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爾瓦努斯 (步兵統帥)
西爾瓦努斯(死於355年9月7日)是一位法蘭克血統的羅馬將軍,曾於公元355年在高盧自立為帝,對抗皇帝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在位一共28天。
早期生涯
西爾瓦努斯生於高盧,是萊特法蘭克將軍博尼圖斯的兒子,博尼圖斯在反對李錫尼的內戰中支持君士坦丁一世。像他那個時代的許多其他法蘭克人一樣,也像他之前的父親一樣,他是帝國軍隊中一個忠誠且完全羅馬化的「蠻族」。公元351年,他獲得了護衛軍的職位,並且是最初支持篡位者馬格嫩提烏斯之後在穆爾薩戰役中投誠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的高級軍官之一。作為一名能幹的士兵,西爾瓦努斯最終被提升為加利亞斯的步兵統帥,這是一個關鍵職位。[1][2]公元352-353年,君士坦提烏斯親自委託他將襲擾高盧的阿拉曼尼人驅逐到萊茵河以外,並恢復羅馬在該省搖搖欲墜的威權。為實現這一目標,西爾瓦努斯一邊用他徵收的稅賄賂阿拉曼尼酋長來實現這一目標,一邊對阿拉曼尼人進行軍事打擊,同時還要鎮壓在高盧中部和北部再次爆發的當地巴戈達叛亂。
審判及篡位
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的腐敗小集團設法說服多疑偏執的皇帝,西爾瓦努斯計劃奪政。根據阿米亞努斯的說法,執政官蘭帕迪烏斯省長和私人銀行的前司庫尤西比烏斯用濕布擦拭了西爾瓦努斯寄給他在羅馬的朋友的一封信。[3]篡改後的信件暗示西爾瓦努斯正試圖在參議院內贏得對政變的支持。君士坦提烏斯的宮廷集團,除了法蘭克將軍馬拉里奇和馬洛巴烏德斯之外,一致反對西爾瓦努斯。朝臣阿波德米烏斯和迪納米烏斯進一步的通信,使人們懷疑西爾瓦努斯的忠誠度。君士坦提烏斯隨後舉行了一場審判,西爾瓦努斯的盟友成功地挫敗了對這位將軍的虛假指控。但是,西爾瓦努斯不知道他的支持者的成功。為了應對審判和處決的危險,他於355年8月11日在科洛尼亞阿格里皮納(現代科隆)自立為皇帝。後來的羅馬歷史學家邁克爾·庫里科夫斯基聲稱,整個事件是後來編造的,是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為了掩蓋之前誣告西爾瓦努斯所散步的謊言。他的這一推論的主要依據是,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以西爾瓦努斯的形象鑄造的硬幣,因為幾乎每個篡位者都會為了使自己的權威合法化鑄造硬幣。
死亡
留在米蘭的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命令西爾瓦努斯出庭,然後派烏爾西努斯接替西爾瓦努斯的職位。烏爾西努斯本人與君士坦提烏斯二世集團意見不合,而西爾瓦努斯無疑信任這位資深將軍。烏爾西努斯給西爾瓦努斯的信並沒有表明君士坦提烏斯已經知道西爾瓦努斯奪權,所以西爾瓦努斯以為自己是安全的。然而,烏爾西努斯似乎背叛了西爾瓦努斯,然後通過招募一些叛軍士兵來謀殺西瓦努斯。這些人殺死了西爾瓦努斯的衛兵,將前往教堂的西爾瓦努斯逼到絕境,然後將他砍死。
參考資料
- ^ RE: Silvanus 4
- ^ PLRE I, pp. 840–841
- ^ Ammianus Marcellinus, History, 15.2.3.
- The story of Silvanus short reign is told by Ammianus Marcellinus in his History, at 15.5, with further details scattered through the rest of his work
- Biography of Silvanus DiMaio, Michael, "Silvanus (355 A.D.)", De Imperatoribus Romani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Cameron, Averil and Garnsey, Peter (Eds.). (1998). The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 Volume 13, the Late Empire, AD 337-425.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521-30200-5
- Sir Ronald Syme, Ammianus and the Historia Augusta (Oxford: 1968).
- J.F. Matthews, The Roman Empire of Ammianus (London: 1989).
- T.D. Barnes, "Ammianus Marcellinus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Historical Reality" (Ithaca: 1998).
- Jan Willem Drijvers and David Hunt, eds., The Late Roman World and its Historian: Interpreting Ammianus Marcellinus (London, 1999).
- D.C. Nutt, "Silvanus and the Emperor Constantius II" 7 9 (1973) Antichthon 8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