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取代的科學理論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19年10月3日) |
此條目列出曾獲得廣泛共識的理論及學說,但被現今科學認定為現實的不完全或錯誤的解讀。因此偽科學和邊綠科學等未曾獲廣泛共識的理論不算在內。另外也不包括李森科主義等部分地方的被操縱或扭曲[1][2]的研究。
一個好的科學理論具可測試性及會作出能被否證的假說,[3]因此學說中若有較多被取代的理論,一定程度上顯示該學說的研究使用了良好的科學方法,反之亦然。另外,一些不充分或不準確的理論或模型有時仍會於現今使用。例如經典力學不足以描述原子大小、接近光速或極大質量的物體,但這套理論仍會被傳授和和一般情況中使用。又如地平說雖已被否證,但在小尺度的測量和地圖繪製中使用該模型也不會造成大誤差。
被取代的理論
生物學
- 自然發生:生物體自然產生,無需經過相似物種的遺傳。被路易·巴斯德1859的實驗否證。[4]
- 拉馬克主義:以「獲得性遺傳」和「用進廢退說」為主,生物經常使用的器官會逐漸發達,反之會退化,其成果遺傳給下一代。被孟德爾遺傳學取代。
- 活力論:生命有自我決定的能力,依循物理及化學外攸關生機的原理,只有生物才可以從無機物合成有機物。但弗里德里希·維勒於1828年成功由氰酸銨合成尿素。[5]
- 胎內感應:母親的精神力量能改變胎兒的性別等特質。隨遺傳學的發展而被否定。
- 生成論:生物的配子具有其細小但功能完全的個體。隨細胞學說被否定。[6]
- 復演理論:個體的胚胎發育復演其祖先的進化過程。由於胚胎的不同部分能以不同分式發育等原因已被否定。[7]
- 先父遺傳:子女會繼承母親前任配偶的特徵。基於不同物種進行的實驗[8]及家庭統計調查[9]已否定該理論。
- 源出亞洲說:現代人類源於亞洲。今最廣為接受的模型為現代人類晚近非洲起源說。[10]
化學
- 熱質說:熱是一種稱為熱質的無質量的氣體。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導體發熱的實驗顯示熱是一種能量的形式。[11]
- 燃素說:任何物質在燃燒時會釋放出燃素。安東萬-羅倫·德·拉瓦節在1777年的《燃燒概論》[12]和1778年的《酸性概論》[13]中指出燃燒是物質和空氣中約占五分之一的氧氣反應的結果。
- 古典元素:是構成世界上所有物質的最基本實體或能量,最廣為人知的是亞里士多德的五元素說:火、水、土、氣、乙太。1661年羅伯特·波義耳駁斥此論並指出自己對元素的定義。而於1789年安東萬-羅倫·德·拉瓦節亦定義了元素並總結出33種(雖部分為能量或化合物)。[14]:636-637
- 約翰·道耳頓的原子理論第二點:同種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大小,質量和性質。不同元素的原子是不同的,即元素性質由組成它們的原子決定。隨同位素及同素異形體的概念被否定。
物理
- 外射說:柏拉圖認為視力源於眼睛發出的射線。[15]海什木為首位解釋視力源於光從物件反射至眼睛的人。[16]
- 亞里士多德物理學:延續了近兩千年的物理理論,而海什木、 阿維森納、讓·布里丹、伽利略、笛卡兒、牛頓等的發現使人們逐漸認識到其謬誤。[17]
- 托勒密的折射定律:被斯涅耳定律取代。
- 發射理論:華特·里茲等於20世紀初提出的若干理論以解釋邁克耳孫-莫雷實驗,並質疑了在所有慣性參考系中光速不變的理論。後為多數科學家所否定。[18][19]
天文學及宇宙學
- 地心說:所有天體繞着地球旋轉。被尼古拉·哥白尼的日心說取代。
- 哥白尼系統(早期日心說):哥白尼在1543年通過整理先前各類理論及哲學理論,而正式提出。由於其認為行星軌道為正圓,不夠精確,遂被取代。
- 第谷系統:第谷於1588年提出的軌道理論,但由於其拒絕接納日心說,遂被取代
- 穩態理論:隨著宇宙擴張,新的物質會不斷產生。與大爆炸理論同時出現,而後來更多的證據指向有限年齡的宇宙模型。[20][21]
地理及氣象學
- 地平說:大地地表是平坦的。畢達哥拉斯、亞里士多德等均論證地球是球形的。
- 雨隨犁至:1860年代一些科學家如齊魯斯·湯瑪斯認為耕作使降雨量增加。現今人們相信農作物的蒸騰作用能使地區雨量集中該處,但對整體氣候無大影響。
地質學
- 年輕地球創造論:隨地層學及地質學的發展普遍被科學界否定。
- 隱爆發:指以前未能以正常火山爆發解釋的爆炸痕跡,被認為可能是不尋常的火山活動或氣體爆作。後發現大多都是被侵蝕的撞擊坑,現在已不再使用。[22]
- 水成論:由亞伯拉罕·戈特洛布·維爾納於18世紀晚期建立,主張地球一切的岩石都是在水中沉積形成。在當時與火成論有持續的爭論,而現今則知道岩石有不同種類的形成。
- 花崗岩化作用:流體將變質岩的鈣帶走並帶入鉀使之成為花崗岩。
- 膨脹地球說:大陸漂移是因地球膨脹所致的學說,為板塊構造論取代。[23]
心理學
醫學
不完全的理論
被否定的物質或能量
- 以太:亞里士多德設想為維持天體運行的元素,後被19世紀的物理學家定作電磁波的傳播媒質。後被邁克耳孫-莫雷實驗及再驗證的實驗否定。及後仍有其他理論借用以太或第五元素的稱號,但仍為假設。
- 𰚼:威廉·哈金斯1864年觀測貓眼星雲時發現兩條未知物質的譜線,假定為新的元素𰚼。[30]1927年艾拉·斯普拉格·鮑恩發現其為雙電離氧。[31][32]
- 白光環質(Coronium):在1869年的日蝕查爾斯·奧古斯塔斯·楊及威廉·哈克尼斯在日冕觀察到未知物質的譜線,並假定為新的元素。華特·葛洛蒂安及約翰·埃德倫發現該物質為正13價鐵。[33]
- 安德魯斯礦(Andrewsite):尼維爾·斯托瑞-馬斯基林在1871年首次描述的礦物,[34]以托馬斯·安德魯斯命名,1990年確定為數種礦物的混合物。[35]
- N射線:是布朗洛1903年提出的輻射類型,從大部分物質發出,並得到約120名科學家300份論文支持。[36]羅伯特·威廉姆斯·伍德在其重現實驗中偷作改動,但實驗者仍觀測到N射線。[37]這被認為是觀察者期望效應的案例。
- 雜磷鐵礦(Laubmannite):克利福德·弗龍德爾在1949年首次描述的礦物,1990年確定為數種礦物的混合物。[34]
- 聚合水:弗德雅金在1961年聲稱發現水的新形態,具有與平常的水許多不同的特性。但在使用徹底清理過的實驗器具重現聚合水時只得到平常的水,於1973年得出其為摻有雜質的水的結論。[38]
參考
- ^ Staff, WIRED. Is nanotech safe, or will gray goo do us all in?. Wired. 2004-06-01 [2019-10-02]. ISSN 1059-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9).
- ^ The Ghost of Lysenko. www.americanthinker.com. [2019-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25).
- ^ Popper, Karl (1963),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ondon, UK. Reprinted in Theodore Schick (ed., 2000), Reading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 Mountain View, Calif.
- ^ Pasteur's "col de cygnet" (1859). www.immunology.org. British Society for Immunology. [2019-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1).
- ^ Vitalism and Synthesis of Urea (PDF). content.karger.com. [2016-09-0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2-06-14).
- ^ Magner, Lois. A History of the Life Sciences. New York: Marcel Dekker, Inc, 2002
- ^ Early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Ernst Haeckel, Evolution 101,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useum of Paleontology, [2013-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22)
- ^ Burkhardt, RW. Closing the door on Lord Morton's mare: the rise and fall of telegony. Studies in History of Biology. 1979, 3: 1–21 [2019-10-02]. PMID 1161098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03).
- ^ Pearson, K. Statistics of telegony. Science. 1909-10-01, 30 (770): 443–444. doi:10.1126/science.30.770.443-a.
- ^ William A. Haviland; Harald E. L. Prins; Dana Walrath; Bunny McBride. The Essence of Anthropology. Cengage Learning. 24 February 2009: 90 [14 June 2011]. ISBN 9780495599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8).
- ^ 公元1889年10月11日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逝世. 歷史上的今天. [2010-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09).
- ^ in Frenc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nd Memoir on Combustion in Genera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English translation)
- ^ in French. [2019-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7).
- ^ Emsley, John. Nature's Building Block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0-19-850341-5.
- ^ Plato, Timaeus 45.
- ^ Adamson, Peter. Philosophy in the Islamic World: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Without Any Gap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7 July 2016: 77 [2019-10-05]. ISBN 978-0-19-957749-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4).
- ^ Aristotle's physics. [6 April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0).
- ^ Fox, J. G., Evidence Against Emission Theories,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1965, 33 (1): 1–17, Bibcode:1965AmJPh..33....1F, doi:10.1119/1.1971219.
- ^ Brecher, K., Is the speed of light independent of the velocity of the source,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77, 39 (17): 1051–1054, Bibcode:1977PhRvL..39.1051B, doi:10.1103/PhysRevLett.39.1051.
- ^ Steady State theory. BBC. [January 11,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6).
[T]he Steady State theorists' ideas are largely discredited today...
- ^ Kragh, Helge. Cosmology and Controversy: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wo Theories of the Univers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978-0-691-02623-7.
- ^ French, Bevan M. Traces of Catastrophe: A Handbook of Shock-Metamorphic Effects in Terrestrial Meteorite Impact Structures (PDF). LPI Contribution No. 954. Houston: Lunar and Planetary Institute. 1998 [2011-09-02]. Bibcode:1998trca.book.....F. OCLC 40770730. .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5).
- ^ Jeff Ogrisseg, Dogmas may blinker mainstream scientific thinking, The Japan Times, 2009 [2019-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4)
- ^ Skinner, B. F. "Verbal Behavior", 1957.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 ^ Noam, Chomsky; Skinner, B. F. A Review of B. F. Skinner's Verbal Behavior. Language. 1959, 35 (1): 26–58 [2019-10-05]. JSTOR 411334. doi:10.2307/41133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4).
- ^ Crain, Stephen and Diane C. Lillo-Martin. 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 Theory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Blackwell. 1999.
- ^ Hassani, Sadri. From Atoms to Galaxies: A Conceptual Physics Approach to Scientific Awareness illustrated. CRC Press. 2010: 387 [2019-10-03]. ISBN 978-1-4398-8284-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12). Extract of page 38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Casimir, H. B. G.; Brugt, Hendrik; Casimir, Gerhard. Haphazard Reality: Half a Century of Science.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2010: 32 [2019-10-03]. ISBN 978-90-8964-2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30). Extract of page 3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Orme, Anthony R.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Davisian Cycle of Erosion: Prelude, Fugue, Coda, and Sequel. Physical Geography. 2007, 28 (6): 474–506. doi:10.2747/0272-3646.28.6.474.
- ^ Huggins, W.; Miller, W. A. On the Spectra of some of the Nebulae. 自然科學會報. 1864, 154: 437–444. Bibcode:1864RSPT..154..437H. JSTOR 108876. doi:10.1098/rstl.1864.0013.
- ^ Bowen, I. S. The Origin of the Nebulium Spectrum. 自然 (期刊). 1927, 120 (3022): 473. Bibcode:1927Natur.120..473B. doi:10.1038/120473a0.
- ^ 《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卷)》.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80.
- ^ 2004ESASP.575....2K Page 2. adsbit.harvard.edu. [2019-02-28].
- ^ 34.0 34.1 Dunn, Pete J. Andrewsite and laubmannite formally discredited (PDF). American Mineralogist. 1990-10-01, 75 (9-10): 1197–1199 [2019-10-0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2-07-23).
- ^ Andrewsite: Andrewsite mineral information and data.. www.mindat.org. [2017-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02).
- ^ Lagemann, R.T. New light on old rays: N rays.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1977, 45 (3): 281–284. Bibcode:1977AmJPh..45..281L. doi:10.1119/1.10643.
- ^ Wood, R.W. The N-Rays. Nature. 29 September 1904, 70 (1822): 530–531 [2019-10-04]. Bibcode:1904Natur..70..530W. doi:10.1038/070530a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6).
- ^ Franks, Felix. Polywater. The MIT Press. 1981: 140. ISBN 0-262-06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