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熱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4年9月29日) |
電熱(electric heating)或電加熱,是指將電能轉換為熱能的過程或工序。常見的應用包括有空間加熱、烹飪、熱水器與工業生產上。電熱器(electric heater)或電加熱器,是一種將電流轉換為熱量的電氣設備[1]。也是暖氣片是利用電產生熱能。
每種電熱裝置的內部都有簡單的加熱元件,它根據焦耳加熱原理在工作:電流流經電阻器時會產生熱。現代的電熱裝置使用鎳鉻合金線作為主動元件,合適的加熱元件材料是採用耐熱、耐火、電絕緣性佳的陶瓷材料來支撐鎳鉻合金線。
熱泵是利用電動馬達驅動冷凍循環(製冷循環)的高效能電加熱器。熱泵能從來源提取能量,例如地面或外部空氣,並引導它進入一個內部空間加熱。某些熱泵系統還可以顛倒,將熱空氣被排到地面或外部,而使內部空間冷卻。熱泵可以提供3到4的性能係數(COP),然而這與設備的效能,及室內室外的溫差有關。
空間加熱
空間加熱是指使建築物的內部暖和,空間加熱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空間加熱器
輻射加熱器內含可達到高溫的加熱元件,通常和反射器被封裝在附有外殼的玻璃燈管當中,以直接輸出能量給遠離加熱器的物體。這種元件發出的紅外線會穿透空氣或空間,直到由被加熱物體的表面所吸收並轉化為熱,且部分反射回來。這種加熱器是直接對空間裡的人或物加熱,而不是使空間裡的空氣變暖。這種加熱器在空氣不流通的空間特別有用,也是地下室或車庫在有需要加熱時的理想選擇。
輻射加熱器最大的潛在危險,是因為其針對性的輸出與缺乏過熱保護,而引燃附近家具所導致的火災。 在英國,輻射加熱器有時也被稱為electric fires,因為他們原本是用來代替明火。
對流加熱器
對流加熱器是指利用電流通過加熱元件,使周圍空氣產生熱傳導的加熱器。當熱空氣較冷空氣的密度為小時,熱空氣由於浮力的關係會上升,而使更多的冷空氣流入加熱器所在的位置,以產生對流逐漸加熱周圍空間,至冷卻後再重複的循環。
有些加熱器會填充燃油,就可以形成一個有效的熱庫。對流加熱器非常適合用於封閉空間的加熱,與輻射加熱器相比的起火風險較小,所以適合使用於長時間或無人看管時。
暖風機
暖風機,也稱為強制對流加熱器。暖風機的種類有很多,都包含有加快了空氣流通的電風扇。熱阻能使加熱元件與其周圍的被動對流減少,從而使熱量能夠更迅速地轉移。
暖風機風扇運作時的噪音相當大,它的著火風險是中度。這種加熱器使用在封閉空間的快速加熱上是不錯的選擇,例如實驗室。
蓄熱式
蓄熱式加熱器是利用電價較低的時段(如英國的Economy 7),在夜晚或者用電低需求時間通電發熱並儲存熱能,然後在有需要加熱時再釋出。儲存的材料通常是黏土、磚等;水也可以用來作為儲存熱的介質。
家用電熱地板
地暖系統(或加熱地板、地板暖氣等),是輻射加熱的其中一種,無論是否有換熱器(也稱為輻射器),或者電力驅動均屬。
而當家用電熱地板通電後時,加熱電纜電流通過導電的發熱材料,將熱空氣從地板到天花板由下往上形成對流,直到達到地面上自動調溫器所設定的溫度。
這種加熱器和其他加熱器所出的溫度相比最為一致。
照明系統
在大型的辦公大樓,照明系統整合了加熱和空調系統。螢光燈的廢熱會被回收至這個系統。大型建築物的每年的加熱能量的主要是由照明系統供給。然而,這種餘熱在使用冷氣就時變成負擔。
熱泵
熱泵使用電力驅動的壓縮機去起動一個冷凍循環。它從戶外的空氣、地面或地下水提取熱能,並提升它的溫度到足以使空間變暖。作用的流體於低溫沸騰,在戶外的換熱器中吸收熱,然後從建築物內的冷凝器,將產生的蒸氣壓縮,並凝結成液體。來自冷凝器的熱能會被建築物內的空氣吸收,所以有時也可用作家庭熱水。在夏季時,這個循環是可以逆轉的。氣候溫和時,熱泵也能從戶外的空氣獲得低檔熱能。
冬季平均溫度零度以下的區域,地源熱泵系統遠比空氣源熱泵系統更有效,因為它們能獲得儲存在地下殘留的太陽光熱量,比從冷空氣中提取可用的還溫暖。[2]
根據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的資料,地源熱泵系統比空氣源熱泵系統減少了44%,比電阻加熱器減少了72%的能源消耗。[3]但地源熱泵系統也比空氣源熱泵系統需要更高的購買價格。
流體加熱
浸入式加熱器
- 家用浸入式加熱器
- 工業用浸入式加熱器
環境和效率
經濟
工業電熱
另見
參考文獻
- ^ Electric Heater. Britannica.com. The Editors of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14-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14).
- ^ Comparison of efficiency of air source heat pumps and ground source heat pumps. Icax.co.uk. [2013-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2).
- ^ 存档副本. [2014-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