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貴族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5年4月6日) |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
蒙古貴族 (蒙古語:ᠰᠤᠷᠪᠤᠯᠵᠢᠲᠠᠨ,中蒙通用轉寫:survaljtan,西里爾字母:сурвалжтан)出現於10-12世紀,貴族政治上的作用在13世紀變得突出,而且基本上統治蒙古各部,直到20世紀初。元代將貴族稱為「根腳」(蒙古語:ᠢᠵᠠᠭᠤᠷᠲᠠᠨ,中蒙通用轉寫:yazgurtan,西里爾字母:язгууртан),源於蒙古單詞yazgur,意為「根部」。
匈奴 (前209年 – 公元93年)
- 單于:國王
鮮卑 (93年-234年)
- 可汗:國王
柔然 (330年-555年)
- 可汗:國王
蒙古帝國 (1206年-1368年)
貴族頭銜
- 大汗(Ihe Khaan):皇帝
- 王子(Khan Khuu)
- 米爾扎(Mirza):王子,蒙古貴族
軍銜
- 千戶長(Minggan-u Noyan):一千士兵之主。
- 百戶長(Jagutu-iin Darga):一百個士兵的指揮官。
- 十戶長(Arban-u Darga):十個士兵的指揮官。
- 扯兒必(Cherbi):怯薛軍(Kheshig)統領。
女性頭銜
- 可敦(Khatun):王后。
- 別姬(Behichi, Beiji):貴族夫人。
- 公主(Gonji):貴族家庭的女兒。
北元及後蒙古時期 (1368-1691)
貴族頭銜
- 可汗(Khaan,Khagan):國家統治者。
- 汗(Khan):16世紀中葉,一些地方封建主自稱為汗。可汗和汗是兩個不同的頭銜,可汗(Khaan,長a)和汗(Khan,短a)。可汗是國家統治者,地方封建領主擁有汗的頭銜。
- 台吉(Taiji):成吉思汗後裔。
女性頭銜
- 太后(Taihu):王后,可汗配偶,如囊囊太后。
- 可敦(Khatun):王后和夫人。
- 公主(Gonji):貴族家庭的女兒。
- 別姬(Behichi, Beiji):夫人,王子配偶。
貴族頭銜
- 汗(Khan,不是可汗):旗主。有三個汗在喀爾喀:土謝圖汗、札薩克圖汗和車臣汗,有兩個汗在科布多:特固斯庫魯克達賴汗(Tögs Hülüg Dalai Khan)和烏訥卓哩克圖汗(Ünen Zorigtu Khan)。儘管他們的頭銜和汗部(Aimag)相關,但是他們的權力被限制在他們自己的旗內,他們要溝通清廷和其他旗主的聯繫。
- 男爵(滿語:ᠠᠰᡥᠠᠨ ᡳ
ᡥᠠᡶᠠᠨ,穆麟德轉寫:ashan -i hafan):僅在博格多汗時期特殊境遇下授予外國公民,如亞歷山大·贊澤爾一世。年收入3500兩白銀和60匹綢緞。 - 親王(ᠴᠢᠨ ᠸᠠᠩ Chin Wang):旗主。年收入2600兩白銀和40匹綢緞。擁有60位農奴。
- 郡王(ᠭᠢᠶᠦᠢᠨ ᠸᠠᠩ Giyün Wang):旗主。年收入1200到2000兩白銀和15到25匹綢緞。擁有50位農奴。
- 貝勒(ᠪᠡᠶᠢᠯᠡ Beile):旗主。年收入600兩白銀和13匹綢緞。擁有40位農奴。
- 貝子(ᠪᠡᠶᠢᠰᠡ Beis):旗主。年收入500兩白銀和10匹綢緞。
- 鎮國公(ᠲᠦᠰᠢᠶᠡ
ᠬᠦᠩ Tushiye Gong):旗主。年收入300兩白銀和9匹綢緞。 - 輔國公(ᠲᠤᠰᠠᠯᠠᠭᠴᠢ
ᠬᠦᠩ Tusalagchi Gong):旗主。年收入200兩白銀和7匹綢緞 - 台吉(Hohi Taiji):分為四等:
- 一等台吉(Terigun Zereg-un Taiji):年收入100兩白銀和4匹綢緞。僅一等台吉可任旗主(札薩克)。
- 二等台吉(Deb Zereg-un Taiji):年收入90兩白銀和3匹綢緞。
- 三等台吉(Gutagaar Zereg-un Taiji):
- 四等台吉(Dötugeer Zereg-un Taiji):年收入40兩白銀。4個農奴。
除了上述頭銜,貴族也可以分為兩類:
- Töröl Taiji:字面義「相關貴族」,黃金家族成員,成吉思汗後裔。
- Khariyatu Taiji:字面義「服從貴族」,哈撒兒、別勒古台和成吉思汗其他兄弟的後代,克烈部王汗的後代,萬戶長的後代。
其他的貴族稱謂還有:
非貴族身份
- Soumon Albatu(蘇木阿勒巴圖):農奴。
- Hamjilga(哈姆傑爾格):貴族的農奴。
- Shabi(沙畢):活佛呼圖克圖的農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