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井聖心聖母堂
鹽井聖心聖母堂,俗稱鹽井天主堂,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昌都市芒康縣納西民族鄉上鹽井村,是西藏自治區唯一的天主教教堂。當地也是西藏自治區唯一的天主教聚落。該教堂原先屬天主教康定教區的分堂,後來改為雲南省維西傈僳族自治縣茨中聖心堂的分堂。[1]
鹽井聖心聖母堂 | |
---|---|
鹽井天主堂 | |
位置 | 西藏昌都市芒康縣納西民族鄉上鹽井村 |
國家/地區 | 中國 |
所屬宗派 | 天主教 |
歷史 | |
創建日期 | 1865 |
創建者 | 畢天榮 戴高丹 |
奉獻 | 聖心聖母 |
建築 | |
教會地位 | 教堂 |
功能狀態 | 活躍 |
建築風格 | 藏式 |
行政 | |
總教區 | 重慶 |
教區 | 康定 |
歷史
地理民族背景
鹽井因為當地產鹽而得名,位於芒康縣納西民族鄉,同雲南省接壤,為滇藏公路從雲南省進入西藏自治區的第一站。到2011年左右,納西族自治鄉共有4486人,其中納西族人占四分之一,其他大部分為藏族人。鹽井依照地勢高低分為上鹽井、下鹽井。上鹽井村的村民主要是藏族人,多數信仰天主教;下鹽井村的村民有很多納西族人,他們未信奉本民族的東巴教,而是信奉藏傳佛教。[2]在中華民國中後期,鹽井被劃入西康省。1959年,鹽井劃歸西藏自治區,設立鹽井縣。1960年,寧靜縣、鹽井縣合併為寧靜縣。1965年,又更名為芒康縣,沿用至今。[1]
開教
早在中世紀,傳說喜馬拉雅山以北有個約翰長老的王國,不少傳教士試圖翻越喜馬拉雅山到這個失落的王國傳福音。從17世紀開始,便有傳教士來到西藏傳教。歷史上,傳教事業多經波折。根據巴黎外方傳教會神父安德林·若奈所著《西藏宣教史》(Histoire de la Mission du Thibet),鹽井教會由法國傳教士畢天榮和戴高丹創立於1865年,當時只是一座小聖堂。教堂於1873年8月15日祝聖[3],奉獻給鹽井教會的主保聖人聖心聖母[4][5]。該堂在《西藏宣教史》中稱作聖心聖母小聖堂(Chapelle de Notre-Dame du Sacré-Cœur)。
對於鹽井天主堂的興建,也有其他不同說法。有的說,1855年法國傳教士鄧得亮在鹽井創建天主教堂。[2]也有資料稱,鹽井天主堂始建於1862年。還有其他史料稱,1879年10月,一位姓白的法國傳教士進西藏傳教,首先在鹽井傳教,1880年赴巴塘會合已在當地的比特(A.Biert)神父,1887年自巴塘被驅逐後,赴打箭爐,又輾轉來到鹽井,1894年8月在鹽井逝世。[6]另外,1991年,劉君在《西藏研究》上發表論文《康區外國教會覽析》稱:「鹽井教堂為19世紀60年代法籍呂司鐸開辦,有信徒342人。」[1]
清朝史書稱,在西藏噶廈及拉薩三大寺、清政府及英國、俄國的壓力下,1865年9月至10月,法國傳教士從西藏東部的察瓦博木噶被驅逐出西藏邊境(即被驅逐出西藏噶廈控制區),從已經營十多年的察瓦博木噶傳教據點完全撤離。1986年,熟悉鹽井天主教堂歷史的阿色老人回憶稱,撤離察瓦博木噶的傳教士很快便來到鹽井,繼續傳教。所以天主教傳入鹽井的時間可視為1865年9月至10月。首位來鹽井的傳教士是畢天榮(Félix Biet)。[1]
西藏的藏傳佛教勢力過大,所以傳教士只能在西藏的東南一隅即鹽井傳教。傳教士在鹽井為村民看病,隨後有兩三個村民成為天主教徒,這是鹽井的第一批天主教徒。1850年代至1860年代,傳教士在上鹽井買下地皮,創建教堂,發展教徒,開設聖徒藥房。傳教士還帶來法國葡萄酒釀造技術,如今鹽井人依然自釀葡萄酒。[2]
與藏傳佛教的衝突
外國傳教士在當地傳播天主教曾受到當地藏傳佛教僧俗及西藏傳統勢力的強烈反對,從鹽井天主教堂建立到1940年代該教堂與剛達寺的最後一次衝突,該教堂共有15任神父,其中7任被殺害。在西藏和平解放前,天主教徒受到藏傳佛教徒嘲笑,被蔑稱為洋人「古達」,藏語「古達」意思是奴顏,形容搖尾乞憐的狗。[2][1]
1940年代,上鹽井天主教與剛達寺發生至今為止最後一次衝突。因為天主教先後受到清廷及中華民國政府與當地駐軍的保護,天主教的努力越來越大,原屬剛達寺的土地被教堂逐步侵吞,原先信奉藏傳佛教的民眾大批皈依天主教,導致剛達寺及其信徒強烈不滿。1940年代,該教堂神父杜仲賢被剛達寺的武裝僧人強行驅逐出上鹽井天主教堂。據說杜仲賢赴南京向中央政府求助但未果,便返回鹽井希望繼續傳教,但再遭剛達寺驅逐。他和當地教民多爾斯等人想通過察瓦碧土、扎玉、左貢等地到拉薩向西藏噶廈告狀,但在鹽井與察瓦碧土交界處的察瓦堆拉(即松拉山)山口被剛達寺的武裝僧人殺害,遺體被上鹽井天主教徒葬在上鹽井舊墓地。自此,外國傳教士在鹽井的傳教歷史終結。剛達寺重新占領被教堂占用的所有土地,接管教堂。天主教教民全部變成其佃農,並遭剛達寺勒令改教換名。[1]
現代
1951年,天主教教民向昌都地區人民解放委員會申請,經該委員會主任邦達多吉等人調解,教堂再度成為天主教教民的宗教活動場所。文化大革命期間,教堂被毀滅。改革開放後,教堂又被修復。如今在鹽井,宗教信仰不同的人組成的家庭很多,大家已都和平相處。[2][1]
1997年,上鹽井村28歲的魯仁第成為首位藏族天主教神父。此後,上鹽井村每到重大節日便不再請雲南等地的神父前來。2004年,魯仁第還俗,但仍繼續擔任鹽井天主教堂民管會主任的職務。[2]繼他之後擔任神父的是丁耀華神父,丁耀華是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縣人,藏族,1997年入陝西天主教神哲學院學習,2004年7月畢業,2005年8月11日晉鐸之後到鹽井天主教堂擔任神父。[7]2010年4月18日主日,西安南堂晚上專門安排為主教的彌撒,迎接丁耀華神父率領的鹽井朝聖團教友一行32人,這是這些藏族教友今生第一次見到主教做彌撒。他們還朝拜了西安北堂、戶縣聖母山、眉縣十字山。4月21日晚,鹽井朝聖團一行離開西安赴山西省太原市朝聖。[8]
建築及儀式
這座教堂位於滇藏公路旁邊,是典型的藏式建築。但屋頂立有高大的十字架。教堂內有哈達、聖像唐卡,這都是藏族文化的產物,而教堂高大的哥特式拱頂及天花板上的《聖經》題材壁畫體現出傳統的天主教風格。[2]
到21世紀初,鹽井天主堂雖小卻很完整,而且擁有560位藏族天主教徒,約占上鹽井村居民總數的78%。該教堂也是西藏自治區境內惟一一座天主教教堂。[6]每日早晚,上鹽井村的天主教徒集合到該教堂做彌撒,周日早晨來的人最多。該教堂有世界上唯一的藏文版《聖經》,信徒用藏語念《聖經》,用藏語唱讚美詩,神父也身穿藏服。[2]
上鹽井村的天主教徒既過藏曆新年,又過西方的聖誕節、復活節。每逢聖誕節,天主教徒舉行狂歡,在教堂院子內壘起五、六個爐灶,廚技好的村民主勺,每家派出人手幫忙。數百名教徒坐在空地上聚餐,晚間大家會一起唱歌跳舞。全部開銷來自彌撒費,彌撒費由專人保管,每次活動之後會開列費用明細帳目。[2]
當地天主教徒的姓名通常為漢姓與天主教教名的組合,不使用其他的漢語或藏語名字。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1.3 1.4 1.5 1.6 保羅、澤勇,鹽井天主教史略,西藏研究2000年03期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西藏盐井的文化交融:茶马互市打开藏族村落大门,中国新闻网,2011-07-14. [2014-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22).
- ^ Launay 1903,第74–75頁.
- ^ Launay 1903,第234頁.
- ^ Gratuze, Gaston. Père Desgodins Auguste. mission-thibet.org. 1968 [2023-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17) (法語).
- ^ 6.0 6.1 盐井天主教堂,中国西藏网,2005-07-26. [2014-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22).
- ^ 雪域高巔的美麗綻放,中國天主教2010年02期
- ^ 西藏教友赴西安朝圣,信德网,2010-04-28. [2014-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22).
參考書籍
- Launay, Adrien. Histoire de la Mission du Thibet, tome deuxième. Paris: Desclée, de Brouwer et cie. 1903 (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