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擊合唱團

英國朋克搖滾樂隊

衝撞樂隊(英語:The Clash)是成立於1976年的英國朋克樂隊,是英國朋克搖滾浪潮的重要樂隊之一。他們還影響了之後的後朋克新浪潮運動,並將雷鬼斯卡Dub放克饒舌與山地搖滾在內的多種風格與朋克搖滾融合。在樂隊的大部分錄音和演出中,衝撞樂隊主要由主唱、節奏吉他手喬·斯特拉莫(Joe Strummer)、主奏吉他手、副唱米克·瓊斯(Mick Jones)、貝斯手保羅·西蒙儂(Paul Simonon)與鼓手尼基·「托帕」·黑登(Nicky "Topper" Headon)組成。

衝撞樂隊
1980年,衝撞樂隊於奧斯陸進行演出。左起:喬·斯特拉莫、米克·瓊斯、保羅·西蒙儂。
組合
音樂類型
出道地點英國倫敦
活躍年代1976–1986
唱片公司
網站theclash.com
相關團體
已離開成員

衝撞樂隊在英國取得了商業和評論的雙重成功,這一樂隊在1977年發行的同名專輯開啟了他們在英國成功的大門。1979年12月,樂隊在英國發行了第三張專輯《London Calling》,該專輯1980年1月在美國發行,此後衝撞樂隊在美國的人氣暴漲。《London Calling》得到了評論的一致喝采,被1989年的《滾石雜誌》稱為1980年代的最佳專輯。1982年,隊內對鼓手黑登日益嚴重的海洛因成癮問題產生摩擦,導致黑登離隊。次年,進一步的內部分歧爆發導致瓊斯也退出樂隊。樂隊嘗試招募新成員以繼續活動,樂隊的最後一張專輯《Cut the Crap》於1985年以新陣容發布,隨後樂隊在1986年初解散。

衝撞樂隊政治化的歌詞、音樂上的實驗與叛逆的態度,為搖滾音樂——尤其是另類搖滾——帶來了深遠的影響,有着「唯一重要的樂隊」的美名,而這一美名也是哥倫比亞唱片的宣傳口號。

樂隊主唱喬·斯特拉默在2002年12月22日因先天性心臟病不幸辭世,年僅50歲。2003年1月,在喬·斯特拉莫去世後不久,包括原鼓手泰利·柴姆斯在內的樂隊成員入選搖滾名人堂。2004年,《滾石》將The Clash排名在「史上百大歌手」的第28位[1]

歷史

起源:1974 - 1976

在樂隊成立前,其創始成員活躍於倫敦音樂界的不同領域。

1974年,約翰·格雷厄姆·梅勒英語Joe Strummer(John Graham Mellor)與阿爾瓦羅·佩納-羅哈斯(Alvaro Pena-Rojas)共同組建了一支英國酒吧搖滾英語Pub rock (United Kingdom)樂隊「The 101ers」,並以「Woody Mellor」為藝名在樂隊中擔任主唱和節奏吉他手。[2]他也時不時會進行一些街頭表演,由於在倫敦地鐵上演奏烏克里里時粗糙的撥弦技巧而自稱喬·斯特拉莫(Joe Strummer,意為撥弦英語Strumming人約翰),這也成為了他之後最廣為人知的藝名。

米克·瓊斯曾經是前朋克樂隊「London SS英語London SS」的吉他手,[2]該樂隊成立於1975年3月,樂隊從未舉辦過現場演出,將活動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來排練,在解散時也只錄製了一張Demo。London SS 樂隊由伯納德·羅茲英語Bernard Rhodes(Bernard Rhodes)管理,他有時會和管理着性手槍樂隊的經紀人馬爾科姆·麥克拉倫英語Malcolm McLaren(Malcolm McLaren)進行合作,也促成了London SS與性手槍的結識,瓊斯和他的樂隊成員與格倫·馬特洛克(Glen Matlock)和斯蒂夫·瓊斯(Steve Jones)交情甚篤,後者還協助London SS選拔有潛力的新成員進行試演,[3]其中,保羅·西蒙儂英語Paul Simonon(Paul Simonon)嘗試了聲樂,[4]泰利·柴姆斯(Terry Chimes)嘗試了鼓手,但最終均未入選。而尼基·黑登英語Topper Headon在London SS當了一個星期的鼓手就離隊了。[5][6]

1976年初,London SS解散,但羅茲繼續擔任瓊斯的經理。[2] 二月,瓊斯第一次觀看了性手槍的演出:「你一下子就感覺對頭了,(音樂的發展形勢)從現在開始會是這樣的。那是一種與以前發生過的都非常不同、還有點危險的新場景和新價值觀。」[7]受羅茲的啟發,瓊斯於三月聯繫了西蒙儂,並建議他學習一種樂器以便加入瓊斯正在組織的新樂隊。[4]不久之後,由瓊斯作為主音吉他手、西蒙儂作為貝斯手、基思·萊文(Keith Levene)作為副音吉他手以及「隨便我們能找到的任何人」作為鼓手所組成的樂隊開始排練。[8] 柴姆斯也被邀請為新樂隊試演。[9]

同時,樂隊仍在尋找主唱。柴姆斯回憶起一位「就像我們一樣在十八、九歲左右」,名叫比利·瓦茨(Billy Watts)的人曾經當過一段時間的主唱並想邀請其加入。[10]但同時羅茲發現了斯特拉莫,與斯特拉莫進行了初步接觸。瓊斯和萊文都曾看過斯特拉莫的表演,並留下了深刻印象。[11]四月,他被樂隊邀請進行一場表演,而他在演出現場看到了作為開場表演者的性手槍,並被其獨特的風格所震驚:

「我知道有些事發生了,於是我走進了相對稀疏的人群。然後我跟我擤着鼻涕的手帕一起看到了未來。一切立刻清晰了起來。原來的酒吧搖滾是那種『嗨,你們這群醉鬼,我要開始演奏了,希望你們喜歡我的演奏。』那個周二晚上,性手槍出場以後的態度卻是『這些是我們的曲子,你們喜不喜歡我他媽的一點兒不走心。就是哪怕你們恨得不行了我們也要唱完。』」[12]

「第一首歌剛播了五秒,我們就覺得自己是昨天的老報紙了。」[13]看到性手槍的表演,斯特拉莫得出這樣的結論,酒吧搖滾和The 101ers英語The 101ers的時代已經結束,而朋克搖滾才是未來。

5月30日,羅茲和萊文在一場101'ers的演出結束後找到斯特拉莫,並邀請他在 Davis Road 的樂隊排練地點見面。斯特拉莫一到場,萊文就演奏了斯特拉莫自己創作的曲子《Keys to Your Heart》表示歡迎。[14]

羅茲給了斯特拉莫48小時的時間來決定是否要正式加入這支新樂隊,並稱這支新樂隊將「與性手槍媲美」。斯特拉莫在一天之內就答應了。[15]後來,西蒙儂評論說:「在喬加入我們以後一切都走向正軌了。」(Once we had Joe on board it all started to come together.)[8]斯特拉莫將樂隊介紹給他的老同學帕布羅·拉布里坦(Pablo LaBritain),拉布里坦曾在斯特拉莫與樂隊的前幾次排練擔任鼓手,不過他與樂隊的合作時間並不長,緊接着就加入了999樂隊英語999 (band),而泰利·柴姆斯——瓊斯後來稱柴姆斯為他們圈子裡「最好的鼓手」之一——成為了樂隊的常任鼓手。[16]

後來,在樂隊的紀錄片《Westway to the World》中,瓊斯還說:「我認為泰利並沒有正式被聘請之類的。他只是一直和我們一起玩。」[17]柴姆斯在初次見到斯特拉莫時並不喜歡他:「當時他大概是二十二、三歲,對當時的我來說有點老。而且他還喜歡穿那種復古風格的衣服,嗓音也很沙啞。」[10]樂隊曾短暫地以「Weak Heartdrops」和「Psychotic Negatives」為隊名,[18][19]後來,西蒙儂想出了樂隊的知名度最廣的正式名稱「Clash」。他後來在紀錄片裡解釋了名字的起源:「我看報紙的時候經常看見『衝突(Clash)』這個詞語反覆出現,這個詞就一直縈繞在我的腦子裡,後來我就跟我的隊友說『叫衝突怎麼樣?』,他們又和伯納德提議,最後大家都同意了。」[18]

早期表演與發展:1976

1976年7月4日,由於樂隊希望在另一支有London SS前成員參與的樂隊The Damned英語The Damned (band)之前登台,樂隊在謝菲爾德黑天鵝夜總會英語Boardwalk (nightclub)(Black Swan)進行首演,同時為性手槍的演出提供支持。[2]這時斯特拉莫參與樂隊排練還不到一個月。演出結束後,萊文覺得自己沒有被樂隊重視,他在黑天鵝俱樂部跟性手槍的主唱約翰·利登(藝名Johnny Rotten)建議,如果性手槍解散,他們可以一起組新樂隊[20]。兩天後,The Damned樂隊在威斯敏斯特市的100 Club英語100 Club進行首演。

樂隊首演結束幾個小時後,包括The Clash、性手槍在內的許多倫敦知名朋克參加了紐約市朋克搖滾樂隊雷蒙斯Dingwalls英語Dingwalls的演出。根據斯特拉莫的說法:「雷蒙斯第一張專輯對當初的氛圍有多重要是無法形容的,這是朋克的先聲奪人,是一張神奇的唱片」[21]。隨後,西蒙儂與The Stranglers英語The Stranglers樂隊的貝斯手J.J. Burnel發生衝突。這是「第一次由朋克樂隊競爭引發的爭吵,它影響了當年的朋克氛圍,損壞了那些在樂隊之間推動團結精神的嘗試」[22]

羅茲堅持認為The Clash在變得更加默契之前不應再次進行現場演出,因此他們在接下來的一個月里進行了密集的排練。並且在接下來的五周都沒有進行公開演出[23][24]。據斯特拉莫說,樂隊致力於創造獨特的身份,他說:

我加入The Clash的那天實際上讓我回到了零點。朋克的一個特點就是你必須擺脫以前所認識的一切。我們當時甚至有點斯大林主義,因為我們在強制自己擺脫所有以前認識的朋友,以前的演奏方式,甚至以前所知道的一切。[21][25]

樂隊在卡姆登鎮有一間排練室,有時也會在排練室樓上的辦公室開會[22]。斯特拉莫和瓊斯承擔了樂隊大部分的歌詞寫作;根據瓊斯的說法:「喬會給我歌詞,而我會把它們寫成一首歌」[26]。而斯特拉莫說:「伯尼(Bernie)會說,『一個又一個問題。不要寫那種情歌,寫點那些影響你的事情,寫點真正重要的事情』」[27]。但瓊斯後來表示:「伯尼幾乎參與了樂隊的一切,也不只是歌詞——他沒有幫我們寫歌詞,沒有像傳言的那樣告訴我們不要寫情歌——這是一種簡化版本。他只是告訴我們要寫我們知道的東西」[28]

樂隊大多數歌曲的主唱是斯特拉莫。瓊斯也有時候擔任主唱,但他很少在一張專輯裡主唱超過一首單曲,儘管該樂隊最成功的兩首歌曲都由他主唱。1976年8月13日,樂隊穿着滿是顏料的傑克遜·波洛克風格服裝,在他們的 Camden 工作室里為一小部分,包括Sounds 雜誌英語Sounds (UK magazine)評論家喬瓦尼·達達莫英語Giovanni Dadamo在內的受邀觀眾表演[29],隨後,喬瓦尼·達達莫將樂隊描述為「一列失控的火車……非常有力,他們是第一支真正能嚇壞性手槍的新樂隊」。[30]

1976年8月29日,樂隊和曼徹斯特的 Buzzcocks英語Buzzcocks 樂隊在 The Screen on the Green英語The Screen on the Green 電影院為性手槍做開場表演;這是樂隊自7月4日以來的首次公開演出[2]。這場由三個樂隊共同參與的演出被視為英國朋克浪潮合流的關鍵節點[30][31];《新音樂快遞》的評論家查爾斯·夏爾·默里英語Charles Shaar Murray寫道:「The Clash 是那種應該在發動機還沒熄火的時候趕緊被送回車庫的車庫樂隊」[32]。後來,斯特拉莫說默里的評論啟發了樂隊創作「Garageland英語Garageland (song)[33]

9月初,萊文被從樂隊中解僱。根據斯特拉莫的說法,萊文因為濫用安非他命而對參與樂隊活動的興趣日益減少,這一說法被萊文否認[34][35]。1976年9月21日,樂隊在100 Club Punk Special英語100 Club Punk Special音樂節里首次在沒有萊文參與的情況下,與性手槍、蘇西與女妖、以及Subway Sect英語Subway Sect樂隊共同進行公開演出[36][37][38]。11月底,柴姆斯離開樂隊,他被樂隊在12月的 Anarchy Tour 中支持性手槍的活動中短暫被 Rob Harper英語Rob Harper 替代[39]

樂隊經常在歌曲和採訪中宣傳左翼內容,唱到了各種社會問題,比如職業機會、失業以及對種族主義和壓迫的必要反擊。1976年,喬·斯特拉莫說:「我們是反法西斯主義者,我們是反暴力主義者,我們是反種族主義者,同時我們還是創造主義者」[40]。但是這並不代表樂隊完全支持無政府主義,1976年10月,斯特拉莫還說:「我不相信那一套無政府主義的胡說八道!」[41][42]根據米克·瓊斯的說法:「重要的是去鼓勵人們為了自己而行動,為了自己而思考,並為了自己而爭取權利」[41][42]

1976年8月29日,樂隊參加諾丁山嘉年華會,會上發生了黑人青年與警察的對抗,這一民權事件對樂隊的政治立場發展有重要影響,還激發喬·斯特拉莫創作了政治諷刺歌曲「White Riot」。諾丁山嘉年華會騷亂的照片被用作樂隊的舞台背景以及首張專輯的封面,並被印在樂隊周邊徽章和T恤上。[43]

英國朋克浪潮:1977 - 1979

風格轉變與在美國的成功:1979 - 1982

樂隊解散:1982 - 1986

解散之後:1986 - 至今

政治傾向

風格及影響

樂隊成員

作品列表

注釋

  1. ^ The Clash by The Edge. Rolling Stone Issue 946. [15 April 2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07). 
  2. ^ 2.0 2.1 2.2 2.3 2.4 Crampton, Luke; Rees, Dafydd. The Q Book of Punk Legends. Enfield, UK: Guinness Publishing Ltd. 1996: 38–47. 
  3. ^ Robb 2006,第130–132頁.
  4. ^ 4.0 4.1 Gray 2005,第72頁.
  5. ^ Gray 2005,第56頁.
  6. ^ Gilmore, Mikal. The Fury and the Power of the Clash. Rolling Stone. No. 1125. 3 March 2011: 60–79. 
  7. ^ Robb 2006,第151頁.
  8. ^ 8.0 8.1 Rowley, Scott. Paul Simonon's first ever bass interview. Bassist Magazine (London). October 1999, (10). 
  9. ^ Gray 2005,第79頁.
  10. ^ 10.0 10.1 Strongman 2008,第103頁.
  11. ^ Robb 2006,第192, 193頁.
  12. ^ Interview. Record Collector. Joe Strummer Resource. 2000 [5 December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5 October 2011). 
  13. ^ Letts 2001,10:42-10:50.
  14. ^ keithleveneinterview – MUDKISS FANZINE. Mudkiss. [17 April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3 January 2015). 
  15. ^ According to band (2005), "Bernie phoned him a day ahead of schedule, and demanded an answer there and then" (p. 127). In Westway to the World, Jones confirms the 48-hour deadline, while Strummer says it was he who made the call after just 24 (11:34–11:40). Jones elsewhere gave a different account, according to which Strummer was originally given 24 hours to decide, and Rhodes called after just eight (Robb 2006, p. 194).
  16. ^ Letts 2001,17:16–17:22.
  17. ^ According to Gray (2005), Rhodes asked Chimes to rejoin (pp. 133–34).
  18. ^ 18.0 18.1 Presenter: Kurt Loder. MTV Rockumentary. Londonsburning.org. London, England: MTV. [6 Decem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3 March 2001). 
  19. ^ Topping 2004,第12頁.
  20. ^ Robb 2006,第196頁.
  21. ^ 21.0 21.1 Clash 2008,第61頁.
  22. ^ 22.0 22.1 Gray 2005,第144頁.
  23. ^ Gray 2005,第143頁.
  24. ^ Loder, Kurt. The Clash: Ducking Bottles, Asking Questions. MTV News. 13 March 2003 [17 Novem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24). 
  25. ^ Letts 2001,14:57–15:08.
  26. ^ Robb 2006,第326頁.
  27. ^ Savage 1992
  28. ^ Robb 2006, p. 197).
  29. ^ Robb 2006,第195–197頁.
  30. ^ Strongman 2008,第133頁.
  31. ^ Robb 2006,第212–215頁.
  32. ^ Salewicz 2006,第162頁.
  33. ^ Letts 2001,24:23–24:43.
  34. ^ Robb 2006,第215–216頁.
  35. ^ Savage 1992,第220頁.
  36. ^ Gray 2005,第164–166頁.
  37. ^ Robb 2006,第216–223頁.
  38. ^ The Clash Sex Pistols 100 Club Festival. blackmarketclash.com. [27 Novem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4 November 2007). 
  39. ^ 1976 – The Clash Live. blackmarketclash.com. [31 Decem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6 October 2007). 
  40. ^ Miles. Eighteen Flight Rock And The Sound Of The Westway. New Musical Express. 11 December 1976. 
  41. ^ 41.0 41.1 Steve Walsh & Mark Perry. The Very Angry Clash. Sniffin' Glue. October 1976. 
  42. ^ 42.0 42.1 Salewicz 2006,第176頁.
  43. ^ Needs 2005,第45頁.

參考來源

衍生閱讀

外部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