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臺灣裔美國人
本條目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初級。 本條目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Untitled
「裔」的定義是指一種血源、一個民族,而「台灣」並不是一個民族,台灣人裡面的漢人就分為客家人及閩南人以及民國38年後來台的外省人等,若真的定義「台灣裔」,那真正的「台灣裔」是屬於南島語系的原住民而非漢人!請尊重台灣的原住民,王力宏、陳士駿等人是台灣的漢人,不是強行將漢人蓋括為「台灣裔」,漢人已經有了一個美籍華人或華裔美國人的條目,請勿無中生有,毫無根據亂,扭曲事實強創新名詞,請看到原住民的存在。--from Enrage.
- 可以重新命名到「美國籍台灣人」、「美籍台人」、「在美台灣人」等等較適合的稱呼。(小弟是本頁面的創建者) 當初命名的時候沒想那麼多 (國家、民族、族群等),只是把英文維基的 Taiwanese American 直接英翻中硬翻而已。 小弟不是管理員,請在Wikipedia:移動請求討論過,找管理員幫忙移動吧。--Kerry (留言) 2009年2月2日 (一) 11:10 (UTC)
- (+)支持 台灣籍華裔美國人就好了,如果有國際上通用觀點支持再提所謂的「台灣裔美國人」吧。另,台灣目前的政府是中華民國政府,還是中國。—蘑菇@(☎)(♨) 2010年10月19日 (二) 04:27 (UTC)
- 我查的字典裡只有說「裔」是指「後代子孫」,沒有精確到專指「血源」或「民族」。Luuva (留言) 2010年5月15日 (六) 08:29 (UTC)
請您用語自重,該編輯者有其缺失固當指出,但沒有任何該當之罪要受地域歧視謾罵,這裡是維基百科不是維基論壇。--Amano Uumi 2013年1月19日 (六) 20:03 (UTC)
關於族裔與法律身分界定
新加坡總理具華裔血統、泰國有前總理具華裔血統、菲律賓有前總統具華裔血統、印尼有前總統具華裔血統,如果這些人移民美國並生下小孩,你認為美國人會稱這些小孩為Singaporean American, Thai American, Filipino American, Indonesian American 還是 Chinese American? 當然不是Chinese American! 所以血統不是唯一的分類依據。如同古巴裔美國人有黑(非洲裔)有白(歐洲裔),但因為都來自古巴而被稱為古巴裔美國人。美國或維基也確實都有 「Taiwanese American」與「台灣裔美國人」的稱呼或條目。
以劉玉玲為例,網路上主要可見的英文敘述大多都是 「Lucy Liu was born in the U.S. to Taiwanese parents.」 「Her parents were immigrants from Taiwan.」 「She was born and raised by Taiwanese immigrant parents.」 "Born in New York to parents who had emigrated from Taiwan." 而非 「from China」 「by Chinese immigrant parents」. 我們無法確定她父母的出生地(北平和上海人也可能是籍貫),就算生於大陸,到台灣的時間可能是1945年 - 1950年. 劉玉玲生於1968年12月,因此可以推測她爸媽在台灣的時間很可能比在中國大陸的時間更多(從幼年/青少年到就學成為土木工程師與生化學家、到放棄在台職業應該也花了好幾年),所以她爸媽跟台灣的聯繫與記憶比中國大陸更深應該是公允的說法。她爸媽到美國時的血統是華人、但身分是台灣人或來自台灣的中華民國公民。在美國政府眼中,1949年後,來自台灣跟來自中國大陸是不同的,中華民國國民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是不同的。根據《中華民國國籍法》,她在美國出生時全家都是中華民國公民,她出生時具有雙重國籍。出現在美國時的國籍是判斷分類時更重要的依據! 英文維基Lucy Liu的分類也包括「American people of Taiwanese descent」.
以任築山為例,他出生於中國大陸時的身分是中華民國國民,1946年 - 1949年到台灣的身分是中華民國國民,在臺灣的時間比在大陸還長,親人也留在臺灣。他到美國時的身分是台灣人或來自台灣的中華民國公民。生於大陸港澳、長於台灣,而自認或被視為台灣人的還有很多,這與個人的認同是兩回事。
WildCursive (留言) 2011年6月27日 (一) 08:19 (UTC)\
你拿的是中華民國國籍不是台灣國籍吧?更何況你所拿的中華民國國籍就是理論上的中國。台灣問題,簡單點就是中國內戰矛盾,大陸和台灣由兩個黨派分治。「台灣裔」?某些台獨人士憑空幻想出來的吧。--59.174.106.1 (留言) 2012年2月18日 (六) 08:40 (UTC)
1. 台灣有多少人認為「中華民國國籍」等於「中國籍」?連出生地有爭議的馬英九都不敢說兩者等同,更不用說他的兩千三百萬多頭家了!
2. 去年只有16.6%的香港市民自稱是中國人,比自稱是「香港人」的低了30%.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ese_news/2012/01/120113_ukpress_hk.shtml 越來越多的香港人拒絕「中國人」的身份認定!) 台灣今年認為自己是非台灣人的中國人者大概 只剩3%吧!
3. 台灣的國政可不是由哪個黨說了算! 執政黨也不只一個!
---WildCursive (留言) 2012年2月20日 (一) 09:41 (UTC)
樓上的數據是網站的調查,ok?參與調查的人數有多少?是誰發起的調查?根本不具代表性,而且台灣媒體會故意模糊事實引導觀眾好麼。前陣子服貿問題,鳳凰網做的調查有26萬人參與,96.6%大陸網民認為不要簽服貿,這個是一邊倒的結果吧,但能說明什麼呢,絕大多數大陸人根本不關心服貿問題,有很多老百姓連服貿是什麼都不清楚,你能說中國大陸幾乎全部不贊同服貿麼,這個結果能代表什麼呢?同理,你上面說的調查百分比其實一點都不管用。題外話:真的覺得台灣新聞不客觀,特別喜歡貶低大陸提高台灣來滿足自己的觀眾。小時候的教育都說台灣人民美麗善良,是自己的同胞,很有好感的,結果看了台灣的各類節目被分分鐘打臉啊,各種貶低大陸人。不談政治方面,就是民間來說大陸老百姓認為兩岸都是同胞,結果台灣人覺得我們老百姓在統戰,無語了幹什麼都被看成別有用心,非要和你劃清界限,我們被打臉打慣了自然就因愛生恨了。看了很多台灣年輕人講的話,覺得其實有些人並不了解大陸,所認知的大陸是被被台灣媒體用扭曲的事實塑造的,大陸憤青也多,希望雙方都有強心臟,網上的東西都太片面了。—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2001:DA8:6003:1114:0:0:1:49D5(對話|貢獻)於2014年7月8日 (二) 13:09加入。
- @2001:DA8:6003:1114:0:0:1:49D5:你自己不會點進去看嗎?這兩個分別是香港大學和政治大學的調查,根本不是媒體做的調查,教育機構所做的調查能跟鳳凰網的比嗎?--61.224.235.90(留言) 2015年5月16日 (六) 02:56 (UTC)
新加坡總理、泰國總理、菲律賓總統、印尼前總統都不是出生於中國。如果出生於他國,僅僅在台灣生活過就等同於台裔那馬偕,安藤利吉,或者那麼多陸生,陸配也算是台裔了?45.92.123.115(留言) 2024年9月5日 (四) 14:28 (UTC)
台灣裔美國人這個名稱有問題
被稱為「XX裔」,起碼這個「XX」應該是個國家的名稱,而台灣不是一個國家的名稱。台灣人的國籍是中華民國,台灣只是中華民國的一個省,所以「台灣裔美國人」這個名稱是有問題的,就如同「紐約裔」「香港裔」「北京裔」「上海裔」一樣荒謬。另外「裔」是種族、血統、民族後代的意思,而從台灣移民到美國的90%都是漢族人,強加漢族人稱為「台灣裔」「台灣血統」「台灣族」實在是不恰當。 正確統稱應該是「華裔」才對--59.174.106.1 (留言) 2012年2月18日 (六) 07:52 (UTC)
- "台裔美國人"這個詞的存在性是可供查證的(比如美國的對台灣關係法、美國和海峽兩岸對華僑生活的學術研究和國台辦的新聞里就有提到)。你不能把自己的解讀拿來否認美國移民局、學術界和大陸對台機構的解讀,至於各方解讀是否一致,還是一個名字,各自表述,那是條目內文應該按照中立原則解決的事情。對於那些不自認為華裔,但是自認為台裔的美國人,比如排灣族的美國人,你也不能把華裔強加到人家頭上。
- 希望留名。美國移民局的亞洲族裔當中根本沒有「Taiwanese」的選項。依你以上解讀的話,只要自己願意,每個地區級別城市的人民,都可以改成"XX裔」了。美國、中國對台文件當中應該沒有提到台灣可以成為一個「族裔」吧?希望明白「裔」是什麽意思。 --59.174.106.1 (留言) 2012年2月19日 (日) 05:25 (UTC)
- 只要這個詞的專注度是可供查證的就可以,不必像你說的必須是在種族分類的上下文裡(移民局只管你拿的什麼護照,才不會管你是什麼民族,就算你是華人,拿了英國護照申請移民美國的話,也是照英國人的流程對待),也不必討論應用到特定人士身上是否適當(我們有Chink、支那 (日語)這樣的冒犯性詞條)。國台辦自己的網頁上都有台裔這種稱呼[1],一些機構將居住在大陸的人士也包含在內[2]。這些機構對這個詞的理解明顯不是民族分類。我們也有湖北裔這樣的稱呼[3] ,這並不代表我們認為湖北是一個國家或者湖北人是一個民族,我們做人口普查也不會要求被調查者填自己是不是湖北人。--Skyfiler (留言) 2012年2月19日 (日) 19:10 (UTC)
- 希望留名。美國移民局的亞洲族裔當中根本沒有「Taiwanese」的選項。依你以上解讀的話,只要自己願意,每個地區級別城市的人民,都可以改成"XX裔」了。美國、中國對台文件當中應該沒有提到台灣可以成為一個「族裔」吧?希望明白「裔」是什麽意思。 --59.174.106.1 (留言) 2012年2月19日 (日) 05:25 (UTC)
- 如果有人要自認為「華裔」或「華人」可含括許多不喜歡、不爽快、不認同、不同意、不承認、不使用、不自稱該字詞的人與族群,這心態顯然符合外界的某種印象,大概也只會招來怒氣與嘲笑!2011年只有16%的香港市民自稱是中國人,只有3%的中華民國國民自稱是中國人,派坦克、射飛彈、撒鈔票就能改變?別傻了!如過有人非要把「西藏裔美國人」Tibetan American改掉,那就在該條目討論頁提出來吧! 其實「華裔」或「華人」之類的意涵本來就是有爭議的! 如果有更精確更細緻的分類,誰曰不宜?美國政府和美國學界網頁都有Taiwanese American這個用法, 人家民間要選的是Miss Taiwanese American Pageant台美小姐,你能奈何?多見見世界,看多了就會習慣!
- ---WildCursive (留言) 2012年2月20日 (一) 09:41 (UTC)
- 連民族和血統都否定的人,這種人是非常可恥的。只有某些台獨、反華人士才會覺得華人、華裔的稱呼不爽快吧。這麼不喜歡中華文化,乾脆連中文都不要打了,也千萬別說漢語。所謂的中華民國不就是以前的中國,被共產黨打垮後跑到台灣去了,而且帶走了大批大陸人才和資金,一直想要反攻大陸,最後希望破滅,就製造「兩個中國」「一邊一國」的思想。-59.174.106.1 (留言) 2012年2月21日 (二) 07:01 (UTC)
- 現在不是文革時候,要上綱上線去穿越去,用什麼詞介紹自己不代表否定沒有用到的別的形容詞。你自我介紹的時候沒說自己是男性,難道就是否定自己的性別嗎?--Skyfiler (留言) 2012年2月29日 (三) 20:43 (UTC)
- 連民族和血統都否定的人,這種人是非常可恥的。只有某些台獨、反華人士才會覺得華人、華裔的稱呼不爽快吧。這麼不喜歡中華文化,乾脆連中文都不要打了,也千萬別說漢語。所謂的中華民國不就是以前的中國,被共產黨打垮後跑到台灣去了,而且帶走了大批大陸人才和資金,一直想要反攻大陸,最後希望破滅,就製造「兩個中國」「一邊一國」的思想。-59.174.106.1 (留言) 2012年2月21日 (二) 07:01 (UTC)
- 「XX」裔美國人,這個族裔甚至不是指的國家,更應該是指的種族。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的說法,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所以中國大陸的西藏人移民到美國不會被稱作中國裔美國人,而是藏裔美國人,苗族人在美國被稱為苗裔美國人。還有就是剛才提到的所謂「中國裔美國人」根本就是子虛烏有的概念,是對英文當中Chinese涵義的認識不清,英文當中Chinese不僅僅有狹義的中國人概念,更有廣義的華人、甚至在百多年前,就是漢人、或基本上被漢人同化的民族的概念。台灣人九成八是漢人,與台灣原住民屬於不同種族,此兩類人皆移民至美國,是不會被認定為一個種族的。台灣人在國際場合上因為(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所謂唯一的中國合法代表」(二)台灣本土化意識抬頭,很多人有台獨於中華民國之傾向,不願意被稱為Chinese,可以理解。但是,此Chinese非彼Chinese,一些台灣人不願被稱作的Chinese,僅僅是在狹義上不願意被稱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而美國所指的Chinese美國人,必然不是說擁有PRC國籍之人,而是指的族裔;否則為何不稱大清國時移民到美國的華人為「清裔美國人」,中國史上任何一個朝代的人,在其朝代名稱後接個-ese就Ok了?江浙一帶之人移民到美國稱作「吳裔美國人」?湖南人移民到美國人稱作「湘裔美國人」?
- 民主化以後的一個社會,不尊重自己所屬種族的事實,恣意編造,任意妄為,乃是對「自由」「民主」之最大誤解。
- 上面那幾位說香港的,有多少人真正瞭解香港,甚至長居在香港?你們親耳聽說過有多少香港人否認自己是華人!香港人在大清朝,乃大清子民;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是英國人,而非中國人,但卻絕對是華人!香港人厭惡的是中共,這與香港人是華人毫不相涉。中華、中華,不是中共創造出來的名詞,也不是只存在於近百年,是華夏族人幾千年來慢慢形成的意識。台灣人被日本人統治初期,尚有先烈反抗異族日本人之事蹟,成立「台灣共和國」(由當時的清官成立)是為逃脫日本人統治,絲毫與「自己是否為華人」無涉。
- 倘若非原本秋海棠大之中華民國遷落至台灣,台灣也就是民國34年重新回歸的一個省,而不是像當下愈有「中華民國就是台灣」的趨勢。想到一些台灣人在百年國慶時無知地喊道「台灣百年國慶」就真是好笑。台灣,一個民粹民主的社會,欲將社會科學當作偽科學戲耍嗎?
- 上面那幾位說香港的,有多少人真正瞭解香港,甚至長居在香港?你們親耳聽說過有多少香港人否認自己是華人!香港人在大清朝,乃大清子民;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是英國人,而非中國人,但卻絕對是華人!香港人厭惡的是中共,這與香港人是華人毫不相涉。中華、中華,不是中共創造出來的名詞,也不是只存在於近百年,是華夏族人幾千年來慢慢形成的意識。台灣人被日本人統治初期,尚有先烈反抗異族日本人之事蹟,成立「台灣共和國」(由當時的清官成立)是為逃脫日本人統治,絲毫與「自己是否為華人」無涉。
- 民主化以後的一個社會,不尊重自己所屬種族的事實,恣意編造,任意妄為,乃是對「自由」「民主」之最大誤解。
--Geistcj (留言) 2012年2月29日 (三) 21:22 (UTC)
請求把「台灣裔美國人」改名為「新名稱」
台灣裔美國人→新名稱:比照臺灣、臺灣人、臺灣人口、臺灣人口史、臺灣原住民、臺灣客家人、臺灣外省人、在日臺灣人、臺灣裔、臺灣裔加拿大人與臺灣裔美國人名單。--WildCursive(留言) 2012年11月3日 (六) 10:40 (UTC)
- (!)意見,以GOOGLE搜尋,"美籍臺灣人"有53600筆結果,"臺灣裔美國人"僅1500,可考慮使用前者。--Gakmo(留言) 2012年11月12日 (一) 04:00 (UTC)
- (:)回應:
- 1. 由於「臺」字較正式,「臺灣裔美國人」更正式,故看似較少。但一般人習慣用不同的簡稱,若在GOOGLE上同時搜尋"臺灣裔美國人" OR "台灣裔美國人" OR "臺裔美國人" OR "台裔美國人" OR "臺裔美人" OR "台裔美人" OR "臺美人" OR "台美人"則共有144,000 項結果。
- 2. 「台灣裔美國人」(Taiwanese American)這個詞彙所含括者不僅包括美國籍公民,依美國人口普查之實踐,則更包括廣義的臺灣裔永久居民和住民等,移民本身(Taiwanese emigrants to the United States)可能不具公民身分。如丘宏達教授生前與周芷這兩位學者都持臺灣護照,而未申請取得美國籍。許多在美國求學、工作、生活多年之臺灣人並無美國國籍。
- --WildCursive(留言) 2012年11月12日 (一) 12:33 (UTC)
- 根據WP:NAME,標題應使用常用名稱,不知您列出的名字中,哪一個最常用?會不會是「台裔美國人」?--Gakmo(留言) 2012年11月13日 (二) 02:17 (UTC)
- 多謝管理員關注!「維基百科:命名常規」中一則建議「使用事物的常用名稱」,可也同時表示應「使用全稱」,「盡量不要使用簡稱或縮寫來命名條目,除非這個名稱大部分人都知道」。經查,"臺灣裔美國人" OR "台灣裔美國人"共4160 筆結果,"臺裔美國人" OR "台裔美國人"共18,600 筆結果,"臺裔美人" OR "台裔美人" 共123,000 筆結果,"臺美人" OR "台美人"共141,000 筆結果。看來是越簡越多…… 但非臺灣人可能看不懂「臺美人/台美人」是什麼?甚至可能將「美人」理解為beauty. 如香港人說的「本港」,高雄人可能認為是高雄港、蘇澳人或許認為是蘇澳港…… 故建議將條目名稱依前述例之用字改為最正式完整的「臺灣裔美國人」,我會於內文加上簡稱說明,並另設多個重定向。這樣應該就算完備了。--WildCursive(留言) 2012年11月13日 (二) 03:01 (UTC)
- 我想「臺裔美國人」這個名稱大部分人都知道是指「臺灣裔美國人」。若搜查「"台裔美國人" OR "臺裔美國人"」會得出60,700筆結果(原來次序不同也有不同結果),遠較「"台灣裔美國人" OR "臺灣裔美國人"」多。--Gakmo(留言) 2012年11月13日 (二) 04:17 (UTC)
- 不同次序或地點搜尋確實有些出入。「臺裔美國人」或「臺灣裔美國人」,我都可以接受,但應與臺灣裔、臺灣裔加拿大人與臺灣裔美國人名單等用詞一致,改一個或改四個。--WildCursive(留言) 2012年11月13日 (二) 05:19 (UTC)
- 我想「臺裔美國人」這個名稱大部分人都知道是指「臺灣裔美國人」。若搜查「"台裔美國人" OR "臺裔美國人"」會得出60,700筆結果(原來次序不同也有不同結果),遠較「"台灣裔美國人" OR "臺灣裔美國人"」多。--Gakmo(留言) 2012年11月13日 (二) 04:17 (UTC)
- 多謝管理員關注!「維基百科:命名常規」中一則建議「使用事物的常用名稱」,可也同時表示應「使用全稱」,「盡量不要使用簡稱或縮寫來命名條目,除非這個名稱大部分人都知道」。經查,"臺灣裔美國人" OR "台灣裔美國人"共4160 筆結果,"臺裔美國人" OR "台裔美國人"共18,600 筆結果,"臺裔美人" OR "台裔美人" 共123,000 筆結果,"臺美人" OR "台美人"共141,000 筆結果。看來是越簡越多…… 但非臺灣人可能看不懂「臺美人/台美人」是什麼?甚至可能將「美人」理解為beauty. 如香港人說的「本港」,高雄人可能認為是高雄港、蘇澳人或許認為是蘇澳港…… 故建議將條目名稱依前述例之用字改為最正式完整的「臺灣裔美國人」,我會於內文加上簡稱說明,並另設多個重定向。這樣應該就算完備了。--WildCursive(留言) 2012年11月13日 (二) 03:01 (UTC)
- 根據WP:NAME,標題應使用常用名稱,不知您列出的名字中,哪一個最常用?會不會是「台裔美國人」?--Gakmo(留言) 2012年11月13日 (二) 02:17 (UTC)
完成。先應要求將「台」改為「臺」。其他意見可再作討論。謝謝。--Gakmo(留言) 2012年11月13日 (二) 06:06 (UTC)
- Hello, Gakmo, 我依留言所述要設重定向,但發現又回不去「臺灣裔美國人」了……煩請處理,謝謝!
美籍臺灣人是否會比較精確? 考量在於符合中華民國在臺政府實際管轄地域的「臺灣」總稱,亦可明確表示現為美國公民身分。另外此一考量是以普世價值為主,若將名稱改為中華民國裔美國人容易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混淆,故提出參考之。--Amano Uumi 2013年1月19日 (六) 20:14 (UTC)
沒什麼好說的,維基百科就應該尊重事實
我就不在這情緒了,你見過有人說自己是香港裔美國人嗎?你見過有人說自己是重慶裔美國人嗎?一邊喊指責大陸不遵守共識,一邊又在不斷撇清自己跟大陸的關係。等台灣那天進入聯合國了,再搞台裔這種說法吧。說句不好聽的,天天想着大陸衰落崩潰,要是真衰落了,誰關心小島台灣?誰知道什麼Taiwanese,反正都是Chinese。就像威爾士和英格蘭,都是English。 Martinleeming(留言) 2020年4月28日 (二) 10:37 (UTC)
- 結果王力宏渣男事件爆發後,貴國的胡錫進跳出來說王力宏是「臺籍美國人」,這個時候就「撇清自己跟大陸的關係」了。平日本條目30到50左右的瀏覽量,在12月18日跳到120呢。--蜻蜓(留言) 2022年1月9日 (日) 08:51 (UTC)
- 請這位維基人給個來源[來源請求]。還有,我真好奇閣下有沒有想過「尷尬的事實」呢?--————新時代酷刑執行人and去發泄罷(doge)———— 2023年6月7日 (三) 10:43 (UTC)
- 臺裔/台籍不一樣。那則新聞「王力宏不是大陸籍,而是美籍台灣人」有問題嗎。--YFdyh000(留言) 2024年2月24日 (六) 19:32 (UTC)
- 美籍台灣人跟台灣裔美國人有差異嗎?如果有一個美籍台灣人或台灣裔美國人拿著中華民國和美國雙國籍的,去中國大陸過海關會被視為是台灣同胞還是外國人?前提是他們有沒有台胞證?--Piggy Studio(留言) 2024年7月20日 (六) 01:04 (UTC)
- 我的未必正確的理解:美籍台灣人是台灣出生的人加入美國國籍,台灣裔美國人則可能是有台灣血統的美國出生的人。問題二我不了解。--YFdyh000(留言) 2024年7月20日 (六) 18:39 (UTC)
- 那麼他們去中國大陸是拿台胞證還是中國簽證?--Piggy Studio(留言) 2024年7月25日 (四) 08:16 (UTC)
- 我的未必正確的理解:美籍台灣人是台灣出生的人加入美國國籍,台灣裔美國人則可能是有台灣血統的美國出生的人。問題二我不了解。--YFdyh000(留言) 2024年7月20日 (六) 18:39 (UTC)
- 美籍台灣人跟台灣裔美國人有差異嗎?如果有一個美籍台灣人或台灣裔美國人拿著中華民國和美國雙國籍的,去中國大陸過海關會被視為是台灣同胞還是外國人?前提是他們有沒有台胞證?--Piggy Studio(留言) 2024年7月20日 (六) 01:04 (UTC)
臺籍美國人 和 台裔美國人 有根本的區別。比如中國媒體也會說京籍滬籍(等同於地方戶籍) 45.92.123.115(留言) 2024年9月5日 (四) 14:34 (UTC)
關於臺灣裔美國人擁有雙重國籍
維基百科上說「中華民國《國籍法》以屬人主義為主,因此有許多臺裔美國人同時具備中華民國與美國雙國籍。」,那麼臺灣裔美國人持有中華民國護照和美國護照者,去中國大陸是否需要臺胞證?而且在中國大陸過海關被視為是臺灣同胞還是外國人?--Piggy Studio(留言) 2024年7月19日 (五) 05:44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