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143號潛艇 (1940年)
U-143號(德語:U 143)是納粹德國戰爭海軍建造的十六艘II-D型近岸潛艇(或稱U艇)之一。它由基爾的德意志造船廠承建,於1940年8月10日下水,至同年9月18日交付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該艇曾執行過四次巡邏作戰,共計擊沉1艘同盟國商船,容積總噸為1,409噸。1945年5月5日,U-143號在黑爾戈蘭島投降,隨後被轉運至英國,於12月22日在「舷窗行動」中被翁斯洛號驅逐艦以火炮擊沉。
歷史 | |
---|---|
納粹德國 | |
船名 | U-143號 |
下訂日 | 1939年9月25日 |
建造方 | 基爾德意志造船廠 |
船廠編號 | 272 |
鋪設龍骨 | 1940年1月3日 |
下水日期 | 1940年8月10日 |
入役日期 | 1940年9月18日 |
綽號 | 金龜子艇 |
結局 | 1945年5月5日投降,同年12月22日在舷窗行動中遭擊沉 |
船徽 | |
技術數據 | |
船級 | II級潛艇 |
船型 | II-D型(近岸潛艇) |
排水量 |
|
船長 | |
型寬 |
|
高度 | 8.40米 |
吃水 | 3.93米 |
動力輸出 |
|
動力來源 | |
船速 |
|
續航力 |
|
潛航深度 | 150米 |
乘員 | 3名軍官、22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
服役記錄 | |
所屬 | |
識別代碼 | M 24 039 |
指揮官 |
|
參與行動 | 4次巡邏 |
戰績 | 擊沉1艘商船(1,409總噸) |
設計
II級潛艇是從一戰中德意志帝國海軍的UB級和UF級近岸潛艇發展而來。其外觀尺寸小,造價便宜且易於生產,在很短時間內便能造好。這款艇具在設計上吸收了為芬蘭海軍定製的歐洲水鼬號的優點,是非常出色的訓練艇。但由於它們體積較小,在海面上容易劇烈顛簸,因此也被德國人戲稱為「獨木舟」(Einbaum)。儘管如此,一些II級艇在訓練任務與戰鬥行動中表現相當出色,許多II級艇的衍生型號也相繼被建造出來。[1]
U-143號是一款用於近岸水域作戰的II-D型單殼體潛艇。與前型相比,它的司令塔更大、塔後部增加了高射炮發射平台,艇身外部殼體兩側還設計了醒目的鞍狀水箱。[2]鞍狀水箱除了能利用在壓載水艙和燃料箱中以提高活動半徑之外,對於潛艇在暴風雨天氣中的航行也有好處。艇只的全長43.97米、舷寬4.92米、高8.4米,並有3.93米的吃水深度,水上和水下排水量則分別增加至314噸和364噸。II-D型艇採用兩台曼海姆發動機廠(MWM)生產的六缸四衝程350匹公制馬力(260千瓦特)柴油機用於水面運行,以及兩台各配備36個AFA蓄電池組的205匹公制馬力(150千瓦特)西門子-舒克特(SSW)電動發電機用於水下航行;水面最高航速12.7節(23.5公里每小時),水下7.4節(13.7公里每小時);能夠在水面以8節(15公里每小時)航速續航5,650海里(10,460公里),或以4節(7.4公里每小時)連續在水下航行56海里(104公里)而無需充電。它採用雙軸和兩副直徑為0.85米的螺旋槳,具備在80-150米的深度運行的能力,緊急下潛需時30秒。[3][4]
武器裝備方面,U-143號在艇艏內置有三具管徑為533毫米的魚雷發射管,呈倒三角形布置,其中左舷一具、右舷一具、底部的中線上還有一具;它們合共配備5枚G7型魚雷,或可攜帶最多12枚TMA水雷。此外,該艇還搭載有一門20毫米30式高射炮作為甲板炮。其標準船員編制為3名軍官及22名水兵。[4]
歷史
1939年9月25日,海軍造艦局正式將十六艘II-D型潛艇(U-137至U-152號)的建造合同發包予基爾的德意志造船廠。其中U-143號於1940年1月3日開始鋪設龍骨,同年8月10日下水,至9月18日在前U-18號艇長、海軍中尉恩斯特·門格森的指揮下交付使用。[5]該艇的主保城市為賴興貝格,故而在艇身的司令塔上漆有該市的紋章。直到1941年,船員們在艇內都會佩戴飾以金龜子圖案的船形帽,因此U-143號也有着「金龜子艇」(Maikäferboot)的綽號。[6]
完成海試後,該艇先是以訓練艇身份編入駐基爾的第1潛艇區艦隊服役至11月2日,隨後成為駐梅默爾的第24潛艇區艦隊的一份子,繼而從1941年1月1日開始以教學艇身份換編至駐戈滕哈芬的第22潛艇區艦隊。在蘇德戰爭爆發前後,它又從1941年4月1日至9月12日期間被抽調至駐基爾的第3潛艇區艦隊作前線艇,然後重返第22區艦隊恢復教學艇職責。隨着蘇聯紅軍於1945年初發動東波美拉尼亞攻勢,德國人被迫放棄戈滕哈芬基地,U-143號遂跟隨區艦隊自1945年2月起移駐威廉港。同年5月5日,該艇在黑爾戈蘭島向盟軍投降,並於6月30日從威廉港轉運至英國的瑞安湖。作為「舷窗行動」的一部分,U-143號於12月22日凌晨03:15在由丘比特號巡防艦拖曳至指定地點的途中,因發生纜繩斷裂而被驅逐艦翁斯洛號就地以火炮擊沉,沉沒地點大致位於55°58′N 09°35′W / 55.967°N 9.583°W、即編號為AM-5246號的海軍網格處。[7][5]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U-143號共執行過四次巡邏作戰,僅擊沉1艘同盟國商船。[8]
作戰巡邏
1941年4月19日,U-143號在海軍中尉哈拉爾德·格爾豪斯的指揮下離開基爾執行首次巡邏。穿過威廉皇帝運河後,該艇因大霧而一度滯留在布倫斯比特爾,繼而前往北大西洋、法羅群島、設得蘭群島、奧克尼群島和赫布里底群島游曳。它在返程途中曾於5月13日在挪威的卑爾根停留以維修潛望鏡,然後途經布倫斯比特爾和威廉皇帝運河於5月18日到達基爾。在此次29天的航行中,沒有任何艦船被擊沉或擊傷。[9]接下來的兩次巡邏分別於6月9日至29日和7月6日至21日執行,同樣是去往與此前相同的海域,但格爾豪斯均一無所獲。[10][11][7]
直到8月17日至9月12日執行的第四次巡邏中,U-143號才取得服役生涯中僅有的一次戰功:8月23日23:47,註冊噸位為1,409噸的挪威貨船英格號(Inger)在蘇格蘭的劉易斯角西北約30海里(56公里)處被格爾豪斯發射的魚雷擊沉。由於不明原因,該船受命由兩艘武裝拖網船護送返回尤灣。它被兩枚魚雷擊中並立即沉沒。其中一艘救生艇浮出水面,3名倖存者救出了另外11人,但至翌日上午便再也沒有看到其他倖存者。共有7名挪威船員和2名英國炮手喪生。[12]
襲擊歷史摘要
日期 | 船名 | 船籍 | 噸位 | 結局[8] |
---|---|---|---|---|
1941年8月23日 | 英格號 | 挪威 | 1,409 | 擊沉 |
注釋
- ^ 威廉生,第6頁.
- ^ 威廉生,第7頁.
- ^ 日本海人社,第18, 94頁.
- ^ 4.0 4.1 Gröner 1991,第39–40頁.
- ^ 5.0 5.1 Helgason, Guðmundur. U-143.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3-12-27].
- ^ Högel,第62頁.
- ^ 7.0 7.1 U 143. U-Boot-Archiv. [2023-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23).
- ^ 8.0 8.1 Helgason, Guðmundur. Ships hit by U-143.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3-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0).
- ^ Helgason, Guðmundur. Patrol info for U-143 (1st patrol).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3-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3).
- ^ Helgason, Guðmundur. Patrol info for U-143 (2nd patrol).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3-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3).
- ^ Helgason, Guðmundur. Patrol info for U-143 (3rd patrol).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3-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3).
- ^ Helgason, Guðmundur. Inger.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3-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8).
參考資料
- 格登·威廉生. 《德军U型潜艇 1939-1945》 (1). 由雷韻、曹可飛翻譯. 重慶: 重慶出版社. 2008. ISBN 978-7-5366-9835-2.
- 日本海人社 (編). 《纳粹德国潜艇史》. 由章騫審校.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0. ISBN 978-7-5436-6430-2.
- Gröner, Erich; Jung, Dieter; Maass, Martin. U-boats and Mine Warfare Vessels.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2. 由Thomas, Keith; Magowan, Rachel翻譯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91. ISBN 0-85177-593-4.
- Högel, Georg. Embleme, Wappen, Malings deutscher U-Boote 1939–1945. 5. Hamburg: Koehlers Verlagsgesellschaft mbH. 2009. ISBN 978-3-7822-1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