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列表

199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共有4次撤、7次地市合併,新設1個地級市、2個地區,1個自治州與1個地區更名;除此以外,還有51個縣改為縣級市,新設1個市轄區,2個縣隸屬變更,6個市轄區和1個縣更名,1個縣和1個自治縣人民政府遷移。相較於上一年,全國共減少了9個地區、51個縣、1個自治縣、1個工農區(工農區這一縣級行政區劃不再存在),增加了5個地級市、48個縣級市、7個市轄區[1][2][3]

蘇州市徐州市國務院批准為「較大的市[註 1]

列表中,行政單位名稱後的數字為行政區劃代碼

地級行政區劃變更列表

各子列表均按省級行政區劃順序排列。

撤銷地區,設立地級市(地區)

即所謂的撤地建市

原行政單位 變更方式 新行政建制 變更時間與批文
吉林省
白城地區 222300 撤銷白城地區,設立白城市(地級)
撤銷白城市(縣級),設立白城市洮北區(縣級)[註 2]
白城市 220800 國務院6月14日批覆同意
國函〔1993〕87號[5]
- 白城市 222301 - 洮北區 220802
洮南市 222302 改由吉林省直轄,白城市代管 洮南市 220881
大安市 222304 大安市 220882
鎮賚縣 222326 改由白城市管轄 鎮賚縣 220821
通榆縣 222327 通榆縣 220822
黑龍江省
黑河地區 232600 撤銷黑河地區,設立黑河市(地級)
撤銷黑河市(縣級),設立黑河市愛輝區(縣級)
黑河市 231100 國務院2月8日批覆同意
國函〔1994〕12號[6]
- 黑河市 232601 - 愛輝區 231102
北安市 232602 改由黑龍江省直轄,黑河市代管 北安市 239009[註 3]
五大連池市 232603 五大連池市[註 4] 239010[註 5]
嫩江縣 232622 改由黑河市管轄 嫩江縣[註 6] 231121
德都縣 232623 德都縣[註 4] 231122
遜克縣 232625 遜克縣 231123
孫吳縣 232626 孫吳縣 231124
湖北省
孝感地區 232600 孝感地區和縣級孝感市,設立孝感市(地級)
孝感市設立孝南區和孝昌縣[註 7]
孝感市 231100 國務院2月8日批覆同意
國函〔1993〕46號[10]
- 孝感市 422201 - 孝南區 420902
孝昌縣 420921
應城市 422202 改由湖北省直轄,孝感市代管 應城市 429009[註 8]
安陸市 422203 安陸市 429010[註 9]
廣水市 422204 廣水市 429011[註 10]
大悟縣 422223 改由孝感市管轄 大悟縣 420922
雲夢縣 422226 雲夢縣 420923
漢川縣 422228 漢川縣[註 11] 420924
四川省
南充地區 512900 撤銷南充地區、南充市和南充縣,設立南充市(地級)
南充市設立順慶區、高坪區和嘉陵區[註 12]
南充市 231100 國務院7月2日批覆同意
國函〔1993〕96號[5]
- 南充市
南充縣
512901
512921
- 順慶區 511302
高坪區 511303
嘉陵區 511304
閬中市 512903 改由四川省直轄,南充市代管 閬中市 519008[註 13]
南部縣 512922 改由南充市管轄 南部縣 511321
營山縣 512924 營山縣 511322
蓬安縣 512926 蓬安縣 511323
儀隴縣 512927 儀隴縣 511324
西充縣 512929 西充縣 511325
設立廣安地區 廣安地區[註 14] 513600
華鎣市 512902 劃歸廣安地區管轄 - 華鎣市[註 14] 513601
岳池縣 512923 岳池縣[註 14] 513621
廣安縣 512925 廣安縣[註 14] 513622
武勝縣 512928 武勝縣[註 14] 513623
達縣地區管轄 鄰水縣 513031 鄰水縣[註 14] 513624

地區和地級市合併

即所謂的地市合併。地級市行政區劃代碼和下轄縣市名稱、隸屬關係、行政區劃代碼均未改變的不再列出。

原行政單位 變更方式 新行政建制 變更時間與批文
河北省
石家莊地區 132300 撤銷石家莊地區,實行地、市合併 國務院6月19日批覆同意
國函〔1993〕89號[5]
- 辛集市 132301 改由河北省直轄,石家莊市代管 石家莊市代管 辛集市 139004[註 15]
藁城市 132302 藁城市[註 16] 139005[註 17]
晉州市 132303 晉州市 139006[註 18]
新樂市 132304 新樂市 139007[註 19]
深澤縣 132323 改由石家莊市管轄 石家莊市管轄 深澤縣 130128
無極縣 132324 無極縣 130130
趙縣 132326 趙縣 130133
高邑縣 132330 高邑縣 130127
元氏縣 132331 元氏縣 130132
贊皇縣 132332 贊皇縣 130129
平山縣 132335 平山縣 130131
靈壽縣 132336 靈壽縣 130126
行唐縣 132337 行唐縣 130125
張家口地區 132500 銷張家口地區,實行地、市合併
- 張北縣 132521 改由張家口市管轄 張家口市管轄 張北縣 130722
康保縣 132522 康保縣 130723
沽源縣 132523 沽源縣 130724
尚義縣 132524 尚義縣 130725
蔚縣 132525 蔚縣 130726
陽原縣 132526 陽原縣 130727
懷安縣 132527 懷安縣 130728
萬全縣 132528 萬全縣[註 20] 130729
懷來縣 132529 懷來縣 130730
涿鹿縣 132530 涿鹿縣 130731
赤城縣 132532 赤城縣 130732
崇禮縣 132533 崇禮縣[註 20] 130733
滄州地區 132500 銷滄州地區,實行地、市合併
- 泊頭市 132902 改由河北省直轄,滄州市代管 滄州市代管 泊頭市 139008[註 21]
任丘市 132903 任丘市 139009[註 22]
黃驊市 132904 黃驊市 139010[註 23]
河間市 132905 河間市 139011[註 24]
肅寧縣 132923 改由滄州市管轄 滄州市管轄 肅寧縣 130926
獻縣 132924 獻縣 130929
吳橋縣 132926 吳橋縣 130928
東光縣 132927 東光縣 130923
南皮縣 132928 南皮縣 130927
鹽山縣 132929 鹽山縣 130925
孟村回族自治縣 132931 孟村回族自治縣 130930
海興縣 132934 海興縣 130924
邯鄲地區 132500 銷邯鄲地區,實行地、市合併
- 大名縣 132121 改由邯鄲市管轄 邯鄲市管轄 大名縣 130425
魏縣 132122 魏縣 130434
曲周縣 132123 曲周縣 130435
丘縣 132124 丘縣[註 25] 130430
雞澤縣 132125 雞澤縣 130431
肥鄉縣 132126 肥鄉縣[註 26] 130428
廣平縣 132127 廣平縣 130432
成安縣 132128 成安縣 130424
臨漳縣 132129 臨漳縣 130423
磁縣 132130 磁縣 130427
涉縣 132132 涉縣 130426
永年縣 132133 永年縣[註 26] 130429
館陶縣 132135 館陶縣 130433
邢臺地區 132200 銷邢臺地區,實行地、市合併
- 南宮市 132201 改由河北省直轄,邢臺市代管 邢臺市代管 南宮市 139013[註 27]
沙河市 132202 沙河市 139014[註 28]
臨城縣 132223 改由邢臺市管轄 邢臺市管轄 臨城縣 130522
內丘縣 132224 內丘縣 130523
柏鄉縣 132225 柏鄉縣 130524
隆堯縣 132226 隆堯縣 130525
任縣 132227 任縣[註 29] 130526
南和縣 132228 南和縣[註 29] 130527
寧晉縣 132229 寧晉縣 130528
巨鹿縣 132231 巨鹿縣 130529
新河縣 132232 新河縣 130530
廣宗縣 132233 廣宗縣 130531
平鄉縣 132234 平鄉縣 130532
威縣 132235 威縣 130533
清河縣 132236 清河縣 130534
臨西縣 132237 臨西縣 130535
承德地區 130800 銷承德地區,實行地、市合併
- 興隆縣 130822 改由承德市管轄 承德市管轄 興隆縣 132623
平泉縣 130823 平泉縣[註 30] 132624
灤平縣 130824 灤平縣 132626
隆化縣 130825 隆化縣 132628
豐寧滿族自治縣 130826 豐寧滿族自治縣 132627
寬城滿族自治縣 130827 寬城滿族自治縣 132622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 130828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 132629
山西省
雁北地區 142100 撤銷雁北地區 國務院6月14日批覆同意
國函〔1993〕93號[5]
- 陽高縣 142121 改由大同市管轄 大同市管轄 陽高縣 140221
天鎮縣 142122 天鎮縣 140222
廣靈縣 142123 廣靈縣 140223
靈丘縣 142124 靈丘縣 140224
渾源縣 142125 渾源縣 140225
左雲縣 142130 左雲縣 140226
大同縣 142132 大同縣[註 31] 140227
應縣 142126 改由朔州市管轄 朔州市管轄 應縣 140622
右玉縣 142131 右玉縣 140623
懷仁縣 142133 懷仁縣[註 32] 140624

新設地級市

原行政單位 變更方式 新行政建制 變更時間與批文
廣西壯族自治區
欽州地區管轄 防城各族自治縣 452822 撤銷防城各族自治縣和防城港區[註 33],設立防城港市(地級)
防城港市轄港口、防城兩個區[註 34]和上思縣
防城港市 450600 國務院5月23日批覆同意
國函〔1993〕68號[5]
- 港口區 450602
防城區 450603
上思縣 452821 上思縣 450621

新設地區

原行政單位 變更方式 新行政建制 變更時間與批文
四川省
設立巴中地區
巴中地區轄巴中市、通江縣、南江縣和平昌縣
巴中地區[註 35] 513700 國務院7月5日批覆同意
國函〔1993〕98號[5]
達縣地區管轄 巴中市 未實際分配 - 巴中市[註 35] 513701
通江縣 513025 通江縣[註 36] 513721
南江縣 513026 南江縣[註 36] 513722
平昌縣 513028 平昌縣[註 36] 513723

地級行政區劃更名

原行政單位 變更方式 新行政建制[註 37] 變更時間與批文
湖北省
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422800 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更名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國務院4月4日批覆同意
國函〔1993〕36號
四川省
達縣地區 513000 達縣地區、達縣市分別更名為達川地區、達川市 達川地區[註 38] 國務院7月5日批覆同意
國函〔1993〕98號[5][22]
- 達縣市 513001 - 達川市[註 38]

其他縣級行政區劃變更列表

市轄區的新設

原行政單位 原屬省市 變更方式 現屬省市 新行政建制 變更時間與批文
郊區 441611 廣東省河源市 撤銷河源市郊區,設立東源縣 廣東省河源市 東源縣 441625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11月8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209號[23]

撤銷縣,設立縣級市

原行政單位 原屬省市(地、州) 變更方式 現屬省市 新行政建制 變更時間與批文
開平縣 440724 廣東省江門市 撤銷開平縣,設立開平市(縣級) 廣東省直轄
江門市代管
開平市 449007[註 39]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1月5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1號[24]
太倉縣 320522 江蘇省蘇州市 撤銷太倉縣,設立太倉市(縣級) 江蘇省直轄
蘇州市代管
太倉市 329022[註 40]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1月8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3號[24]
南通縣 320522 江蘇省南通市 撤銷南通縣,設立通州市(縣級) 江蘇省直轄
南通市代管
通州市[註 41] 329021[註 42]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1月8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4號[24]
資陽縣 511026 四川省內江市 撤銷資陽縣,設立資陽市(縣級) 四川省直轄
內江市代管
資陽市[註 43] 519009[註 44]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1月16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5號[24]
瀏陽縣 430123 湖南省長沙市 撤銷瀏陽縣,設立瀏陽市(縣級) 湖南省直轄
長沙市代管
瀏陽市 439008[註 45]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1月16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6號[24]
寧安縣 231021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 撤銷寧安縣,設立寧安市(縣級) 黑龍江省直轄
牡丹江市代管
寧安市 239011[註 46]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2月12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9號[27]
儋縣 460029 海南省直轄 撤銷儋縣,設立儋州市(縣級) 海南省直轄 儋州市[註 47] 460003[註 48]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3月3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45號[6]
三河縣 131021 河北省廊坊市 撤銷三河縣,設立三河市(縣級) 河北省直轄
廊坊市代管
三河市 139012[註 49]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3月3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46號
思茅縣 532721 雲南省思茅地區 撤銷思茅縣,設立思茅市(縣級) 雲南省思茅地區 思茅市[註 50] 532701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3月25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61號[6]
桐鄉縣 330425 浙江省嘉興市 撤銷桐鄉縣,設立桐鄉市(縣級) 浙江省直轄
嘉興市代管
桐鄉市 339016[註 51]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3月26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62號[6]
三水縣 440621 廣東省佛山市 撤銷三水縣,設立三水市(縣級) 廣東省直轄
佛山市代管
三水市[註 52] 449008[註 53]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3月29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68號[34]
普寧縣 445223 廣東省揭陽市 撤銷普寧縣,設立普寧市(縣級) 廣東省直轄
揭陽市代管
普寧市 449009[註 54]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4月6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71號[10]
羅定縣 441230 廣東省肇慶市 撤銷羅定縣,設立羅定市(縣級) 廣東省直轄
肇慶市代管
羅定市 449010[註 55]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4月8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72號[10]
新城縣 132436 河北省保定地區 撤銷新城縣,設立高碑店市(縣級) 河北省保定地區 高碑店市 132404[註 56]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4月9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76號[10]
潮陽縣 440524 廣東省汕頭市 撤銷潮陽縣,設立潮陽市(縣級) 廣東省直轄
汕頭市代管
潮陽市 449011[註 57]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4月9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78號[10]
靈寶縣 411223 河南省三門峽市 撤銷靈寶縣,設立靈寶市(縣級) 河南省直轄
三門峽市代管
靈寶市 419010[註 58]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5月12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92號[10]
高平縣 140523 山西省晉城市 撤銷高平縣,設立高平市(縣級) 山西省直轄
晉城市代管
高平市 149002[註 59]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5月12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93號[10]
龍海縣 350621 福建省漳州市 撤銷龍海縣,設立龍海市(縣級) 福建省直轄
漳州市代管
龍海市[註 60] 359006[註 61]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5月12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94號[10]
南安縣 350523 福建省泉州市 撤銷南安縣,設立南安市(縣級) 福建省直轄
泉州市代管
南安市 359005[註 62]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5月12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95號[38]
壽光縣 370723 山東省濰坊市 撤銷壽光縣,設立壽光市(縣級) 山東省直轄
濰坊市代管
壽光市 379023[註 63]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6月1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116號[5]
五常縣 232125 黑龍江省
松花江地區[註 64]
撤銷五常縣,設立五常市(縣級) 黑龍江省
松花江地區
五常市 232103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6月1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117號[5]
高州縣 440922 廣東省茂名市 撤銷高州縣,設立高州市(縣級) 廣東省直轄
茂名市代管
高州市 449012[註 65]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6月8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126號[5]
新民縣 210121 遼寧省瀋陽市 撤銷新民縣,設立新民市(縣級) 遼寧省直轄
瀋陽市代管
新民市 219013[註 66]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6月14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128號
原平縣 142224 山西省忻州地區 撤銷原平縣,設立原平市(縣級) 山西省忻州地區 原平市 142202[註 67]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6月17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129號
花縣 440121 廣東省廣州市 撤銷花縣,設立花都市(縣級) 廣東省直轄
廣州市代管
花都市[註 68] 449013[註 69]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6月18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130號
東溝縣 210623 遼寧省丹東市 撤銷東溝縣,設立東港市(縣級) 遼寧省直轄
丹東市代管
東港市 219014[註 70]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6月18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132號[5]
興平縣 610421 陝西省咸陽市 撤銷興平縣,設立興平市(縣級) 陝西省直轄
咸陽市代管
興平市 619001[註 71]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6月18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133號[5]
巴中縣 513027 四川省達縣地區 撤銷巴中縣,設立巴中市(縣級) 四川省達縣地區 巴中市[註 35] 未實際分配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7月2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136號
和龍縣 222423 吉林省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撤銷和龍縣,設立和龍市(縣級) 吉林省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和龍市 222406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7月5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138號
靖江縣 321024 江蘇省揚州市 撤銷靖江縣,設立靖江市(縣級) 江蘇省直轄
揚州市代管
靖江市 329023[註 72]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7月14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152號
乳山縣 371021 山東省威海市 撤銷乳山縣,設立乳山市(縣級) 山東省直轄
威海市代管
乳山市 379024[註 73]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7月17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153號[41]
禹城縣 372426 山東省德州地區 撤銷禹城縣,設立禹城市(縣級) 山東省德州地區 禹城市 372403[註 74]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9月9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181號
宜山縣 452722 廣西壯族自治區
河池地區
撤銷宜山縣,設立宜州市(縣級) 廣西壯族自治區
河池地區
宜州市[註 75] 452702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9月9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182號
冀縣 133022 河北省衡水地區 撤銷冀縣,設立冀州市(縣級) 河北省衡水地區 冀州市[註 76] 133002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9月22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185號[43]
天長縣 341121 安徽省滁州市 撤銷天長縣,設立天長市(縣級) 安徽省直轄
滁州市代管
天長市 349001[註 77]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9月18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187號[23]
樂清縣 330323 浙江省溫州市 撤銷樂清縣,設立樂清市(縣級) 浙江省直轄
溫州市代管
樂清市 339017[註 78]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9月18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188號[23]
高要縣 441221 廣東省肇慶市 撤銷高要縣,設立高要市(縣級) 廣東省直轄
肇慶市代管
高要市[註 79] 449014[註 80]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9月28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190號[23]
鶴山縣 440725 廣東省江門市 撤銷鶴山縣,設立鶴山市(縣級) 廣東省直轄
江門市代管
鶴山市 449015[註 81]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11月8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208號[23]
金壇縣 320422 江蘇省常州市 撤銷金壇縣,設立金壇市(縣級) 江蘇省直轄
常州市代管
金壇市[註 82] 329024[註 83]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11月10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212號[44]
錦縣 210724 遼寧省錦州市 撤銷錦縣,設立凌海市(縣級) 遼寧省直轄
錦州市代管
凌海市 219015[註 84]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11月16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231號[44]
彭縣 510126 四川省成都市 撤銷彭縣,設立彭州市(縣級) 四川省直轄
成都市代管
彭州市 519010[註 85]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11月18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232號[23]
四會縣 441222 廣東省肇慶市 撤銷四會縣,設立四會市(縣級) 廣東省直轄
肇慶市代管
四會市 449016[註 86]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11月25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236號[45]
臨江縣 510126 吉林省渾江市[註 87] 撤銷臨江縣,設立臨江市(縣級) 吉林省直轄
渾江市代管
臨江市 229011[註 88]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11月18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232號[45]
增城縣 440125 廣東省廣州市 撤銷增城縣,設立增城市(縣級) 廣東省直轄
廣州市代管
增城市[註 89] 449017[註 90]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12月8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239號[45]
高安縣 362222 江西省宜春地區[註 91] 撤銷高安縣,設立高安市(縣級) 江西省宜春地區 高安市 362204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12月8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240號[45]
廉江縣 440822 廣東省湛江市 撤銷廉江縣,設立廉江市(縣級) 廣東省直轄
湛江市代管
廉江市 449018[註 92]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12月10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241號[45]
畢節縣 362222 貴州省畢節地區[註 93] 撤銷畢節縣,設立畢節市(縣級) 貴州省畢節地區 畢節市 522401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12月10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242號[49]
長葛縣 411022 河南省許昌市 撤銷長葛縣,設立長葛市(縣級) 河南省直轄
許昌市代管
長葛市 419011[註 94]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12月14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245號[49]
偃師縣 410321 河南省洛陽市 撤銷偃師縣,設立偃師市(縣級) 河南省直轄
洛陽市代管
偃師市[註 95] 419012[註 96]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12月15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246號[46]
項城縣 412729 河南省周口地區[註 97] 撤銷項城縣,設立項城市(縣級) 河南省周口地區 項城市 412702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12月16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247號[46]
景洪縣 532821 雲南省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撤銷景洪縣,設立景洪市(縣級) 雲南省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景洪市 532801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12月22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256號[46]

縣級行政區划行政隸屬變更

原行政單位 所屬省市 變更方式 現屬省市 新行政區劃代碼 變更時間與批文
虎林縣 231027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 將牡丹江市的虎林縣劃歸雞西市管轄 黑龍江省雞西市 230322[註 98]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6月14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127號
饒河縣 230832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 將佳木斯市的饒河縣劃歸雙鴨山市管轄 黑龍江省雙鴨山市 230524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7月5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137號

縣級行政區劃更名

原行政單位 所屬省市(地區) 變更方式 新行政建制 變更時間與批文
南桐礦區 510216 四川省重慶市 重慶市南桐礦區更名為萬盛區 萬盛區[註 99] 行政區劃代碼不變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2月16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42號[27]
郊區 150404 內蒙古自治區
赤峰市
赤峰市郊區更名為松山區 松山區 行政區劃代碼不變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5月3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89號[10]
城關區 360302 江西省萍鄉市 萍鄉市城關區更名為安源區 安源區 行政區劃代碼不變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5月18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109號[38]
完縣 132426 河北省保定地區 完縣更名為順平縣 順平縣 行政區劃代碼不變[註 100]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5月20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110號[38]
郊區 320311 江蘇省徐州市 徐州市郊區更名為徐州市泉山區 泉山區 行政區劃代碼不變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9月2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173號[43]
城區 330402 浙江省嘉興市 嘉興市城區更名為嘉興市秀城區 南湖區[註 101] 行政區劃代碼不變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12月1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238號[45]
郊區 370811 山東省濟寧市 濟寧市郊區更名為濟寧市任城區 任城區 行政區劃代碼不變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12月14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243號[49]

其他縣級行政區劃調整

原行政單位 所屬省市(地區) 變更方式 現屬省市(地區) 新行政建制 變更時間與批文
萬源縣 513024 四川省達縣地區 撤銷萬源縣和白沙工農區,合併設立萬源市(縣級) 四川省達縣地區 萬源市[註 102] 513002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7月14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151號[41]
白沙工農區 513032

縣級行政區划行政機構遷移

行政單位 所屬省市(地區) 變更方式 變更時間與批文
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 532726 雲南省思茅地區[註 103] 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人民政府駐地由按板鎮遷至恩樂鎮 國務院批准
國務院辦公廳11月17日復函同意
國辦函〔1993〕89號
德清縣 330521 浙江省湖州市 德清縣人民政府駐地由城關鎮遷至武康鎮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11月16日批覆同意
民行批〔1993〕233號

注釋

  1. ^ 國務院關於同意蘇州市和徐州市為「較大的市」的批覆(國函〔1993〕52號),1993年4月22日[4]
  2. ^ 將洮南市的嶺下鎮洮河鎮、嶺下鄉、永勝鄉、洮東鄉、金祥鄉德順鄉劃歸洮北區管轄。
  3. ^ 後調整為231181[7]
  4. ^ 4.0 4.1 1996年1月31日,德都縣批覆撤銷,併入五大連池市,五大連池市人民政府駐地遷至原德都縣政府駐地青山鎮(民行批〔1996〕19號)[8]
  5. ^ 後調整為231182[7]
  6. ^ 2019年7月12日,嫩江縣被批覆撤銷,設立縣級嫩江市,由黑龍江省直轄,黑河市代管,行政區劃代碼231183(民函〔2019〕75號)[9]
  7. ^ 孝南區轄原縣級孝感市車站廣場書院新華四個街道辦事處,楊店、西河鎮 (孝感市)|西河、肖港鎮|肖港陡崗新鋪祝站三汊毛陳八個鎮,朋興臥龍閔集三個鄉及朱湖農場、東山頭良種場、野豬湖養殖場;
    孝昌縣轄原縣級孝感市的花園豐山鄒崗白沙周巷小河衛店王店八個鎮,陡山花西、牌坊、季店小悟五個鄉。
  8. ^ 後調整為420981[7]
  9. ^ 後調整為420982[7]
  10. ^ 行政區劃代碼後調整為420983[7]
    2000年6月25日,廣水市批覆改由隨州市代管,行政區劃代碼調整為421381(國函〔2000〕80號)[11]
  11. ^ 1997年3月12日,漢川縣批覆撤銷,設立縣級漢川市,由湖北省直轄,孝感市代管,行政區劃代碼420984(民行批〔1997〕5號)[12]
  12. ^ 順慶區北城中城西城東南四個街道辦事處和李家蘆溪搬罾瀠溪四個鎮及共興、順和、雙橋金台新建舞鳳華鳳七個鄉;
    高坪區轄高坪、龍門長樂東觀青居小龍江陵勝觀石圭九個鎮和會龍走馬、黃溪、浸水四個鄉;
    嘉陵區金寶里壩龍蟠雙桂西興大通、安羊、金鳳曲水李渡吉安安福十二個鎮和三會、太和、禮樂、大興一立龍嶺、木老、世陽鹽溪火花文峰十一個鄉。
  13. ^ 後調整為511381[7]
  14.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998年7月31日,廣安地區批覆撤銷,設立地級廣安市,行政區劃代碼511600;廣安縣被批覆撤銷,設立廣安市廣安區,行政區劃代碼511602;華鎣市改由四川省直轄,廣安市代管,行政區劃代碼調整為511681;岳池縣武勝縣鄰水縣改由廣安市管轄,行政區劃代碼依次調整為511621、511622、511623(國函〔1998〕60號)[13]
  15. ^ 後調整為130181[7]
  16. ^ 2014年9月9日,藁城市批覆撤銷,設立石家莊市藁城區,行政區劃代碼130109(國函〔2014〕122號)[14]
  17. ^ 後調整為130182[7]
  18. ^ 後調整為130183[7]
  19. ^ 後調整為130184[7]
  20. ^ 20.0 20.1 2016年1月7日,萬全縣崇禮縣批覆撤銷,設立張家口市萬全區崇禮區,行政區劃代碼130708、130709(國函〔2016〕5號)[15]
  21. ^ 後調整為130981[7]
  22. ^ 後調整為130982[7]
  23. ^ 後調整為130983[7]
  24. ^ 後調整為130984[7]
  25. ^ 丘縣原為本名,清雍正三年(1726年)為避孔子諱改為「邱縣」。「邱」字在1955年12月22日由文化部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發布的《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作為「丘」字的異體字被淘汰,在1988年3月25日由國家語委新聞出版總署發布的《現代漢語通用字表》被恢復為規範字
    1996年10月10日,「丘縣」被批覆規範縣名用字為「邱縣」(民行批〔1996〕74號)[16]
  26. ^ 26.0 26.1 2016年9月14日,肥鄉縣永年縣批覆撤銷,設立邯鄲市肥鄉區永年區,行政區劃代碼130407、130408(國函〔2016〕157號)[15]
  27. ^ 後調整為130581[7]
  28. ^ 後調整為130582[7]
  29. ^ 29.0 29.1 2020年6月5日,任縣南和縣被批覆撤銷,設立邢臺市任澤區南和區,行政區劃代碼130505、130506(國函〔2020〕77號)[17]
  30. ^ 2017年4月9日,平泉縣被批覆撤銷,設立縣級平泉市,由河北省直轄,承德市代管,行政區劃代碼130881(民函[2017]69號)[18]
  31. ^ 2018年2月9日,大同縣被批覆撤銷,設立大同市雲州區,行政區劃代碼140215(國函〔2018〕22號)[19]
  32. ^ 2018年2月22日,懷仁縣被批覆撤銷,設立懷仁市,山西省直轄,朔州市代管,行政區劃代碼140681(民函〔2018〕46號)[19]
  33. ^ 防城港區於1985年3月在在防城港鎮地域設立,地級建制,由自治區直接領導[20]
  34. ^ 港口區轄原防城港區的防城港鎮和防城各族自治縣企沙鎮光坡鄉以及附城鄉的白沙、公車、湴港、沖孔村公所;
    防城區轄原防城各族自治縣茅嶺灘營江山扶隆、那勤、平旺、那垌、板八、馬路九個鄉和防城、大菉那良華石那梭峒中東興江平八個鎮以及附城鄉的沖稔、沖侖、三波、城東、佛堂、城南、水營、鯉魚江、大王江、黃竹塘、那天花、丹竹江、石嶺十三個村公所。
  35. ^ 35.0 35.1 35.2 2000年6月14日,巴中地區批覆撤銷,設立地級巴中市,行政區劃代碼511900;縣級巴中市被批覆撤銷,設立巴中市巴州區,行政區劃代碼511902(國函〔2000〕69號)[11]
  36. ^ 36.0 36.1 36.2 2000年6月14日,通江縣南江縣平昌縣批覆改由地級巴中市管轄,行政區劃代碼依次調整為511921、511922、511923(國函〔2000〕69號)[11]
  37. ^ 1994年地級行政區劃更名均未改變行政區劃代碼。
  38. ^ 38.0 38.1 1999年6月20日,達川地區批覆撤銷,設立地級達州市,行政區劃代碼511700;達川市被批覆撤銷,設立達州市通川區,行政區劃代碼511702(國函〔1999〕51號)[21]
  39. ^ 後調整為440783[7]
  40. ^ 後調整為320585[7]
  41. ^ 2009年3月23日,通州市被批覆撤銷,設立南通市通州區,行政區劃代碼調整為320612(國函〔2009〕34號[25]
  42. ^ 後調整為320683[7]
  43. ^ 1998年2月26日,資陽市批覆劃歸新設的資陽地區管轄,行政區劃代碼調整為513901(國函〔1998〕15號)[26]
    2000年6月14日,資陽地區批覆撤銷,設立地級資陽市,行政區劃代碼512000;撤銷縣級資陽市,設立資陽市雁江區,行政區劃代碼512002(國函〔2000〕71號)[11]
  44. ^ 後調整為511081[7]
  45. ^ 後調整為430181[7]
  46. ^ 後調整為231084[7]
  47. ^ 2015年2月19日,縣級儋州市批覆撤銷,設立地級儋州市,行政區劃代碼為460500(國函〔2015〕41號)[28]
  48. ^ 在2002年5月8日發布、同年10月1日實施的推薦性國家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中明確省直轄縣級行政單位的第三、四位為90[29],自2003年起儋州市的行政區劃代碼也相應調整為469003[30]
  49. ^ 後調整為131082[7]
  50. ^ 2003年10月30日,縣級思茅市批覆撤銷,設立思茅市翠雲區,行政區劃代碼530802(國函〔2003〕113號)[31]
    2007年1月21日,思茅市翠雲區被批覆更名為普洱市思茅區(國函〔2007〕8號)[32]
  51. ^ 後調整為330483[7]
  52. ^ 2002年12月8日,三水市被批覆撤銷,設立佛山市三水區,行政區劃代碼調整為440607(國函〔2002〕109號[33]
  53. ^ 後調整為440683[7]
  54. ^ 後調整為445281[7]
  55. ^ 1994年4月5日,羅定市批覆改由雲浮市代管(國函〔1994〕24號)[35]
    行政區劃代碼後調整為445381[7]
  56. ^ 1994年12月17日,高碑店市批覆改由保定市代管,行政區劃代碼調整為139018(後調整為130684[7])(國函〔1994〕133號)[36]
  57. ^ 1994年4月25日,潮陽市批覆劃出河浦鎮,設立汕頭市河浦區,行政區劃代碼440510(國函〔1994〕35號)[35]
    潮陽市行政區劃代碼後調整為440582[7]
    2003年1月29日,潮陽市批覆撤銷,分設汕頭市潮陽區潮南區,行政區劃代碼分別為440513、440514(國函〔2003〕11號)[31]
  58. ^ 後調整為411282[7]
  59. ^ 後調整為140581[7]
  60. ^ 2021年,龍海市被批覆撤銷,設立漳州市龍海區[37]
  61. ^ 後調整為350681[7]
  62. ^ 後調整為350583[7]
  63. ^ 後調整為370783[7]
  64. ^ 1996年8月11日,五常市批覆改由黑龍江省區直轄,哈爾濱市代管,行政區劃代碼調整為230184(國函〔1996〕64號)[39]
  65. ^ 後調整為440981[7]
  66. ^ 後調整為210181[7]
  67. ^ 2000年6月14日,原平市批覆改由忻州市代管,行政區劃代碼調整為140981(國函〔2000〕70號)[11]
  68. ^ 2000年5月21日,花都市批覆撤銷,設立廣州市花都區,行政區劃代碼440114(國函〔2000〕44號)[11]
  69. ^ 後調整為440182[7]
  70. ^ 後調整為210681[7]
  71. ^ 後調整為610481[7]
  72. ^ 後調整為321086[7]
    1996年7月19日,靖江市批覆改由泰州市代管,行政區劃代碼調整為321282(國函〔1996〕57號)[40]
  73. ^ 後調整為371083[7]
  74. ^ 1994年12月17日,禹城市批覆改由德州市代管,行政區劃代碼調整為379026(後調整為371482[7])(國函〔1994〕132號)[36]
  75. ^ 2002年6月18日,宜州市批覆改由廣西壯族自治區直轄,河池市代管,行政區劃代碼調整為451281(國函〔2002〕52號)[33]
    2016年6月8日,宜州市批覆撤銷,設立河池市宜州區,行政區劃代碼451203(國函〔2016〕190號)[15]
  76. ^ 1996年5月31日,冀州市批覆改由河北省直轄,衡水市代管,行政區劃代碼調整為131181(國函〔1996〕39號)[42]
    2016年6月8日,冀州市批覆撤銷,設立衡水市冀州區,行政區劃代碼131103(國函〔2016〕103號)[15]
  77. ^ 後調整為341181[7]
  78. ^ 後調整為330382[7]
  79. ^ 2015年4月18日,高要市批覆撤銷,設立肇慶市高要區,行政區劃代碼441204(國函〔2015〕76號)[28]
  80. ^ 後調整為441283[7]
  81. ^ 後調整為440784[7]
  82. ^ 2015年4月18日,金壇市批覆撤銷,設立常州市金壇區,行政區劃代碼320413(國函〔2015〕75號)[28]
  83. ^ 後調整為320482[7]
  84. ^ 後調整為210781[7]
  85. ^ 後調整為510182[7]
  86. ^ 後調整為441284[7]
  87. ^ 1994年1月31日,渾江市批覆更名為白山市(國函〔1994〕8號)[46]
  88. ^ 後調整為220624[7]
  89. ^ 2014年1月25日,增城市批覆撤銷,設立廣州市增城區,行政區劃代碼440118(國函〔2014〕11號)[47]
  90. ^ 後調整為440183[7]
  91. ^ 2000年5月22日,高安市批覆改由江西省直轄,宜春市代管,行政區劃代碼調整為360983(國函〔2000〕50號)[11]
  92. ^ 後調整為440881[7]
  93. ^ 2011年10月22日,畢節地區和縣級畢節市被批覆撤銷,設立地級畢節市七星關區,行政區劃代碼依次為520500、520502(國函〔2011〕130號)[48]
  94. ^ 後調整為411082[7]
  95. ^ 2021年,偃師市被批覆撤銷,設立洛陽市偃師區[50]
  96. ^ 後調整為410381[7]
  97. ^ 2000年6月8日,項城市批覆改由河南省直轄,周口市代管,行政區劃代碼調整為411681(國函〔2000〕62號)[11]
  98. ^ 1996年10月11日,虎林市批覆撤銷,設立縣級虎林市,由雞西市代管,行政區劃代碼230381(民行批〔1996〕77號)[51]
  99. ^ 1997年重慶直轄後,重慶市萬盛區行政區劃代碼調整為500110;
    2011年10月22日,重慶市萬盛區綦江縣被批覆撤銷,設立重慶市綦江區,行政區劃代碼500110(國函〔2011〕129號)[48]
  100. ^ 1994年12月17日,順平縣批覆改由保定市管轄,行政區劃代碼調整為130636(國函〔1994〕133號)[36]
  101. ^ 2005年5月17日,嘉興市秀城區被批覆更名為南湖區(民函〔2005〕103號)[52]
  102. ^ 1999年6月20日,萬源市批覆改由四川省直轄,達州市代管,行政區劃代碼調整為511781(國函〔1999〕51號)[21]
  103. ^ 2003年10月30日,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批覆改由思茅市(今普洱市)管轄,行政區劃代碼調整為530825(國函〔2003〕113號)[31]

參考文獻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1993年). 中國政府網. 2007-03-23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8).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1992年). 中國政府網. 2007-03-23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4). 
  3. ^ 中国行政区划(1992年). 行政區劃網. 2020-08-07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8).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3年第15号 (PDF). 中國政府網. 1993-08-20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8-08).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3年第13号 (PDF). 中國政府網. 1993-08-09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5-08). 
  6. ^ 6.0 6.1 6.2 6.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3年第5号 (PDF). 中國政府網. 1993-05-11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5-08). 
  7.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7.19 7.20 7.21 7.22 7.23 7.24 7.25 7.26 7.27 7.28 7.29 7.30 7.31 7.32 7.33 7.34 7.35 7.36 7.37 7.38 7.39 7.40 7.41 7.42 7.43 7.44 7.45 7.46 7.47 7.48 7.49 7.50 7.51 7.52 7.53 7.54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截止1995年12月3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08-03-02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9).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6年第5号 (PDF). 中國政府網. 1996-03-07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6-20). 
  9.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二〇一九年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民政部官網.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9).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3年第8号 (PDF). 中國政府網. 1993-06-16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6-27).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二〇〇〇年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民政部官網.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0). 
  12.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1997年). 中國政府網. 2007-03-23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1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8年第25号 (PDF). 中國政府網. 1998-11-05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1-09). 
  14. ^ 区划设置. 石家莊市人民政府網. 2020-11-13 [2021-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2). 
  15. ^ 15.0 15.1 15.2 15.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二〇一六年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民政部官網.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4). 
  1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6年第31号 (PDF). 中國政府網. 1996-11-12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6-20). 
  17. ^ 国务院批复同意河北省调整邢台市部分行政区划. 河北省人民政府網. 2020-06-23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1). 
  18.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二〇一七年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民政部官網.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2). 
  19. ^ 19.0 19.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二〇一八年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民政部官網.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0). 
  20. ^ 防城港市地誌辦. 历史_广西防城港.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2020-04-08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8). 
  21. ^ 21.0 2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9年第34号 (PDF). 中國政府網. 1999-11-03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6-20). 
  22. ^ 巴中市历代建制. 巴中市人民政府. 2020-03-27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8). 
  23. ^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3年第28号 (PDF). 中國政府網. 1994-01-04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5-07). 
  24. ^ 24.0 24.1 24.2 24.3 2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3年第2号 (PDF). 中國政府網. 1993-03-12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8-08). 
  25. ^ 中共南通市委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设立南通市通州区有关问题的通知. 南通市人民政府網. 2009-07-16 [2021-08-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2). 
  2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8年第11号 (PDF). 中國政府網. 1998-05-11 [2021-03-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2-17). 
  27. ^ 27.0 27.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3年第3号 (PDF). 中國政府網. 1993-03-18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5-08). 
  28. ^ 28.0 28.1 28.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二〇一五年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民政部官網.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0). 
  29. ^ GB/T 2260-200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2002.
  30. ^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截止2003年12月3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08-03-02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8). 
  31. ^ 31.0 31.1 3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2003年). 中國政府網. 2007-03-23 [2021-08-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7). 
  32. ^ 国务院关于同意云南省思茅市及相关县区更名的批复. 中國政府網. 2007-01-21 [2021-08-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4). 
  33. ^ 33.0 33.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2002年). 中國政府網. 2007-03-23 [2021-08-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2). 
  3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3年第6号 (PDF). 中國政府網. 1993-05-27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8-08). 
  35. ^ 35.0 35.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4年第9号 (PDF). 中國政府網. 1994-06-01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6-21). 
  36. ^ 36.0 36.1 3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4年第32号 (PDF). 中國政府網. 1995-01-13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4). 
  37. ^ 福建省人民政府.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调整漳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闽政文〔2021〕48号). 福建省人民政府網. 2021-02-22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1). 
  38. ^ 38.0 38.1 38.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3年第9号 (PDF). 中國政府網. 1993-06-30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8-08). 
  3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6年第25号 (PDF). 中國政府網. 1996-09-13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6-20). 
  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6年第24号 (PDF). 中國政府網. 1996-08-29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7-28). 
  41. ^ 41.0 4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3年第22号 (PDF). 中國政府網. 1993-11-01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7-28). 
  4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6年第16号 (PDF). 中國政府網. 1996-06-13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1-29). 
  43. ^ 43.0 4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3年第24号 (PDF). 中國政府網. 1993-11-20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8-08). 
  44. ^ 44.0 4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3年第29号 (PDF). 中國政府網. 1994-01-20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8-08). 
  45. ^ 45.0 45.1 45.2 45.3 45.4 45.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3年第31号 (PDF). 中國政府網. 1994-01-29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5-07). 
  46. ^ 46.0 46.1 46.2 46.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4年第2号 (PDF). 中國政府網. 1994-03-10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4). 
  47. ^ 增城區地方志辦公室. 历史沿革. 廣州市增城區人民政府網. 2021-01-06 [2021-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2). 
  48. ^ 48.0 48.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二〇一一年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民政部官網.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2). 
  49. ^ 49.0 49.1 4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4年第1号 (PDF). 中國政府網. 1994-03-08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2-06). 
  50. ^ 国务院同意河南省洛阳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 河南省人民政府網. 2021-03-18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8). 
  5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6年第33号 (PDF). 中國政府網. 1996-11-25 [2021-08-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6-20). 
  52.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2005年). 中國政府網. 2007-03-23 [2021-08-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