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國民(日語:非国民)是日本蔑稱,指的是在自己的國家中「表現為違背國民性」或沒有國民意識、忠君意識的人。

概要

在近現代的日本(尤其是自甲午戰爭到亞洲太平洋戰爭的時期),「非國民」常被用於指控有反國體反戰活動及言論的人、不服從日本帝國政府方針的人、有特定的思想和價值觀的人等,並表示出強烈的仇恨,責備,侮辱等意思。

該詞語並不是描述沒有日本國籍的外國人的詞語。

歷史

 
銀座松屋前的「奢侈即敵人」的立牌。是動員國民精神運動的一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

使用該詞語的一個早期例子是第一次中日戰爭後致力於日本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小說家高山樗牛提出的「對非國民小說的非難」(1898年4月《太陽》)。在1904年的日俄戰爭期間,寫了《君勿死去》的與謝野晶子[1]和其他反戰團體也被鄙視為「非國民」。

由1925年頒布的治安維持法中看可出,在戰前的日本,否定國體或私有財產制的結社及對其支援的行為被違法化,並成為了取締的對象,實質上思想和信仰自由受到了極大限制。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非國民」被用於稱呼不協助進行戰爭或對其不積極的人,甚至對生活發泄不滿的人等。並以各種口號來壓制對不滿和欲望的表達。 (例如:「日本人不應該奢侈」、「在勝利之前不要有奢欲」、「奢侈品是敵人,不要去抱怨」、「總說『不夠,不夠』是工夫不夠」、「你是日本人嗎,那種姿態」等)。[2] 那些不遵守戰時制度或提倡反戰的人有時被鄰里居民稱為「非國民」並受到迫害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政府也使用了「非國民」一詞。 例如,在內閣的情報局的《家庭防空指南:我們都是國土防禦的戰士》《周報》中,把在發生本土空襲的情況下,不協助鄰組進行滅火活動(從防空法禁止的空襲預告地區逃亡等)、事前囤積、把自己和自己的家人的安全和生活放在優先於為了戰爭而進行的集體行動等行為,稱之為「非國民的」。[3]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戰後 ,隨着日本的民主化,「非國民」一詞被視為半禁忌 。由日本國憲法第19條的「思想及良心的自由,不受侵犯」保證了思想信仰的自由。同樣,從法律上講,除非22歲以上的日本國民以自由意志獲得外國國籍,否則他們不會被剝奪日本國籍。[4]無論是批評政府政策還是抗議戰爭,這些人都不再因其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受到法律制裁。相反,如果一個人因被稱為「非國民」並因此感到精神上的痛苦,則對方有可能被追究侮辱罪、名譽毀損罪等。

因批評戰前的翼贊體制系統而曾被以不敬罪問罪的尾崎行雄(前眾議院成員,1898年-教育大臣,1903年-東京市長,1914年-司法大臣),於1948年創立了世界聯邦建設同盟(現在的世界聯邦運動協會),並主張「非國民」具有肯定和積極意義。[5]

今天在網上,(勝負不會馬上影響國家的存亡和利益)在和其他國家發生爭執的情況下,不支持自己國家,支持其他國家,例如在體育國際比賽中不支持自己國家的代表或不看比賽本身,購買其他國家的產品之類的人也被稱作「非國民」,有時也被用於表示輕蔑的意思。另外,利用稅法漏洞在外國避稅的資產運作者也曾被罵為「非國民」 [6]

參考文獻

  1. ^ 明治新女性——与谢野晶子. 日本新華僑報網. [2009年].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中文(簡體)). 
  2. ^ 國立昭和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展示品。畫像amanaimag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 情報局(內閣)『週報』(1941年9月3日號)「家庭防空の手引き:我等は総て國土防衛の戦士」7, 42
  4. ^ 法務省:國籍選択について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5. ^ 世界連邦運動・高知. [2020-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1). 
  6. ^ 朝日新聞(2016年7月24日). [2020年4月1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1月8日).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