謄抄體[1]盤曲體(阿拉伯語:نسخ‎,拉丁轉譯:nasḫ),音譯為納斯赫體,是一種伊斯蘭書法字體。相比早期的庫法體,謄抄體在橫豎轉接處沒有筆鋒,因此書寫較為順暢,多用來謄抄文字故而得名,也因此之後取代了庫法體的地位。目前為使用最為廣泛的阿拉伯文字體[2]

謄抄體撰寫的《古蘭經·開端章

特點

謄抄體的筆法多曲線,較為柔美而靈動自然。字母兩端幾乎均勻分布在中軸線上下,轉角處飽滿,從而使得字體清晰[3]。學習伊斯蘭書法,需先學好謄抄體才可進階修行。因書寫方便,除用於抄寫伊斯蘭教經典中的《古蘭經》、聖訓等之外,也多抄寫詩歌等[4]。謄抄體在伊斯蘭書法中的地位,相當於中文書法中的小楷

歷史

 
謄抄體撰寫的太斯米

謄抄體由敘利亞人創造[5],具體誕生時間不明。據說最早使用謄抄體抄寫《古蘭經》的是書法家伊本·穆格萊,他是阿拔斯王朝的大臣。他最先將圓角和曲線引入了原始稜角分明的庫法體,而哈里發砍斷了他的右手,他仍用左手寫出美妙的字體[6]:168

謄抄體起初只是流行於民間,在清真寺等正式場合比較少見。但由於其獨特的柔美特徵則吸引着廣大的穆斯林倭馬亞王朝時期開始發展,公元10世紀時,書法家伊本·阿里·巴瓦布對字體作出了改良,使字體更為優雅[7]。與此同時,因《古蘭經》被廣泛傳抄,這種民間的字體也得以大肆傳播。隨着早期庫法體的發展趨於花紋化,謄抄體也開始被正統所逐漸接受。直至11世紀,謄抄體則徹底取代了庫法體的專用經文字體地位,並占據阿拉伯文書法主流直至今日[6]:164。15世紀時,書法家賽·哈姆杜拉則再次對字體作出了改良[2]

參考資料

  1. ^ 「謄」,拼音Téng,音同「騰」
  2. ^ 2.0 2.1 三一体与誊抄体 Thuluth and naskh scripts. 古蘭經書法 CalligraphyQalam. [2010年7月1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12月7日) (英語). 
  3. ^ 誊抄体书法 NASKH CALLIGRAPHY. Arabic Culture Web site. [2010年7月1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1月28日) (英語). 
  4. ^ 阿拉伯书法中的誊抄体 Naskh font in Arabic Calligraphy. Madrasah Ummul Hasanaat. [2010年7月1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1月26日) (英語). 
  5. ^ 纳斯赫体. 伊斯蘭人文學術. 2007年3月24日 [2010年7月15日] (中文(簡體)). [永久失效連結]
  6. ^ 6.0 6.1 郭西萌. 伊斯兰艺术. 石家莊: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12. 
  7. ^ 誊抄体 Neskh Script. KAKAYI - Calligraphy. [2010年7月1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12月2日) (英語).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