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陀羅梵語शूद्रŚūdra),又譯戍陀羅,是印度教種姓制度的第四階級,最早可以被追溯到《梨俱吠陀》的原人歌,在《摩奴法論》中也有他們的特殊規定。這個種姓由農民、高級傭人和工匠組成,是人口最多的種姓(佔人口50%)。

圖中右一者為一名首陀羅種姓的男子

在《摩奴法論》及之後的文獻,建立了四個種姓的社會階級理論,在這個理論中,首陀羅是最低層級的種姓。根據《摩奴法典》,首陀羅女子與婆羅門男子生下的女性後代,再與婆羅門男子生下後代,如是七代,可以將首陀羅種姓提升至婆羅門。西方學術界認為,首陀羅是由被雅利安人打敗的達羅毗荼人構成。

《摩奴法典》認為支那人等外國人,原起源於剎帝利,因為缺乏婆羅門的引領,衰弱成為首陀羅[1]

後來因為印度東部反婆羅門教的不同教派興起,首陀羅地位得以提升,原來從事的卑賤污穢的工作,由各種賤民dalita)填補,賤民被稱為不可接觸者(untouchables)[2]。賤民以旃荼羅(caṇḍāla)和班吉(除糞者)為代表,旃荼羅(或稱旃陀羅)多從事屠夫劊子手等職業。

參考文獻

  1. ^ Manusmritti (Laws of Manu), X.43-44
  2. ^ 存档副本. [2012-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3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