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汝騤
生平
馮汝騤為光緒九年(1883年)癸未科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1]。光緒十二年四月,散館,俱著以部屬用[2]。授戶部主事,充任軍機章京,累遷郎中。出任四川順慶府知府,因母喪丁憂去職。守喪結束,起用為山東青州府知府,調直隸大名府。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遷湖北鹽法分守武昌道[3]。次年,調任安徽徽寧池太道,又遷甘肅按察使。不久,升任陝西布政使,擢浙江巡撫。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改任江西巡撫,任內整頓稅務,推行新政。
宣統三年(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長江下游各省震動。南昌新軍起事響應,推舉汝騤為都督,宣布獨立,汝騤堅決拒絕,於是被遣送離開省城。行至九江,汝騤服毒自盡[4]。清廷諡忠愍[5]。《清史稿》有傳。
家庭
- 祖父馮朝相。
- 父馮端禮(字子由),任湖北知縣。
- 胞叔咸豐丙辰科二甲進士馮端本(字子立),廣州府知府、兩廣鹽運使司鹽運使;與翁同龢進士同榜。馮端禮、馮端本兄弟在北京西南郊的小屯莊有「馮氏花園」,園凡數十畝(據《翁同龢日記》)。
- 胞兄光緒丙子恩科二甲進士馮汝騏。妻張氏,其胞兄同治辛未科三甲進士張祖謨,祖父安徽布政使張光第。
- 妻朱氏,其曾祖父嘉慶丁丑科三甲進士朱士達。
- 子馮邁。馮遵[6]。馮迪,妻徐緒明,其父光緒十二年(1886年)丙戌科進士徐世昌。
- 女馮氏,嫁宣統三年(1911年)游學及畢業進士張瑋(其父光緒二年丙子恩科二甲進士張仁黼,原名張世恩,與兒媳之胞叔馮汝騏進士同榜)。
- 孫馮紀忠,中國現代建築學與園林學家。
延伸閱讀
[編]
參考資料
- ^ 《大清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實錄》(卷一百六十三):光緒九年癸未五月。庚辰朔……○引見新科進士。得旨。陳冕、壽耆、管廷獻、業經授職外。朱祖謀、志鈞、丁仁長、徐炳文、邵松年、張預、熊亦奇、李葆實、黃福楙、嚴修、准良、曹寯瀛、錢正圜、魯鵬、王培佑、秦綬章、秦夔揚、甯本瑜、趙汝翰、陳榮昌、胡景桂、曹福元、洪家滋、童祥熊、施紀雲、柯逢時、何維棟、陳如岳、汪鳳藻、趙尚輔、王式文、馬吉樟、彭鴻翊、施調賡、陳鳳樓、沉潛、鄭祖煥、華煇、陳同禮、張琦、周錫恩、傅汝梅、張筠、伍兆鰲、陳後琨、王念祖、綿文、張亨嘉、王紹廉、俞成慶、熙麟、黃桂清、曾宗彥、鄭淑璋、閻迺竹、駱景宙、濟中、高祚昌、李培蘭、陳受頤、陳名珍、彭清藜、李蔭鑾、劉昺燮、鄭邦任、李振鵬、梁鴻翥、雷在夏、康際清、鄭炳麟、李敬修、馮汝騤、孔昭乾、蒯光典、李岳瑞、閻萃峰、周紹劉、王祖畬。俱著改為翰林院庶吉士。
- ^ 《大清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實錄》(卷二百二十七):光緒十二年。丙戌。四月。己卯。……○引見癸未科散館人員。……李蔭鑾、李敬修、鄭淑璋、孔昭乾、鄭祖煥、李岳瑞、閻萃峰、沉潛、馮汝騤、彭鴻翊、何維棟、閻迺竹、鄭炳麟、伍兆鰲、高祚昌、濟澂、俱著以部屬用。
- ^ 《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第28冊-541頁上。
- ^ 革命中之西報觀察. 神州日報 (上海). 1911-11-15.
(陰曆九月)廿一日九江電云:前江西清巡撫馮汝騤被民軍拘留,昨日服毒自盡,民軍代招西醫斯同君往救,已無及矣。
- ^ 清廷諭旨. 新聞報 (上海). 1911-12-20.
(陰曆十月)二十八日諭旨:內閣奉遵,擬已故閩浙總督松壽、已故江西巡撫馮汝騤謚號。松壽著予謚忠節,馮汝騤著予謚忠愍。欽此。
- ^ 清廷諭旨. 時事新報 (上海). 1911-12-07.
十月十五日內閣奉上諭:江西巡撫馮汝騤忠勤敏練,學問優長,由翰林改官部屬,供職樞垣,外任府道,洊陟監司,擢膺疆寄,宣力有年,克勤厥職。茲以江西省城失陷,從容就義,大節凜然,殊堪軫惜,著加恩予謚,照總督陣亡例,從優賜卹,任內一切處分,悉予開復,應得卹典,該衙門查例具奏,靈柩回籍時,沿途地方官妥爲照料。伊子二品廕生馮邁,著以郎中補用;監生馮遵,著以主事補用,以勵臣節,以慰忠魂。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