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保護

与受威胁鸟类相关的生物保育学

鳥類保護是對受威脅鳥類相關的保保育生物學的一個領域。人類對許多鳥類帶來了許多不好的影響。其中,在美拉尼西亞波利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群島殖民時期,發生了最引人注目的人為滅絕,在此期間估計大約有 750-1,800 種鳥類滅絕。 [1]據世界觀察研究所稱,目前全球許多鳥類數量正在減少,估計下個世紀將會有 1,200 種鳥類面臨滅絕。 [2]當中,最大原因是棲息地喪失[3]其他原因還包括過度捕獵、由鳥擊引起的意外死亡、延繩捕魚兼捕、污染、和家貓的競爭和捕食。 [4]石油泄漏和對農作物灑農藥以及氣候變化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各國政府與眾多保護保育機構,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保護鳥類,包括立法、保護和恢復鳥類棲息地,以及設立圈養種群以供重新引入。

昏暗的海邊麻雀的滅絕是由於棲息地喪失造成的。

有關在史前和早期歷史時期消失的鳥類,可參見晚第四紀史前鳥類,通常是由於人類活動(即,從舊石器時代晚期革命開始)。對於在現代(自 1500 年以來)已經滅絕的鳥類,請參閱已滅絕鳥類列表。

對鳥類的威脅

棲息地的喪失

受威脅鳥類面臨的最嚴重威脅是棲息地破壞和棲地破碎化的問題。[5] 森林、平原和其他自然系統因農業、礦山和城市發展的引入從而而喪失,沼澤 和其他 濕地,也因伐木, 導致許多物種的潛在棲息地減少。 此外,剩餘的可供他們居住的區域往往太小或因修建道路或其他此類障礙而支離破碎,導致這些零碎的人口離島區變得容易受到局部滅絕的影響。 此外,許多森林物種表現出分散和占據新森林碎片的能力有限(見 島嶼生物地理學).[6] 然而熱帶雨林的減少才是最緊迫的問題,因為這些雨林擁有最多的物種,但在迅速被摧毀。 棲息地的喪失與一些滅絕有關,包括 象牙嘴啄木鳥 (因"重新發現"而有爭議), 黑胸蟲森鶯海濱灰雀.

引進品種

 
引入阿留申群島北極狐破壞了海雀種群。

從歷史上看,外來物種造成的威脅最可能導致鳥類滅絕,特別是在島嶼上。大多數史前人類引起的滅絕也是孤立的。許多島嶼物種在沒有捕食者的情況下進化,因此失去了許多反捕食者。 [7]當人類環遊世界時,他們帶來了許多擾亂這些島嶼物種的外來動物。其中一些是不熟悉那裏的捕食者,如老鼠、野貓,與其他當地的原有物種則是競爭對手,例如其他鳥類或退化繁殖棲息地的食草動物。疾病也可以發揮作用;外來禽瘧疾被認為是夏威夷許多物種滅絕的主要原因。 [8]渡渡鳥是最有名的一個物種的例子,它可能被外來物種驅趕到滅絕(儘管人類狩獵也起了作用),其他成為外來物種受害者的物種是史蒂芬島異鷯毛島蜜雀和雷仙島葦鶯 。目前面臨滅絕威脅的許多物種很容易受到外來物種的侵害,例如垂耳鴉屬查島鴝鶲馬里亞納烏鴉和夏威夷鴨。

引進來歷不明的俘虜可能對當地人口構成威脅。家禽已經威脅到地方性物種,例如Gallus g。 bankiva ,而諸如環頸雉雞和來源不明的圈養雉雞等野雞已經逃到野外或被有意引入。從當地鳥類經銷商處沒收的類似混合來源的綠孔雀已被釋放到有本地野生鳥類的地區。 [9]

參考文獻

  1. ^ Steadman D, (2006). Extinction and Biogeography in Tropical Pacific Bird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ISBN 978-0-226-77142-7.
  2. ^ Worldwatch Paper #165: Winged Messengers: The Decline of Birds. Worldwatch Institute. [2006-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7-17). 
  3. ^ Help Migratory Birds Reach Their Destinations. [2006-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6-30). 
  4. ^ Protect Backyard Birds and Wildlife: Keep Pet Cats Indoors. [2006-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0-04). 
  5. ^ Gill, F. (1995). Ornithology. W.H Freeman and Company, New York. ISBN 0-7167-2415-4.
  6. ^ Moore, R., Robinson, W., Lovette, I., & Robinson, T. (2008).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extreme dispersal limitation in tropical forest birds. Ecology Letters, 11(9):960–968. doi:10.1111/j.1461-0248.2008.01196.x
  7. ^ Blumstein, D., Daniel, J. (2005). "The loss of anti-predator behaviour following isolation on islands."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Biological Sciences 272: 1663–1668.
  8. ^ Atkinson, C., Dusek, R., Woods, K., Iko, W. (2000). "Pathogenicity of avian malaria in experimentally-infected Hawaii Amakihi." Journal of Wildlife Diseases 36(2):197–204.
  9. ^ Philip J. K. McGowan, Peter J. Garson. Status Survey and Conservation Action Plan 1995–1999: Pheasants. Pheasant Specialist Group, IUCN. 1995: 7. ISBN 2-8317-02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