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第丕(Tarleton Perry Crawford,1821年5月8日—1902年4月7日)是一名浸信會傳教士,他和妻子在中國山東一起傳教50年。

高第丕的畫像

早期生活和教育

高第丕出生於美國肯塔基州沃倫縣。他是約翰和盧克麗霞-克勞福德的第四個兒子。 在他16歲時信奉基督教後,他說,"我將用我的一生來講述耶穌的大慈大悲。" 於是他把一生都獻給了在中國當地的傳教工作。

高第丕在田納西州丹馬克的一個農場工作,以籌集大學學費。 他在丹馬克男校就讀,是班上的佼佼者。 大哈奇(Big Hatchie)浸信會幫他支付了進入田納西州默弗里斯伯勒市的協和大學(Union University)的學費。 棕溪浸信會、大黑溪浸信會、大黑溪浸信會、楓樹泉浸信會和三葉草溪浸信會的婦女們都在周日舉行義賣出售自己的雞蛋和牛奶以幫助支持他,其中包括日後著名的女傳教士慕拉第。 他在田納西州丹麥的大黑溪浸信會受洗禮。 弟兄奧比戴亞-多德森是他的牧師,對宣教非常熱心。

1848年初,他進入田納西州默弗里斯伯勒市的聯合大學學習。 他在1851年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績畢業。

婚姻和家庭

高第丕在1845年與瑪莎-福斯特結婚,她在1845年成為浸禮會教徒。 她曾在阿拉巴馬州的拉斐特學院學習。 訂婚一個禮拜之後,他們於1851年3月12日在阿拉巴馬州塔斯卡盧薩縣,阿拉巴馬州塔斯卡盧薩縣的家裡結婚。

傳教生涯

1850年年底,高第丕被南方浸信會對外宣教委員會任命為駐上海傳教士。 1852年,高第丕和他的妻子瑪莎搬到了山東登州,此舉或許是為了獲得少的監督。 高第丕的跋扈性格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對,一些美國人很擔心他會被美國駐上海的領事斥責。

高第丕堅持認為傳道是傳教士的唯一職責。他對Charles Gutzlaff的中國傳教士的慘敗感到震驚。 此後,他堅持認為本地教會的費用不應該從宣教經費中支出,應當本地籌集、本地使用。 他的朋友喬治-伯頓醫生因在上海的醫療工作過多而精疲力竭,這更加堅定了高第丕的核心信念。 高第丕在當地的村莊裡四處奔走,僅1875年就訪問了131個村莊。

也許是出於對她在沙嶺與羅蒂-文的成功的嫉妒,他在1879年關閉了他妻子的學校,。

他繼續批評美國南方浸信會宣教團的宣教委員會,認為他們在宣教事務上不應該有發言權。宣教團委員會不同意,於1892年將他撤職。

高第丕成立了福音宣教團,有8位(14位)南浸信會宣教士加入了他。 到了世紀之交,福音傳教團已經發展到19個。 所有的福音傳教士都穿着中國服裝,住在中國人的房子裡,只傳福音。 這與中國內地宣教團的傳教士的做法相似。 南浸信會的傳教士們批評高第丕"滿口無聊的的社會哲學,還拒絕給中國基督徒合理的領導權"(Hyatt, 1976:59)

瑪莎-克勞福德雖然不同意丈夫的一些觀點,但她仍然忠於丈夫。1867年,她在他們家成立了一所男校。有幾個學生後來在黃縣和平度站成功地成為牧師。她還寫了一本兒童讀物《三姑娘》,這本書後來在中國各地廣為流傳。在第二次傳教士會議上(1877年),她發表了 "婦女工作的婦女工作 "的講話,強調傳教士的妻子們應該挨家挨戶走訪,親自指導當地婦女,並為她們準備合適的文學作品。

高第丕在《宗法時代(The Patriarchal Dynasties)》一書中,宣布了他的信念:1876年,世界上有14,376歲,他認為伊甸園是一個神權主義的邦聯,人口有1,174,405,120(約1.17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