鴟尾
鴟尾一開始起源自中國,最早在漢朝時期就有,在唐朝時底部添加裝飾形成「鴟吻」;在宋朝時變得非常華麗多樣,已經有現代造型的雛形;在明朝時其建築意義和另一種神獸「蚩吻」的吉祥意義結合,此後中國屋頂裝飾一步步以蚩吻為主流,但是鴟吻依然有少量存在。
日本的鴟尾也可寫成沓形或沓,中式鴟尾傳至日本時,其形狀和材質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先是變為了金色倒靴形鴟尾,再蛻變為了一種全新的裝飾物「鯱」。
台灣也有鴟尾,水龍捲、旋風,臺人稱「鴟尾」,海中見之其水矗立,高與天齊,為之「龍柱」,旋風過處屋瓦盡撒,古榕被拔數丈外,屋蓋飛舞空中。是指水上龍捲風[1]。
中國神話
「鴟」原本在中國古代的傳說中是一種有著魚頭的怪鳥,一頭三身,可以輕易呼喚海浪、颳起狂風,被閩南、廣東地區的人奉為神獸。鴟一開始的原始狀態是「鰲龜」,性情兇殘,會食人,相傳女媧為了補天而斷了「鰲龜」的足,鰲龜從此失去了四肢,變化為只能在海里游蕩的「鰲魚」,鰲魚想幫助女媧守望天穹來贖罪,通過其自身法力而飛上高處,此舉得到女媧的祝福而變為鳥型的「鴟」,從此定為鳥型。
《太平御覽》有如下記述︰「唐會要目,漢相梁殿災後,越巫言,『海中有魚虯,尾似鴟,激浪即降雨』,遂作其象於尾,以厭火祥。」文中所說的「越巫」指閩越巫師[2]。
鴟和龍生九子中的「蚩吻」其實並無關係,由於在建築上的鴟尾造型在明朝時期被設定為了蚩吻,加上鴟、蚩的發音一樣,導致人們經常將兩者視為同一種生物。
歷史
鴟尾廣泛運用在中國古代的建築中,尤其是以寺院,佛堂的正殿、皇宮的最高建築之中,在東漢之後,由於裝飾性的需要,中國建築物屋頂的左右兩端開始出現了各類裝飾性瓦片,在3世紀到5世紀之間逐漸形成了一些統一的造型,這就是「鴟尾」的雛型。魏晉南北朝之後,隨著佛教的發達,鴟尾逐漸從佛教、皇宮相關的建築中擴散至全體中國建築,成為屋頂邊角裝飾上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從唐朝中期開始,鴟尾和建築物連接的部份開始出現像龍、魚、麒麟、或者鬼面一樣的造型,用來豐富審美,同時,批量生產瓦片的技術也在此時得到了質的飛躍,讓鴟尾在精緻化之下演變成了鴟吻。明朝時,鴟吻最外圍的一圈鳥翼逐漸消失,底部的神獸的動作也從「直接趴在屋脊上」變為了「用嘴咬住屋脊的橫樑」。除了純粹為了裝飾以外,當時的明朝中國人還給鴟吻添加了一個「防火消災、平安守護」的吉祥含義,配合龍生九子的傳說,由此再往蚩吻的造型進化。
與此同時,日本在飛鳥時代接受了來自隋朝和唐朝的鴟尾瓦片[3],在材質上,日本的除了用瓦片以外,也會直接用石頭、青銅、黃銅或者黃金製作。現存最古老的日本鴟尾是石製的,位於群馬縣前橋市中的山王寺,一共有兩個;第二古老的位於鳥取縣的伯耆町,僅存一件。日本的鴟尾可能真的有儲存水、用來滅火的功能,因為其中的結構中間呈現空心,而且連接處被黏合緊密,其中還有幾個為管子預備的圓型空隙,但具體作用至今沒有定論。
參見
參考資料
這是一篇與日本歷史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