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秀山
京剧演员(1855-1915)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7年1月14日) |
金秀山(1855年—1915年),清末民初京劇架子花臉演員,北京人。滿族。號金麻子。
金秀山自幼愛好京劇,開始在翠峰庵票房,為業餘演員。後經德珺如介紹,拜何桂山為師,學演銅錘花臉,正式下海演戲。初搭阜成班,先後入長春和班、嵩祝成班、同春班、四喜班、保勝班等。長期在同慶班與譚鑫培合作。光緒三十年(1904)選入內廷,為清宮「內廷供奉」。唱腔雄渾厚朴而有膛音,兼有何桂山派「黃鐘大呂」之長及穆鳳山派「婉約流麗」之美,改變早期銅錘花臉重聲輕腔之習,創造聲、腔兼顧的演唱方法,並且圓潤婉轉,善用鼻音,豐富了花腔的唱腔。尤以二六板與流水板鏗鏘流利。演唱的劇目有《刺王僚》、《鎖五龍》、《斷密澗》、《草橋關》、《忠孝全》、《法門寺》等。與何桂山、穆風山號稱京劇淨行老三派。老舍在《敬悼郝壽臣老先生》中曾提及他。傳人有長子金少山,及郎德山、訥紹先等。次子金仲麟習老生。曾居住在北京市東城區黃化門、西城區醬坊胡同。
參考資料
- 《中國京劇藝術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