨魁身份帶領自由黨進行競選活動,卻遭遇重大挫敗,令保守黨得以多數黨姿態重返國會。自由黨於1962年聯邦大選的表現有所改善,令保守黨再度以少數政府姿態執政。
然而,保守黨政府在這屆國會就應否容許美國在加拿大放置CIM-10飛彈而面臨內訌。國防部長哈克尼斯與總理約翰·迪芬貝克出現意見分歧而於1963年請辭,保守黨政府其後倒台,觸發1963年聯邦大選。
總理
皮爾遜在競選期間除了表明支持CIM-10飛彈計劃外,也承諾自由黨若當選的話,會在任期頭60日啓動一連串改革,包括引入全民保健和全國退休金系統。自由黨在這次選舉壓倒保守黨,以少數政府姿態重新執政,皮爾遜亦成為加拿大總理。[10]雖然自由黨政府處於少數狀態,但獲新民主黨支持,皮爾遜因此得以推行上述改革。[10]
迄今加拿大聯邦政府以英語為主要辦公語言,鮮有以法語提供服務,而法語系國民的不滿情緒亦於1960年代陸續浮現出來。有見及此,皮爾遜於1963年成立皇家雙語及雙文化委員會,以研究如何融合英語系和法語系社區。委員會最終建議將英法兩語並列為全國官方語言,為加拿大於1969年正式實行雙語制鋪路。[11]
皮爾遜在處理蘇伊士危機時,埃及政府一度以加拿大當時的國旗帶有英國國旗為由,否定加拿大在該次衝突中的中立地位;他自此認為加拿大國旗應採用更獨特的設計。[12]皮爾遜政府遂於1964年5月在國會提出動議更換國旗設計。[13]一個由15名國會議員組成的跨黨派委員會於同年9月成立以研究新國旗設計,並於10月22日接納現有的紅白直條配紅楓葉設計。國會下議院於同年12月15日以大比數通過此設計,而新國旗於1965年2月15日正式啓用。[14]
退休及晚年生活
皮爾遜於1967年12月14日宣佈離開政壇。自由黨於1968年舉行黨魁選舉,由皮爾遜帶入內閣的皮耶·杜魯道當選新任黨魁,並成為總理。此外,由皮爾遜提攜的另外兩名內閣廳長-約翰·內皮爾·特納和讓·克雷蒂安-在往後年間也曾先後出任總理。[10]
皮爾遜其後重返學術界,在渥太華的卡爾頓大學就加拿大外交事務作演講[10]。他於1972年去世,遺體葬於魁北克省加蒂諾以北維克菲爾德的麥克拉倫墓園。
參考資料
- ^ Biography at the Dictionary of Canadian Biography Online. [2011-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30).
- ^ The Nobel Foundation. Lester B. Pearson Biograph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obelprize.org. Retrieved on: October 13, 2008.
- ^ 3.0 3.1 3.2 3.3 3.4 Shadow of Heaven: The Life of Lester Pearson, volume 1, 1897-1948, by John English.
- ^ 4.0 4.1 "Pearson, Lester Bowles", Encyclopedia Canadiana, vol. 8, Ottawa, 1972, Grolier, 135.
- ^ "Pearson, Lester Bowles," Encyclopedia Canadiana, vol. 8, Ottawa, 1972, Grolier, 135.
- ^ "He attended man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and was active in the UN from its inception." and "He signed the North Atlantic Treaty for Canada in 1949 and represented his country at subsequent NATO Council meetings, acting as chairman in 1951-1952." See, "Pearson, Lester Bowles", Encyclopedia Canadiana, vol. 8, Ottawa, 1972, Grolier, 135.
- ^ Mr. Prime Minister 1867-1964, by Bruce Hutchison, Toronto 1964, Longmans Canada publishers.
- ^ 加拿大國會網站 皮爾遜議員資料. [2011-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30).
- ^ Lester Pearson & the Suez Crisis. [2011-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6).
- ^ 10.0 10.1 10.2 10.3 10.4 Lester Bowles Pearson: Biography. [2011-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1).
- ^ Beyond Words - Issue 5 - Fall 2009 - Looking Back. [2011-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8).
- ^ (Thorner 2003,第524頁)
- ^ Reeve, Iain. Wrong turns on the road of symbolism. The Peak. 2007-05-21 [2008-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28).
- ^ Birth of the Canadian flag. Department of Canadian Heritage. [2011-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0).
引用書籍
- Thorner, Thomas. A Country Nourished on Self-Doubt: Documents in Post-Confederation Canadian History. Broadview Press. 2003. ISBN 1-55111-548-4.
外部連結
- Biography at the Dictionary of Canadian Biography Onlin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Greatest Canadian" write-up of Lester Pears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National Archives biography
- Nobel prize websit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Canadian Peace Hall of Fam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http://archives.cbc.ca/IDD-1-74-1265/people/lester_b_pears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University of Toronto Athletic Hall of Fame, Inducted 1987
- Lester Bowles Pearson from The Canadian Encyclopedia
- An in-depth exploration of Pearson’s diplomacy during the Suez Crisis of 195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前任: 約翰·迪芬貝克 |
加拿大總理 1963年—1968年 |
繼任: 皮埃爾·特魯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