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列寧主義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創研究。 (2023年4月24日) |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2年12月26日) |
馬克思列寧主義(俄語:Маркси́зм-ленини́зм),簡稱馬列主義或馬列。嚴格地說,它是指由列寧發展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流派(詳見列寧主義)。然而,在不同的大環境下,許多不同的政治團體(有些還是針鋒相對的)都使用「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詞彙,並宣稱以此作為其意識形態的基礎。(例如:中國共產黨就將馬列主義定為指導思想之一。)本條目主要說明「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名詞在歷史上和現在的使用情況。
歷史
列寧從未用過列寧主義這個詞,也從未把他的觀點歸入「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詞中。他的思想被布爾什維克視為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列寧去世後,他的思想體系以及對馬克思主義的貢獻被迅速地定名為「馬克思列寧主義」,「馬克思列寧主義」一詞旋即成為共產主義及世界各地共產黨對這種思想體系的稱呼。
斯大林在列寧去世後的五年內完成了其在蘇聯的權力晉升之路。後有斯大林主義之稱。斯大林統治蘇聯時期及其後,馬克思列寧主義被作為蘇聯的官方思想[1]。歷史學界及政治科學界對斯大林的行為是否符合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原則這一問題上仍有爭論。特別是托洛茨基主義者認為斯大林扭曲了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和列寧主義,並用「布爾什維克列寧主義」來形容自己[2]。
在部分學者看來,「馬克思列寧主義」所表達的含義既不是「馬克思主義」也不是「列寧主義」更不是兩者的結合體,而是為了給斯大林的意識形態扭曲辯護所造出的虛假術語[3]。
中蘇交惡後,蘇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均表示只有自己才繼承了馬克思列寧主義[4]。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宣稱毛澤東將「馬列主義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並進而宣稱毛澤東在基礎上將馬列主義作為一個整體予以更新,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更先進的階段。此後中國共產黨及親中共的各國毛派政黨將自己的意識形態基礎描述為「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毛澤東去世後,秘魯共產黨 (光輝道路)創造了「馬克思列寧毛主義」這一術語,以代替術語「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朝鮮官方於1977年起逐漸用主體思想取代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指導意識形態地位。不過,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因其政治經濟結構,有時會被描述為「斯大林主義」。(詳見朝鮮歷史)
另外其他三個現存的社會主義國家(古巴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也將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官方意識形態,雖然他們出於實用政策的考慮而給予這個主義不同的稱呼[來源請求]。
一些官方反共主義的國家也(曾經)經常使用「馬列主義」這個詞彙。例如,中華民國(特別是在遷台之後,解嚴之前)提出了「驅逐馬列、恢復中華」的民族主義口號[來源請求],並嚴格限制其國民接觸所謂「馬列主義書籍」。不過,所謂的「馬列主義」是指哪些內容,中華民國官方並沒有解釋,一般認為此詞彙實際是泛指包括馬、列、斯、毛等在內的整個共產主義理論。
現狀
絕大多數共產黨仍將「馬克思列寧主義」尊為基本的意識形態,儘管其中有許多政黨根據政治環境的新需要而對此主義進行了修改。有些共產黨,特別是與歐洲共產主義聯合的政黨,有意地與「馬克思列寧主義」保持距離,在許多情況下都不讓此詞出現在官方文件中。他們中的一部分開始自認定為「馬克思主義者、列寧主義者」或「馬克思主義者和列寧主義者」,而不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以避免後者帶來的歷史蘊涵。
不少政黨在黨名上冠以「馬克思列寧主義」,以示與本國的其它共產黨(往往可能被前者視為是修正主義者)相區別。名稱冠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政黨里,最常見的是那些基於反修正主義傳統而產生的政黨,後來分化為毛主義政黨和霍查主義政黨。
關於描述源於馬克思主義的諸多思想,有許多複雜的術語,這些術語在非學界的使用非常混亂。不熟悉共產主義理念細節的人(例如許多報社或其它媒體),常把「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一個萬能同義詞,在指代任何一種馬克思主義學派時用。
托洛茨基主義者一般也稱自己為「馬克思主義者」、「列寧主義者」和「布爾什維克列寧主義者」。托洛茨基在自己的文章中,特別是「左翼反對派」時期的文章中[5],時常使用到「布爾什維克列寧主義」和「布爾什維克列寧派」等詞,並以「布爾什維克列寧主義者」自居[6]。「布爾什維克列寧主義」可以被看作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另一種表達方式,但一部分托洛茨基主義者也認為「馬克思列寧主義」只是斯大林主義偽裝的名詞,並不代表是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1]
參見
參考文獻
- ^ 1.0 1.1 Trotsky, Leon. The Revolution Betrayed : What is the Soviet Union and Where is It Going. Pathfinder. 1973: 183. ISBN 0873482255.
- ^ Trotsky, Leon. The Revolution Betrayed : What is the Soviet Union and Where is It Going. Pathfinder. 1973: 165. ISBN 0873482255.
- ^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 (PDF) 第三卷: 17-18. [2023-08-0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9-19).
而實際上,馬克思列寧主義是由斯大林自己的學說加上他從馬克思、列寧 、恩格斯著作中挑選的語錄構成的 。不要以為在斯大林統治時期任何人都可以隨意引用馬克思、列寧甚至斯大林本人的話,馬克思列寧主義只包括這位獨裁者當時核准的、與他當時頒布的學說相一致的語錄。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沈志華. 中苏同盟破裂的原因和结果. 中共黨史研究. 2007, (02): 29-42.
- ^ 列夫·達維多維奇·托洛茨基. 布尔什维克列宁主义者(反对派)提交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的提纲(一). [2021-09-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19) (中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列夫·達維多維奇·托洛茨基. 布尔什维克列宁主义者(反对派)提交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的提纲(二). [2021-09-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7) (中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