痲瘋桿菌
麻風桿菌,也稱韓森氏桿菌,是一種可引起麻風病的分支桿菌,菌體呈短小棒狀或稍彎曲,長約2-6µm,寬約0.2-0.6µm,抗酸染色呈紅色(抗酸性),革蘭氏染色呈陽性,好氧菌。
麻風桿菌 | |
---|---|
痲瘋桿菌 | |
科學分類 | |
域: | 細菌域 Bacteria |
門: | 放線菌門 Actinomycetota |
綱: | 放線菌綱 Actinomycetes |
目: | 分枝桿菌目 Mycobacteriales |
科: | 分枝桿菌科 Mycobacteriaceae |
屬: | 分枝桿菌屬 Mycobacterium |
種: | 麻風桿菌 M. leprae
|
二名法 | |
Mycobacterium leprae (Hansen 1880) Lehmann and Neumann, 1896
| |
模式菌株 | |
尚未被培養 |
發現歷史
於1873年由挪威醫生格哈德·阿瑪爾·漢生在麻風病人的皮膚結節中發現。
殺滅方法
麻風桿菌在0℃可活3-4周,強陽光照射2-3小時後喪失繁殖能力,煮沸8分鐘可滅活。
內部參考
外部連結
- The genome of Mycobacterium lepra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Mycobacterium leprae. NCBI Taxonomy Browser. [2018-01-26]. 176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