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mation
Unimation是全世界首家機器人製造商,亦是同時期美國最大的機器人製造商。於1961年由約瑟夫·恩格爾伯格和喬治·德沃爾聯合創立。[1]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康涅狄格州丹伯里,其製造的工業機器人主要被用於汽車製造業。1982年被美國西屋電氣收購[2],1988年又由瑞士史陶比爾接手[3]。
Unimation | |
---|---|
公司結局 | 1982年被西屋電氣收購 |
成立 | 1961年 |
結束 | 1988年 |
創辦人 | |
總部 | 美國康涅狄格州丹伯里 |
產業 | 機器人技術 |
產品 |
公司創立
創立者
工程師約瑟夫·恩格爾伯格在康涅狄格州工業設備製造商Manning, Maxwell and Moore領導飛機產品部門。1950年代初,隨着朝鮮戰爭的爆發,部門靠製造美國空軍噴氣機控制組件的分包合同獲得了豐厚的利潤。然而隨着朝鮮戰爭的結束,部門業績衰退,面臨裁撤危機。[4]
發明家喬治·德沃爾於1954年提出了一項名為《可編程物料傳送器》的專利,使用磁介質記錄編程指令,並利用伺服系統控制物料傳送器,還提出「通用自動化」(Universal automation,德沃爾簡稱之為Unimation)的設想[5]。
首台工業機器人
1956年,部門陷入危機的恩格爾伯格和尋求公司研發支持的德沃爾在雞尾酒會上相遇,兩人達成合作。[6]恩格爾伯格還說服Consolidated柴電公司(後改名簡稱Condec)買下了Manning, Maxwell and Moore的飛機產品部門,並讓新公司為德沃爾的專利開發提供資金。[4][7]
1959年,研發團隊推出了首台工業機器人原型——Unimate001號。1961年,機器人被成功推銷給通用汽車,用於新澤西州特倫頓的汽車壓鑄廠。同年,德沃爾的《可編程物料傳送器》專利獲得批准[5]。1961年是年,Unimation公司在康涅狄格州丹伯里成立,恩格爾伯格擔任總裁,隸屬於Consolidated公司。[7]
公司發展
1962年,Unimation獲得普爾曼公司注資成為其子公司(普爾曼 51%,Consolidated 49%)。[8][9]1966年,Unimation開始量產工業機器人。[6]
Unimation生產的機器人最初被應用於汽車製造業的壓鑄作業,但遲遲無法盈利。[4]之後Unimation開發出用於點焊作業的機器人,受到汽車行業歡迎,市場大為拓展[10]。1969年,通用汽車在俄亥俄州洛茲敦建立起一座革新性的工廠,使用28台點焊機器人,大幅度提高了生產自動化程度。[4]1975年Unimation首次實現盈利[6]。同時期,普爾曼公司對機器人行業失去興趣,於1970年代初出售股票,Unimation又重新成為Condec(即前Consolidated)的子公司。[11][9]
西海岸分部
1969年,維克多·沙因曼開發出PDP計算機控制的斯坦福臂,是首個全關節電機驅動、計算機控制的機械臂。[12]1973年,沙因曼聯合Brian Carlisle和Bruce Shimano,在加州成立了一家名為Vicarm的小工作室來開發製造此型機器人,Bruce Shimano還開發機器人編程語言VAL。1977年,Unimation公司買下Vicarm工作室,成為Unimation西海岸分部,並進一步發展出可量產的PUMA機器人,計劃用於輕量級的裝配工業。[13]
Unimation生產的原版PUMA未在工業界取得成功,但其電機驅動、計算機控制、可編程的設計成為後續機械臂的主流思路,而原版PUMA機器人則大多被院校和學界用於機器人教學和研究。[14]1981年,沙因曼離開Unimation西海岸分部,與他人聯合創立Automatix機器人公司;1983年,Unimation西海岸分部另兩名核心成員Brian Carlisle和Bruce Shimano離去,創立愛德普機器人公司。[15]
歐洲業務
1965年,Unimation開始拓展歐洲市場,先是以授權銷售的方式與英國GKN公司合作。GKN公司在四年間賣出30多台Unimate機器人後決定終止合作。1970年,Unimation轉而在英國特爾福德建立自己的分部,最初有6名員工。1978年,Unimation歐洲公司(Unimation (Europe) Ltd)成立。至1980年,歐洲公司員工增加到44人,在過去的十年內售出800台機器人,並開始建立本地生產線。[10]至1985年,特爾福德工廠員工增加到210人,可每月生產12台PUMA 560型機器人。[16]
除此之外,Unimation於1966年授權芬蘭諾基亞負責在斯堪的納維亞和東歐的銷售。[4]1980年代授權諾基亞生產PUMA型機器人。[17]
日本業務
1960年代,川崎航空機工業(1969年合併入川崎重工業)從事製造化纖產業的工業設備,但隨着化纖產業向東南亞轉移,川崎尋求轉型製造其他行業的工業設備。1966年,恩格爾伯格在日本東京舉辦工業機器人講座,吸引了一眾日企高管的興趣。其後,川崎航空機工業開始接觸Unimation公司。鑑於川崎航空機工業先前在化纖工業設備製造上有着精確液壓伺服機構的製造經驗,兩家公司達成合作,於1968年正式簽訂合作和授權協議。川崎派出3名工程師前往美國學習技術細節。1969年,川崎在Unimation的授權下推出日本首個國產液壓機器人「川崎-Unimate 2000」型。[18]1972年,首家日本車企日產汽車將川崎-Unimate機器人應用於生產線,隨後富士重工業(後名斯巴魯)、豐田汽車、東洋工業(後名馬自達)等車企也陸續跟進。[18]
在經歷1973年和1979年兩次石油危機的震盪後,日本於1980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國。[19]與此同時也帶來了工業機器人行業的興盛,川崎在1981年一年就製造了500台Unimate機器人。[18]
1981年,川崎引進投產Unimation公司的新型電機驅動機器人——PUMA機器人。川崎很快發現Unimation公司的PUMA機器人負載過小,無法滿足製造業客戶需求,於1982年轉而自主開發電機驅動的大型機器人。1986年,川崎與Unimation公司終止合作,並獨立進入北美市場。[18]
公司終結
危機
至1981年,Unimation仍是全美最大的機器人製造商,約占據全美工業機器人市場份額的38%,略領先第二名的辛辛那提米拉克龍(Cincinnati Milacron)。[20]但此時美國機器人已受到1970年代末興起的日本機器人製造商的競爭。[21]同時,恩格爾伯格仍堅持走液壓驅動機器人的路線,拒絕轉型電機驅動機器人。相比於液壓驅動,採用電機驅動的機器人儘管輸出功率較弱,無法勝任重負載的任務,但其有着更高的精確度,且售價低、故障率低,受到汽車、航空航天和電子等行業歡迎。[22]通用汽車與Unimation理念不合,轉而與日本公司發那科合作,推進電機驅動機器人並取得成功。[4]與之同時,美國機器人市場嚴重依靠單一產業,其銷量的一半都去往汽車製造業。[22]
1981年,Unimation在其母公司Condec的施壓下[4]進行首次公開募股[23],股票代號RBOT,每股發行價23美元,1982年跌至10.75美元[24]。
被收購
Unimation公司前景逐漸暗淡,1982財年,Unimation銷售額為7100萬美元,但利潤僅為120萬美元。[21]1982年底,西屋電氣以1.07億美元收購Unimation,並對其重組裁員,同時轉型電機驅動機器人。[21][25]公司的狀況之後仍未見好轉,1984年恩格爾伯格辭去Unimation總裁職務[4]。恩格爾伯格稱西屋的初衷是好的,但兩家公司的文化差異「就像抗體對上體內異物一樣」[26]。1985年Unimation銷售額降至4500萬美元[22]。1987年,西屋電氣為削減成本,將Unimation從康涅狄格州搬到西屋總部所在——匹茲堡[27],僅保留電機驅動機器人業務[28]。
紀念
參考
- ^ Joseph F. Engelberger, pioneer of robotics, dies at 90. 華盛頓郵報. 2015-12-04 [2023-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15).
- ^ Sale of Unimation To Westinghouse. 紐約時報. 1982-12-07 [2023-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9).
- ^ 3.0 3.1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is selling its Unimation division to.... 合眾國際社. 1988-12-07.
-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The First Industrial Robot: Why It Failed. Robotics Business Review. 2012-10-14 [2023-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1).
- ^ 5.0 5.1 US2988237A - Programmed article transfer. Google Patents. [2023-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1).
- ^ 6.0 6.1 6.2 George Devol dies aged 98. Industrial Robo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12-03-02, 39 (2). doi:10.1108/ir.2012.04939baa.007.
- ^ 7.0 7.1 About Joseph Engelberger - Father of Robotics. automate.org. [2023-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0).
- ^ A Pullman Timeline. pullman-museum. [2023-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7).
- ^ 9.0 9.1 David Schatz. The strategic evolution of the robotics industry. MIT Thesis. [2023-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1).
- ^ 10.0 10.1 Unimation (Europe). Industrial Robo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1980-02-01, 7 (2): 83–85 [2023-03-12]. doi:10.1108/eb00476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1).
- ^ Magnavox Seeks Lasalle‐deitch. 紐約時報. 1970-11-18 [2023-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1).
- ^ The Stanford Arm. Computer History Museum. [2023-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1).
- ^ Oral-History:Victor Scheinman. ethw.org. [2023-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3).
- ^ Allison Marsh. Tracking the PUMA (PDF). 2004 IEEE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Electronics. 2004.
- ^ Piero Scaruffi. 9. The Warriors (1980-83)-Expert Systems. A History of Silicon Valley. [2023-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2).
- ^ New robot signals expansion at Telford. Industrial Robo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1985-02-01, 12 (2): 89–91 [2023-03-12]. doi:10.1108/eb0049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2).
- ^ Industrial robot made by Nokia. fabryka-robotow.pl. 2013-05-13 [2023-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2).
- ^ 18.0 18.1 18.2 18.3 Half a century of Kawasaki Robotics (PDF). Kawasaki Robotics. [2023-03-1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3-12).
- ^ Spurred by brisk sales, Japan's auto exports for 1980.... 合眾國際社. 1980-10-13.
- ^ Milacron's Aim: No. 1 In Robots. 紐約時報. 1981-02-10 [2023-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1).
- ^ 21.0 21.1 21.2 Shakeout In Robot Industry - The New York Times. 紐約時報. 1983-01-12 [2023-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9).
- ^ 22.0 22.1 22.2 Limping Along In Robot Land. 時代雜誌. 2001-06-24 [2023-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1).
- ^ Market Place; Group Focus And Robotics. 紐約時報. 1981-11-09 [2023-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2).
- ^ Stardate 1981: Take Me to Your High-Tech Leaders. 洛杉磯時報. 1999-04-25 [2023-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2).
- ^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said Friday it will restructure its.... 合眾國際社. 1983-05-20.
- ^ The Woes of a Robot Peddler. 紐約時報. 1987-08-16 [2023-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1).
- ^ Westinghouse Moving and Cutting Robotics Operation. 美聯社. 1987-03-06 [2023-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1).
- ^ Westinghouse Gives Up Unimate Hydraulic Robot Rights. 美聯社. 1987-06-11 [2023-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2).
- ^ Staubli expands robot holdings Staff and wire reports. goupstate. Herald-Journal. 1988-12-07 [2023-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1).
- ^ PUMA Robot Becomes Part of American History at the Smithsonian Robotics Online, archived on February 28, 2008 from the original
- ^ Unimate PUMA 500. National Museum of American History. [2023-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2).
- ^ Scientific, Fictional Robots Named to New Robot Hall of Fame. CMU.edu. [2023-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2).
外部連結
- Unimation於1981年製作的14分鐘宣傳片《PUMA-機器人技術的前沿》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館藏的PUMA500型機器人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